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难钓
个人日记
小小钓鱼岛,大大起风波。
日本的野心,报纸、电视都说得很多了,就不多说了,本文只谈中国政府的失误,包括国民党政府的失误以及共产党政府的失误,以及预估一下今后的动向。
二战时,美国可以说是对中国援助最大的国家。日本封锁了中国的全部海岸线,掐断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是美国开辟空中“驼峰航线”以及通过滇缅公路,向中国输送大量的军用物资,保证了资金和武器、汽车、汽油等重要物资的供应。更有陈纳德的“飞虎队”直接参战。使中国的抗日战争得以继续进行,并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保证了美国太平洋战争的胜利,最后是美、中联手打败了日本。
二战后,美国预感到与苏联必有对立,所以特别看好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欲与中国结盟,对抗苏联。在成立联合国时,力主给予中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使中国至今受惠。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把台湾归还中国,限制日本的领土为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这时的蒋介石外交经验不多,是他的幕僚看出问题,提醒蒋介石把澎湖列岛加上,不然将来有后患。但没有明确把钓鱼岛写上。否则现在白纸黑字,板上钉钉,就没争议了。这是国民政府的失误。
在国共两党的战争中,国民党败走台湾,共产党控制了大陆。但美国大使司徒雷登没有走,他想看看共产党的动向,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这时候共产党犯了最大的错误,那就是反对美国。毛对美国援助国民党耿耿于怀,写下《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对美国极尽嘲讽,堵死了与美国联系的渠道。美国无奈,环顾四周,只有日本可用。于是扶植日本作他在亚洲的盟友。接着共产党政府又犯大错误,即向苏联一边倒,投入苏联“老大哥”的怀抱。一个国家的外交紧紧地绑在别人的身上,是多么大的被动。如果中国和美国搞好关系,限制金日成的行动,就不会有朝鲜战争,就不会和美国兵戎相见。后来中国又与苏联闹崩了,中国的外交继续犯错误。“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四面出击,口号响亮,一点用没有。朋友只有四个:朝鲜、阿尔巴尼亚、越南、罗马尼亚。都是伸手要钱的“朋友”。毛满足于当世界革命的“中心”,自己的老百姓挨饿,粮食给他们。自己有的,给!自己没有的,从外国买来,给!一旦不给,翻脸就骂。阿尔巴尼亚、越南就是典型的例子。朝鲜目前还没破口大骂,只是时间的事。俗话说,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就是这个道理。一直到一九六九年的珍宝岛战斗,彻底惊醒了中国的上层。还是叶剑英明智,提出与美国恢复交往,抗衡苏联的百万大军压境。中国的外交终于走对了。
中国与美国暗送秋波,美国也是早有此意。双方一拍即合。尼克松来了,中、美外交建立了。联手搞垮了苏联。解脱了中国的困境。但是美、日的同盟已经建立。日本唯美国的马首是瞻。中国不可能代替日本成为美国的盟友,所以美国偏袒日本,限制中国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结论是:外交政策是国之大事,对了,可以化敌为友;错了,四面都是你的敌人。我们应该向印度学习,和大国都搞好关系,不过分地靠近谁;也不过分地与人为敌。
回到钓鱼岛的问题上来,我的结论是:钓鱼岛是横在中、日两国之间的一根毒刺,日本想吞,吞不下;中国想要,要不回。一百年之内解决不了。为什么?关键就是美国的态度。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老大。他有两件武器,都是犀利无比。一是美军;二是美元。凭这两样武器,美国掌握着世界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动向。谁不听话,美军去了;美国想花钱了,就印美元。世界各国还都认这个美元。谁都撼动不了美元的经济霸主地位。
假如中、日为钓鱼岛开战,美国可以有三种态度:其一,直接帮助日本打。那么中国没有胜利的可能;其二,美国不直接参战,但暗中帮助日本,在情报、预警、电子战、武器、资金……等各方面提供支援。中国也没有胜利的可能。其三,美国袖手旁观,则中、日的胜算各占一半。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美国最有可能采取的态度是第二种。即暗中帮助日本,就像在马岛战争时,暗中帮助英国一样。
事件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子?
我的估计:中、日都不想打。目前都是在亮肌肉,虚声恫喝而已。日本会在大选后,谁掌权的事尘埃落定后,降低调门,这时中国也会降低调门。双方一步一步退回到1972年建交时的共识,即放下这个争端,都不动这几个无人居住的小岛。美国也会支持这样作,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美国的利益。
小鱼呀,小鱼,你真难钓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