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青雷离开央视说开去

自以为是

         央视新闻评论部《新闻周刊》记者、《新闻1+1》主编王青雷从央视辞职了,一说是被央视辞退了。不管是什么情况,王青雷因此事而写的《告别央视——留给这个时代的一些“真话”》,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对我来说,引起的是反感。
    
看到文章标题的第一眼,吓了一跳,以为是作者的遗书。读过之后,才缓过神来。从内容上看,文章不过是描述了一些大家——我说的大家是全国人民——都看得见的表面现象而已;从认知深度上看,比网络里那些深入浅出的轻松诙谐差远了;从归纳能力上看,实在没有什么入木三分、振聋发聩的东西;从表述能力上看,絮絮叨叨的不见有什么严谨的逻辑性;从文章的情绪上看像是怨妇的唠叨,弃妇的幽怨,字里行间充斥着遮遮掩掩欲语还休欲走还留的不舍。通篇看下来,不见壮士断腕的决心,更没有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勇气,哪里像是与时代决绝的样子。字里行间充斥的都是作者对“无冕之王”的沾沾自得,对“舆论监督”的迫不及待,对“新闻理想”的偏执追求,唯独不提“新闻良心”,哪怕文采好一点也行啊。
    
作者用《……留给……时代……》作为题目,是不是以为自己的从央视离开,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或者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这样想是不是自我膨胀得太过了!如果自以为这样的东西都可以留给这个时代,我们这个时代早就垃圾遍野了。
    
媒体有着比其他任何行业都强势的话语权,并且是没有被监管的强势,最有杀伤力的武器是“舆论监督权”,最牛B的口头禅是“代表公众的知情权”,所以只有胡说八道的媒体,绝没有公众对媒体的说三道四;所以文章作者才会在微博里写下“一个国家只要还有一个不畏强权针砭时弊的记者,这个国家就还有灵魂”这样的话。这是什么逻辑?牛吹得也忒太大了吧!如果这个“记者、国家、灵魂”的逻辑能够成立,那么我也可以说,一个国家只要还有一个不怕强拆的钉子户,这个国家就不会亡国!能么?
    
我们这个时代太缺乏脚踏实地,太缺乏冷静观察,太缺乏独立思考,太缺乏认真做事……唯独不缺乏浮躁!不缺乏吹牛的人!
    
一直以为,央视新闻评论部里都是睿智机敏如白岩松,深邃冷静如水均益,善良憨厚如敬一丹……等这些让人敬重佩服的媒体人。如果不是见到这篇文章,真的想不到,央视的良莠不齐居然有这么严重!想想也正常,作者也是人,是人就难免犯错。作者的错就在于它没有搞明白真话的含义,它以为说了真话就等于说了正确的话,更不懂得真话的后面是要以诚恳的善意作为支撑的!
    
所以作者会觉得很委屈,所以他才会对央视及身边发生的那些事情感到无奈和愤懑,所以他才会觉得自己的这几句真话是有理由留给这个时代的!
    
我想说的是,作者不过是站在一个媒体人,一个央视媒体人的角度去看待央视及身边那些不该发生的事情。而我们,却是站在一个公众,一个媒体受众者的角度看待媒体,因此我们的视野更宽更广。尽管角度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用你数落央视的那些话,数落媒体!你说,这该怪谁?
    
所以,离开了就是离开了,大方点,别那么扭扭捏捏。跳出这个圈子你才能明白这个圈子里的事儿——梦里不知身是客,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作者对央视引以为自豪的《新闻联播》说三道四的时候,你及你们媒体知道社会公众是如何看待你及你们媒体的么?这里有个段子,很有代表性——唐僧取经回北京才下飞机,记者问:你对三陪小姐有何看法?唐僧很吃惊:北京也有三陪小姐?记者第二天登报《唐僧飞抵北京,开口便问有无三陪》;记者问唐僧:你对三陪问题有何看法?唐僧:不感兴趣!记者第二天登报《唐僧夜间娱乐要求高,本地三陪小姐遭冷遇》;记者问唐僧,你对三陪小姐有没有看法?唐僧很生气:什么三陪四陪五陪的?不知道!记者第二天登报《三陪已难满足唐僧,要四陪五陪方能过瘾》;记者后来再问唐僧,唐僧不发言。记者第二天登报《面对三陪问题,唐僧无言以对》;唐僧大怒,对记者说:这么乱写,我去法院告你!记者第二天登报《唐僧一怒为三陪》;唐僧气急之下,将记者告到法庭。媒体争相报道《法庭将审理唐僧与三陪小姐案》,唐僧看后撞墙而死;唐僧死后,媒体补充报道《为了三陪而殉情:唐僧的这一生 》。
    
这就是你及你们媒体在我们心里的形象——挥舞着“舆论监督权”的大棒,践踏着道德底线,为了轰动效应,不惜制造假新闻,误导公众,强奸民意,制造思维混乱,却全然不管这个权利是谁给的,又该怎样使用,置“舆论导向责任”于不顾!
    
比如,李某某强奸轮奸案,由于其名人子女的轰动效应,各路媒体一哄而上,搞得乌烟瘴气;而发生在几乎同一时间的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的对簿公堂,媒体却鲜有报道。其实,李某某轮奸案,充其量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刑事案件,如果不是名人效应,不知道媒体还会不会这样竞血逐臭。而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的对簿公堂,其中蕴含的更多更深层次的社会、民生、道德问题,在你们媒体的眼里心里,其重要性居然比不上强奸轮奸案的那些细枝末节?这就是你们口口声声所说的“新闻理想”?你们就是这样子去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到底是公众不满足还是你们想满足?你们就这么下作?
    
更有甚者,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不怀好意的外资企业,捏造莫须有的罪名,加害中国的民族品牌,最终达到扰乱中国经济发展的目的。可我们的媒体,为了自己的轰动效应有意无意地予以配合,甚至不遗余力地落井下石、为虎作伥,你们真的没脑子么?都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其实,文化人耍起流氓更要命!
    
这两年出现的食品添加剂事件、毒胶囊事件、三氯腈胺事件,媒体功不可没。但哪个出事前不是你们媒体在收人钱财大做广告?出事之后不替人消灾也就罢了,怎么好意思再倒打一耙?你们就这么不厚道么?
    
所以,想劝劝王青雷们,别那么大的气性,别张嘴闭嘴就是国家、民族、未来、时代、社会……。对于国家、民族、未来、时代、社会……来说,你们没那么重要,没有哪一段社会进步是记者推动发展的,因为你们不是社会财富、价值观念的创造者,顶多算是站在一边喊号助威的;有没有敢于针砭时弊的记者跟国家有没有灵魂没啥关系,因为记者不是国家的灵魂也代表不了国家的灵魂;真话谁都会说,但是否能留在时代里,时间说了算,由不得自己,着急也没用。
    
记者都是有文化的人,应该记得古人先贤们的教诲,好好复习一下修齐治平,搞明白什么叫做尽力而为的量力而行,什么叫做把能做和该做的事情做好;好好体会一下格物致知,搞明白什么叫做脚踏实地,什么叫做当下!一句话,别那么浮躁,“以修身为本”。这是正面教育,可以让你们做好人,走正路,办好事。
    
另外,网络上流行的关于记者、妓女的调侃,也希望你们予以关注,作为镜鉴,时刻进行反思,可以少犯错误。
    
王青雷离开央视,不过就是一个员工离开了一个企业,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儿,没必要很郑重地留下这样一篇东西,很没必要。

文章评论

和你一起去钓鱼,就不会浮躁了。

平行线【送您快乐】

我是谁?我是快乐的天使! 上帝让我给亲亲们带句话: 平安和睦睡一夜,[em]e190[/em][em]e102[/em][em]e102[/em] 快乐幸福过一生![em]e142[/em][em]e192[/em][em]e195[/em] 祝您平安圣诞快乐![em]e258181[/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