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第一个拐点 学木匠
个人日记
我人生的第一个拐点,是在1966年春季文化大革命初起时,中央电台宣布取消了高考制度.我是于1965年初中毕业没能升入高中,准备复习一年再考一次.由于从小所受的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是学而优.(肯定不包括"则仕").所以上大学是我头脑里根深蒂固地想往和夙愿.由于我的学习成绩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优,学业之路顺理应该是一条上升的直线,但现实却在料想不到的时候拐了一个料想不到的弯,命运和我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历史玩笑,让我走上了匠人之路.我从1966年始到1986年止整整做了二十年的木工,从18岁到38岁,占用了我人生最好的一段青春年华.多少快乐和心酸事发生在其间,这是终生难忘的一段生活磨炼和成长奋斗史,在脑海里打下了永远不会磨去的烙印.
1965年我初中毕业后,文革初起.我一天到晚没事干,百无聊赖且为自己的前途烦恼焦虑着,就经常到一个从小的玩伴家去.他是建筑工程队的木工,小学毕业后拜师学艺,当时已经出徒了.休班的时候他经常做一些各式的家具,我站在一傍一看就是半天,中午回家吃饭后下午还去看,好在他也不烦.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劳动与技巧引起了我的深厚的兴趣,观摩了一段时间后我也欲欲若试.后来就求人做了几件常用的工具,在自己家里就摸索着做了起来.
我学木匠,走得是一条奇特之路:一是目的与别人不同,完全是为了兴趣,或者是玩,而不是为了工作和饭碗.二是别人都是先拜师,我则完全是偷艺(虽然后来也拜了师,但是在已掌握了相当的技能之后).由于性格内向,不善交流,所以也很少向别人请教.三是不是从基本功练起.一般学技术的规律要先从基本功开始,当有了一定的基础,才开始做东西.而我是一开始就做家具.记得第一件作品是书格,是那立在炕柜头上的像小庙式的能随手装些小杂品的小小的立柜,小边小门小抽屉小花边小装饰,看似简单,其实有相当的难度.麻雀虽小,五藏俱全.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反反复复做了又毁,毁了重做,终于成品了.我找来玩伴木匠来看,他说什么也不相信是我做的,说是大工匠做的,哈哈!
由于我每天有了目标,有了事干.由兴趣到玩,到玩出了更大的兴趣.从此颓废焦虑烦躁不安的心情一扫而光.我的这种玩法有其特点:一是人对物的改造,很单纯,不是人对人,人对繁杂的社会及其复杂的关系.二是它不以生活吃饭为目的,没有丝毫的功利和竞争的压力.三是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结合,出了汗,锻炼了身体,使我从小就单薄多病的身体越来越强壮.四是需要用脑琢磨,保持和增强了思维能力,因此没让我傻掉.木工是一个由操作实践总结经验的过程上升到规律认识的过程.当然,这些特点是我今天总结出来的,不是当时认识到的.
执着的毅志和苦功练出了不同凡响的技艺.在第一件作品成功问世的兴奋自豪的状态下,第二个月,我又开始了另一项伟大的工程:打造一对木箱.当时我们家陈年积累了很多木方和木板,一般都是生炉子烧火用.木箱的第一道也是最难的工序是木板的拼缝然后用水胶粘成大平板.这对于一点基本功也没有的我无异于哥德巴赫猜想.它的基本要求是木板要拼得平正,板与板之间要拼得没有缝隙,迎光瞅不能透亮.水胶要熬得干稀适当,刷胶动作要快捷准确利落.我从早忙到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往往是三十多厘米宽的木板,让我刮得剩了10几厘米.整整用了能做三对木箱的板料,做出了一对漂亮的木箱,辛苦与收获成正比.这为我以后的拼板粘胶的技艺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
后来我下乡时带去一个木工工具箱,其前脸是用长宽约10厘米的小硬木块拼成的.老乡们看了惊叹不已.记得在乡下给一户老乡家打木箱,下午去打理好木板,吃完晚饭后准备在灯光下拼板,实然停电了,怎么办?因为必须要在头一天拼胶好木板且需要至少10个小时的干燥时间,否则第二天用不上,要误工的.我利用窗前微弱的月光,仅凭刨子传导的手感及手指摸上去的感觉,顺利地完成了拼胶的工序.我当时能在蒙上眼睛的情况下,仅凭手感就能把两块木板拼成严丝合缝的一块.由此我想起了中学课本的<卖油翁>:"乃取一葫芦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它,惟手熟尔."熟能生巧,而熟的前提是超常的刻苦不懈的练习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今天想来,这些经历也为我以后自学成才积累了方法和经验.
学木工锻炼了我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通盘考虑的思维方式.第三个月作品是炕柜,就是那种东北以前摆放在炕稍的内装衣物上面摆被子的四扇柜门为山水玻璃画或是瓷砖画的两开的长型木柜(现在农村尚有).做这种柜主要在于吃透它的整体的内部结构及各结构点的卯榫的连接制作方法.难点在前脸的左右两个上角.即三插肩(三个方向的木方相交于一角)以及柜上面的框心镶木板的工艺.所有连接的地方是不允许用一颗钉子的.这件"艺术品"我们家用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家庭人口多生活拮据母亲把它卖掉了,价值约70多元.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了,但我也惋惜和心痛了好久,因为我从来就没想过靠这个来挣钱的.况且我投入了那么多的心血和汗水,已经对它有了感情了.其实人与物之间也是有感情的,呵呵.
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使我的木工技艺上了三个台阶.今天来估摸,当时的技艺(仅限于做家具)能达到四级工的水平了.唯一欠缺得就是制作时间太长了.我用一个月做一件炕柜,而成手木匠一个月能做三个.这可应了那句"慢工出细活"的名言了,不过可也太慢了点呀,哈哈 !
我的体会是与物打交道,乐趣多多.而且乐趣贯穿整个过程.随着家具的逐渐成型,快乐也在逐渐的日日地积累和增加着.毛泽东说过:"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我说:与物奋斗,其乐无穷!至于与人奋斗是否其乐无穷那是因人而异的,但对于我来说是乐极少或没有而烦恼却是多多的.呵呵.另外培养了我由表及里的观察事物的精神和方法.比如一般人看木制家具,都看表面,而我却总是思考其内部是怎样结构的,由此推广到看人看事物,思考其根源及内部规律是怎样的.
本来是从兴趣和玩出发的木匠活,后来成了我的本职工作.从1966年到1986年的二十年间,我一直在农村或企业做木工,但这却不是我的初衷,而且也没有了初学时的兴趣,虽然我专研技术的精神照旧,但兴趣一旦成了生活甚至生活唯一的依靠,快乐的感觉会骤减的.而且木工活是很累人的,劳动强度有时是非常大的.比如在建设铁矿时,每人每天要做10扇木窗,(当时全是手工).从下料.刮料.画线,卯榫.组装.平整等工序一般要连续做六.七个小时.夏天只穿着裤衩,光着膀子,汗水顺着脊梁和腚沟往下淌.而且那时的小青年一个不让一个,比着干,那怕提前5分钟或是10分钟完成任务也是自豪得了不得呢,可挣得钱却照常,不会多的.哈哈!
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对我是那么的重要.因这一拐就是二十年哪!而且和我的婚姻也搭上了关系,那时的人是比较看重技术的.呵呵.而我人生的第二个拐点是在1986年的初春,这一转又是二十多年,是人生的又一个艰难的台阶,但那应该是另一篇日志里的事了.呵呵.
2011年11月,我彻底的退了下来(已65岁了),闲着没事,就又摸起了离别了26年的心爱的木工工具,给孙女做了一个衣柜和大书架,又玩和快乐了一把.今后只要身体尚行,木匠活是我永远的乐趣之一.
文章评论
野渡舟横
能把劳着玩成兴趣和职业的人并不多,你是少数幸运者之一。
子子
木匠老师,我要下楼晚餐,等会来仔细读,占个位置!
落霞无痕
那么年轻就知道为自己的前途烦恼焦虑。看来你是一个用心的人,有志者,事竟成。很让我称赞[em]e179[/em] ,我那时候刚上小学就知道玩。[em]e113[/em]
明月皎皎
木匠手艺好,还会写文章!钦佩之至[em]e179[/em] [em]e183[/em]
地角闲翁
木工是让人上瘾,据说明朝就有一个皇帝,乐此不疲。有时下人来秉报国事,他却说:去去去,別烦我![em]e128[/em]
寒松
看你的文章就能看出你是个实实在在的人,活的很现实,尽管初衷不在于此,可你还是悟进去了,你肯定不是不求甚解的人,做事执着,我猜想你念初中时几何学的肯定好。可惜我没有抢到沙发!哈哈![em]e154[/em]
难得清醒
无师自通,终登大雅之堂,佩服啊,呵呵
秋实
从此文看出,小叶老师是位实干家,而且,肯钻研,善动脑,所以,您会有较充实的人生经历,您是我敬佩的人!
夺宝奇梅
佩服老师的技艺,文采,也佩服老师的人气![em]e183[/em]
沛公1107
看了老同学的日志,总是能令人感动,并发人深省。由您的人生拐点学木匠忆起,并生发开来,论及人生,极富哲理。由此,我想到《庖丁解牛》、《卖油翁》。应该说,您是一个总能将简单与平凡寓以深意的智者,这是常人所不及和令人钦佩之处!
宏秀
让你的技艺带给你永远的快乐!
寂静之声
动荡的十年,荒唐的岁月,荒芜了一代人。好多人颓废了,但小叶师傅这样的一大批没有荒废青春年华[em]e179[/em] 。[em]e160[/em]
思雨
自学成才当鲁班 锯无墨线不拐弯 古今行行有状元 飞领雁首不简单 [em]e179[/em]
李子
喜欢小叶老师的文章,既是人生经历,又是一段人生参悟,能感觉出您生命质地的聪慧、乐观、积极、阳光、坚韧等特质。很认真的读完,真好![em]e179[/em] [em]e100[/em]
一沫嫣红
读您这篇文章,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我的哥哥。他和您一样,即没拜师,木工也不是自己的专业,纯属爱好自学成才。他结婚时的家俱都是自己做的哦。我想,像你们这类人都是属于勤于思考,善于琢磨,动手能力不同寻常的人。哈哈!佩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