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惨败和更新换代没有一毛钱关系

自以为是

         中国男篮在本届亚洲锦标赛上惨败,球迷黯然,舆论哗然。

球迷黯然就黯然吧,这是竞技体育,球迷必须要时刻准备承受这样的受伤。

但舆论却不能哗然,更不能鸡一嘴鸭一嘴,尤其是篮球专家、从业人员们更不能自以为是地信口开河,那是推卸责任!

在各种各样的信口开河中,最统一最道貌岸然最能忽悠人的,是说此次惨败是中国篮球没有完成更新换代造成的,根据就是“如果在4年前奥运会之后就……”,“为什么不在上一届亚锦赛上……”,“假如我们早几年培养年轻人……”,等等。

听起来振振有词,好像是那么回事,其实都是胡说八道!用“如果、假如、为什么”这样的假设作为论据去证明可能或者不可能,这是到底是什么思维什么逻辑!不知道这是常识性的错误?

篮球是竞技体育,谁打得好,谁状态好,谁能力强,就让谁上是最基本的常识性原则,与更新换代、没有培养好年轻人有一毛钱的关系么?

培养人才,作为学校,那是本分;培养篮球人才,是俱乐部的事情,那是投资,是商业行为。国家队要做的就是在大赛来的时候,把当下可以用的球员“拿来”用,而不是为了更新换代而去赌一把未来,对国家队来说这是本末倒置!况且,当下也未必真的就没人可用,把国家队球员之外的优秀球员另组一支球队,不一定比这支国家队水平低!拿去参加亚锦赛,不一定成绩更差!关键问题或者说核心问题是你有没有发现人才的能力,能不能或者说是敢不敢用他们!这个道理,一千年前的刘禹锡早就说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了人才不能发现不能使用,那是才是国家队的失职。没有培养年轻队员,不是国家队的责任。

竞技体育中胜败是常事,各有各的原因。但这次惨败却不能简单地用“没有完成更新换代”去解释,这样的解释对那些应该承担责任的人来说,是容忍,是开脱,是放纵。

分析这次惨败,原因很多。

一是球员心理不稳定。本届亚锦赛之前,直到亚篮联728日报名截止日前,参赛球员的名单始终是个迷,球员们都不知道有没有自己,再加上媒体、专家们的各种揣度、谣言,你让三天后就要参加大赛的球员心理如何稳定?

二是赛前训练不到位。从国家男篮在亚锦赛上5场比赛的战术来看,没有内线,没有突分,没有防守,球员在场上的表现与CBA联赛上的表现大相径庭,根据“比赛是训练的镜子”的定律,证明赛前的训练不到位或者根本就没练。

三是球员状态不好。从球员在场上的表现来看,精神萎顿、手感冰凉,内线进不去,外线投篮频频打铁,证明球员的状态不好。也是的,CBA联赛3月份就早早结束了,球员们在45个月的时间里没有球打,你怎么能指望一个还没睡醒的人两眼放光?

四是全运会的冲击。啊哦……大家说了很多,我就不再说了。

这些,都是这次惨败的原因,这些,跟“没有完成更新换代”有一毛钱的关系么?

还有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是不能不说的,比如球员出手三分球的时候,一定是想要投进去的,年轻球员是这样,老球员就不是了么;这届国家队的球员,在亚锦赛上的技术数据普遍大大落后于CBA联赛中的统计,不论老少;中国台北队逆转38分历史性地战胜中国国家队,专家说是CBA联赛培养了他们,但国家队的球员起点更高,在同样的联赛里为什么人家行,咱家就这么操蛋呢?还有……这些跟“没有完成更新换代”有一毛钱的关系么?

专家还说,韩国队带来了590后的球员参加亚锦赛,证明人家完成了更新换代。你们光看到了人家的年轻,怎么就不想想,这590 后的球员本来就是韩国当下最好的球员之五呢?这跟“没有完成更新换代”有一毛钱的关系么?

我也不妨学学那些专家们的思路,用假如论证一下——假如球员们的投篮命中率能够达到联赛中的水平,比赛一定不会输!可惜不能这样论证,这样的论证和“没有完成更新换代”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中国男篮的这次惨败,由于有中国足球之前的1:5惨案垫背,还算是幸运的,毕竟这么多年来大家早就形成了“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共识。因此有人说国家男篮的惨败是“没有完成更新换代”也算是自然而然。但我想说的是,“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是一个政治家说的,那是一个外行人,一个可以不对中国足球负责的人说的。而你们足球从业者、媒体却不可以跟着也这样说,这是在推卸责任!

还是那句话“贵人语话迟”。相比于球迷、读者,在话语权面前,媒体、专家、篮球从业者都是“贵人”,想好了再说,三思而后说,你们是有身份有影响的人,说出话来是要承担责任的,别嘴巴总是比脑子快。

 

文章评论

Kitten

你是打酱油滴,还关心赛事?

我对体育不是很懂,但我对他们还是很佩服的,至少很辛苦!嘿嘿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