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假就有多热情

个人日记

                                                                                                                 文|马德
 
            曾有一朋友,今天遇到这个人,好得跟三生有幸似的,明天遇到另一个人,好得又跟海枯石烂似的。你就看不出他跟谁不好,跟谁都好到一塌糊涂。

            后来,便离他远远的。这样的人看似情深,实则交浅,温暖有余,厚道不足。跟谁都好,就意味着跟谁都好不到哪儿去。人前热闹的人,转身便是苍凉。

            真正交深的人,朋友不会多。无论多么大的世界,心灵能共鸣的人不会有几个。况且有真性情的人,往往有着强l烈的爱憎。共同地厌恶,让彼此扎堆。然后,共同的爱好,才让心灵互相靠近。

           谁也不得罪,看似厚道,其实是一种世故。跟谁都要好,看似热情,实则是一种圆滑。这种世故的可怕之处是精明到不留空隙。这种圆滑的虚伪之处是完美到没有缺点。

           跟一个有缺点的人交往,比跟完美的人交往更让人踏实。缺点是真实的,只有完美才显得那么虚幻。

          人生的有些事是无法摆脱的。譬如,会遇上操淡(腻歪)的领导,会遭逢踩着对方玩的同事。你希望这个世界简单而纯粹。没有上下级的关系,以图自在;同事间没有利益冲突,以期轻松。事实上,这样的空间根本不会有。你希望活在其中,只是因为在当下的泥淖中挣扎的太久。

           既然逃不开复杂,不如让自己活到简单。你简单了,实际上好多东西也就纯粹了。在上司那里,不苛求什么,便无须看其脸色。在同事那里,不争斗什么,自然不必费尽心思周旋。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人生的一切都不要了,而是想让你明白,若不能有所放下,就不能有所解脱。

          这个世界没有两全其美的生活,也不会有一心只为你好的人。你能看到有什么,也得看到不会有什么,也必须明白不要什么。

         复杂是复杂人的命,简单是你的命。让复杂的人复杂去,你安守自己的简单便是。在人生各自的尘梦里,不必以命相抵,更无须一命换一命。

          喜欢什么,就会以什么为价值判断。

        喜欢钱的人,眼里只有两类人:有钱的人和没钱的人。譬如:这样的人介绍谁,嗯,他们家挺有钱的。而不会说:这家伙挺有才的,写了一手好毛笔字。

        一个爱钱的人,即便自己穷得叮当响,也喜欢谈有钱人如何如何。如果肉身不活在有钱的日子里,就让思想活在他人的富有里。总之,身体和思想,总有一个在钱上,这叫自我价值沦陷。

        一个人倘若沦陷在自己的价值判断里,就会为此扭曲和癫狂。
        扭曲,就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
        癫狂,就是可以做到别人不敢看。
       人生是个大戏台,常常是台下的觉得台上的太可笑,而台上的又觉得台下的太可怜。其实,每个人都站在不同的戏台上。不过是,此处笑笑他人,彼处又被他人笑笑。

        没有谁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好,好与不好都在别人眼里。你有用就是好,没用就是不好。世俗的层面,价值就是一切。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被他人赋予了各种价值判断罢了。

        由此,你就会明白世间的冷与热,亲与疏,阿谀与恶语,谄媚与冷颜。因为看到了本质,所以才寻觅得见心底的安静与轻松。

       生活平顺的人,大都活得云淡风轻。只有为命运相逼的人,才会有强烈的宿命感。

       一个人在生活中艰难挣扎,开始不信命,挣扎得久了,也就信了。因为后来,寒冷延及骨髓,自己的体温已经捂热不过来了。所以,雪中送炭解救的有时候不仅仅是一个困难的人,而是一颗即将绝望的灵魂。

       叫嚷着命运不公的人,其实还未真正触及命运。被命运折磨的死去活来的人,已经不愿谈及命运。尼采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会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当一个人不愿意回望命运,恰是命运回以凝望的时候。
 
        一个从厄运的深处走过来的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都过去了。而,紧接着的另一句话是:这,也会过来。
       
 


文章评论

现代愚人

夫人;回答正确(100分)![em]e163[/em][em]e163[/em][em]e163[/em]

楓儿

朵朵好[em]e121[/em][em]e121[/em][em]e163[/em][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