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辽东边境行

个人日记

 
     11月初,我们兄妹相约,自驾车行走于辽东边境,第一站是丹东。
     丹东市地处辽宁省东端,著名而美丽的鸭绿江沿着市区向黄海奔流,鸭绿江是中朝界河,河对面就是朝鲜的新义州,丹东市与朝鲜隔江、隔海相望,是一座闻名中外的英雄城市。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从丹东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向全世界第一次展示了刚刚从战火中走出来的年轻的共和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中显示着重要力量。丹东作为抗美援朝最前沿的城市,饱受战火洗礼,成为一座可歌可泣的英雄城市。鸭绿江水滋润着中朝两岸,一条大江江面上相距不过几十米,同时飞架两桥,一架是断桥,一架是凌空飞渡的钢铁大桥。一江架两桥的奇观在人们的视线里同时出现,在世界上也是仅有的一道风景。鸭绿江断桥在江风中仍在向过往的人们抖落着岁月的风尘,诉说着曾经战火的惨烈,留在断桥上的弹痕依然可见,引领人们不断的回想那场震撼世界的生死较量。鸭绿江水日夜流淌,承载着不屈的历史轨迹,鸭绿江大桥的雄姿,横跨中朝两岸,见证着中朝人民的友谊,抗美援朝的悲壮场面就是由此拉开的大幕。
图片

鸭绿江大桥对岸就是朝鲜的新义州市
     带着对那场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较量追忆,我走进了抗美援朝纪念馆。  “抗馆”坐落在锦江山西麓,原志愿军指挥所旧址。由纪念碑、陈列馆、全景画馆组成。1993年展馆落成,胡锦涛主席参加开馆仪式,并为纪念馆剪彩。“抗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免费对游人开放。
      登上锦江山西麓, 迎面矗立着高高的汉白玉纪念碑,“抗美援朝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为邓小平所书,四座志愿军群雕分立在碑的四面,庄严而凝重。蓝天绿草之间,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金色的银杏树叶在秋阳下生辉,馆的西侧是一道长长镶嵌玉石的屏风,屏风上面雕刻着著名的散文作家魏巍写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屏风的南侧是彭老总的指挥所,游人不注意是看不到的。
图片
抗美援朝纪念塔

图片

抗美援朝陈列馆
图片
著名散文作家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
     进入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大型雕像,很多游人在此拍照留念。陈列馆分三层展区,500余张珍贵的战场照片,1000余件文物,尚留下战争的斑斑痕迹。
    全景画馆高16米,周长130余米,是一个圆形转动的展馆,站在全景画馆,犹如置身真正的战场,通过电光音响技术,全立体的展示了那场战争的庞大场景,形象的反映了志愿军战士战场上的英雄气概,那些画面带着我走进了曾经的战火硝烟。
   1945年8月8日,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苏联对日宣战,首先攻打驻我东北的侵华日军,1945年8月6日、9日两天,美军又分别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日遭受重创,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美国选中在地图北纬38度线作为苏美两国占领朝鲜和接受日军投降的分界线。日本天皇裕仁命令“在三八线以北的日军向苏军投降,在三八线以南的日军向美军投降”。截止1945年8月23日,苏军和朝鲜人民军便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全部地区,美军在9月份登陆朝鲜仁川、釜山,并进驻汉城,对南朝鲜实行军事管制。
     为了实现朝鲜统一,金日成在1948年新年提出: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用朝鲜人民自己的双手建立统一的自主独立国家。1948年2月,在美国的扶持下,流亡海外的李承晚上台,成立了“大韩民国”政府,1948年12月25日,苏军全部撤离朝鲜,而美军留下了500余人的军事顾问团以训练韩国军队,这就是战争隐患。1949年1月至10月,李承晚军队多次向三八线以北的地区发动袭击,朝鲜内战一触即发。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终于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支持南朝鲜军队并参战。于此同时,美国侵占中国的台湾,占领基隆、高雄港口。
       美军远东司令官麦克阿瑟飞抵台湾,美、蒋就纯军事问题进行磋商。美国政府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在中、苏两个常任理事国缺席的情况下通过非法决议,授权由美国组织“联合国军”武装干涉朝鲜,美国又授权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在麦克阿瑟指挥下的侵朝美军,于1950年9月15、16日实施仁川登陆,四天之内,一千多人惨遭杀害,顺川郡一千九百余妇女被糟蹋,一千七百余人遇害身亡,四万多人下落不明,在朝鲜犯下了极其野蛮残暴的罪行,朝鲜战火也在一天天向鸭绿江逼近。
     8月27日始,美侵朝空军飞机多次在我辑安、临安、安东{丹东}地区进行武装挑衅,扫射我方机场、车站,炸死、炸伤中国平民,妄想以朝鲜为跳板,武装侵略我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们义愤填胸,到处是声讨美国政府罪行的呼声。周恩来总理发表演说,严重警告美国政府:中国人民决不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邻人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此时,国内爱国情绪日益高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形成一片浪潮。
      此时的朝鲜,正在饱受战火煎熬,10月1日,麦克阿瑟利用广播向朝鲜发出最后通牒:要朝鲜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无条件投降。朝鲜金日成主席于1950年10月1日深夜,向毛主席发出亲笔信,要求中国出兵抗美援朝。10月8日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向朝鲜出兵。同日,电告朝鲜。1950年10月19日始,中国人民志愿军分别从丹东鸭绿江大桥、宽甸永甸镇河口村清城桥、集安等地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揭开了反侵略战争的辉煌一页。
图片

图片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图片

                                                 山子拍摄

 这是距丹东60公里,位于鸭绿江上游宽甸县永甸镇河口村的清城桥,现称作河口断桥。1950年10月23日志愿军又从这里跨过鸭绿江,毛岸英在此过江。1951年3月被美军炸毁。

图片

                              河口断桥                    山子拍摄

图片

                                          山子拍摄

这是位于河口断桥的毛岸英烈士的雕像,毛岸英就是在这个大桥过江的。


图片
毛主席和彭德怀的巨型雕塑
图片
这是毛主席的亲笔批示
图片

图片
1950年10月1日,朝鲜主席金日成用汉字写成的请求中国出兵的亲笔信。
      中国人民志愿军渡江的第二天,即1950年10月20日,美军侵占平壤 。麦克阿瑟叫嚣要在感恩节前{11月23日}结束朝鲜战争。为了实现其战略企图,美军疯狂的向中朝边境冒进。正当美军从平壤北进时,我志愿军已于深夜秘密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10月25日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枪,全歼南朝鲜军第6师第二团,取得了入朝首次战役胜利,因此,10月25日这一天成为了抗美援朝纪念日。
      11月1日,我志愿军首次同美军交火,我39军重创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骑兵第一师,其中第八团被全歼。11月5日,志愿军入朝的第一次战役结束,首战告捷,把李美军赶到津川江以南,为稳定战局打下胜利的基础。
图片
鸭绿江断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片
一江架两桥,左手边是正在使用的鸭绿江大桥,右手边是鸭绿江断桥。
图片
鸭绿江大桥
     为了堵住志愿军入朝参战,美军炸毁朝鲜新义州和中国丹东之间横跨鸭绿江的公路和铁路桥梁,断绝志愿军的所有供应给养,实行空中绞杀战,鸭绿江大桥因此饱受战火洗礼,弹痕累累。美军因担心炸桥  会激怒中国人,采取只炸朝方那段,因此,鸭绿江大桥第一桥仅剩中方那一段了,为纪念抗美援朝,把这个大桥叫做“断桥”,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图片
被炸断的鸭绿江大桥。
图片
邱少云烈士
图片

图片
美军服装
图片
志愿军的武器
图片
志愿军的武器
图片
我志愿军的服装
图片
当时中美实力对比表
      1953年7月27日,世界瞩目的日子,板门店朝美两国代表在停战协定书上签字,至此,朝鲜战争结束,朝鲜人民迎来了和平。
     从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字,历经两年零九个月,在两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下,以劣势装备打败了号称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侵略者。粉碎了美国吞并全朝鲜的企图,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正如毛主席所说: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
     1958年2月24日,朝鲜内阁通过决定:永久纪念志愿军伟大业绩。
图片
这是志愿军回国时,朝鲜老妈妈依依不舍

 

图片

毛主席长子毛岸英烈士墓地
图片
志愿军大型兵器
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18.3万余人。其中,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烈士就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
    十年前,我第一次走进“抗馆”时,在漂亮的女讲解员讲解下,心灵受到震撼,特别是看到那些牺牲的战士年龄在18、9岁时照片面前,我泪流满面,以后,只要是去丹东,我都要去抗馆看看,已成为习惯。这是我的笔记其中的一部分。在我的生活里,还生活着几位抗美援朝老战士,他们的故事就在我的心里,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图片
二、行走东港海防线
       东港是丹东所辖县级市,地处辽东半岛东端鸭绿江入海口处。东港原名东沟县,1993年6月改为东港市。东港南临黄海,东倚鸭绿江,隔江、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具有沿江、沿海、沿边特殊地域,是连接中、朝、韩交通枢纽城市,位于中国海域最东北端,有海角之称。
        时值晚秋初冬,鸭绿江被锁在薄雾中,此处,鸭绿江江面大约百米左右,透过薄雾隐隐绰绰看得见对面朝鲜的村庄。脚下的鸭绿江水翻卷着白色的浪花朝黄海奔流,开阔的海面上,江水海水融为一色,略呈微黄。鸭绿江入海口处一片繁忙,大大小小的船只往来于丹东港和东港,黄海海面上那层淡淡的薄雾已经散去,渔船点点,海鸟翱翔。中午时分,秋末初冬的阳光暖融融的,海风带着略咸的味道飘过,宽阔的沿海公路一侧,尚未收完的稻子还在田地里一趟趟码放着,远处的农庄,近处的菜地,还有时不时掠过的大片芦苇湿地,一幅跳动的江海秋色图画在眼帘闪过。
       小妹提议,要去东港的小渔村用午饭。因此,我们只好沿边境线公路行走。边境线上的标识是中方的一道铁丝网墙,朝方一侧是我们平时经常看到的水泥柱的铁丝网,中朝两条公路并行,隔离带大约几米,朝方一侧的水泥路一直通往一个小村庄,有工人在修路,我停下来,在隔离带外用相机拍下了对面的村庄,并和朝方的修路工人打招呼,我知道,朝鲜的边民大多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可是人家没理我,这让我想起我的对面桌同事大哥说的话,他从朝鲜旅游回来说,除非导游安排,若不然,人家才不理你呢,我讨了个没趣,讪讪的收起了相机。
图片
对面是朝鲜村庄
图片

图片

        海风吹起来了,感觉很冷,我们在一家很干净不是太大的渔家酒楼落座,一壶热茶驱散了寒意。到了黄海海边,当然要吃海鲜,我最喜欢吃东港产的鲜海蜇,也叫做水海蜇,是渔民们刚刚打捞上来未做加工的生海蜇。展柜上新鲜的海蜇犹如一块透明的冰块,比我的旅行包还要大,转眼一盘晶莹剔透散发着诱人味道的生拌海蜇条上来了,上面撒着红绿色新鲜的辣椒末,蒜末、小葱末、还有一些凉拌的调料,吃一口,又滑又爽又鲜,外表上看就像伴凉粉,我那个吃相自不必说了。黄海边上的酒家做的海鲜就是地道,黄海的梭子蟹{大飞蟹}清蒸最有名,个头大、肉质肥嫩;爆炒海蛏子,黄蚬子,麻油蟹子、家炖梭子鱼、黄花鱼、我们点了八道菜都是新打捞上来的海鲜。东港的大米口感最好,当地人都称呼是贡米,米饭味道实在是香醇。大哥、小妹抢着买单,嘿嘿,我在进门时就把餐费压在了柜台上。在东港海边吃海鲜,价钱不用担心,即合理又实惠。
     走出酒家,远眺 黄海一望无垠,海浪在秋阳下跳动,潮水正在退去,裸露的滩涂数点紫色的碱蓬草,在秋风里颜色如故,远处,安宁的小村庄时不时有童子牵着小狗儿玩耍,田地里农家正在劳作,谁会想起对面的黄海海面上百年前的惨烈炮火呢,中日甲午海战就在此处的海域发生。那些刻骨铭心的历史故事就在这里锁定,岁月带走的是昔日的硝烟,却带不走尘封在这块土上的记忆。远去的硝烟炮火被眼下的祥和所掩埋,记忆却永远不会风干。祝福和平的日子,祝福祥和的土地,祝福勤劳的人

 图片

 

      我的身后就是断桥,鸭绿江锁在薄雾中
夕阳西下,车窗外,一轮红日跳动着追逐我们赛跑,霞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的射在车窗内,山峦一个接一个甩在后面,远望岫岩玉石城就伫立在大山脚下,美丽的洋河水缓慢的流淌、、、、、、

 

图片

 中国玉都岫岩玉石城

 


 

 


 

 
   
 
 
 
 

文章评论

心语

今天这个沙发终于被我抢到了,哈哈哈。

山子

[ft=,2,]坐下来慢慢看、沙发不错。[/ft]

自风流

[ft=,2,]这么长,坐下再看。[/ft]

月亮

[ft=,2,]姐姐出去旅游了,我说总也没看见姐姐在线,照片照的很好啊[em]e179[/em][em]e163[/em][/ft]

秋窗无雨

[ft=,2,]占领高地[url=http://piccache2.soso.com/face/_16989237519582606468][img]http://piccache2.soso.com/face/_16989237519582606468[/img][/url]慢慢欣赏![/ft]

紫藤

[em]e179[/em][em]e163[/em]

曾经沧海

[ft=,4,楷体_gb2312][B]伴随大姐的文字镜头记载,领略风景名胜的、大饱眼福的同时还能增长那些历史历史知识,真是一举多得!我前年去过丹东,但是旅游安匆匆而过。这个季节丹东路边的银杏树应该落叶了吧!记得海鲜不贵的![/B][/ft]

老六

[ft=,2,]一段美文既了解了一段历史又被美食整的口水横流。太佩服好运大姐了![em]e179[/em][/ft]

快枪手从金

[ft=,5,]我也去过丹东,那展览馆也去了,你去过的地方我几乎都去了,我可写不出你这么详实、图文并茂的文章来,你真行了!你吃的海蜇我没吃过,看你把那海蜇描绘的,馋死我了![/ft]

秋韵红

[ft=,4,]姐姐的游记写得太好了,总是图文并茂,和你一起领略了辽东边境,谢谢你哦![em]e160[/em][em]e181[/em][/ft]

(*雄*)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秋韵红

[ft=,4,]空间里用这么厚重的文字在写抗美援朝战争的太少了。敬您![em]e160[/em][em]e157[/em][em]e183[/em][/ft]

冷雪

[ft=,2,]欣赏 赞[em]e163[/em][/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