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让孩子过一种更有诗意的生活》

个人日记

 

 

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须死记硬背一些东西,还没听说有谁能够不记忆知识而有所创造有所发展。一切的创造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上。

很多人都喜欢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作为反对背诵的依据。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有人问他一个中学物理公式,他回答说:我从来不去记忆这些僵死的公式。

的确,对于一个已经把物理学基础知识全部内化为自身素养的科学巨匠来讲,他不再需要死记硬背这些公式——就像一个老司机无需再去死记硬背汽车手动换档的顺序和交通规则一样。

但是,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缺少了强化记忆的环节,最基础、最根本的知识储备又从哪里来呢?

过去人们评价一个人有学问,就说这个人有私塾功底。什么是私塾功底?一句话,就是背诵的功夫。

私塾就是利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经典牢牢刻到孩子的脑海里。随着心智的成熟,这些幼时积淀到生命深处的东西,慢慢酝酿,慢慢发酵,最后会为一个人独特的素质和修养——这是后天无论怎么学习也无法弥补和赶上的。

这就是所谓的童子功!鲁迅、胡适、巴金、茅盾、梁实秋、钱钟书……这样一批大师级的人物,无一例外不是在少年时期下了诵读功夫的。

 

朱自清先生认为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的能力。教学的时候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自己练习着读,有时还得背诵。

除背诵外都可以看着书。关于负担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经典诵读是否苦累,关键看孩子的感觉。

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读得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

他还特别指出,硬记不是背诵,背诵就像唱歌一样,很愉快的。比如一个小孩听流行歌曲,随便听听,几遍下来,一提就会,这叫背诵。

由此可见,真正的诵读,就是像唱歌一样,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描写过这种动人的场景: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其实不仅仅诵读本身可以成为一种享受,经典诵读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涵养孩子的诗心诗性,让年轻的生命能够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说关联到孩子一生的幸福。

很多老师认识不到这一点,拿到一首古诗,就好像看到了一个语文知识点,急急忙忙分析拆解,搞得支离破碎,老师劳累,学生厌倦。这是一种短视做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不是培养能力,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经典诗文中蕴蓄着很多美好的人性元素,我们的责任就是不断挖掘这些蕴蓄在古诗文中的人性元素,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它们,让孩子的心在这些美好情愫的浸润下变得柔软,让感觉变得敏锐。

著名学者胡晓明先生曾回忆过这样一段往事,他15岁离开家去当工人,心里特别想家。有一天读一首小小的唐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不由热泪盈眶,因为他忽然觉得,那个大风大雪中,快要回到家中的夜归人,就是他自己的背影啊,心里一下子有了说不出的温暖与感动。

假如我们能够给孩子一颗诗心,让他们能够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面对日出日落、风霜雨雪等寻常的景致,面对生离死别等人情百态,能够萌发一些诗意,唤醒一些诗情,这就是一种幸福的人生体验啊。

山坡上有一大片草地,在诗人的眼里,那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饲料。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当牛羊——眼中只有饲料,而忽略了这个世界的美,我们更不能把孩子培养成牛羊。

以上是由吕老师欢喜经典育儿团队每周一下午200为您带来的“国

学大讲堂”,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关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