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之旅(二)---梦幻井冈山

个人日记

       有一座山,它是中国人信念的象征;有一个地方,它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它叫井冈山。
  对井冈山的认识与印象,是小学时读毛主席的诗《西江月 井冈山》,读这首诗,就记得了井冈山,记住了黄洋界,记得了那里是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后来学中国革命史,有了一些更多的了解,但总是停留在文字,停留在想象,停留在向往。
  长久的期望,终于在今年3月10日得于实现,,我怀着急切而又兴奋的心情,奔向了梦幻中的井冈山。
  遥想82年前,一位瘦长的湖南青年带着一支衣衫褴褛的部队来到这里。一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运动从此像一席地毯铺展开来,覆盖了山河。后来,一位诗人这样说道:在英雄倒下的地方,我起来歌唱祖国。与其说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不如说井冈山是革命者信念的象征。信念是真的,像这些隆起的山脊一样真实和坚定。站在茫茫山巅,顺着当年伟人手指的方向望去,这片起伏的山梁,带着历史的凝重和坚毅,坚实地沉落在每一个前来的朝圣者的心中,明朗、热烈、而富于理想,正是它们点亮了所有穷人的眼睛,燎原起了一份磅礴的信念。
  到达井冈山,已是中午,吃过午饭后,我们乘坐景区观光游览车首先来到举世闻名的黄洋界哨口。黄洋界海拔1343米,因常年被汪洋大海般的云雾所笼罩,故称黄洋界。没到黄洋界就不算来过井冈山,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中最险的一处,登上黄洋界极目远眺,远处连绵青山、近处万丈深渊。当年黄洋界保卫战中,哨口守军以两个连兵力打败了敌人八个团,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计划,成为我军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一首《西江月 井冈山》使黄洋界名震天下。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建成后,毛泽东把这首词手书在碑侧,而纪念碑上“黄洋界”三个大字为朱德亲笔所书。
        大井毛泽东旧居,这是一栋具有江西民居风格的平房,房内有天井,隔室内简陋的陈列物历历在目。房后有一对感情树,其中有一棵是红豆杉,树叶并不十分繁茂,树干斑驳沧桑。听导游介绍,一九三五年红军被迫退出井冈山时被白匪军烧死,一九四九年中国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时复活,一九七六年毛主席逝世这一年又忽然死去,一九九三年又意外复活长出了翠绿的新叶。这树是对毛主席的感情?还是对谁的什么感情?我想对一位真正受人民爱戴的领袖来说,这树凝聚着人民大众的感情,应该是永生不灭的。房前一棵树叶茂盛的树下,有一块读书石,那是当年毛主席抽空读书的地方,来自全国各地的络绎不绝的游客纷纷坐在读书石上摄影留念。
  龙潭是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的景区,有着美丽的传说。五龙河是“五潭十八瀑”的源泉,溪水经小井峡谷,陡然跌落,连续飞落四级,形成五瀑五潭:碧玉、金锁、珍珠、飞凤、玉女。只听听名字,就足以让你心驰神往,身临其境,更是美不胜收。最美的要属玉女潭。溪水从山顶分两股跌落,又顺岩势合为一股,水泻舒缓,窈窕优柔,远看犹如曲线分明、体态优美的仙女在翩翩起舞。俯瞰玉女潭,晶莹清澈,碧蓝如玉,青青水趣,摄人魂魄。
  在五指峰,你会领略到“高高井冈山,离天三尺三,飞鸟难过去,人走无命还。”的险峻;群山巍列,峰岩重叠,葱茏峻拔的伟岸。作为井冈山主峰,因五座山峰并列,极像人手的五指,故而得名。山峰脚下便是老井冈山村的遗址,我国百元大钞的背面图案就是以五指峰作画面的。五指峰已经成为井冈山的象征。
  井冈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读着井冈山这本书,你不仅仅感受着它的风景秀美,你更多的是感受着它的沧桑,感受着它的不屈,感受着它的精神。读着它,你没有欣欣然的感觉,你有的是深思,有的是感慨。走向它,走近它,你才会深切体会到这种精神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才会感悟到老一辈革命家那种坚定的理想,不渝的信念。
  观览并衡量一个地方的意义和价值有很多方式和角度。井冈山没有多少值得夸耀的历史文化,缺乏典章遗迹可供文人翩然遐想,但正是这种蛮荒而清寂的境界,成就了见证农民革命孕育于草芥、自发在林莽的象征意义。你看这些起伏的群山,沉下的是波谷,拥起的是浪峰,那是从湘江边就开始烂熟于心的磅礴的诗意。“山,剌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柱其间。”毛泽东是位真正的诗人,一位马背诗人,从井冈山到娄山关,再到延安到北京,他用诗作吟唱着坚苦卓绝的苍茫岁月,唱响出一个全新的时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