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欣赏

§国画山水§

 

蔡鹤汀(1909—1976)国画家。字颐元,号枕石散人,福州台江人,取法任伯年、王石谷、八大山人、吴昌硕。15岁自立广告社。21岁参加上海大舞台美术设计及上海书画会,与张大千等交游,并举办首次画展。继而于港、澳、京、津、沪、杭等地举办个展,或与兄弟鹤洲举办兄弟画展。1949年后,先在上海从事还环画创作,后至西安,任陕西省戏曲研究会艺委会委员,设红蓼画苑,任创作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陕西分会常务理事,西安市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善翎毛走兽,狮属有势,仕女亦佳。

蔡氏兄弟,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

  蔡鹤汀与弟蔡鹤洲因家庭中落,衰败贫困,童年时代经常在闽江的沙滩上,以荻芦习画,故均用“荻芦庵”三字名其画室。经常临摹历代名家手笔,尤其取法清末花鸟画家任伯年、吴昌硕的笔墨技法。青年时代就在福州享有盛名。早年在上海以卖画为生,后在香港、澳门、上海、北京、天津、杭州、南京、福建、烟台、青岛、济南、西安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兄弟画展,夫妇画展(蔡鹤汀与夫人区丽庄,蔡鹤洲与夫人林金秀),受到当时的国画大师张大千、高剑父的大加赞赏。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以“双峰挺秀”的颂词题赠给蔡氏兄弟。  蔡氏兄弟曾在福州创办荻芦庵画室,该画室是福州现代比较著名的研究国画的场所。蔡氏特长广告、舞美设计。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在福州旧赛乐、新赛乐等闽班从事舞美设计,在上海大舞台、天蟾等戏院、电影院,制作布景,绘制广告。兄弟二人曾参加“上海书画会”,与沪上名家刘海粟、王一亭、钱瘦铁等人来往甚密。

1949年后,蔡鹤汀与蔡鹤洲合作绘制《蜀道如今不再难》的巨幅国画敬献给国家。先在上海从事还环画创作,后至西安,任陕西省戏曲研究会艺委会委员,设红蓼画苑,任创作组长。1951年在西安创办兴武布景公司。1953年加入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从此成为该团以及后来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舞美设计。二十年来该院演出的新剧目,其舞美设计大都出自蔡氏之手。设计的舞美和绘制的布景,在工艺美术的基础上,融进了国画的技巧和手法,虚实结合,讲究意境,富有创造精神,对整个舞台演出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如《恩仇记》中的“绣房”一场,利用平面料画出立体布景,达到既简易明了而又富丽堂皇的效果。《白玉钿》的布景,采用画图案软景制作方法,不但节约简便,而且美观协调。1956年参国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为《法门寺》一剧绘制布景,获大会奖状,出版有《荻芦盦画册》、《花卉写生技法》、《名家花卉画谱》等。曾被聘为西安市政协委员和被选为雁塔区人民代表,曾两度出席陕西省文化先进工作者大会。蔡鹤汀于1976年因糖尿病去世,生前除与其胞弟蔡鹤洲合著的几本书之外,自己还单独出版了《蔡鹤汀画集》。其绘画作品《铁骨冰心》、《月季》、《雀跃》、《池塘小憩》、《水牛》、《春日》、《梅花》、《松鼠》、《葫芦》等也都是传世佳作。

蔡氏兄弟作画喜用皮纸,善于破墨,追求形神兼备,所以他们绘画作品耐人寻味。他们是一对德高望重的画家。他们不随波逐流,认为作画要不拘形式,应该在养性、涤烦、破闷、释燥之间下工夫,不应计较名利,人品要高,画品才会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