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恐惧、拥抱恐惧、走出恐惧---案例随笔

个人日记

                                                 面对恐惧、拥抱恐惧、走出恐惧
    人,真是奇怪的动物!为啥“吃了五谷生百病”?又为啥“啥病没有却成天恐慌得要命”?人们似乎很能接受,人在面临地震、洪水、传染病等自然灾害时的恐惧不安;但却很难理解,生活在安全而优越的环境里,为啥有人会见人恐惧、见广场恐惧、见小狗恐惧、喝水恐惧、想到“癌症、艾滋病”就恐慌得发抖、出汗、晕厥?如今,各类型的恐惧症似有蔓延之势,让许多人觉得真不可理解,也让患恐惧症的人更添几分恐惧。不管恐惧的表现有多少形式,它们本质上都是一种缺乏内心安全的反应。 
    我的一位来访者小英,26岁,长得非常漂亮、有气质,也很有工作能力。但她从没认为自己长得好看,反而觉得自己难看。她长期恐惧见人,尤其见到熟悉的男性就心慌、脸红。在她6岁读幼儿园时的某一天,有个男孩指着她的脸骂她“你是马脸!马脸!”然后一群男孩围着她起哄。当时的她害怕得不知所措,脸羞得通红。回家后她伤心地对妈妈哭诉:“同学骂我是马脸”。尽管妈妈解释说“马脸就是鹅蛋脸,很好看”,但不能解除她的伤感和怀疑,她反复对着镜子照看,心理反复嘀咕:马脸就是难看,不然他们为什么起哄我?从此以后,“马脸”的印象留给小英的是伤心、自卑和愤怒,整个学生时代,她一直回避跟男生接触。我的另一位来访者刘先生,38岁,5年前曾有一次玩小姐经历,之后患上了恐惧症(恐患艾滋病)。他除了工作,放弃了一切娱乐活动、回避人际交往,接触任何东西格外小心,生怕感染艾滋病。不过,他那次玩小姐是诱因,根源性的致病因素是在他的儿童时代,其父母对他的包办和恐吓性的教育,比如父母认为他不听话时,常常是用棍棒打他、威胁他“你再这样,我就关你黑屋子!”这种教育下,使他的个性极为内向、胆怯、毫无自主性。他6岁时,有一次横穿马路差点丧命于车祸,当时吓得尿裤,觉得自己真的死了一样,落魄的软弱感很久才恢复过来。他高考填报志愿时,违背自己的心愿(学英语)而顺从了父亲的要求(学计算机)。进大学后,他经常出现莫名的焦虑和恐慌情绪,慢慢地他陷入一种“我高考时填报的志愿到底对不对”、“我的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的强迫性思维中。  
    我想形象地说,小英的人际恐惧,是基于她幼儿时那美丽的“鹅蛋脸”被丑化为“马脸”的伤害;刘先生的恐惧症,是根源于他幼年时的惩罚恐惧,以及他的愿望挫折。从他小时候起,就没有过自己的愿望,当他有了美好的愿望时,又不敢表达。这因为,他如果坚持自己的愿望或意见,就有遭到严父的不满(或有失父爱)的风险。他后来的恐惧艾滋病,是“艾滋病意味着死亡”的观念激活了他曾经(6岁时)生命受到威胁的恐惧情绪。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已经成为某种“症”的神经症性表现,并非绝对是他某次事件所造成的,某次事件仅是一根导火线,诱发了他内心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是过去的伤害、或恐吓、或抛弃、或侮辱等经验所留下的后遗症。它使人在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甚至完全没有任何危险存在的情况下,会表现出极度不安和高度警觉,并可以不惜代价而避免再出现什么伤害性的风险,比如恐惧坐车的人,任何情况下都不惜花时间或让脚吃亏,也坚决要徒步行走;恐惧人的人,宁愿忍受寂寞和孤独,也不和任何人来往。这无疑都是回避性的行为。因此,恐惧症的外在回避性表现,是他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心理现实。 
    弗洛伊德说过,恐惧症的发病机制是收回自己的保护性能量发射,或者说撤回对对象的里比多。问题是,他为何要收回?为何要撤回?我认为那只有一种理由,就是保护生命。人遭遇外部危险时,本能地要么逃离、要么反抗。我们以打仗为例,两峰交战,一方若处于明显弱势并有生命危险,明智的选择是收兵、或撤退以保存实力。但这是暂时的收或撤,等有力量时还得想办法反击,直到消灭敌军,才可能保证自己永久地安全。而恐惧症患者,是在没有外部危险存在的情况下,总是逃避。我想也只能有一种解释:保护内心安全。一个人的自我到底害怕什么内部危险,尚不能确定,我们只知道这是属于被覆没和消灭的危险。这跟人处于外部危险时的反应是一样的,必须撤回里比多能量以保护自己。所以,要理解恐惧症患者为什么不能社交、不能去关照和爱别人,是因为他内心处在“有被击倒和覆没”的恐惧中,他感觉软弱而有风险,他顾不了那么多,他必须紧紧地抱着自己,或关起门来、或回避所有象征风险的东西。 
    人们常说,在整个人生中,出生乃是人的第一危机。精神分析理论把这第一危机看作“是日后人生旅途上遭遇到的各种危机的原型。这一原型经验在人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烙印,并一再造成被称之为焦虑的情绪表现,人们对这第一危机有着莫明的恐惧感”。这样看来,如果一个人的恐惧症,源于他在胎内时母亲的恐惧和抑郁情绪的感染,或者在他婴幼儿时经历了饥饿、冷漠、恐吓等不安全体验,这样的恐惧症的恐惧,将是在“第一危机原型”基础上的无限泛滥。如果一个人的恐惧症是基于过去创伤事件的阴影,那说明是在重复体验以往事件的恐惧经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过去的恐惧情绪进行处理。  
     第三,正本清源。恐惧症患者,如果是因为早期人际环境的不安全所致,就需要正视自己个性的局限,重新培育人格素质;如果是因为童年或青少年的创伤经历所致,比如遭受过诬陷或性强暴,就需要重新澄清自己和与恐惧经历有关的他人:那并非我的错,错的是某某人对我的态度或行为;受惩罚的不该是我,而应该是某某人。也许你会说:“我知道错不在我,受罚的也不该是我,而是他人。但我还是难受”。这就是最需要澄清的,为啥受罚(恐惧本身也是自我惩罚的体现)的是自己而非他人?我们对许多恐惧症稍作分析会同意这样的看法:任何人经历了创伤事件后都会陷入一段时间的痛苦反应,但并不一定会发展到人际恐惧症。如果受到创伤的人有一种内在力量,并能进行正常的还击,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事后,至少为抚平内心伤痕、洗雪人格的受辱而去做点什么,他就不至于被过去事件恐吓倒。但是否能这样去做点什么以平衡自己,又取决于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如果这个人是外向型而有攻击性力量的人,创伤性事件也许是不可预料中降临,但他会对此作出反应性处理。而缺乏这种人格力量的人,会在受威胁时不知所措,受威胁伤害后,会归因自己命运不好,并陷入悲观、恐惧的心境,而不断惩罚自己。所以,恐惧抑郁的人,如果能认识到有自己的个性弱点和处事方法的问题,这本身也会减轻来之过去事件的压抑情绪。 
     许多人内心的恐惧像火山一样在演变,他们难以领会的。而那变化着的、不明确的恐惧心情,总要为自己寻找一个可以附着的具体事情,以一种无大碍的恐惧发泄出来。例如,某人曾因外伤作过缝合手术,成为了担心消毒不严可能感染艾滋病毒的理由,从而发展成为疑病恐惧症;低血压引起的体位性晕厥,会成为担心大脑神经出问题的理由,而发展成为恐高症;胸部长期不适、心慌心累,会成为害怕心脏出问题的理由,从而发展成为心脏恐惧症等等。这样的好处是,患者手里总能抓住一些什么,有了一个解释他内心恐惧的假理由,它可以让患者和周围的人理解并关注他的胆怯、头晕、心脏症状而避免探询原来的深层恐惧。这些可以理解的假理由,就是表面上的遗忘(压抑)、疾病获益(转换)等防御机制所发挥的作用。  
    恐惧被消除=某种愿望已实现,

                          能看懂吗?若再不明白,您来问老吕好了!







更多精彩心理案例手记尽在:
     
《杀人的丽丽》--人格分裂心理案例手记
   
《手拿长针的凶婆婆》--催眠现场手记
  
 
《我的网友呢喃》---心理案例手记
   
  《老公只爱打游戏,我出轨了》 --心理案例手记
     
《男友不能给我性满足》 --心理案例手记

      
《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心理案例手记
          

 
《你是个捉迷藏的专家!》--心理案例手记

    《孩子死了,老公出轨了》--心理案例手记

 吕善镇 中共党员 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 社会工作者、心理问题矫正专家、阳光心理主任 咨询范围:婚恋危机、职场减压、学习升学、人际交往、各种神经症(强迫、抑郁、恐怖、疑病等)服药稳定期的各类严重心理问题等。愿在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拉您一把,陪您一程。请联系QQ1046758816 电话15098873098. 微信号码:LSZ15098873098 http://1046758816.qzone.qq.com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