《曾经的同桌》短篇小说
个人日记
曾经的同桌 短篇小说
一
吕慧兰在市四十五中教学。家就在学校对面小区的楼上住。中午,下了课,她赶忙的回家吃饭。这里是新开发区,路宽楼高。五月中旬,夏天的感觉都浓浓的来了。老远看去,小区内的人工河,小风吹萃,河边杨柳。小区外,人行道边,铁栏杆围墙上,美丽的爬墙梅,一朵朵粉红艳丽的花,一片片的开在栏杆间。
吕慧兰很快的过了马路上的横行道,顺着栏杆边,快步往小区的大门走着。
于桂芝刚退了休,就被女儿吕慧兰叫来给她看孩子,因为婆婆家里有事回潍坊了。于桂芝抱着小刚刚,在客厅里来回的走着、唱着:
革命红旗召唤着团结战斗,七亿人民踏平了千难万险,创造光辉业绩,谱写壮丽诗篇,保卫红色政权,建设锦绣江山。万岁!万万岁!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吕慧兰快走到大楼自家的单元门时,老远就听到了漂亮的复音口琴声。她知道这是楼里一个老大爷吹的。这个老大爷就住在她家楼下。自从她老公在这里买了房子,搬过来两年多了,一到了这个季节,快夏天了,各家的窗户也打开了,就能时不时的听到这动听的口琴声。
当她进走廊时,看到,今天老大爷朝着走廊的厨房窗开着,他站在窗前一边看着正在嗵着饭的锅,一边吹着口琴。今天,他吹的曲子,节奏相当强。有一种雄壮豪迈,积极向上的感觉。
她放慢了脚步,轻轻地走过窗口,拐向楼梯。她感觉今天不一样,听出来还有个女生在唱。她不由得回头往一楼老大爷的窗里看了看,没有别人,就他一个人在吹。
拐上二楼,这女声更清楚了,是从自己家里传出来的。真动听!她拿出钥匙去开门,门一响,吕慧兰进了屋。
于桂芝在客厅里抱着小刚刚,面朝里在唱着,一听门响,赶紧停住了唱歌,回头一看。
吕慧兰说:“妈,是你唱的。我一上楼梯就听见了,真好听!”
于桂芝说:“嗯,饭我做好了,在锅里。你拿出来,咱一起吃。”
小刚刚奓着小手,要找妈妈。于桂芝把孩子递给慧兰,就去厨房拿饭去了。
饭桌上,吕慧兰吃着饭问:“妈,这是什么歌?你唱的这么熟,真好听!”
于桂芝一边往小刚刚嘴里喂饭,一边回道:“这是我刚上初中的时候,我们音乐课学的第一首歌。”
二
一九七三年秋天,我和你大姨同时小学毕业。那时候上初中,不看学习成绩好坏,是按路段分中学。我们姐俩都分在当年离你姥姥家最近的三十六中,我在十班,她在三班。你大姨比我大两岁,她生日小,本来比我高一届,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她们那一届,也记不清当年老师说是什么原因,压了一年没升级。这样,我们就成了一届的学生了。
那时候孩子多,学生也多,一届学生就有十几个班。学校的教室都用上了,音乐课就只有在班里上。每天上课敞着窗,开着们。所以,哪个班一上音乐课,嘹亮的歌声响满教学楼的走廊。各班虽然是老师在讲着课,可歌声听的也很清楚。
我们上初中学的第一块歌就是《前进 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就是我刚才唱的那块歌。我们班上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那天,上课铃响过后,音乐老师背着手风琴进了教室,她把手风琴放在黑板前的讲课桌上,把用一张大草纸抄好的歌曲,挂在前面黑板上。然后,手拿教鞭指着乐谱,领着我们唱了两遍,又唱了两遍歌词,完后就说:“今天就学到这里,下节课大家接着学。剩下的时间找两个同学,起来唱给大家听听。”
大家一听都紧张了。因为刚学,虽然前面那些班的音乐课,我们都听过了,但毕竟不是亲自学习,只是熟悉,但唱不下来。所以,都紧张得不敢看老师。
老师一看这样,就笑着说:“大家别紧张,我知道你们刚学唱不了。今天这样,我们校宣传队也想招新生,你们刚入中学填表时,有特长的同学填了特长。今天,我就想试试填音乐特长的学生,让他们唱唱,行的话就进校宣传队。”
老师的话一讲完,大家互相看着,想知道谁填了音乐特长。有的同学在小声嘀咕着。
老师说:“好了,大家坐好了别出声。”稍一停,她就把我和我的同桌叫起来了。
我们那时候,提倡群众文艺,哪里都有业余文艺宣传队。大家都想参加,因为那样很光荣,人家都高看一眼!小学的时候我就爱唱歌,唱的也挺好,可就是没捞着进校宣传队。因为我们班有一个比我唱的还好,我就没有这个机会了。只有全校各班都参加的汇演,我才有机会随着班里演出。上中学填表的时候,我就填上了音乐特长。当时,你大姨还说我,不让我填,我没听她的。
我的同桌,我更知道他,他小学就是校宣传队的,会吹笛子。当然,我知道他还有一个很巧、也很滑稽的原因。
三
老师把俺两人叫起来以后,让我们二重唱这首歌。没想到我的同桌他说他唱不了。老师说你不是填了有音乐特长吗?那你肯定识谱,怎么唱不了?他说他嗓子正在变音唱不了。是呀,刚上初中时,正是发育时期,小男孩正是变嗓子的时候。别说唱歌,就是连说话都很难受。他和老师说:他的特长不是唱歌,是乐器。
他说:“老师,我嗓子不好,我给她伴奏吧?”
老师问:“你会拉手风琴?”
“不会。我会吹笛子,可笛子没带。”
老师:“那你**************”
“我书包里有口琴,我给她使口琴伴奏吧?”
当年我们上中学时,口琴被认为是社会上不好的人吹的。所以,很多男生会吹也不敢拿出来。
老师来到我们俩的课桌前看着他说:“你拿出你的口琴来吧。”当他从书包里拿出用小手绢抱着的口琴时,全班同学不由得发出了一阵赞赏的惊讶声。大家不是惊讶他的口琴,而是赞赏他的小手绢!
当年,只有当老师的,或家里条件特别好的人家,才能买上小手绢装在衣袋里。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都很羡慕!当然,也常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有条小手绢。等我们上中学那年,各家的经济条件都有所好转。因为,家里的哥哥、姐姐都长起来了,只要是家里有了支援边疆的、下乡的,他们就可以出去干活挣钱。这样家里也多了收入,日子也宽裕了些。我们早想要小手绢。要上中学了,可算有理由了。就好说歹说的问上了班干活的哥哥、姐姐要两毛钱,去百货商店买一条。上海、北京产的料子好、图案漂亮就贵点,一毛八一条。本地的差点,一毛二一条。当然,我们买上了,很多人也舍不得用。保存的很仔细。
看到他打开放在桌子上,那崭新的小手绢,音乐老师也愣了。她看看后边班里的黑板报上,用彩色粉笔画的孔雀,问他:“你小手绢上的孔雀和你们班里黑板报上画的一摸一样。是黑板报上照着你的画的,还是你买巧了?”
我和老师说:“黑板报是他领着办的,画就是他画的。”
音乐老师笑着说:“喓,你还有这手?”
他拿着口琴看着音乐老师。老师说:“好了,你们开始吧。”
他开始了。他的过门一演奏完,我也随着唱上了。边上,同学们不住嘴的小声夸,有的说:口琴也像手风琴似的好听。有的说于桂芝嗓子真好听。当我们唱完了后,全班不由得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后来,我们两个都进了学校宣传队。
下了课以后,别的班的同学过来问:怎么听着今天你们班的音乐课不一样,好像伴奏不一样,不是老师伴奏的吧?有的说:谁唱的?唱的也很好听?
当他们知道,我们班是用口琴伴奏的,也大着胆子,拿出了藏在书包里的口琴,找我的同桌吹吹看看。我同桌小学在宣传队时,宣传队里有一个姓郑的年轻老师,不光手风琴拉得好,还会吹口琴。我的同桌是跟他学的。他还送给他一本《口琴演奏法》。他的演奏技巧、打拍子比他们好听多了。那些同学都是自由式的野吹法,虽然吹的也很熟练,但当听了他吹的以后都服了。
后来,有个几个女同学要和他换小手绢,他不换。我说:“别和人家换了,人家舍不得!”没想到,他小声的对我说:“你要,我就给你,不用换。”我当时没吱声。后来他又偷着给我,我想起他曾经欺负过你大姨,就说不要。不管他怎么给,我就是不要。其实,我不要的原因,是因为全班的同学都知道他的手绢,我要是要了,那别人一看就知道了,要是再说我点什么,我就没法抬头啦。
他当时看出了我的心里,就说:“我知道,你怕别的同学看到说你。”我心想:你再聪明也想不到,你过去经常欺负我姐姐,想着这事我心里就别扭。后来他在我数学本的后面页里,用铅笔给我画了一张那小手绢上的孔雀。别的同学看到了,也让他给画,可我看都不如给我画的好看。
他是像你大姨说的,因为经常画画,橡皮用的多。有时候就找不到橡皮了,常急的到处找!而这时候,我就把我的橡皮放到他本子上,他很感激。在我们中学的三年中,不管什么事,他总是让着我。反正不像你大姨说的那样,我挺喜欢他的。
慧兰说:“妈,他是你中学时代,朦朦胧胧的初恋。”
于桂芝说:“瞎说!我们那个时代你心思跟你们现在是的,什么都敢说,我们那时候连想都不敢想。”
吕慧兰吃完了饭,把小刚刚递给了于桂芝,说:“妈,我快到点了。下午我下了班捎着把菜买回来。你弄着个孩子,就不用去买菜了。”
“嗯。”于桂芝接着问:“慧兰,你看见过楼下是个什么样的人吹口琴?”
慧兰看着妈说:“是个老大爷,看着像比你大不少。听说就他自己,前些年得了一场病腿瘸了,老婆就走了。我刚才路过他家厨房窗口时,还看见过他。”
于桂芝说:“呀,真狠心,怎么能这样!”
吕慧兰看着妈说:“谁像你似的,出来这么几天,就惦记着俺爸爸吃没吃好,穿没穿好。”
于桂芝说:“你爸一辈子就知道上班,忙工作,我不管他谁管他?”
慧兰说:“妈,你看我们现在,各人忙各人的,衣服自己洗,谁先下了班谁做饭。”
于桂芝说:“理解不了你们现在的年轻人。俺都习惯了,从小你姥姥就疼你姥爷,也教着俺好好持家过日子,对自己的男人好点。”
四
晚上吃了饭,慧兰说:“妈,今天晚上,你上我房间睡吧,好帮着我弄弄孩子。小吴今天白天打电话跟我说,公司临时有点急事,叫他出差了,要在外地两天才能回来。”
于桂芝抱着孩子在客厅里来回的溜达,慧兰去厨房刷碗去了。
过了一会,慧兰把厨房拾掇好了,又去开了自己房间的灯,叫了声:“妈,好了,过来吧。”
于桂芝抱着孩子刚进来,慧兰说:“妈,今天中午你说,你当年知道你的同桌,还有一个很巧、很滑稽的原因,什么原因?妈,接着讲讲,一会我还得备课。”
于桂芝说:“你大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里调整座位换了个新同桌。过了不长时间,她放学回来就抱怨她老师,给她换的新同桌不好。我们那时候,全家就两间小屋。我和你大姨在一个铺上睡觉,有时候睡觉前,她常说,说常了,她这个同桌在我心中有了很深的印象:他很熊不讲理。很计较不让着她。两人用的桌子都从中间画上上线,不让过界。很坏,拿了她的纱布袋不给她。有两三次她说着都气哭了。你三舅那时候上初中,在吊铺上听了气的让她别哭,明天他去学校找他揍他!
你姥姥听了不让你三舅去,让你大姨去找老师。你大姨说:“老师一开始还说说他,后来就说我,都是一个位的同桌,互相让着点,也没有大事,多做做自我批评不就完了。”
后来你三舅偷着问你大姨,他是谁,叫什么?你大姨告诉他,就是宣传队吹笛子那个。我一听,是他。看着挺好挺本分的。
后来,你大姨晚上偷着和我说,你三舅那天把他堵在校门外的不远处的小铺前,他正在那里买铅笔。把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虽然你三舅没揍他,可把他吓得看着你三舅,一声也没敢吱声。
那天正好学校排练新节目,到处都找不到他。后来他去晚了,管宣传队的老师问他为什么来晚啦?他就把刚才的事说了。宣传队的老师又找了他们班主任。
班主任把你大姨、他都叫到办公室,把他两人都批评了一顿。
你说都是些什么事,全是鸡毛蒜皮。什么他捡到你大姨的纱布袋,想先玩两天再给你大姨,你大姨就是不干,跟着他要,他就气的给扔到泥里了。
考试的时候,你大姨一紧张,有时候就忘题,一时答不上来。他让别的同学看他的答案就不让你大姨看。有时候他忘了带橡皮了,问你大姨借,你大姨就不借给他。净些这样的事。
本来,他是校宣传队的,经常演出。我对他的印象挺好的。可你大姨三年当中,常当着我说他怎么怎么不好,我对他印象又挺坏。
可没想到,中学我又和他同桌了三年。因为我知道他,我对他一直戒备着。当时,我们都是班干部。我是班委委员,他是文艺委员。加上他在班里领着办黑板报,我又是班里的通讯员,每期都投稿,所以常在一起工作。”稍一停,于桂芝又说:“说实话,你大姨像你老爷的脾气很犟。我像你姥姥,脾气活泛。”
慧兰插上一句:“妈,俺大姨长得也不如你好看。”
于桂芝说:“嗯,从小,我们家来的亲戚都说,小桂芝好看,也喜欢我活泛。当着亲戚的面,你姥姥就说你大姨像你姥爷。你姥爷就说,像我还不是你生的!你三个舅舅也都喜欢我。有时候你大姨气的说,就你是妈亲生的!我不是!”
于桂芝把要睡了的小刚刚放到床上,一边轻轻的拍着一边说:“说也是,你大姨那脾气就那样,和你大姨夫一辈子,也像当年和她同桌一样,今天吵,明天争,全是些没用的小事。但凡活泛点,也是好日子呀。”
“嗯。”慧兰说:“俺大姨家春来哥也这样说。”
桂芝接着说:“有一次上自习课,我的同桌他和边上几个男同学说起小学的同桌,他正说着的时候,我在边上插了一句,你的同桌我知道,她叫于荣芝。”
他看着我愣了。过了一会,他的脸‘唰’的一下子就红了。他那是反应过来了,后来好长时间,都小心的躲着我。过了些日子,还是我主动地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点也没有变,他这才又恢复了原来。
五
后来,我们当年上高中的时候,分快班、慢班,文科班、理科班。我们前三个班是快班,我在理科一班,他在文科二班。我高中一毕业就考上了省理工大学。他后来听说考音乐专业没考上,就下了乡。我大四的时候就和你爸爸偷着恋爱上了,等我们毕业又分回了原地。你姥爷,姥姥一看你爸爸都很满意,我们就顺利地结了婚。忙忙乎乎不知什么时候就退休了。这件事早忘到脑后边去了。要不是来给你看孩子,听到这熟悉的口琴声和那个年代的歌曲,这辈子也许都不会想起这件事来。
六
礼拜天,上午吃了饭。于桂芝抱着小刚刚在客厅里转。慧兰一边擦地一边说:“妈,等会我收拾好了,咱们一起到下边湖边去看看去。
“嗯。”于桂芝答应着。
这时楼下传来了美丽的口琴声。口琴演奏的,那熟悉的曲子顺着阳台上敞开的门飘了进来。
于桂芝不由得说道:“呀,真巧呀!这是我当年上初三时独唱的《沂蒙颂》里的插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慧兰从阳台那边过来说:“妈,今天这老大爷在下边院里吹,下边是他家的后院。只要天到了这时候,他就在院里来回走道锻炼腿。不过有时候也在院里吹口琴。”
接着慧兰又说:“妈,你过来看看。”
下边院子很大,因为这里是顺着山坡建的楼,后面的地势比前面高,当年建楼的时候,也就给他们楼下的后边建上了院子。他家的院墙上爬满了爬墙梅。靠墙边种了一片竹子。北方的竹子,没有南方那样绿,但也非常清雅。
此时,老大爷正站在竹子边吹着,慧兰问于桂芝:“妈,你认不认识他?”
桂芝说:“这孩子,光看着个后身,一个大秃头顶,再什么也没看到。”
慧兰小声问于桂芝:“妈,还记得你同桌的名字吗?”
桂芝说:“你大姨小学三年的同桌,我中学三年的同桌,只要提起来,就能想起来。”她把名字小声的告诉了慧兰。没想到慧兰大声的叫了一声:“江新泉!”
下面的口琴声戛然而止。“哎!”老大爷不由得答应了一声。回头看着二楼阳台上的慧兰和抱着孩子的于桂芝。
2015年3月于青岛
一
吕慧兰在市四十五中教学。家就在学校对面小区的楼上住。中午,下了课,她赶忙的回家吃饭。这里是新开发区,路宽楼高。五月中旬,夏天的感觉都浓浓的来了。老远看去,小区内的人工河,小风吹萃,河边杨柳。小区外,人行道边,铁栏杆围墙上,美丽的爬墙梅,一朵朵粉红艳丽的花,一片片的开在栏杆间。
吕慧兰很快的过了马路上的横行道,顺着栏杆边,快步往小区的大门走着。
于桂芝刚退了休,就被女儿吕慧兰叫来给她看孩子,因为婆婆家里有事回潍坊了。于桂芝抱着小刚刚,在客厅里来回的走着、唱着:
革命红旗召唤着团结战斗,七亿人民踏平了千难万险,创造光辉业绩,谱写壮丽诗篇,保卫红色政权,建设锦绣江山。万岁!万万岁!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吕慧兰快走到大楼自家的单元门时,老远就听到了漂亮的复音口琴声。她知道这是楼里一个老大爷吹的。这个老大爷就住在她家楼下。自从她老公在这里买了房子,搬过来两年多了,一到了这个季节,快夏天了,各家的窗户也打开了,就能时不时的听到这动听的口琴声。
当她进走廊时,看到,今天老大爷朝着走廊的厨房窗开着,他站在窗前一边看着正在嗵着饭的锅,一边吹着口琴。今天,他吹的曲子,节奏相当强。有一种雄壮豪迈,积极向上的感觉。
她放慢了脚步,轻轻地走过窗口,拐向楼梯。她感觉今天不一样,听出来还有个女生在唱。她不由得回头往一楼老大爷的窗里看了看,没有别人,就他一个人在吹。
拐上二楼,这女声更清楚了,是从自己家里传出来的。真动听!她拿出钥匙去开门,门一响,吕慧兰进了屋。
于桂芝在客厅里抱着小刚刚,面朝里在唱着,一听门响,赶紧停住了唱歌,回头一看。
吕慧兰说:“妈,是你唱的。我一上楼梯就听见了,真好听!”
于桂芝说:“嗯,饭我做好了,在锅里。你拿出来,咱一起吃。”
小刚刚奓着小手,要找妈妈。于桂芝把孩子递给慧兰,就去厨房拿饭去了。
饭桌上,吕慧兰吃着饭问:“妈,这是什么歌?你唱的这么熟,真好听!”
于桂芝一边往小刚刚嘴里喂饭,一边回道:“这是我刚上初中的时候,我们音乐课学的第一首歌。”
二
一九七三年秋天,我和你大姨同时小学毕业。那时候上初中,不看学习成绩好坏,是按路段分中学。我们姐俩都分在当年离你姥姥家最近的三十六中,我在十班,她在三班。你大姨比我大两岁,她生日小,本来比我高一届,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她们那一届,也记不清当年老师说是什么原因,压了一年没升级。这样,我们就成了一届的学生了。
那时候孩子多,学生也多,一届学生就有十几个班。学校的教室都用上了,音乐课就只有在班里上。每天上课敞着窗,开着们。所以,哪个班一上音乐课,嘹亮的歌声响满教学楼的走廊。各班虽然是老师在讲着课,可歌声听的也很清楚。
我们上初中学的第一块歌就是《前进 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就是我刚才唱的那块歌。我们班上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那天,上课铃响过后,音乐老师背着手风琴进了教室,她把手风琴放在黑板前的讲课桌上,把用一张大草纸抄好的歌曲,挂在前面黑板上。然后,手拿教鞭指着乐谱,领着我们唱了两遍,又唱了两遍歌词,完后就说:“今天就学到这里,下节课大家接着学。剩下的时间找两个同学,起来唱给大家听听。”
大家一听都紧张了。因为刚学,虽然前面那些班的音乐课,我们都听过了,但毕竟不是亲自学习,只是熟悉,但唱不下来。所以,都紧张得不敢看老师。
老师一看这样,就笑着说:“大家别紧张,我知道你们刚学唱不了。今天这样,我们校宣传队也想招新生,你们刚入中学填表时,有特长的同学填了特长。今天,我就想试试填音乐特长的学生,让他们唱唱,行的话就进校宣传队。”
老师的话一讲完,大家互相看着,想知道谁填了音乐特长。有的同学在小声嘀咕着。
老师说:“好了,大家坐好了别出声。”稍一停,她就把我和我的同桌叫起来了。
我们那时候,提倡群众文艺,哪里都有业余文艺宣传队。大家都想参加,因为那样很光荣,人家都高看一眼!小学的时候我就爱唱歌,唱的也挺好,可就是没捞着进校宣传队。因为我们班有一个比我唱的还好,我就没有这个机会了。只有全校各班都参加的汇演,我才有机会随着班里演出。上中学填表的时候,我就填上了音乐特长。当时,你大姨还说我,不让我填,我没听她的。
我的同桌,我更知道他,他小学就是校宣传队的,会吹笛子。当然,我知道他还有一个很巧、也很滑稽的原因。
三
老师把俺两人叫起来以后,让我们二重唱这首歌。没想到我的同桌他说他唱不了。老师说你不是填了有音乐特长吗?那你肯定识谱,怎么唱不了?他说他嗓子正在变音唱不了。是呀,刚上初中时,正是发育时期,小男孩正是变嗓子的时候。别说唱歌,就是连说话都很难受。他和老师说:他的特长不是唱歌,是乐器。
他说:“老师,我嗓子不好,我给她伴奏吧?”
老师问:“你会拉手风琴?”
“不会。我会吹笛子,可笛子没带。”
老师:“那你**************”
“我书包里有口琴,我给她使口琴伴奏吧?”
当年我们上中学时,口琴被认为是社会上不好的人吹的。所以,很多男生会吹也不敢拿出来。
老师来到我们俩的课桌前看着他说:“你拿出你的口琴来吧。”当他从书包里拿出用小手绢抱着的口琴时,全班同学不由得发出了一阵赞赏的惊讶声。大家不是惊讶他的口琴,而是赞赏他的小手绢!
当年,只有当老师的,或家里条件特别好的人家,才能买上小手绢装在衣袋里。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都很羡慕!当然,也常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有条小手绢。等我们上中学那年,各家的经济条件都有所好转。因为,家里的哥哥、姐姐都长起来了,只要是家里有了支援边疆的、下乡的,他们就可以出去干活挣钱。这样家里也多了收入,日子也宽裕了些。我们早想要小手绢。要上中学了,可算有理由了。就好说歹说的问上了班干活的哥哥、姐姐要两毛钱,去百货商店买一条。上海、北京产的料子好、图案漂亮就贵点,一毛八一条。本地的差点,一毛二一条。当然,我们买上了,很多人也舍不得用。保存的很仔细。
看到他打开放在桌子上,那崭新的小手绢,音乐老师也愣了。她看看后边班里的黑板报上,用彩色粉笔画的孔雀,问他:“你小手绢上的孔雀和你们班里黑板报上画的一摸一样。是黑板报上照着你的画的,还是你买巧了?”
我和老师说:“黑板报是他领着办的,画就是他画的。”
音乐老师笑着说:“喓,你还有这手?”
他拿着口琴看着音乐老师。老师说:“好了,你们开始吧。”
他开始了。他的过门一演奏完,我也随着唱上了。边上,同学们不住嘴的小声夸,有的说:口琴也像手风琴似的好听。有的说于桂芝嗓子真好听。当我们唱完了后,全班不由得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后来,我们两个都进了学校宣传队。
下了课以后,别的班的同学过来问:怎么听着今天你们班的音乐课不一样,好像伴奏不一样,不是老师伴奏的吧?有的说:谁唱的?唱的也很好听?
当他们知道,我们班是用口琴伴奏的,也大着胆子,拿出了藏在书包里的口琴,找我的同桌吹吹看看。我同桌小学在宣传队时,宣传队里有一个姓郑的年轻老师,不光手风琴拉得好,还会吹口琴。我的同桌是跟他学的。他还送给他一本《口琴演奏法》。他的演奏技巧、打拍子比他们好听多了。那些同学都是自由式的野吹法,虽然吹的也很熟练,但当听了他吹的以后都服了。
后来,有个几个女同学要和他换小手绢,他不换。我说:“别和人家换了,人家舍不得!”没想到,他小声的对我说:“你要,我就给你,不用换。”我当时没吱声。后来他又偷着给我,我想起他曾经欺负过你大姨,就说不要。不管他怎么给,我就是不要。其实,我不要的原因,是因为全班的同学都知道他的手绢,我要是要了,那别人一看就知道了,要是再说我点什么,我就没法抬头啦。
他当时看出了我的心里,就说:“我知道,你怕别的同学看到说你。”我心想:你再聪明也想不到,你过去经常欺负我姐姐,想着这事我心里就别扭。后来他在我数学本的后面页里,用铅笔给我画了一张那小手绢上的孔雀。别的同学看到了,也让他给画,可我看都不如给我画的好看。
他是像你大姨说的,因为经常画画,橡皮用的多。有时候就找不到橡皮了,常急的到处找!而这时候,我就把我的橡皮放到他本子上,他很感激。在我们中学的三年中,不管什么事,他总是让着我。反正不像你大姨说的那样,我挺喜欢他的。
慧兰说:“妈,他是你中学时代,朦朦胧胧的初恋。”
于桂芝说:“瞎说!我们那个时代你心思跟你们现在是的,什么都敢说,我们那时候连想都不敢想。”
吕慧兰吃完了饭,把小刚刚递给了于桂芝,说:“妈,我快到点了。下午我下了班捎着把菜买回来。你弄着个孩子,就不用去买菜了。”
“嗯。”于桂芝接着问:“慧兰,你看见过楼下是个什么样的人吹口琴?”
慧兰看着妈说:“是个老大爷,看着像比你大不少。听说就他自己,前些年得了一场病腿瘸了,老婆就走了。我刚才路过他家厨房窗口时,还看见过他。”
于桂芝说:“呀,真狠心,怎么能这样!”
吕慧兰看着妈说:“谁像你似的,出来这么几天,就惦记着俺爸爸吃没吃好,穿没穿好。”
于桂芝说:“你爸一辈子就知道上班,忙工作,我不管他谁管他?”
慧兰说:“妈,你看我们现在,各人忙各人的,衣服自己洗,谁先下了班谁做饭。”
于桂芝说:“理解不了你们现在的年轻人。俺都习惯了,从小你姥姥就疼你姥爷,也教着俺好好持家过日子,对自己的男人好点。”
四
晚上吃了饭,慧兰说:“妈,今天晚上,你上我房间睡吧,好帮着我弄弄孩子。小吴今天白天打电话跟我说,公司临时有点急事,叫他出差了,要在外地两天才能回来。”
于桂芝抱着孩子在客厅里来回的溜达,慧兰去厨房刷碗去了。
过了一会,慧兰把厨房拾掇好了,又去开了自己房间的灯,叫了声:“妈,好了,过来吧。”
于桂芝抱着孩子刚进来,慧兰说:“妈,今天中午你说,你当年知道你的同桌,还有一个很巧、很滑稽的原因,什么原因?妈,接着讲讲,一会我还得备课。”
于桂芝说:“你大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里调整座位换了个新同桌。过了不长时间,她放学回来就抱怨她老师,给她换的新同桌不好。我们那时候,全家就两间小屋。我和你大姨在一个铺上睡觉,有时候睡觉前,她常说,说常了,她这个同桌在我心中有了很深的印象:他很熊不讲理。很计较不让着她。两人用的桌子都从中间画上上线,不让过界。很坏,拿了她的纱布袋不给她。有两三次她说着都气哭了。你三舅那时候上初中,在吊铺上听了气的让她别哭,明天他去学校找他揍他!
你姥姥听了不让你三舅去,让你大姨去找老师。你大姨说:“老师一开始还说说他,后来就说我,都是一个位的同桌,互相让着点,也没有大事,多做做自我批评不就完了。”
后来你三舅偷着问你大姨,他是谁,叫什么?你大姨告诉他,就是宣传队吹笛子那个。我一听,是他。看着挺好挺本分的。
后来,你大姨晚上偷着和我说,你三舅那天把他堵在校门外的不远处的小铺前,他正在那里买铅笔。把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虽然你三舅没揍他,可把他吓得看着你三舅,一声也没敢吱声。
那天正好学校排练新节目,到处都找不到他。后来他去晚了,管宣传队的老师问他为什么来晚啦?他就把刚才的事说了。宣传队的老师又找了他们班主任。
班主任把你大姨、他都叫到办公室,把他两人都批评了一顿。
你说都是些什么事,全是鸡毛蒜皮。什么他捡到你大姨的纱布袋,想先玩两天再给你大姨,你大姨就是不干,跟着他要,他就气的给扔到泥里了。
考试的时候,你大姨一紧张,有时候就忘题,一时答不上来。他让别的同学看他的答案就不让你大姨看。有时候他忘了带橡皮了,问你大姨借,你大姨就不借给他。净些这样的事。
本来,他是校宣传队的,经常演出。我对他的印象挺好的。可你大姨三年当中,常当着我说他怎么怎么不好,我对他印象又挺坏。
可没想到,中学我又和他同桌了三年。因为我知道他,我对他一直戒备着。当时,我们都是班干部。我是班委委员,他是文艺委员。加上他在班里领着办黑板报,我又是班里的通讯员,每期都投稿,所以常在一起工作。”稍一停,于桂芝又说:“说实话,你大姨像你老爷的脾气很犟。我像你姥姥,脾气活泛。”
慧兰插上一句:“妈,俺大姨长得也不如你好看。”
于桂芝说:“嗯,从小,我们家来的亲戚都说,小桂芝好看,也喜欢我活泛。当着亲戚的面,你姥姥就说你大姨像你姥爷。你姥爷就说,像我还不是你生的!你三个舅舅也都喜欢我。有时候你大姨气的说,就你是妈亲生的!我不是!”
于桂芝把要睡了的小刚刚放到床上,一边轻轻的拍着一边说:“说也是,你大姨那脾气就那样,和你大姨夫一辈子,也像当年和她同桌一样,今天吵,明天争,全是些没用的小事。但凡活泛点,也是好日子呀。”
“嗯。”慧兰说:“俺大姨家春来哥也这样说。”
桂芝接着说:“有一次上自习课,我的同桌他和边上几个男同学说起小学的同桌,他正说着的时候,我在边上插了一句,你的同桌我知道,她叫于荣芝。”
他看着我愣了。过了一会,他的脸‘唰’的一下子就红了。他那是反应过来了,后来好长时间,都小心的躲着我。过了些日子,还是我主动地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点也没有变,他这才又恢复了原来。
五
后来,我们当年上高中的时候,分快班、慢班,文科班、理科班。我们前三个班是快班,我在理科一班,他在文科二班。我高中一毕业就考上了省理工大学。他后来听说考音乐专业没考上,就下了乡。我大四的时候就和你爸爸偷着恋爱上了,等我们毕业又分回了原地。你姥爷,姥姥一看你爸爸都很满意,我们就顺利地结了婚。忙忙乎乎不知什么时候就退休了。这件事早忘到脑后边去了。要不是来给你看孩子,听到这熟悉的口琴声和那个年代的歌曲,这辈子也许都不会想起这件事来。
六
礼拜天,上午吃了饭。于桂芝抱着小刚刚在客厅里转。慧兰一边擦地一边说:“妈,等会我收拾好了,咱们一起到下边湖边去看看去。
“嗯。”于桂芝答应着。
这时楼下传来了美丽的口琴声。口琴演奏的,那熟悉的曲子顺着阳台上敞开的门飘了进来。
于桂芝不由得说道:“呀,真巧呀!这是我当年上初三时独唱的《沂蒙颂》里的插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慧兰从阳台那边过来说:“妈,今天这老大爷在下边院里吹,下边是他家的后院。只要天到了这时候,他就在院里来回走道锻炼腿。不过有时候也在院里吹口琴。”
接着慧兰又说:“妈,你过来看看。”
下边院子很大,因为这里是顺着山坡建的楼,后面的地势比前面高,当年建楼的时候,也就给他们楼下的后边建上了院子。他家的院墙上爬满了爬墙梅。靠墙边种了一片竹子。北方的竹子,没有南方那样绿,但也非常清雅。
此时,老大爷正站在竹子边吹着,慧兰问于桂芝:“妈,你认不认识他?”
桂芝说:“这孩子,光看着个后身,一个大秃头顶,再什么也没看到。”
慧兰小声问于桂芝:“妈,还记得你同桌的名字吗?”
桂芝说:“你大姨小学三年的同桌,我中学三年的同桌,只要提起来,就能想起来。”她把名字小声的告诉了慧兰。没想到慧兰大声的叫了一声:“江新泉!”
下面的口琴声戛然而止。“哎!”老大爷不由得答应了一声。回头看着二楼阳台上的慧兰和抱着孩子的于桂芝。
2015年3月于青岛
文章评论
烟雨若梦【封心锁爱】
[em]e7156[/em][em]e7040[/em][em]e7156[/em]一句轻轻的问候是蜜,把人甜透 ;[em]e7156[/em][em]e7040[/em][em]e7156[/em]一份深深的祝福是光,照人永久 ;[em]e7156[/em][em]e7040[/em][em]e7156[/em]一丝遥遥的牵挂是波,把人守候;[em]e7156[/em][em]e7040[/em][em]e7156[/em]一缕柔柔的关怀是水,伴人春秋;[em]e7156[/em][em]e7040[/em][em]e7156[/em]烟雨祝你一帆风顺!若梦愿你心想事成![em]e7156[/em][em]e7040[/em][em]e7156[/em]
沫问
好哦,又有新作,有空来细品,先做饭[em]e120[/em]
性本莲荷
[em]e1000058[/em]
☆珍珠☆
《曾经的同桌》讲述了慧兰妈妈青春时代经历的一段纯情美好的感情故事,多年以后那份感情还深藏在心底,以至于听到口琴声会随声附歌,感谢多年后的再次邂逅,给了读者一份惊喜。喜欢这样有爱的结尾。问好,江河老师!
禅意清莲
赞一个[em]e179[/em]曾经年少的朦胧情感,回想起来不过弹指一挥间,记忆的闸门一旦开启,多的是快乐和淡淡的幸福。欣赏了!
小丹麦田
好朴实真实的故事,那时的单纯,美好,情谊![em]e100[/em]
知音
[em]e179[/em] 写得越来越好了
秋忆
特别喜欢听过去的故事,谢谢江河大哥![em]e183[/em]
风雨&阳光
真挚、单纯的同桌情被一曲口琴声所唤起,一段青春的记忆在老师朴实的文字下洋溢着幸福之感。
细雨潇潇
青涩的年华,纯真的年代,多年后虽然改变了模样,那儿时的琴声还是唤起了曾经美好的岁月。
静思
欣赏了。好[em]e179[/em]
我本平凡
空间的每一个足迹,都是真诚的脚印,相伴的每一寸光阴,都是真情的写意,让空间传递永恒的祝福,愿你开心,幸福,平安,快乐!
坦然
很好的小说,喜欢结尾。
竹境兰心(谢绝闲聊)
有缘,天涯海角也会遇到
阳春三月
[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