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静 没 了,雾 霾 还 在
手机日志
前央视记者柴静,在对中国雾霾问题进行长达一年的调查之后,制作了纪录片《穹顶之下》。影片一经播出,社会反响强烈,数日之内网络的点击量过亿,国家环保部长也向她发短信致谢。然而,刚过了没有几天,形势发生逆转,《穹顶之下》被各大网站齐刷刷地删除,而批判、声讨柴静的文章,随即在微博、微信等传媒中甚嚣尘上。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穹顶之下》这部片子我有幸看过,拍得很有品质,令人感到震撼。其实,雾霾这东西,就像是一个罪恶的幽灵,经常在我们的身边游荡。和所有人一样,我也恐惧雾霾,但并不真正了解它;我更憎恨雾霾,却又躲不开它、斗不过它。每每在雾霾中呼吸着有毒的空气,我除了垂头丧气,并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又该如何去做。而柴静的《穹顶之下》,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明白实在地告诉我: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至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柴静是值得感念的。我想,柴静拍这部影片的本意,是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环境污染这个严峻的问题,呼吁每个人都来为环境保护做些有益的事情。至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柴静是无可厚非的。
我不认为柴静是“圣母”,不认为《穹顶之下》是无可挑剔的“环保圣经”。我只是觉得,一个小女子的一部小制作,能够实现上面讲的两层意义,便已经足够。接下来的事情,是我们自己对于雾霾这个幽灵,对于环境保护这个课题,应该拿出点实际行动来。 但是,有些人的做法完全不同:他们对铺天盖地的雾霾视而不见,对柴静和《穹顶之下》却火冒三丈,展开了围剿。
我认真读过一些“围剿文章”,其招数无非是两个:人身攻击和阴谋论。所谓人生攻击,就是纠缠柴静的女儿到底得过什么病,与雾霾有无关系;纠缠柴静的女儿在哪里出生,拿的是哪国护照;纠缠柴静是否有吸烟史,是否开大排量豪车等等。好像把这些老底抖出来,柴静就站不住脚,《穹顶之下》提出的关于雾霾的种种问题,就根本不值一谈。如此长舌妇般的无理取闹,不仅在逻辑上神魂颠倒,心理上更是阴暗龌蹉,简直不值得辩驳——假设女儿的病与雾霾关系不大,柴静再来关注孩子的生活环境就不行吗?如果挤地铁的人尽可以控诉雾霾,开豪车的柴静站出来说几句话就很荒谬吗?中国公民都在谈论美国的种族歧视、非洲的埃博拉疫情,柴静作为美国籍孩子的母亲探讨一下中国的环境问题,难道有罪吗?
阴谋论更加骇人听闻。他们给柴静贴上了如此标签:美帝国主义的马前卒,西方敌对势力的代言人。他们说,柴静拍摄《穹顶之下》,目的就是要延缓中国经济的迅速攀升,改变中国改革的正确方向, 阻挠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使美国和西方坐收渔人之利。其证据何在呢?他们说了,在《穹顶之下》的“感谢名单”中,有美国某基金会和某环保组织,而这个基金会接受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资助;这个环保组织得到美国政治掮客的捐赠。他们还说,在《穹顶之下》的制作团队中有“民运分子”,这些人曾参加过美国的“新闻培训”。这类文章虽然来势汹汹,“旁征博引”,汉语里面夹杂着蹩脚的英文,文字之外又配上了亮眼的图片,实际上却是些表述模糊、文理混乱之作,我把它们读完都很伤了一些脑筋。关键在于,这种捕风捉影,无限上纲,拿大帽子唬人,用大棒子打人的做派,使我想起了那场并不遥远的政治运动——如果柴静真是他们说的那样,还用得着咱们费口舌?直接定个“汉奸卖国罪”,办了不就行了?
我忽然想起与雾霾密切相关的PM2.5来。就在几年前,我们还不知道PM2.5为何物,是某国驻华使馆率先探测并公布了它的数据,宣称北京的PM2.5值达到了爆表的程度,空气污染异常严重。但是,我们有些人并不认账,也像现在一样,跳着脚说:这是西方敌对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抹黑中国形象的阴谋!等到风波过去后,我们才半遮半掩地承认了PM2.5。到今天,它就成为饮食男女茶余饭后的谈资了。试想,如果有人还要坚持说PM2.5是个阴谋,大家一定会觉得他神经有问题。
当然,柴静的《穹顶之下》遭遇“夭折”并不奇怪。 因为在我们这个国度,有些话、有些事情关键不在于对错,而在于由谁来说、由谁去做。像环境污染这种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命题,确实要解决,但前提是必须在“体制内”解决。体制之外的人,如果泛泛而谈发些议论还则罢了,倘若像柴静这样,摆出一副高大上的架势,做成像《穹顶之下》这般入木三分的东西来,结果就难说了。还有那些既得利益者,譬如垄断行业的巨头们,你冒犯了人家,人家回过头来对付你,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
我不是愤世嫉俗者。我相信即使是在“体制内”,国家也能够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可以称之为“制度自信”。
我与柴静没有过节,我对雾霾却有仇恨。在治理雾霾方面,如果说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强化法律监管等等工作,应该由“体制内”的“肉食者谋之”,那我们自己又能做点什么呢?我们可以在外出时少开私车,在做饭时少用抽油烟机,在节假日不放烟花爆竹,在公共场所不抽烟,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劝阻或举报。其实,这些建议柴静在她的《穹顶之下》中大多已经讲了——就算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教唆她这样讲的,我觉得对咱们似乎也没什么坏处。
柴静“没了” ,我们可以不去理会那些纷扰的吵闹。 但雾霾还在,我们真的应该沉下心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既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子孙后代。
( 2015年1月。上班路上。)
文章评论
沧海一声笑
我也转载一下!
舍神
[em]e18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