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食疗方】* 【中国病人爱输液的四大类型】
手机日志
【祛湿食疗方】
1.冬瓜薏米排骨汤●
主料:排骨(400克)、冬瓜(300克)、薏米(20克)、芡实(20克)
调料:生姜(3片)、盐(适量)
制作步骤:
1、薏米、芡实用清水浸泡1-2小时;2、排骨焯水捞出沥干;3、冬瓜洗净切块;4、锅中加水4碗,放入排骨、薏米、芡实和姜片;5、大火烧开后倒入冬瓜;6、再开后转小火煲1个小时,然后加盐调味。
2.陈皮红豆汤●
清甜的红豆汤细嚼之中带有一点点清香的陈皮味,一碗下肚丝毫没有甜腻的感觉。简单的食材,用最传统的搭配,煮出最令人回味的味道。 陈皮,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吃的橘子的皮,放置时间越久,其药效越强。中医学认为呈批味辛苦、性温,具有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的功效,适合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的人食用。
食材明细:红豆(100克)、陈皮(2克)、清水(适量)、冰糖(30克)
做法:
1、红豆洗净浸过夜;陈皮用温水泡软,用小刀刮去白瓤。2、锅中加足量水烧开,将红豆、陈皮放入锅中。3、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煮1小时左右,煮至红豆起沙。4、加入冰糖,煮至糖溶即可。
3.鸭架冬瓜粉丝汤●
食材:鸭架500g、盐适量、八角适量、姜片适量、料酒适量、冬瓜适量、清水适量、葱末适量、粉丝适量
做法:
1、将鸭架上所有的鸭皮去掉,屁股那里多切掉一些,剁成块备用。2、冬瓜切片,切点姜片,准备两个大料。3、取砂锅烧开一锅水,加入姜片和大料。4、加适量料酒。5、再次烧开以后加入剁好的鸭架块盖盖子炖煮50分钟。6、50分后加入冬瓜片。7、加入清洗过的粉丝煮2分钟。8、最后加入适量盐烧开就可以了,盛入碗中撒点葱末。
4.燕麦蜜豆荷包蛋●
食材:燕麦片20g、蜜豆适量、鸡蛋适量、牛奶适量
做法:
1、取一个砂锅(保温性能好),普通锅子也行,稍多放点水,烧开。2、水烧开后,关火,将鸡蛋打入锅内。(水沸的时候别打鸡蛋,沸腾的水花容易将鸡蛋冲散)3、将盖子盖上,焖5分钟左右。(根据个人喜好决定时间,喜好糖心蛋,大约4-5分钟即可喜欢全熟,可以再多会时间)4、打开盖子,发现荷包蛋已经做好了,盛出来吃掉吧!5、牛奶煮沸,立即关火。6、倒入蜜豆,搅拌均匀。7、搅拌均匀。8、即食燕麦片倒入碗底。9、将荷包蛋舀入碗内。10、将牛奶蜜豆盛出,舀入碗内即可。
5.苹果小米粥●
食材:苹果1个、小米50g、红糖适量、枸杞适量。
做法:
1、准备好小米。枸杞红糖苹果。2、将小米用清水清洗干净。3、苹果去皮切成块。4、将小米和苹果再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汤锅中,大火煮开转小火煮至20分钟。5、加入枸杞和红糖。6、继续小火煮至10分钟即可。
6.红豆莲藕汤●
食材:莲藕1节、红豆100g、清水适量
做法:
1、准备好食材。2、将红豆洗净,用清水浸四十分钟。3、莲藕洗净,批去皮洗净,切件。4、将莲藕、红豆放入煮锅中,一次性加入适量的清水。5、大火煮滚。6、揭盖,关火。7、整锅倒入预先预热好的电炖锅内。8、盖锅盖,通电。9、大火炖2小时,喜欢咸的可以下盐调味,吃淡的无须下盐。
7.红豆花生凤爪汤●
食材:红豆50g、花生米50g、鸡爪300g、盐适量、猪龙骨适量、生姜适量、八角适量
做法:
1、准备食材:红豆、花生米、鸡爪、猪龙骨,红豆与花生米提前泡发。2、将鸡爪剪去脚趾甲,与龙骨一起放入汤锅,加适量清水,生姜一块、八角一个,将水煮开。3、捞出鸡爪与龙骨,用清水洗净浮沫,弃生姜、八角不用。4、将洗净的鸡爪、龙骨放入高压锅。5、倒入红豆及花生米。6、加适量清水。7、加盖,大火烧开,转小火炖25分钟。8、开盖,加适量食盐。9、红豆花生米凤爪汤可以享用了。
8.绿豆薏米粥●
将15克大米,15克绿豆,15克薏米洗净,加水熬粥。直接食用可充饥,清热解渴,补肺、健脾胃、清热、祛风湿、消水肿。也可以加上绿豆粉一起做成豆沙,煮成绿豆薏米粥,绿豆和薏仁都有利尿、改善水肿的效果。薏仁本身有淡化黑斑、美白肌肤的功效,而绿豆则有解毒的作用,使体内毒素尽快排出。对于爱美的薏仁粥除了有美白的功效,同时还是一种低卡又可消瘦的减肥食品。(但是注意,如果是为了祛湿而食用薏米,则万万不可加入大米)
【中国病人爱输液的四大类型】
导语:不管有病没病,也不管什么病,国人就是很喜欢输液,我把病人要求输液分为四类,分别谈谈各自的危害。
(《医学界》转载本文已获作者授权)
国人喜欢输液绝对世界第一,不管有病没病,也不管什么病,经常遇到病人要求输液,多年的临床工作,我把病人要求输液分以下4类,分别谈谈各自的危害。
一是“消炎针”,是最常见的输液原因,只要有点感冒发热或肠炎腹泻,就积极要求输液用“消炎针”即医生称为“抗生素”的药,其实很多感冒是病毒感染,不需要用抗生素,用抗生素也不能缩短病程,甚至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肠炎即使是细菌感染,口服抗生素肠道局部浓度高,全身毒副作用少,而静脉输液抗生素到肠道的浓度反而低,所以疗效不如口服而且毒副作用更多,花费也更大。
二是所谓“通血管”针,这是很多中老年病人心中所好,不管有事没事都欢喜输点中成药注射液“通血管”,这种习惯不知什么时候形成,也不知有多少医生推荐,我是从来不用,原因是中药静脉制剂安全性差,不时有各种毒副反应的报道,而且老年人心肺肝肾功能减退,输液过多过快可以诱发心衰,处理不及时可以死亡,而且各种输液反应的发生率高,另外输液常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稀释,前者可能诱发加重高血压,后者可能诱发加重糖尿病,而老年人这两种病的发生率高,我就遇到过病人不知自己有糖尿病,由于输液含葡萄糖而诱发高渗导致昏迷。
三是所谓“营养针”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和白蛋白等;这类药物只有在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或病情危重才需要静脉用,进食正常可以从食物或口服药物获取,没必要静脉用药,尤其是白蛋白价钱贵,半衰期短,不足两周就代谢掉,所以只用于急重症病人以提高血液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等,而且血液制品无法保证不含某种未查出来的病毒等有害物质,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用。
四是所谓“增强抵抗力”的针,主要是“球蛋白”等,有些人有点钱就想长命百岁,以为经常输点球蛋白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得病,这种情况尤以农村多见,实际上球蛋白在体内也仅存几天,对正在发生的感染性疾病和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一定疗效,但没有预防疾病的作用,而且和白蛋白一样是从人血中提取,虽然采血前会检查排除肝炎,艾滋病等病毒疾患,但这些疾病的抗体产生需要一定时间,这此时间内即使感染也查不出,何况有可能感染其它未知的疾病,所以同样是在不得已才考虑使用,绝对不能作为增加抵抗力的常规用药。
综上所述,输液有风险,没病别乱用药,除非病情危重或不能进食尽量不要输液,有病能用口服不要注射,能用肌肉注射不要静脉注射,需要静脉注射最好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一旦出现问题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减少对自己的伤害。
文章评论
硪╮為谁哭 っ
[em]e6028[/em]j我一直在逞强、一直在学着释怀。
蓝幻无穷
[em]e1000058[/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