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探花王文治——其书比董其昌更妩媚
手机日志
王文治书法运笔柔润,墨韵轻淡,疏朗空灵,风神婉美,近于董其昌的书风而更加妩媚,倜傥风流的境界是作伪者难以仿效的。瘦硬的笔画略带圆转之意,既妩媚动人,又俊爽豪逸,风神萧散,笔端毫尖处处流露才情和清秀,如同秋娘传粉,骨格清纤,姿态自佳。
一、王文治书法欣赏
王文治书法,能得董其昌神髓,与梁同书齐名。王文治平日喜用淡墨,以表现潇疏秀逸之神韵,时称“淡墨探花”,“淡墨翰林”。善画墨梅,韵致卓绝,诗宗唐、宋,自成一家,并精音律之学。王文治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同翁方纲、刘墉、梁同书齐名,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有“淡墨探花”之誉。他的书法有米元章的笔意,又得董其昌的神韵;书卷墨迹“如秋娘传粉,骨格清纤”,具有一种沉郁含蓄、旨趣深远的美;同时,他又是一个奇才,在书画鉴赏、诗文写作、音律研究、文化交流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
王文治书法用笔规矩而洒落,结构紧密而内敛,墨色以淡为主,着实是董其昌书法风貌的再现。王文治忠实地秉承帖意,但无传统帖学的流转圆媚与轻滑。其书用笔转少折多,以折为主,显得果断有致,干净利落。瘦硬的笔画略带圆转之意,既妩媚动人,又俊爽豪逸,风神萧散,笔端毫尖处处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行书作品《待月之作》清妙妍美,俊朗疏秀,可见其晋唐功底深厚。
王文治作书,喜用长锋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这与他的天然秀逸的书风有表里相成之妙,故清代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国朝刘石庵相国(指刘墉)专讲魄力,正梦楼太守(指王文治)则专取风神,故世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目。”钱泳亦将他与刘墉、梁同书作比,认为王文治中年得张即之书迹临摹,遂入轻佻一路,如同秋娘传粉,骨格清纤,姿态自佳,而欠庄重。此论虽取贬义,但对王文治的书风特色的譬喻,还是比较精当的。这种“秋娘传粉”般的格调,亦可作为真伪鉴别的依据。从传世真迹来分析,王书运笔柔润,墨韵轻淡,行间布白,疏朗空灵,气格风神极其婉美,近于董其昌的书风而更加妩媚,倜傥风流的境界是作伪者难以仿效的,莫怪当时竟有“天下三梁(指梁同书、梁衍、梁国治),不及江南一王”的说法。
王文治的书法在乾隆、嘉庆间声誉迭起,被认为最有特色的地方是起笔落笔时的姿态与众不同,风情特别潇洒,神采分外闲逸,既有米元章的笔意,又得董其昌的神韵。尤其是他的腕指功力,生动婉转,善以侧媚取势,用墨来增强作品潇洒秀逸的魅力,显示出大书法家的素质。在乾隆、嘉庆间有“天下三梁,不及江南一王”的说法。三梁说的是:梁同书、梁巘、梁国治,均为当时的名书法家,书法各有所长。一王就是指王文治。梁绍壬的《两雨般秋雨庵随笔》中说:“国朝书家,刘石庵(墉)相国专讲魄力,王梦楼太守专取风神,时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目”。
王文治一生以书法称名于世,早年习书从前辈笪重光人手,受其影响颇深。他的楷书师从褚遂良,行草书则学自《兰亭序帖》和《圣教序》。但钱泳却认为他是学赵孟頫和董其昌的用笔,中年以后改习张即之。从王文治传世书法来看,其飘逸婉柔的点画和妩媚匀净的结体,的确透露出与笪重光、董其昌二人书法的传承关系,而线条的扁薄,更是浸染于笪氏书法的结果。除笪、董二人的影响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王文治中年以后潜心禅理,对于有关佛经的书法尤其用心关注。他曾收得张即之的写经墨迹,临摹学习,因此其书风与张即之、笪重光一样有用笔扁薄的特点。
二、王文治的书法影响
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十二岁便吟诗作书,诗有唐人风范,书学米、董、后法二王,得力李北海,喜用淡墨。乾隆25年(1760)探花,时称“淡墨探花”、“淡墨翰林”,与喜用浓墨的刘墉成鲜明对照,其书名与刘墉齐。与姚鼐交往甚密。曾做翰林院侍读,后住云南临安知府。擅长诗文,与姚鼎很有交谊。中年后信佛,精研佛典。以书名世,长行楷。其书学董其昌、李邕、米芾。中年后,张即之、笪重光对其也有影响。当时,他和梁同书被视为帖学大师,并称为“梁王”。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工书法,以风韵胜。年未五十,即究心佛学。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乾隆二十九年(1764)以探花官翰林侍读,出为云南临安(今云南建水县)知府。在建水、通海等地留下过很多碑刻和对联。至今滇南一带尚有他的墨宝遗存,虽只尺中楮,民间亦视为拱璧。据王昶《湖海诗传》称:“禹卿尤工书,楷法河南,行书效《兰亭》、《圣教》;入京师,士大夫多宝重之。”王文治二十多岁时就书名遐迩传扬。
王文治二十多岁时就书名遐迩传扬。乾隆二十一年(1756),全魁、周煌出使琉球,两位使臣仰慕王文治书名,特意邀请他同行,王文治欣然答应。琉球人素好书法,得知王文治是中国书法名家,纷纷重金求书,视为至宝,十分珍重,一时间王文治在琉球书名风靡。当时朝鲜人来华,专门以饼金购得王文治书法以归,其书法声名远播海外。乾隆皇帝南巡江南时,在杭州寺庙中见其所书《钱塘僧寺碑》,大赏爱之。由于乾隆皇帝的赞赏,王文治的书法声望一下大大提高,广为流传,为士林所宝。日本很多博物馆都珍藏着王文治真迹。如东京国立博物馆、京都藤井齐成会有邻馆、冲绳县立博物馆、大分县立博物馆皆珍藏有王文治的墨宝。
王文治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他的书法天下闻名,“其书迹碑版最早见于珍存者,乃在海外之琉球,盖其应邀随册封使全魁踏足该海邦时,早已书名闻世,故琉球王室臣民往往慕名,无不争相乞书宝其翰墨者。”在琉球停留的八个月里,王文治为琉球人书写了许多书法作品,如琉球王室的名胜地楚山书有“虎岩”两个大字石刻,就是当时的琉球国王尚穆的叔父,今归仁王子尚廷烈邀请王文治书写的。王文治乘船离开四十年后,琉球的巨刹东禅寺仍悬有王文治当年所写的《来听东禅寺里钟》诗文。因为琉球朝野对王文治书法的喜爱,后来的贡使注意搜求王文治的书法作品作为给琉球王室的最佳礼品。
王文治一贯洁身自好的品行也在这次琉球之行中体现出来,并帮助他渡过了难关。原来这次琉球之行充满了风险,前有暴风袭击,后有朝廷严查。这支册封琉球国的船队在临近琉球时,突然遇到风暴,船被打翻了,王文治及船上面的人全都落水。若不是琉球国及时救援,随行的200多人恐怕一个都回不来了。船上的人员被救后,琉球国王当即送有衣、被、银两5000两,分给随行的兵士、水手、工匠136人均分,各得银36两7钱,以表示对落水人员的关心和慰问。这本是一件琉球国王体现友好的事情,谁知一些兵士不知从哪里听信了传闻,说是上一批参加册封的随行兵士曾经每人得到128两的赠银,于是从管队陈国栋起,带头闹事,率领下属兵士、衙役和水手到使臣馆逼迫使臣全魁向琉球国王索取,又鼓动部分兵士在街上闹事,抢劫当地百姓,最后迫使琉球国王拿出51000余两银子平息此事。
后来乾隆皇帝从抚臣的上表中看出破绽,就派官员调查此事,终在事情过去7个月后被查了出来。乾隆皇帝大怒,大开杀戒,一连杀了14个带头闹事的兵士,又从重处罚了一大批参与其中的人,并责令退还了所有琉球国王拿出的银两,震惊了整个朝野。王文治没有接受任何琉球国王所赠的银两,整个事件中置身事外,平安地过了这一劫。
三、王文治书画鉴赏
王文治对书画的鉴赏也有独到的功力。他作出的判断,往往使大家折服。他在临安府任上,曾以准确的判断赢得了世人的敬重。过去在临安东门城楼上有过一块“雄镇东南”的巨匾,是书法家涂晫的手笔,写得苍劲有力,不知什么原因,有一天其中的“镇”脱落,摔得只剩下了个偏旁,缺了一字,匾就没有风采,于是当地人多方奔走,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临摹涂晫笔法达到以假乱真之人,请他写了一个等大的“真”字补了上去,众多人称绝。到了王文治上任,他行到东门楼前,抬头看见上悬的巨匾,立刻对身边人说,第二个“镇”字在四个字中如同三条活龙夹着一条死蛇,知道内情的人对王文治的判断力惊讶不已,那几可乱真的“镇”字他一眼就瞧了出来。由于他的书画鉴赏能力高超,后来所到之处,请他鉴定书画的人很多,或赋诗或题跋,书画经过其品题,往往身价倍增,被视为墨宝。
研究王文治的书论少不了研究“潘画王题”这一奇特的现象。潘恭寿是一位很有影响的画派人物。《京江画派综述》中称他的画“逸韵天成,非时流所及也。平时佳作多有王梦楼题,故所风流尤为艺林盛事矣”。在绘画方面,他与王文治“潘画王题”,卷轴逾百,结为最佳搭档。世人赞誉的潘画王题现象始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当时,王文治40岁,潘恭寿28岁,两人的亲密组合一直持续到乾隆五十八(1788)年,合作的精品超过了百余件,被推崇为“自来书画家未有之盛事”。
王文治对书画研究有自己的理论,这对后来的京江画派颇具影响。他认为精于书画的人,能够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皆由取法乎上所至”。文人要学书画,应该由此入门,然后再学习参考多个名家的作品,细心品味,领会神韵,方能获得收益。
至于王文治书画鉴赏能力高超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不仅精通书法;对绘画也有研究。他本身懂画、会画,擅长画墨菊、牡丹等花卉作品,尤精于画梅,思致清逸,笔意劲秀,跋语清趣脱俗,是个多面手。
四、王文治的诗词文采成就
王文治的诗格调苍古,七古多学苏东坡。他赞同袁枚的诗论,主张不受形式法则的束缚,反对界唐划宋,主张不拘一格,注重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与独特个性。诗人袁枚评说王文治的诗另有神韵,也就是所指的篇外余韵。“卷中校勘诸公以梦楼为第一,瓯北次之,施太常又次之,盖梦楼诗从晋唐入手,故能取篇外余韵”。在当时诗人中间,多认为袁枚、蒋士荃、赵翼的诗文最佳,三人并称于世。而袁枚看来,王文治的诗名被书法名所掩,他的诗文亦为上品,“细绎公诗,方知功夫之深纯,精神之绵密,细筋入骨,高唱凌云,能兼此二者,当代能有几人哉!”
任凭性情自由流露是王文治写诗的一大风格。在他创作的归途登黄鹤楼的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和他对官场的冷淡态度,诗中说:“江汉交流地,荆吴四望通。云涛来足下,楼阁出空中。鹦鹉千秋恨,梅花一笛风。病归殊远谪,未肯怨飘蓬。”
从写诗的角度来看,王文治的天分很高,文采出众。清史中称之:“天才豪冲,眉宇轩举,少有国士之称”。同时期的著名诗人姚鼐也说:“丹徒王禹卿先生少则以诗称于丹徒,长入京师则称于京师,负气好奇,欲尽取天下异境以成其文。”“既尽读先生之诗,叹为古今所不易。”
观景记游则是王文治作山水诗的一大本色。他对景物的观察入微,描述生动,有很强的感染力。他写的《秋日深云庵晨起》诗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山阁睡初觉,禽声四面来。屋藏林影暗,窗对日光开。清涧浮红叶,颓墙绣绿苔。偶逢僧汲水,抱瓮与徘徊。”把晨起后的所见所闻描写得很仔细。诗中先用“初觉”暗示晨起,然后通过听禽声、看林影、观日光来表示在小庵内的活动;出户外后,又写看到涧水中的浮叶和破墙上的苔痕,来说明这已是秋日的景观;接着又把僧人汲水来来往往的场景进行了描写。值得注意的是,诗句中用了一个“偶”字,显得很确切而生动。
五、王文治的音律曲艺成就
从音律曲艺的角度来观察,王文治在少年时即迷上了音律。当时他有一个同乡好友茅思艾,喜欢吹箫弄琴,常组织梨园小部演唱,弹丝品竹,乐此不疲。王文治受到他的影响。后来他到了琉球,认识了琴师徐傅舟,从他那里学习到不少操琴的技法。以后他入京师,又结识了知音善曲的蒋士荃,有更多的机会享受戏曲音乐文辞之美,醉心于音律之中。
王文治对曲谱的推广也做出了贡献,他积极促成了《纳书楹曲谱》和《纳书楹四梦曲谱》的出版,做了许多审订方面的事情。杨思涛《词余丛话》中说:“王梦楼先生以书法名海内,性喜词曲,行无远近,必以歌伶一部自随,客至张乐共听,穷朝暮不倦。其辨论音律,穷极要眇,长洲叶氏纂纳书楹,遍取元、明以来院本,审订宫商,世所称叶谱也,其中多先生所纠正,论者谓叶谱功臣云。”《纳书楹曲谱》收集了许多元、明以来流传的戏曲院本,内容丰富,曲皆有谱,是一部很有分量的昆曲清唱曲集。而《纳书楹四梦曲谱》是在长洲叶氏整理前任曲谱基础上,参照相关成果加以审订,经王文治再次审订后而出版的一部昆腔曲谱。
他在执教杭州崇文书院山长期间,深受当地士绅器重。为了迎接乾隆皇帝的第五次南巡,他被重金礼聘为浙江撰制祝厘乐府九种,以为迎銮之用。撰制祝厘乐府对音律的要求非常严格,剧本的辞藻须华丽典雅,音调须端正平和,不仅要合音律,剧情也要合情合理,皇帝要过目的东西是绝对轻忽不得的。后来乾隆皇帝非常欣赏王文治撰制的祝厘乐府,分别有乾隆升平署抄本和道光刻本存世。
辞官之后,他追求什么呢?除了继续作诗、文、书法之外,他热衷于佛家的“返求本性”和以歌伶声乐“自喜”,把追求自我的性情愉悦作为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家乡,他买僮教曲,自办家乐,搬演谱奏,能自演“西楼记”等戏曲节目。乾隆五十六年,前福建巡抚伍拉纳之子过镇江,王文治留了他三天,请他听家乐。“其演戏用家乐约三十人,外有女子四人,所演西楼记,长生殿俱精”。当时他置办的家乐不论是演出的场面,还是能歌善舞的艺术都很有名气,誉满大江南北。以至后来探亲访友都要带家伶随行。
快雨堂诗稿书法册页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