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

个人日记

    近日,熟悉乃至熟悉到被“无睹无视”了很久的几个词总在眼前跳跃,待到静下来琢磨它们,竟有了要推敲一下的意念。

   一是“实验”。

接触这个词的时间应该说不短了,最初应是自己当学生时所做的理化生实验所涉,而引发自己思考的是在教育系统内频繁出现的“实验”。

   较宏观的是学校名称中被冠以“实验”:如xx实验中(小)学。学校初始,用“实验”命名,应是基于尝试探索办学中的教育策略、教学方式,也或者是一个地方的教育部门,想依托一所学校来践行某种教育理念或行为而做出的社会告知。至于这样的实验学校到底做了什么实验,实验的过程如何,实验的周期是多少,实验的结果指向什么,实验的社会效益在哪儿,因为没有调研与具体详实的资料,所以不敢妄言。但是值得思考的是:现在它还在做实验吗?做了什么实验?实验科学吗?实验的结果如何?既然是实验,失败了怎么办?学生的成长甚至教师的成长都没有彩排,都是唯一,他们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转念又想,或许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也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只是学校名称叫XX实验学校,其实,学校无关任何“实验”,与实验没有一毛钱关系!因为有名无实的东西太多了,若是后者,反倒让人欣慰。

二是“改革”

这个词,自己也是非常熟悉的,不夸张的说,在各种文件中都能见到它,时常还会在各种场合听到它。停下来,想想它:既为改革,肯定是对原有存在的状态进行改变或换新,怎么变,变多少,变到什么程度,到何时改革告一段落,似乎又找不到对此的明确界定,不清晰、不明了的居多,其中包括教育系统的改革,因为身在其中,或许感觉更是说的多,落实的少,且说的要么头头是道,锦绣前程;要么云山雾罩,隔山隔水。

改革应是事物发展的常态,但是应该推行怎样的改革?浅尝辄止、虚张声势甚或是处在永远的口头改革之中,应该不是改革的姿态!

三是“解放思想”

每次看到它,自己就想:既然说到“解放”,那肯定是“思想”被捆绑了,或者保守了,或者是不合时宜了,与社会发展脱节了,但无论哪种,是否都需说明,该解放什么思想,怎么解放,解放的程度与期效,对解放的约束……没有限制的解放,会不会产生更糟糕的局面甚或走向反面和失控?

 

实验、改革、解放思想三个词似乎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对原有状态的“手术”以期重新呈现出美好的状态。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清楚,自己不知给出怎样的答案,也不甚清晰到哪儿能找到答案。

只是觉得:推敲一下,还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