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其名号】众生如不遇实相法,只有堕落
手机日志
昙鸾大师说 :
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烦恼虚妄果报众生生。
众生的罪业,是凡夫以虚妄之心、缘虚妄之境所产生的。为什么造罪?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而财色名利本来就是虚妄的,众生又起虚妄心,妄上加妄。如果不遇到实相法,众生就只能堕落。
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
念佛是实相法,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是圆满实相。临终之人虽然只念一句、十句,其功德是真实的。一实能破万虚,念佛虽然少,但是它的力量大,所以能够往生西方净土,这叫“一实”。虚实不能相比。
比如说水面上有崇山峻岭的倒影,虽然看起来有千重山、万重山,觉得很重,但是,如果拿一颗小石头丢到水里,是不是当下千重山、万重山就都被石头打碎了?
为什么呢?山看起来很大,但只是虚幻的影子;石头虽小,只有一颗,但它是实的。多虚不抵一实,一颗小石头丢进去就打碎了。
我们心中有很多罪业,如同千重山、万重山,如果不念佛,没有实相法进来,我们只能轮回六道。我们念佛,一句佛号就像一颗小石头,“嘣”丢进去,当下千山打碎,当下罪业消除。
所以,大家完全不必怀疑,一实能胜多虚,这叫“实相法”,我们念佛就是如实修行。
《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凡夫起心动念都是虚妄,如果悟不到真如佛性,我们还在虚妄里打滚,虚妄轮回,虚妄堕落。我们遇到南无阿弥陀佛了,一实能破万虚,很轻松。
昙鸾大师怎么说明“如实修行”“实相修行”呢?
如实修行者,虽常修行,实无所修行也。
如实修行,虽然在恒常修行,实际上没有修行。
我们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仰靠阿弥陀佛,就叫“如实修行”。每天在念,一天念三万声、五万声,实际上我们没有修。为什么?因为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修成的,我们不过在自然而然地相续念佛。
如果觉得“我在修行,我念了多少,我修了多少……”那是妄执修行相。我们念一万声、三万声,从本质来讲,不是我们修的,还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们自然地随顺弥陀誓愿,随忙随闲称念弥陀名号。
所以,“虽常修行”,在那里念佛,看样子是在修行,从本质来讲,随顺了阿弥陀佛的誓愿,“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就像我们坐船过海一样,虽然船在很快地向前运行,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动;虽然没有动,但是在快速地向前行进。
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如此,内心如如不动,也没有修行相,但是,这样就契合弥陀的誓愿,自然往生极乐净土。所以,不要纠结有妄想没妄想、有杂念没杂念,那都是虚妄、没有意义的。
昙鸾大师又说 :
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因为阿弥陀佛名号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六字名号本身就是实相;这个实相,是为众生成就的,是能够拯救众生的——“为物”,“物”就是众生,为了众生而成就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把实相的功德布施给我们,为我们所有,这叫“为物身”。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佛性即是实相。但是,这个实相不能自己开发,它不具备为物的功能,不能让我们自己往生、自己成佛。
可是六字名号就不一样,六字名号自身是实相圆满的果觉,同时能够利益众生,能够引导我们回归净土,有化他的功能,有济度众生的功效。
这就跟我们所讲的佛性不一样了。我们的佛性虽然在,但是我们生生世世还在轮回。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的修德——圆满修证的一切果地功德,阿弥陀佛的修德感应我们,让我们也能显发本具佛性。
就像磁铁一样 :遇到磁铁,小铁钉也能带有磁性; 如果没有磁铁来感应它,小铁钉就没有磁性。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大磁铁,我们凡夫的佛性就是小铁钉。我们虽然有佛性,但是不能开悟。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我们来称念,当下就变得也有磁性了,当下佛性就可以显发。
昙鸾大师说 :
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
名号是实相,是真实功德,信受、称名的人也得到真实功德。既然是得到真实功德了,那就决定可以往生真实功德境界的西方极乐世界。
以凡夫的身份,虽修种种妙法,因为我执的作用,皆成有漏有为法。诵《金刚经》,不能破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学《法华经》,也不能悟得诸法实相;学《华严经》,也不能证入法界观 :这些对我们来说,都不能叫“如实修行”,不是实相行。
可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不一样,这就是“称名一行 总超万行”的一方面,我们这样叫“实相行”。
(摘自东方出版社《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因编辑需要,略有改动)
文章评论
佛益
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