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他在想什么?

个人日记

 
                                                                                              文/北疆白杨


                               一

京城虽然地处北方,但是燕山山脉的温暖怀抱还是让乙未年的春天偏早来临。虽然谷雨刚过,街道边的杨树、槐树、丁香树还有叫不出名字的陌生树木都挂满了新绿,春天的气息在微风中摇曳。
中央电视塔醒目的矗立在视线里,航天桥的虹姿依稀可见,航天医院的大厦与304医院的楼房深情对望。高楼大厦、人海车流似乎都不在老杨的心上。
304医院西侧的北洼路上,老杨呈“3”字形的体态尾随老伴身后,每走十几步远老杨就要弯下身子,双手拄着膝盖停留几分钟,然后挺起魁梧的身躯依旧左右摇摆着横行霸道。
汗水浸满额头,老杨坚持跟在老伴身后,记不清歇过几气,记不清老伴等了几回,终于在儿子的引领下右拐进“东方绿源宾馆”的庭院。
古旧的灰色方砖甬道掩映在挺拔的巨杨怀抱里,落日的余晖透过新绿的叶隙把柔和撒落。 宾馆前的黑色花岗岩大理石台阶上,老杨一家三口坐下来歇息。母子俩的烟雾在红晕的空气中缥缈弥散,母子俩欣赏着京城暮春的美景。老杨手里拎着再也背不动的金色单肩包,坐在第三级阶梯上,环视着宾馆院落里的树木、花草、楼层、还有那几只趴在台阶上慵懒的猫,平日里最喜欢猫的老杨似乎变得格外冷漠,老杨的脸上没有一丝的微笑,偶尔和老婆儿子对话,也是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表情写满苍白中透着几丝忧伤的脸。呆滞的目光里隐约有几滴苦涩的晶莹。老杨没心情赏景,没心情赏猫,心里回忆着以往进京时的快乐,望着出入宾馆的车辆人群,老杨心里在想:明天是4月13号星期一了,离手术的日子近了,明晚不能空着医院的床位了,明天的宾馆里就只有她们母子了。又要享受特殊的待遇了!距离上次沈阳军区医院的厚爱到明天刚好一个月。
老杨心里在想304啊!你明天会给我希望吗?
 
 


已经距离灌肠十八个多小时的老杨静静地躺在医院骨五科十一床上。肚子里的食物和水荡然无存了,往日里的啤酒肚也如同泄了气的皮球松软塌陷了。本该早上做的事由于十二个手术室排的满满的,推迟到了下午。不能饮水进食的老杨眼睁睁地看着病友和陪护们的美餐,香喷喷的味道没有勾起老杨的食欲,而是让老杨瞬间想到未来可能……
老杨还在想着未来的无数可能,女护士喊着十一床的名字,核实完老杨的名字,护士在老杨的屁股上注射一针镇静药物,随后嘱咐脱掉病号服内的所有衣裤,拿上腹带和所有片子,老杨的妻子、儿子开始忙碌起来。 大约一刻钟的功夫,护士推来了手术室的专用床。老杨换乘了,老杨的儿子推着床老伴跟着,专车进了电梯,老杨静静地躺在上面,没有声音,没有微笑,专车在电梯里进出几次后,老杨和家人隔离开来,老杨被推进手术等待室的那一刻,深情地望了一眼相濡以沫和一米八零的儿子,相互之间没有说一句话,眼神里模糊着一言难尽的谁也猜不透的心思!
老杨躺在手术室外面的大厅里,身体被包裹的很严实。老杨探头看看身边的人,也是同等的待遇。可以窥见几个人的头顶却无法目睹容颜。身穿深绿色服装的医务人员不停地进进出出,屋子里静的一点声音也没有,医护人员的轻声耳语听得特别清楚。身边的人一个个被推走,老杨平静地等候着。
一个男医生走到老杨的床边,抽出压在老杨头下的铁本夹子,开始和老杨交待麻醉后可能会出现的险情,老杨认真的听着,简短的回答着。麻醉师说:你的心脏不是像你说的那样完全好了,从你紫色的嘴唇看依旧供血不足,可能麻醉过程中会突然猝~,你知道吧?老杨果断的回答知道。麻醉师说,你不要害怕,虽然有这种可能但是风险不是很大,我们为你准备了抢救药品,准备了安全的手术方案,请相信我们不要紧张。麻醉师说完去外面找家属签字去了, 老杨心里在想,一定要放松情绪,情绪紧张会影响血压,血压升高手术无法进行。 老杨在想几个月后就可以上班了;一年后还可以旅游了;暑假又可以领上孙子外孙子上公园了;还要陪着老伴再走几十年;年迈的父母还需要他这个儿子啊!心中还有许多梦想没实现呢,还要……
老杨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台上面的无影灯还没有开起,手术室里的光线不是很好,老杨望了一眼超大的白色输液瓶,看了几眼医生晃动的身影,耳畔里响着稀里哗啦叮当叮当的金属撞击声。老杨想睡觉的时候到了,结束痛苦的时候到了,保守治疗到微创手术的失败,还是没能让他躲过这一劫难。老杨想一会可能会永远的睡着了,痛苦也不再醒来,即使走了也是在没有痛苦中结束的。想到这里,老杨特别平静,平静的连他自己都难以置信! 氧气罩戴上后,老杨进入了梦乡,这一觉睡了四五个小时,没有噩梦,没有美梦,仿佛脱离了世界,迷迷糊糊中醒来了。身上多了很多东西,却没了病号服。儿子和老伴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把老杨推回十一床,这时距离离开已经过去五个多小时,晚上六点半了。 老杨困的就想睡觉,儿子和老伴不停地喊叫干扰。



困、困、困……刚刚从手术室回到病房的老杨嘴里不停地喊着困,眼睛困的实在睁不开,老伴和儿子在不停的干预,嗨!不能睡,不能睡,老伴不停地拨拉着老杨的头部,有时还要揪几下耳朵:儿子不停地喊,爸别睡,挺过俩个小时再睡。尽管声音与肢体干扰轮番进行,老杨也会争分夺秒的打上几个呼噜。 时间在一秒一秒的前移,老杨闭着无力睁开的双眼,听着病房里的声音,睡觉的渴望打破平生的欲望。
“不能让他睡着,更不能打呼噜”医生叮嘱家人的话爬进老杨的耳道,已经困到峰顶的老杨默默地鼓励自己,坚持,坚持,坚持就能走路……老杨的脑海里不断浮现术前的希望,工作、旅游……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数不尽的希望在坚持中向前迈着微步,时间的指针在老杨的遐想中一圈一圈的旋转,老伴和儿子的声音逐渐变得微弱沙哑起来,老杨的想像已经山穷水尽,重复的希望像秒针一样的极速循环着……
病房里听不到其他人的声音了。老伴轻轻地说,这回你可以睡一会了。这时的老杨似乎不困了,用力睁开臃肿的眼帘,床头灯的白炽光里窥见了老伴和儿子脸上的笑容。 老杨的腰腿不疼了,心情也特别的好,麻醉药似乎开始撤退了。老杨渴望睡觉的迫切心情云开雾淡了。老伴和儿子稍作休息,儿子便让他妈去宾馆休息了。 老伴安慰好老杨,再三叮嘱儿子后,背上包离开了病房去宾馆休息了。
夜已经很深了,老杨的输液瓶依旧陪伴着京城的夜幕,眷顾着老杨的血管,爱恋着老杨的生命。护士不停地往输液器里注射着小针药液,尽管护士说的很清楚老杨也是一点也没记住。 病房里静静的,儿子守在11床边,紧紧盯住仪器里面的图像,输液瓶里的药液 ,还要配合护士记录体内液体的排放情况。老杨没有了一丝睡意,不时的睁开眼睛看上儿子几眼,幸福的暖流涌遍全身,看到儿子疲劳憔悴的样子,泪水从老杨的眼角滑落。
输液还在继续,老杨的思绪仍在滴答。老杨担心老伴回宾馆路上的安全,一想到这是京城,担心舜间就消失了。 ……阳光透过厚厚的窗帘把新的一天送到温馨的病房。老杨的输液衔接着新的一天,衔接着老杨一家人的希望。 儿子一夜没合眼,老杨终于在没有痛感中度过了手术后第一个漫长的夜


                             四
    
    
老杨揉揉干涩的眼睛,看看坐在床边方木凳子上一夜未合眼的儿子,心里酸酸的,眼里不在干涩。老杨窃喜术后的第一夜竟然在没有疼痛中走过来了。老杨觉得特别神奇,疼了五个多月的右小腿一下子找不到痛感了,面对突然消失了的疼痛,老杨心里有些怀疑。尽管医生护士再三叮咛,不可以随便翻动身体,保持仰卧姿态,老杨还是在被子里偷偷地弯曲几下右脚趾 ,轻轻地抬几下右小腿,这会儿老杨的疑虑飞出了脑海,愉快开始随着朝阳一起升腾!
    阳光柔和的洒满六个人的病房,陪护的家属开始起床。五张折叠床在稀里哗啦的响声中完成了使命,唯独老杨儿子的折叠床一夜没有打开。 收起折叠床的病房一下子宽敞起来,病人和家属的说话声开始稀释病房的宁静。接下来就是陪护人为病人洗漱、打饭、共进早餐。病房里不同音色不同腔调的母语伴随着不同的早餐拉开新一天的帷幕。
     老杨虽然胃肠内空旷如野了,但是没有排气,是不准进食的。嗅着饭菜诱人的馨香,老杨微闭双目,聆听着食者们嘴里的吧嗒声,想像着食品的色泽、容貌、个头……
    迷迷糊糊中老杨被叫醒,一群白衣矗立床前,主刀医生开始询问老杨的儿子、护士这一夜的情况,问老杨感觉咋样?腿还疼吗?叮嘱老杨老实躺着不许乱动……查房结束了。老杨新的输液又开始了,老杨闭上眼睛默默地想着没人能破解的心事。 自责、愧疚、懊悔、无奈、欣喜、希望、担心、恐惧……一起翻腾在老杨的心海。
    老杨的思绪开始逆行,2014年的暮秋,独自一人在老家上班的老杨,连续几天腰疼的厉害,老杨还是用多年的老办法自治,外用“云南白药喷雾剂”再用几种口服药,可是这次丝毫不起作用。一天公交车上疼的满脸冒汗,下车时感觉右腿疼痛厉害,这是以往没有的现象,老杨次日便去了市里的三甲医院看了门诊,专家建议住院检查,可能得手术治疗。因为时间充裕,老杨下午又去了“民大附属医院”,结果专家还是建议住院治疗。由于老杨老伴和两个孩子都在几千里远的省城,老杨无法住院,老杨计划寒假时立即住院彻底治疗。 天不随人愿,老杨继续忍着腰腿的疼痛上着班,没有把病情告诉任何人。
    一天下午,老杨的肚子突然剧痛,老杨连滚带爬地在小区门口拦截出租车,结果被出租车撞倒,司机从车前扶起老杨看到没有撞坏就开车走了。老杨又拦下了一辆出租车,让司机快点把他送到医院,司机把车停在急诊的楼前,老杨递给司机10元钱,司机找钱的时候老杨已经跌跌撞撞地进了急诊室。可敬的天使们听了老杨的陈述后,肯定的说不是阑尾炎发作,是肾结石脱落,护士为老杨挂号,医生为老杨紧急处置,老杨拨通了妹妹的电话,不一会当教师的妹妹赶到了医院。彩超结果出来了,医生的诊断准确无误。医生说结石脱落进膀胱里了,任何药物也不起作用。老杨离开医院回到家里,那一刻唯有凄凉! 回到家里的老杨按照医生的要求,大量饮水,不停的在地板上蹦。凌晨两点多几粒结石终于在大汗淋漓中排出体外。历时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老杨享受了人生中第一次的剧痛,无法形容的疼痛。
     输液还在继续,老杨的回忆还在伴随…… 屋漏偏逢连夜雨 ,2014年的11月11日早,老杨正在厨房做早点,突然接到妹妹打来的电话,妹妹的哭声让老杨撕心裂肺,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儿子也在这一刻打来电话,儿子沙哑的声音里传递和他姑妈一样的信息。老杨的女婿患病了。老杨光顾在卧室里和儿子打电话了,忽略了厨房里的煤气灶,嘭嘭两声满屋烟雾,玻璃板的煤气灶烤爆了。老杨迅速关闭煤气阀门,那一刻老杨尽管泪流满面,心里在想,碎碎平安!默默地为远在三千里外的女婿祝福。 老杨于当天下午乘坐大巴去了省城,12个小时的旅途中,老杨在痛苦与煎熬中度过!
     看了几眼没有任何表情的输液瓶,老杨心想。也许痛苦该到此止步了! 阳光已经直射病房,午餐再次光临了病房,老杨依旧没有排气 ,依旧不能进餐。老杨的回忆依旧没有驻足…… 老杨次日凌晨到了省城,公交车还没有上路,老杨直接打车去了女儿家,扣开熟悉的楼门,见到久违的老伴,没有拥抱,没有语言,唯有四行清泪各自涌流!小外孙还在睡觉,女儿女婿去了西安。想到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老杨心里在想,人生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这点痛算什么,彩虹总在风雨后。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午后的病房里特别安静,老杨的输液单上还有几组没有画√,老杨的回忆仍旧追赶着太阳…… 连续十几天的卧床吃药也丝毫不起作用,老杨的腰疼带着右腿疼,咳嗦,打喷嚏都一疼到脚底,坐卧不宁,翻身困难,老杨在家人的陪同下住进了内蒙古国际蒙医院包氏正骨科,接受腰椎管狭窄的保守治疗。21天的烤电、按摩、针灸、拔罐缓解了疼痛,可以勉强走路了,带着痛苦和无奈出院了,新年临近,老杨和老伴乘坐卧铺回到了老家通辽。 老杨祖孙三代人在新楼过了第一个春节,因为老杨刚刚出院,春节期间没有惊动任何人,特别低调的过了一个春节。正月初五,儿子一家三口开车回省城了,儿子开着传祺离开家的时候,老杨没敢和孙子说声再见,没敢看可爱的小孙子……
    老杨的回忆里浸满苦涩的泪,橘色的温馨,还有那浓浓的亲情。夕阳西下,病房里的灯又亮了起来。老杨的输液终于结束了。老杨依旧不能进餐! 老杨心里在默默地祈祷,但愿今夜依旧无痛!让儿子好好的睡上一觉,儿子肩上的责任很重很重!




 
两盏顶灯放射出白茫茫的光亮,六张病床的房间又迎来了新的夜晚。这是老杨术后的第二个夜晚,今晚依旧老杨的儿子值守。大约九点钟的样子,老杨的妻子背起紫色的坤包满脸无奈的表情,简单地叮嘱几句,像是对儿子,又像是对老杨。起身离开了病房,老杨侧过头看着熟悉的背影,眼里盈满感动……
夜幕在寂静中前进,六个陪床的开始在拥挤的空隙里舒展各自的折叠床。老杨的儿子因为昨天熬了一天一夜。憔悴的面容无法掩饰极度的困意,眼睛似乎无力睁开,一点睡意没有的老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反复的对儿子说感觉很好,劝儿子睡觉,需要时叫醒他。 病房里的灯全部熄灭了,鼾声逐渐清晰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老杨的儿子也发出了轻微的鼾声,老杨心里甜甜的。
老杨依旧没有排气,已经有五十多个小时没吃食物了。老杨的肚子胀得鼓鼓的,就是不排气。老杨感觉后背上插着的两根管子特别不舒服,可是必须仰卧,虽然腿不疼了,但是腰部刀口部位的疼痛实在难以忍受!老杨不停地按动镇痛泵上的加量按钮,一切努力都无法缓解刀口部位的剧痛。老杨在想,伤筋动骨还得一百天呢,何况是去掉了那么多骨头,想到这些,老杨感觉不疼了。
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滋味太难受了!
夜深了,老杨感觉饿的厉害,可是不排气的肚子越来越大,老杨按照护士的指导,不停地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揉,老杨咬着牙换着手不停的揉,结果是越揉越大,用手摸哪哪疼,肚子胀的呼吸困难,感觉身上粘稠似的,头发里湿湿的,手连抬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夜色还在慢悠悠的磨蹭着…… 老杨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喊醒了深睡中疲劳的儿子。儿子喊来值班的护士,使用了开塞露,大约五分钟后老杨终于排气了,鼓胀的肚子略微小了一点,镇痛泵也似乎不在偷懒。 老杨饿的实在受不了了!让儿子弄点吃的,可是深夜两点多去哪里买粥啊!善良的邻居告诉老杨的儿子她有两碗小米粥在水房的热水器上放着呢。老杨的儿子一口一口的喂着老杨,已经接近六十个小时未进食物的肠胃性子急躁的无法控制,本来就是鼻息吹来两道沟的稀粥,再次兑水加热后,稀的就无法描述了。儿子不停地说不要着急慢点吃。儿子怕吃多了不行,喂完了一小碗就停止了。肚子里有了热量以后的老杨,顿时感觉肚子舒服起来,随着排气的次数增加肚子开始萎缩了。
熄灭了床头灯,儿子回到了折叠床上,老杨开始回忆起春节后两趟沈阳之旅的艰辛!
正月十一,人们还陶醉在过年的喜悦里,老杨就和老伴在扎鲁特火车站踏上了由霍林郭勒市开往大连途径沈阳的列车。夜里十一点多钟列车抵达沈阳站,老杨和老伴随着下车的旅客穿越长长的地下道,老杨腰疼的不能直立行走,身体呈S型的左右横行,每走十几步就要弯腰歇息,就这样老杨忍着剧痛从东出站口出站了。此刻已经是零点以后了,因为老杨走路困难,出站后就在附近一家宾馆住下了。
次日早六点老杨就和老伴退房了,正月十二的沈阳清早天气十分寒冷,老杨和老伴在225路公交站正好等了一个小时,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沈阳军区463医院。老杨的腿不能走,腰不能久坐,下车时幸亏老伴出手迅速,否则老杨就拥抱马路了。 老杨看看腕上的时间,离医院上班还有足够的吃饭时间,于是老杨和老伴走进医院对过的一家小餐馆。 因为是网上提前预约挂号的,在导医的引领下,很快就走完了流程办好了住院手续。 这一天里做了多项检查,不停地往返,疼的老杨咬着牙坚持下来。 三月四日各项检查结果出来了。磁共振报告上显示的结果与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的CT结果完全吻合,腰椎管狭窄非常严重。微创专家建议老杨做开放性手术,并且告知手术费用大约在八万到十二万之间(使用进口材料)。老杨问专家做微创还有成功的希望吗?第二天专家肯定的告诉老杨,增生部分没有钙化可以做微创手术。老杨问医生成功率在多少?医生说百分之九十五。老杨心想,不会那么巧就是百分之五里面的吧!已经疼了五个多月的老杨恨不得一下子就好起来,和老伴商量后,决定做微创手术。主刀专家再次找到老杨谈话时很坦率地说,如果你不怕钱打水漂就做微创,也许会好了,决定权在你手里。老杨和老伴商量后决定冒一次风险。于是管床医生向老杨详细的交代了具体手术方案,费用、风险等。老杨在手术单上签下了尊姓大名,签完字老杨和老伴沉默了很久,心里都在担心那百分之五!
三月六日上午,沈阳市的天气阴沉寒冷,九点老杨抱着希望、揣着幻想、带着忧虑与担心进了手术室。老伴脸上的表情像是鼓励;像是充满了信心;像是流泻着担心、像是…… 手术是在局麻的状态下进行,老杨趴在手术台上,可以看见前面显示器里清晰的图像;可以看见腰椎的组织结构;可以看见进针的位置;手术在与医生的不断沟通中进行。医生不断的让抬起腿,不断地问腿还疼吗?坚持住了吗?尽管老杨疼的无法忍受,嘴里却一直在说坚持住了。手术结束了,老杨重新回到病房。
输液瓶里摇曳着迷茫。术后大约过了三个小时,老杨隐约感觉右小腿依旧有些疼,只是比以前轻了一点。老杨把情况反馈给主刀医生,医生的回答是:突出来那么多,不可能全部做回去,只能慢慢恢复。老杨心里泛起嘀咕,压迫神经,一旦解开压迫应该立马不疼了,怎么会还疼呢?也许需要时间恢复,急也不起作用,慢慢熬吧。老杨暗暗的安慰着自己。 同样的手术别人输液三天就让出院了,而老杨却比别人多输液两天,推迟了出院时间。元宵节是在医院度过的,老杨和老伴的心情如同沈阳的天空缺少阳光!
老杨终于盼来了出院,上午办完手续,老杨与病友们互留电话后,打车去了东港客运站,打算做大巴卧铺直接回到县城里,一切顺利,中午上车晚上八点多就坐在了自家的沙发上。
天快亮了,老杨觉得更加饿了,盼着老伴买来热乎乎的粥,等待中老杨继续回忆起第二次沈阳之旅……
从沈阳回到家中,腰腿疼痛每况愈下,老太太过年,一天不如一天,老杨开始不停地电话询问主刀医生以及管床医生,医生们的态度都是和蔼可亲的,答案都是统一标准的,术后出现血肿,疼痛属于正常的需要三个月或者六个月的恢复,医生建议口服那些药,输液甘露醇。一切照办了,可是疼痛丝毫不怯步。依旧是打个喷嚏,翻个身也一疼到脚趾头,走路彻底成了奢望! 连续做了十二天保守理疗也没有效果,从网上在广东佛山网购了近两千元的中药,同步服用十二天也无济于事,疼痛伴随着日历走到三月末,老杨和老伴再次重返沈阳军区医院复查,其实手术的失败已经没有悬念,老杨回到了术前的状况,两万元钞票进了医院,痛苦继续留在老杨身上。这次去复查主要是取回病历走医保而已。
四月一日早,老杨夫妇再次来到希望破灭了的医院,找到管床医生,说明情况,确认手术失败了。复印完病历,门诊开一份诊断书盖好公章。老杨夫妇坐225路公交车去了火车站,买上从吉林绕行回内蒙古通辽的火车票,踏上了灰色的旅程。
火车途径辽宁铁岭的时候,老杨想起了笑星大师赵本山,铁岭是本山大哥的老家,老杨老家辽宁彰武,好歹和本山大哥也算老乡。老杨一想到本山最近的媒体遭遇,就觉得人活着就得承受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痛苦,就得与痛苦做不懈的抗争。想到这些老杨的情绪开始活跃起来,望着车窗外的景物,开始与老伴畅谈起来。 晚上八点多老杨夫妇带着沮丧回到了昨天离别的家,楼内温度很高,老杨夫妇的心里又凉又冷!
老杨的老伴买来了两份小米热粥,还有老杨平日里喜欢吃的小菜,饿透了的老杨如狼似虎地吞了个精光,似乎还没有吃饱,但是老伴强调医生说不能一下吃的过多。 医生查床结束了,老杨的恢复得到医生的肯定,老杨的肠胃得到小米粥的慰问后激活了老杨的沉默,老杨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 新一天的输液开始了,输液瓶里盛满了希望,痛苦的回忆在希望里破碎!




十一床的老杨迎来了 术后的第三个夜幕,开始进食的老杨感觉腿脚有力气了。康复的希望像春天的草儿一样迅速在老杨的心中萌芽。静静的病房里鼻息声伴着节奏舒缓不一的鼾声前行着,老杨的思绪在找不到旋律的琴键上跌宕起伏着……
夜已经很深了。查房的小护士蹑手蹑脚地走到老杨的床边,袖珍手电的微光柔和地打到老杨的床上,护士轻轻地对老杨说,叔叔我帮你翻身吗?已经几个小时没有翻身的老杨实在仰卧的太难受了,巴不得一下子就侧过身子,让后背上插着的两根管子不再触及老杨的神经。老杨一想到翻身还要叫醒熟睡中的儿子协助护士就放弃心中的渴望,老杨违心的对护士说了句假话,谢谢了,不用翻身,感觉还好。 小护士对老杨说,需要时喊我,说完走出了病房。
夜 ,依旧慢慢悠悠的蜗速前行,老杨继续萌芽他的希望。老杨恨不得一下子太阳升起来,医生的话不停地在老杨脑海里萦绕,明天下午可以拔管了,拔管后可以下床活动了。已经五个多月走路歪斜的老杨想象着下床后的身姿,微笑在老杨的心底绽放,希望在焦灼的等待中萌生!
迷迷糊糊中到了吃早饭的时候,老伴和儿子吃完早饭后给老杨买来了丰盛的早餐。金灿灿的小米粥,热乎乎的油酥饼,香喷喷的炒菜,外加北京的特色红烧猪蹄。一向饭量很大的老杨再也经受不住美味佳肴的诱惑。 儿子和老伴各自拽着老杨身下的浴巾一面,把老杨沉重的身体侧翻,老杨开始狼吞虎咽起来。这是老杨五天来吃的最香的一顿饭,也是吃的最多的一顿饭,老杨为下地走路蓄积能量。
上午,老杨的儿子就求助同一病房陪床的年轻军官到外面买来了“钢板护腰”。老杨望着“护腰”眼前似乎晃动起自己的站立的身姿,老杨的耳畔回响着医生的话,恨不得太阳一下子就滑落到下午,那时就是老杨下床的时刻!
午饭老杨似乎吃的更多,午饭后的病房里静悄悄的,老杨一点困意也没有,不停地看腕上的手表,盼望着医生的到来。 因为下午医生有一台手术,老杨一直等到晚上,信守承诺的医生刚做完手术就来为老杨拔管、换药。老杨心想一会就可以下床走路了,哪怕只走几步也是亟不可待的。没想到“护腰”的型号买大了一号,扎上以后松弛的起不到保护的作用,医生决定明天下床练习走路。
这一夜老杨睡的十分香甜,因为拔掉脊背上的管子后,仰睡时没有了挤压的感觉,尽管导尿管还在插着,老杨感觉特别轻松,尤其是距离下床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希望已经钻出覆盖的土层,新绿的嫩芽已经窥见了天空。老杨心想一切都该结束了,这场游戏该圆满的落下帷幕了,以后走路时再也没有那些别样的欣赏眼神了,老杨心里全是遏制阴影的希望。
又是一顿丰盛的早餐,老杨吃的眉开眼笑,希望越来越近,老杨显得越发焦急。 再次劳驾 年轻的军官去给老杨到医院外面更换护腰。年轻的军官没有一句推诿的话,不一会儿就汗流满面的回来了。老杨在医生的指导下扎好“钢板护腰”,按照医生的要求步骤下床了。当老杨的双脚落地的那一刻,老杨觉得重新回到了这个世界,脑子里什么也没了,只有不知所措的高兴! 老杨终于可以挺直腰板走路了。兴奋的老杨双手搭在老伴的肩上,在医院的走廊里来回走着,幸福荡漾在掩饰不住的微笑里!


                                七

     随着导流管和输尿管的拔掉,老杨的输液量也在大幅度减少。每天输液结束后,老杨就在老伴的帮助下扎好护腰带,反复下床锻炼,尽管每次走路不会时间太长,微笑却一刻也不离老杨的眉宇。 随着术后的脚步加快,老杨不但熟悉了下床的技巧,神情里也不见了术前的压抑,苍白的面色里渐渐红润起来。偶尔听到人们的赞扬老杨都是用幸福的微笑代以回答。老杨心里在想,用不了多久就会走路一如既往了!
    老杨每次下床锻炼都会到隔壁病房与来自同城的阿姨聊上几句,鼓励阿姨不要恐惧手术。老杨与这位同城阿姨并不熟悉,是主治医生根据地址告诉老杨和阿姨的。古稀大几的阿姨多次到11床看望老杨,像亲人一样询问老杨手术情况,坦诚地对老杨说平生很少吃药打针,心里十分害怕手术。老杨面对阿姨的恐惧把手术说的格外轻松,鼓励阿姨不要害怕,做完手术立马就不疼了。
    记不得是老杨术后下床锻炼的第几天,来自同城的阿姨从手术室平安归来了。 老杨再次站到阿姨床前的时候,术后的阿姨表情平静,痛苦已经从阿姨的眼神里消失,恐惧已经走出阿姨的精神世界。希望在阿姨的微笑里氤氲。
     12床著名的年轻画家赵先生高兴地唱起了《鸿雁》。尽管画家的颈椎里打着洋人制造的钢板,戴着韩国进口的“颈套”,画家仍然高兴地歌唱,画家的爱妻用语速不快不慢的标准京味普通话劝其小点声,陶醉在躲过生死一劫中的赵先生依旧投入的唱着。本命年的赵先生是著名的国画家。中央美院毕业的高材生,目前是《合声策展》公司的老总,这家公司在国内美术届享有盛誉,有上万名画家组成的国画协会。赵总的这次颈椎滑脱是和一些有影响力的画家去做功德归来的途中车祸所致。车上五人赵总是伤势最轻的,多根肋骨和颈椎受伤。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医院看望赵先生,赵先生笑声朗朗的与探视者交流中总是把伤势轻描淡写,给人一种心胸博大藐视一切灾难的感觉。11床上的老杨很喜欢听赵先生的侃。赵先生比老杨提前一天入院,两个人同一天分别做了腰椎和颈椎手术。术前赵先生的坦然乐观给了老杨很大鼓舞。两个人非常谈得来,为了不影响病房里其他人休息,老杨和赵先生就用微信聊,病床只隔一张床头柜,可以听见彼此的鼻息声,交流却无声,这就是网络的神奇,微信的功劳! 老杨和赵先生是同一天办理的出院手续,住院期间老杨得到了赵先生夫妇的很多帮助。赵先生夫妇是地道的北京人,家离医院很近。赵先生的夫妇经常给老杨送吃的,还特意送了老杨两瓶高档酒。待老杨像亲人一样。每一声叔叔都感动的老杨无比幸福。
    “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歌声远,琴声颤,草原上春意暖”赵先生的《鸿雁》勾起老杨浓浓的乡愁。京城北望就是老杨的故乡内蒙古东部区通辽,毗邻辽宁,吉林。也就是鸿雁北归的地方。老杨脑海里浮现出鸿雁春天北迁时的画面,队队拍成行,一路高歌。老杨心里萌生着康复后去远方旅游的情景,仿佛是江水长,秋草黄,琴声不再忧伤!
     老杨此次住院期间得到了在京退休的发小同学的鼎力帮助全程陪护;得到了在北京某高校工作的学生的温暖慰藉;得到了画家赵先生夫妇的多方面厚爱;得到了陪床军官的无私帮助;得到了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得到了老伴、儿子的亲情关爱。老杨终于康复出院了。
     老杨的儿子去办理出院手续,医生亲自为老杨换最后一次药,包扎好后向老杨详细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换好药后老杨夫妇趁机和医护人员合影留念。中午临近一切手续顺利办妥,老杨举家三口和病友们挥手告别。 老杨的同学开车把老杨一家送到宾馆,共进午餐后,宾馆里大家聊的特别开心。
     次日早,老杨的同学开车把老杨一家三口送到北京北站。老杨的儿子一直送到卧铺车厢的铺位上,列车启动了,十三个小时的北归之旅开始。老杨夫妇与儿子挥手了,儿子不能直接回呼市,而是接着出差了。 老杨透过车窗望着站台上儿子的背影,心里想了很多很多……


图片
白杨夫妇沈阳军区医院复查时拍摄
图片
白杨老伴
图片
白杨与沈阳病友陈晓明合影
图片
《合声策展》公司赵赵总妻子与白杨老伴合影。左白杨老伴。右赵总妻子。
图片

白杨与赵总合影
图片
左一白杨儿子。左二白杨妻子。左三白杨夫妻发小同学
图片
白杨与主刀医生任东风合影
图片

图片
白杨夫妻与参与手术的医生梁兵(右二)以及全体护理人员合影

图片
白杨术后三个月北京复查时与主刀医生李忠海博士后于解放军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五科合影,白杨发小同学王照明拍摄。
图片

图片
白杨复查时夫妇与北京解放军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五科李忠海博士后合影。同学王照明拍摄。



结束语:本文原稿是用手机分七次写的微型小说,其实故事都是取材于白杨的求医亲历。很遗憾出院那天另一位主刀医生李忠海博士在开会,没能与其合影留念。本次修改未对原文作任何改动,只是添加了与主刀医生李忠海博士后的三张合影了却遗憾。







 


文章评论

黑玫瑰

感觉老师是在写别人的经历一样![em]e179[/em]

xnn

伯伯伯伯以前是老师?

笑口常开

病痛的折磨,治疗路上的艰辛,治愈后的心情一幕幕在脑海里再现。白杨兄长现在恢复的差不多了吧!祝安好!多保重!

月儿

感受着您病痛的折磨,感受了亲人陪伴的温暖,也感受了您的顽强。一言难尽,唯愿您康复后拥抱自由快乐![em]e163[/em][em]e160[/em]

钓鱼大叔

白杨真是受苦了。看照片的样子也不像病人,却遭了那么多罪, 熬过去就好了,剩下的 全是幸福

清韵

向你学习了,白杨老师!

愉梓

从头到尾通读,竟无语凝噎

朵朵

念安[em]e100[/em][em]e183[/em][em]e183[/em]

福中福

阅完你的日志,心里是忐忑不安,为你捏了一把汗,病魔怎那么厉害,你坚强战胜病魔,阳光总在风雨后,未来是幸福美好的,你会有后福的。祝你永远幸福!保重身体。[em]e181[/em]

梦中蝶影

欣赏白杨老师的杰作。您在那么痛苦的时刻脑海里仍是思绪万千并充满了对家人的感恩之情。值得庆幸的是手术成功,白杨老师正在康复之中!祝您早日康复![em]e179[/em][em]e183[/em][em]e185[/em]

梦中蝶影

白杨老师知恩感恩值得称赞!照片记录了那一时刻,也记下了白杨老师与朋友的情![em]e179[/em][em]e179[/em][em]e183[/em]

北疆白杨

@{uin:2804449873,nick:末末%3A-),who:1,auto:1},谢谢末末!

枫林如火

痛苦也是一种经历[em]e179[/em][em]e179[/em][em]e179[/em]。祝您早日康复![em]e163[/em][em]e163[/em][em]e163[/em]

静恩

对于病魔我们就要咬紧牙关去战胜。[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