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飞经》帖的笔法(二)
书法天地
22、斜挑

自上向下切落,轻按后向右上挑出,与右部首笔相呼应。
23、短挑

形态较小, 自左上向下切落笔,略顿后向右上快速挑出。
24、长挑

开态较长,自左上向右下切落笔,顿笔后向右上行笔,由慢到快,出锋快速。中段也可略带弧度。
25、斜捺

自左上向右下切入轻快行笔,稍顿后向右出锋。写捺最忌捺角与斜画棱角分明,犹如两笔写成,其关键在顿笔时笔尖不能停滞。
26、弧捺

在斜捺的左上头增加一段平弧线,以切势平落(自左向右),迅速转锋右下,其余类似斜捺写法。
27、平捺

取势较平,形态类似放平的弧捺。起笔逆锋略顿后向右下行笔(稍平),再顿笔出捺角,收笔可露可藏。
28、反捺

捺画收笔取势向右,而反捺收势向左,与之相反,故称反捺。落笔取切法,自左上向右下渐行渐按,收笔处稍驻,向左上提起,使之藏锋。
29、侧点

侧点又称切点,形态自左上向右下侧。书写时,三指向左前方伸出,带一点弧度向右下回缩,重按后稍驻,笔尖离开纸面即可。侧点是写好其他点的基础,容易出现落笔不尖、形态过长、收笔臃肿的毛病。
30、垂点

因形如悬挂之露珠,故名垂点。取自上而下的笔势,收笔处可向下或略偏左,写法类似侧点。
31、横点

将侧点放平,又如切横缩小为点状。
32、俯点

在侧点的基础上,以连带笔势向左下方出锋。写法是切落笔后向右下略按再向左下方出锋收笔。
33、仰点

取势与俯点相反,呈上仰之势。自左上而右下切落笔,右顿后向右上方挑出收笔。
34、左点

类似垂点,但弧势正好相反,在不同的字中,可以向左偏、右偏或垂直。
35、向右点

落笔自左上向右下,顿笔后向右上挑出,挑出部分略长于落笔部分,点呈弧状。区别于仰点之处是后部分比前部分长,挑出的角度较平。
36、挑点

如短撇之起势,先顿笔后向在下方撇出,撇点形态不宜过长,略呈弧势。
37、撇点

如短撇之起势,先顿笔后向在下方撇出,撇点形态不宜过长,略呈弧势。
38、竖点

如短垂竖的上部,横势落笔,顿笔后向下轻按收笔。
39、长点

写法同侧点,将中间的行笔过程延长,呈一定的弧势。
40、微点

微点写法与侧点基本相同,取势或直或斜,根据所在位置不同而定。微点一般在字的中间或角落,起补足空疏的作用。
41、横折

竖折是竖和横的连接,根据转折处的不同写法,可分为方折和圆折两种。方折的写法是先写竖,收笔略轻提起,笔尖在空中转向右切之势,再向右写横。圆折是先写垂露竖,收笔略向右按,快速圆转写横,关键是转的时候不要停顿,以免显得生硬。
42、竖折

竖折是竖和横的连接,根据转折处的不同写法,可分为方折和圆折两种。方折的写法是先写竖,收笔略轻提起,笔尖在空中转向右切之势,再向右写横。圆折是先写垂露竖,收笔略向右按,快速圆转写横,关键是转的时候不要停顿,以免显得生硬。
43、斜折

形态短小,写法类似折,竖也可写成向右下斜,横宜平,一气呵成,干脆利落。
44、撇折

这一种形态在“纟”旁中最为常见。撇可采用向背法,先写短斜撇,收笔速度稍慢,顺笔势顿笔写右尖横,一般是撇长横短、撇短横长。
45、撇点

这种形态在“女”旁中最常见,撇画应稍直挺,斜度不宜过大。反捺上拱,收势向上,要注意撇末与反捺起笔的衔接,勿使两笔交叉,从形意相连为尚。
46、横折撇

横折是横与撇的连结,横稍短,撇宜有弧度,忌直。一种是方折为主,转折处顿笔;一种以圆转为主,横稍平,圆中带折向左下撇出。
47、横折折撇

这是两个横撇的连结,第一横上斜,起笔用切顿或切入二种方法均可。横收笔时顿笔写短撇,撇宜直,收笔略慢,顺势下按写第二横(自左上向右下斜),按后再写弧撇,形态稍长,这样两横两撇形态各异,两横一顿一切,一上斜,一下塌,两撇一短一长,一直一曲,变化组合,奇妙生焉。
48、横钩

横钩的书写是横末带钩,先写横,略平,收笔向右按,稍驻后向左下果断出钩;钩身宜短,钩势向字心,勿朝下。
49、卧钩

又称心字钩,落笔自左上向右下弧势切入后右行,继而再向上行笔,形成向上环抱之势,稍顿后向左上钩出。此钩较为难写,注意落笔不能按顿,是切入;笔尖接触纸面后,行笔由轻到重,作弧线运动,钩应向字心方向出锋。
自上向下切落,轻按后向右上挑出,与右部首笔相呼应。
23、短挑
形态较小, 自左上向下切落笔,略顿后向右上快速挑出。
24、长挑
开态较长,自左上向右下切落笔,顿笔后向右上行笔,由慢到快,出锋快速。中段也可略带弧度。
25、斜捺
自左上向右下切入轻快行笔,稍顿后向右出锋。写捺最忌捺角与斜画棱角分明,犹如两笔写成,其关键在顿笔时笔尖不能停滞。
26、弧捺
在斜捺的左上头增加一段平弧线,以切势平落(自左向右),迅速转锋右下,其余类似斜捺写法。
27、平捺
取势较平,形态类似放平的弧捺。起笔逆锋略顿后向右下行笔(稍平),再顿笔出捺角,收笔可露可藏。
28、反捺
捺画收笔取势向右,而反捺收势向左,与之相反,故称反捺。落笔取切法,自左上向右下渐行渐按,收笔处稍驻,向左上提起,使之藏锋。
29、侧点
侧点又称切点,形态自左上向右下侧。书写时,三指向左前方伸出,带一点弧度向右下回缩,重按后稍驻,笔尖离开纸面即可。侧点是写好其他点的基础,容易出现落笔不尖、形态过长、收笔臃肿的毛病。
30、垂点
因形如悬挂之露珠,故名垂点。取自上而下的笔势,收笔处可向下或略偏左,写法类似侧点。
31、横点
将侧点放平,又如切横缩小为点状。
32、俯点
在侧点的基础上,以连带笔势向左下方出锋。写法是切落笔后向右下略按再向左下方出锋收笔。
33、仰点
取势与俯点相反,呈上仰之势。自左上而右下切落笔,右顿后向右上方挑出收笔。
34、左点
类似垂点,但弧势正好相反,在不同的字中,可以向左偏、右偏或垂直。
35、向右点
落笔自左上向右下,顿笔后向右上挑出,挑出部分略长于落笔部分,点呈弧状。区别于仰点之处是后部分比前部分长,挑出的角度较平。
36、挑点
如短撇之起势,先顿笔后向在下方撇出,撇点形态不宜过长,略呈弧势。
37、撇点
如短撇之起势,先顿笔后向在下方撇出,撇点形态不宜过长,略呈弧势。
38、竖点
如短垂竖的上部,横势落笔,顿笔后向下轻按收笔。
39、长点
写法同侧点,将中间的行笔过程延长,呈一定的弧势。
40、微点
微点写法与侧点基本相同,取势或直或斜,根据所在位置不同而定。微点一般在字的中间或角落,起补足空疏的作用。
41、横折
竖折是竖和横的连接,根据转折处的不同写法,可分为方折和圆折两种。方折的写法是先写竖,收笔略轻提起,笔尖在空中转向右切之势,再向右写横。圆折是先写垂露竖,收笔略向右按,快速圆转写横,关键是转的时候不要停顿,以免显得生硬。
42、竖折
竖折是竖和横的连接,根据转折处的不同写法,可分为方折和圆折两种。方折的写法是先写竖,收笔略轻提起,笔尖在空中转向右切之势,再向右写横。圆折是先写垂露竖,收笔略向右按,快速圆转写横,关键是转的时候不要停顿,以免显得生硬。
43、斜折
形态短小,写法类似折,竖也可写成向右下斜,横宜平,一气呵成,干脆利落。
44、撇折
这一种形态在“纟”旁中最为常见。撇可采用向背法,先写短斜撇,收笔速度稍慢,顺笔势顿笔写右尖横,一般是撇长横短、撇短横长。
45、撇点
这种形态在“女”旁中最常见,撇画应稍直挺,斜度不宜过大。反捺上拱,收势向上,要注意撇末与反捺起笔的衔接,勿使两笔交叉,从形意相连为尚。
46、横折撇
横折是横与撇的连结,横稍短,撇宜有弧度,忌直。一种是方折为主,转折处顿笔;一种以圆转为主,横稍平,圆中带折向左下撇出。
47、横折折撇
这是两个横撇的连结,第一横上斜,起笔用切顿或切入二种方法均可。横收笔时顿笔写短撇,撇宜直,收笔略慢,顺势下按写第二横(自左上向右下斜),按后再写弧撇,形态稍长,这样两横两撇形态各异,两横一顿一切,一上斜,一下塌,两撇一短一长,一直一曲,变化组合,奇妙生焉。
48、横钩
横钩的书写是横末带钩,先写横,略平,收笔向右按,稍驻后向左下果断出钩;钩身宜短,钩势向字心,勿朝下。
49、卧钩
又称心字钩,落笔自左上向右下弧势切入后右行,继而再向上行笔,形成向上环抱之势,稍顿后向左上钩出。此钩较为难写,注意落笔不能按顿,是切入;笔尖接触纸面后,行笔由轻到重,作弧线运动,钩应向字心方向出锋。
文章评论
平石
[ft=#990000,5,]练习书法是在进行两方面的提高。一是审美能力。二是控笔能力。提高审美能力需要你的注意力集中,心态平和。认真的思考汉字的构架和笔画线条,并对已经书写完毕的汉字进行评价,找出其中的优劣。因而是脑力运动。高强度(认真注意力集中时)很容易感到疲惫。提高控笔能力是通过反复的书写,使自己能够控制书写的细腻程度和准确程度(即能书写出符合自己审美的汉字),这是一件近似体育锻炼的体力运动。按照运动不出汗,等于白锻炼的原理,应当使手和胳膊达到累的感觉,为适宜到量为佳。综合而言当脑部疲劳或手与手臂感到疲劳时,就是水平提高的表现,是书写到量的时候,证明你的练习是有效的。 [/ft]
子桃
[ft=,2,]一起加油[em]e182[/em][/ft]
紫電清霜
[ft=,2,]还应以中楷为主[/ft]
平石
[ft=,2,][url=http://www.56.com/u16/v_Mzc0MjQxMTc.html]http://www.56.com/u16/v_Mzc0MjQxMTc.html[/url] [url=http://www.56.com/u16/v_Mzc0MjQxMTc.html][ft=#333333,,]十四岁女孩熊杰临写《灵飞经》 [/ft][/url][/ft]
漫步云端
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