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强调“神藏于内”,是有积极意义的,尤其是在人们激烈竞争的今天,更有其重要价值。这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躁则消之,静则神藏”,由此可见,不仅冬季要做到精神安静,神要藏于内,即使,春、夏、秋三季也需要神藏,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非常重视思想清静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生理学研究证实,人在入静后,生命活动中枢的大脑又回复到人的儿童时代的大脑电波波慢状态,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标得到了“逆转”。经测定,高水平的气功师的脑电波与一般人有明显的不同。社会调查发现,凡经过重大精神挫折、思想打击之后,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调摄,多种疾病的发病率都有明显增加。社会实践证实,经常保持思想清静、调神养生,多练气功,可以有效地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有益身心健康。
要使“神藏于内”,首先要加强道德修养,少私寡欲。儒家创始人孔子早就提出“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这是很有道理的。从生理上来讲,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规律的进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这说明养德可以养气、养神。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如若不然,私心太重,嗜欲不止,欲望太高大多,达不到目的,就会产生忧郁、幻想、失望、悲伤、苦闷等不良情绪,从而扰乱清静之神,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导致人体气机紊乱而发病。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这里的气上、气下、气结、气缓、气乱、气消,均为人体气机失常,而气机失常将导致人体生命活动的受损,倘若能减少私心、欲望,从实际情况出发,节制对私欲和名利的奢望,则可减轻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使人变得心地但然,心情舒畅,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太上老君养生诀》里清楚指出:“且夫善摄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嫉”。这里说的再清楚不过了,否则六害不除,万物扰心,神岂能清静?
“神藏于内”的第二点是:要能调摄不良情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使你不高兴的事,甚至是悲欢、愤怒、兴高采烈。那么,应该怎样办呢?这就要学会调摄情绪,宠辱不惊。如遇事节怒,宠辱不惊,都是节制法在周摄情绪中的运用。此外,亦可采取疏泄法:就是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
冬季精神调养除要做到“神藏”外,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
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情况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
现代医学气象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生理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由于严寒的气候作用于人体所致。其发生机制为:寒冷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和降低状态,体内调节物质代谢的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的含量减少,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代谢减慢,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亦受到明显的抑制,使得血液循环变慢、脑部供血不足,植物性神经功能发生素乱,因而出现了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症候。怎样预防呢?
措施之一是,延长光照时间:因为冬季光照时间短,是情绪抑郁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分泌。
第二种办法是加强体育锻炼,因为通过体育锻炼能调整肌体的植物神经功能,使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得以抑制,减轻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激怒、焦虑、抑郁等状态。
三是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B1、B2的豆类、乳类、花生、动物内脏等,原因是若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缺乏,可影响大脑的功能和情绪。
关于季节性情感失调,祖国医学亦有认识,提出在冬天不要因枯木衰草、万物凋零而导致抑郁不欢、情绪低落,而仍要愉快、乐观。
当然,不同体质的人精神调养的具体方法也不同,这里主要谈的是养神的基本原则。
起居保健
《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些睡、晚点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而迟起以养人体阴气。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严寒,求其温暖。除起居作息合理安排外,还必须保持室内温暖恒定。若室温低则易伤元阳,室温过高,室内外温差大,就很容易外感。在起居方面,除要做到以上几点外,还应努力实践下述养生措施:
一是冬天穿衣要重视“衣服气候”。
所谓“衣服气候”,是指穿的衣服表面温度大约在零摄氏度左右,而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2~33摄氏度,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在人体皮肤周围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区,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使人体维持恒定的温度。
具中措施是: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皮肤老化,血管收缩较差,加上代谢水平低,衣着以质轻又暖和为宜。青年人代谢能力强,自身调节能力比较健全,对寒冷的刺激,皮肤血管能进行较大程度的收缩来减少体热的散失,因此,穿衣不可过厚。婴幼儿则不同,其身体较稚嫩,体温调节能力低,应注意保暖。但婴幼儿代谢旺盛,也不可捂得过厚,以免出汗过多影响健康。
二是冬季戴帽有讲究。
寒冬,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服装,热量就主要从头、手等暴露部位散失;据医学科研人员测试,处于静止状态下不戴帽的人,从其头部散失的热量是很多的。在环境气温为15摄氏度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4摄氏度时占60%,一15摄氏度时占75%。由此可见,头部的保暖与人体的热平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如俗话所说:“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袄”。
冬季戴帽应特别注重帽子能护住耳朵,儿童宜选购尖角畚箕帽、平顶流苏童帽、大腊帽(抹虎帽)等;成人宜选用针织毛线帽,如风雪帽、围衣帽或蓓蕾帽、博士帽等。若天气太冷可选购棉绒帽、罗宋帽(壶套式)、长毛绒遮耳帽,或美式圆沿、土耳其式羊绒帽;至于在高寒酷冷的地区,皮帽就成了人们外出的亲密伴侣,若能带上一顶貂、旱獭、媚、狐、羊剪绒软皮帽,就会使您自觉头身皆暖,精神愉悦。
以前不大爱戴帽子的年轻女士,现在有不少人也喜欢上了帽子。是因为戴一顶帽子,既美观,又充满诗意,给人一种高雅、富于幻想的感觉。严冬季节,女性戴一顶式样别致的女帽,不仅可御寒保暖,而且还可和服装相配,成为增加女性风采的一种装饰。
女性戴帽子要注意,帽子应与外套、围巾、手套及其他服装饰件相配,使之在颜色、式样:风格上浑然一体,给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帽子的式样还应注意和自己的年龄特点相配,有的妇女不要戴形状复杂的帽子,而应戴小小的运动帽和帽沿向后卷的帽子,这是指年轻女性而言。而年龄大者则宜戴深色帽或帽沿朝下的帽子,且帽子上的服饰不宜多。
除此以外,选择帽子,还要注意帽沿和帽顶必须与脸型、身材相配,如长脸型的人宜戴宽边帽、身材较矮的人不宜戴大帽子等。
三是寒风凛冽选围巾。
在寒冷的冬季,不论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还是儿童、年轻的小伙还是漂亮的姑娘,出门围上一条围巾,既有防风御寒之效,又能给他们增添一种美的风采。
目前的围巾图案大致可分为传统图案和现代各种对称、不对称几何图案两大类。一般说来,穿较严肃的服装时宜配传统图案的围巾;穿流行服装时,则以配现代图案的围巾为佳。气质文静者选用典雅的小花纹围巾为好,性格活泼者配上大花型围巾尤为合适。
此外,选择围巾还要考虑到身材:若是身材修长,唯独不够丰满,宜选质地稍具膨松感和丰厚性大花型图案的围巾,采用对称悬垂搭前胸围系法较好。若你仅因肩窄瘦削而稍有逊色,那么选配小花朵型。格局简朴、色彩稍微别致的围巾为宜。
从颜色上说,少女可以大红为主色调,中年妇女可以紫酱红色为主色调,男性可以中浅咖啡等中暖色为主色调。
这里要说明一点,戴围巾时,不要采用连脖子带嘴一块捂的方法,看似保暖,实则于健康不利。因为围巾大都以羊毛、兔毛、混纺毛线织成,纤维极易脱落,又因容易吸附灰尘、病菌和不常洗涤,所以,在围巾接触人的口鼻时,脱落的纤维、灰尘、病菌很容易随呼吸进人体内,使人易患呼吸道疾病。
四是寒冬脚的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再加上脚的表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温性较差,因此,脚的皮温最低,趾尖温度有时只有25℃。
祖国医学认为,足部受寒邪,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胃脘痛、腹泻、行经腹痛、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尤其是脚还与上呼吸道粘膜之间的神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脚部受凉,会引起粘膜的毛细血管收缩,造成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引致上呼吸道感染。
由上可知,人们必须重视在寒冬对脚的保健,具体措施是:
冬季鞋袜的尺寸要稍大些,脚与鞋之间应有空隙,也就是利用空气的隔热作用,增强保暖性。鞋底要适当增厚,因为鞋底厚则鞋的防寒性能好。在冰天雪地里工作的人,应穿带毛的高腰皮鞋或长筒皮靴。对于好生冻疮的人应及早穿棉鞋,有脚汗的人宜选用透气较好的棉鞋和棉线袜。当袜子和鞋垫汗湿后,要及时烤干,棉鞋内也应常烘晒。鞋袜干燥,方能保持保暖性。
五是冬季勤开窗有利身体健康。
寒凝大地,冷气袭人,有些人为了防寒保暖,不注意打开门窗,致使室内长期得不到更新换气。有些家庭为了节煤,甚至把煤炉也搬进了卧室,一边取暖,一边做饭,炒菜、这种做法很不好。
空气,眼睛看不见,手摸不着,可它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宝物,人可三日不食,却不能一刻无空气。人体日夜不息地与环境空气进行对流交换,吐故纳新,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室外空气容量大,流动快,又受阳光中紫外线消毒,花卉树木的净化,所以清新宜人,而室内空气却因人体汗液蒸发,废物排放,油烟等搅得混浊。
据调查资料,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飞沫,一般在1小时后,方可消失,有的飘浮长达30余小时。如果常开门窗换气,则污浊空气可飘走,而且室内也得到充足的光线和干燥,多种病毒、病菌也难以滋生与繁殖。有报告说,一个成年人每小时的呼吸过程中,大约要呼出20毫升的二氧化碳,假设有两人在一间6平方米房间从事轻度劳动,将门窗紧闭,不与外界通风,那么,8小时后,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就会达到足以致命的地步。
冬季,有许多疾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如流感、流脑等疾病的病原体,大都寄生于人的鼻咽部和呼吸道粘膜上,当人们咳嗽、喷嚏、说笑时,病毒、病菌则随飞沫到空气中,健康人频频吸入带毒、带菌的空气后,很容易感染病。
所以,从卫生角度来说,冷天还是应该定时开窗换气,使室内保持一定量的新鲜空气,这对正在密闭的会议室里开长会,并且吸烟的人又很多时,尤应注意。
另一方面,开窗可让阳光照进室内,借紫外线杀菌。
具体办法是:应轮换打开门窗通风换气,由于冷空气比热空气重,故宜将进风口置于低处,出风口置于稍高处。为此,北边窗户高度应比南边窗户高度略低一些,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对流交换。而对那些自然通风条件差的房间,可用电风扇机械通风。
六是冬季室温湿度保持多少合适。
冬天,外界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一般保持16℃~20℃较适合,以18℃为最理想。若大大超过这个温度会使人感到闷热或干热而心烦,令人头昏脑胀,萎靡不振。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口干舌燥,眼睛干涩,久而久之,会打破人体的生理平衡,引起生理变化,造成疾病产生。尤其是北方冬天用火炉烧煤取暖的房间,温度过高时,特别容易引起外感风寒。
若室内温度过低,会使人体散热过快,大大消耗人体的热能,常常令人感到寒冷,缩手缩脚,身体虚弱者会引起寒颤,胃肠虚弱者,会引起腹胀、胃肠痛,甚至引起关节炎病等。
至于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度,也不宜过高或过低,室内湿度过高,人体散热就比较困难,当室内温度过高时,就会令人憋闷难耐。室内温度低时,湿度高于80%,会使人体散热过决,增加寒冷感。时间长,会引起湿度症、关节炎病等。室内湿度过低,空气干燥,人的呼吸道干涩难受,造成口干舌燥。
室内正常湿度一般以30%~70%为宜,一般北方地区冬季降水量少,风多风大,气温干燥,室内湿度也较低。特别是冬天烧炉子,暖气取暖,室内空气更是干燥,人们常常需在炉子上放置水壶,让壶内的水蒸腾,向室内排放蒸气,或向地面喷洒水,使水蒸发,增加空气湿度。
七是不要蒙头睡觉。
冷天,不少人因为怕冷,睡觉时头也缩进了被窝里,这种蒙头睡觉的习惯很不好。之所以不好,是因为蒙头睡觉,被窝里的空气不流通,氧气就会越来越少,时间一长,空气就变得混浊不堪。这样,人就会感到胸闷、恶心或从睡梦中惊醒,出虚汗,第二天会感到疲劳。
八是不要夜间憋尿。
冬天夜长,有些人就寝后因怕冷而长时间憋尿。而憋尿对身体有害。
原因是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及各种有毒代谢物质。尿液在体内积存时间过长,这些有毒物质对机体就可能产生有害影响,并可能引起膀胱炎和尿道炎。经常憋尿,还可能导致尿痛、尿血和漏尿现象的出现。尤其是女性,其尿道短而宽,尿道括约肌功能较弱。此外,膀胱与输尿管交界部位“活瓣”作用也弱,憋尿会使膀胱内尿液聚升而返流至肾脏,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畏寒、发热、尿急、尿痛、腰部疼痛,倦怠乏力等等。
九是冬季电冰箱不宜停用。
一些人认为冬季气温低,食物不必存放在冰箱里,可实际上,一天中,早晚和中午的温差较大,放在外面的食物容易失去水分而变得干燥,所以保鲜程度差,但若把食物放在冰箱里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有鉴于此;为了身体健康,还是不停用电冰箱为好。
十是要注意节制性生活。
中医养生学还特别强调冬季要节制性生活,如明代养生家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指出:“冬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养脏之令,人当闭精塞神,以厚敛藏”,并引《五经通义》说:“冬至后阳气始萌,阴阳交精,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泄。”古人还主张房事应“春一、夏二、秋一、冬无”,这充分说明古人认识到,冬季节房事,因护阴精,对养生具有重要意义。《黄帝内经》里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亦说明了冬季节制房事,养藏保精,对于预防春季温病,具有很大作用。
坚持运动
冬天,因为气候寒冷,许多人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但正如俗话所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些都说明,冬季坚持体运锻炼,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
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我国北方,在地球的北极,有些人能够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野外打猎、捕鱼、生活而不发生冻伤;相反,有些在室内或温暖环境中工作的人,一旦在低温条件下生活或暴露到冷环境,就很容易发生冻伤或冻疮,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人和许多动物一样,对周围环境都有一种适应力。其中一种是冷适应,所谓冷适应是指机体在长期的寒冷刺激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使之产生一种对寒冷环境的适应力。比如,生活在寒带的爱斯基摩人、挪威人以及我国北部边疆的鄂伦春人就是冷适应的典型范例。
要适应冷,提高抗寒力,首要条件是接触寒冷,而体育运动是接触寒冷的最好方式。事实证明,冬季到户外参加体育运动,身体受到寒冷的刺激,肌肉、血管不停地收缩,能够促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同时,由于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强,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灵敏、准确地调节体温。这样,人的抗寒能力就可明显增强。据测定,参加冬季锻炼与不参加冬季锻炼的人的抗寒能力,有时相差10倍以上。
此外,由于不断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人体造血机能也发生变化,血液中的红、白细胞,血红蛋白及抵抗疾病的抗体增多,从而大大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助于预防感冒、气管炎、贫血和肺炎等疾病。
冬季参加体育运动,尽管好处很多,但以下一些问题要引起注意。第一,不要在汽车频繁往来的路边活动。汽车在行驶时会带起很大的灰尘,这些微粒悬浮在空气中,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很多有害气体或液体都能吸附在微粒上而被人吸入肺脏深处,从而促成急性或慢性病症发生,还有,汽车排出的废气由于距离人们的呼吸道很近,能直接被吸人体内。汽车内燃机排出的废气中主要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烃类、铅化合物等。汽油发动机排出的有害气体在汽车行驶的不同状态下;排出量是不同的。如烃类化合物,在汽车减速时比其他状态时的浓度要高10~15倍;而一氧化碳浓度在减速或放空挡时,由于燃烧不完全可达3.4%~4.9%。因此,健身活动尤其不宜在交通指挥灯、马路转弯或汽车站附近进行。
第二,要注意在进行长跑等运动时,容易将冷空气吞咽进胃肠道,从而引起胃肠痉挛性剧痛或腹胀。因此,为减少吞咽进过多的冷空气,运动时不宜张口呼吸、嚼口香糖、说笑了闹等。在进行体育比赛前两天应少食芹菜、韭菜、大豆、扁豆、甘薯等纤维素及氧化酶含量多的食物,可减免运动时发生腹胀。
若一旦腹痛或腹胀难忍,被迫终止运动时,可酌食少量生姜、芥未粉、豆豉、葱白等具有温胃散寒作用的食品。在脐周涂松节油或樟脑醑搽剂,再加敷热水袋可帮助排气消胀。
第三,要避免着凉。冬季到户外锻炼,要适当穿得暖和些,要戴上帽子和手套。如果风沙太大,还要戴上口罩。但也不要穿得太厚、太臃肿,以免妨碍身体的运动,加重身体的负担,乃至出汗大多,反而招致感冒。在运动中间休息时,切记穿上外套,不可任风寒乘浑身毛孔大张之时侵入体内致病。在锻炼结束时,如果身上出了汗,要擦干汗水,换上干软的内衣。要是用身子把汗捂干,就会觉得全身冰冷,容易感冒。
第四,不要在众多冒烟的庭院或胡同里锻炼,这对健康的损害也是不小的。由于煤燃烧得不完全,加上冬天的气压低,造成扩散能力弱,烟雾弥漫,可直接损害人们的健康,其中烟尘中的二氧化硫是窒息性气体:有腐蚀作用,对眼结膜和鼻咽结膜等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它可引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极高浓度时可发生声带水肿,肺水肿或呼吸道麻痹,甚至危及生命。
一些人冬日里在火力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水泥厂等大气严重污染的地方锻炼,这些工厂附近烟尘大,各种有害气体浓度较高,人吸入后对健康的损害也不小。所以,冬日的健身活动宜在大气污染轻或无污染的地方进行,如山谷河溪旁、树林草地空地等空气洁净的地方,使我们的机体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吸人更多的新鲜空气。
第五,要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这一点对于老年人、体质较弱的人尤其重要。此外,在冬天的早晨,由于冷高压的影响,往往会发生逆温现象,即上层气温高,而地表气温低,大气停止上下对流活动,工厂、家庭炉灶等排出的废气,不能向大气层扩散,使得户外空气相当污浊,能见度大大降低。在上述情况下,在室外进行锻炼不如室内为佳。
第六,冬季锻炼,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这是因为,冬季人从室内到室外,温度骤然降低,会使皮肤和肌肉立即收缩、关节和韧带僵硬,体内的代谢放缓。在这种情况下,若立即开始锻炼,有可能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而且由于心跳骤然加快,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因此,应做好准备活动,使浑身的肌肉、关节活动开,体内器官,尤其是心脏进入适应运动的状态,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使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得到改善,准备活动要做到浑身发热,这样开始活动,便会觉得四肢有力,精神饱满,寒冷也不足惧了。
第七,谈谈冷水浴。现在不少人喜欢上了在冬季进行冷水浴锻炼,事实证明,这是一项能提高耐寒力的有益运动。但是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全身性冷水浴或局部擦身。全身冷水浴水温应在10℃~16℃,脱掉衣服,站在淋浴喷头下,迅速冲洗,时间不宜过长(2~3分钟即可)。进行这种锻炼最好从夏季开始,每天坚持,这样一冬天就可以达到冷适应锻炼的目的。局部擦身的水温可在8℃~12℃,用毛巾蘸湿迅速擦身。局部擦身选择的部位常常是面部、耳部、手部、脚部等。这种方法男女老少均可采用。
第八,冬季怎样在室内练气功。冬天,虽气功场地受到一些限制,但只要利用得当,还是能产生最佳效应的。冬天在室内练功,最好选用南向的房间;若室内生有火,一定要让空气对流。
冬季气温低,气压相对升高,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潜、皮肤汗腺处于收缩状态,血液流向体表时所受阻力相应增大,易使人产生踡缩畏冷之感,故练气功时一定得选用动静相兼的功法。具体他说,不论是站式、坐式,均应采取双足拇趾抓地,尔后用意念将气引至足底,当足底有热气充盈感后,再将气引至足背,这样反复练习,不仅可使上实下虚状态转变为上虚下实而使步履稳健,还可起到防治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中风等疾患,降低冬季心血管病的发生率的效果。收功后,用力搓热双手、足,并进行抹面梳头的自体按摩。
防病保健
不知您注意没有,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大多数人物的病死都“巧”在晚秋和冬季。这向人们传输了一个重要信息:寒冷是“死神”的帮手。
现代气象医学研究认为,寒冷的气候会使许多疾病比平常更容易侵袭人体,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溢血、心肌梗塞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国外许多研究认为,冬季有80%以上的死亡率高峰与寒冷气候有关;我国的有关统计也表明,冬季有85%以上的死亡率高峰的前五天内有冷空气降温。对于心血管病来说,往往在冷空气过境后两天内死亡率达到高峰;呼吸系统疾病则在冷空气过境后三天死亡率达到高峰;脑血管病多在冷空气过境后的一天和五天各出现一个高峰。
我国民间都比较重视冬至这个日子、农历从冬至开始“数九”,它标志着寒冬来临了。据我国近30年来的气象资料反映,在每年的冬至前后都有强大的冷空气和寒潮南下,造成骤然降温,这时往往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气候。对那些年老体弱者以及患有上述疾病的人来说,这时会感到浑身难受,并引起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此民间有“冬至老人关”的说法。对于老年人来说,在冬至前后一定要加强防病保健,尽量把不利的气候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综上所述,冬天必须重视寒冷对于人的侵袭。事实证明,寒冷诱发疾病的机理是多方面的,当人体受到过度寒冷刺激时,可使热平衡系统机能发生障碍,皮肤中的感热器将冷刺激传给下丘脑,下丘脑又支配脑垂体,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寒冷对于适应能力差的老年人和危重病人的作用更明显,寒冷使人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左心室负荷加重,血压升高,这对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其他循环系统疾病都是不利的。此外,寒冷易使上腹部受凉或吞咽进冷空气,易引起胃肠痉挛;寒冷能使鼻粘膜的温度及湿度均降低,粘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减少,容易患鼻炎、感冒;寒冷亦可使人体裸露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相对缓慢,皮肤受凉时水分散失较多,常使皮肤粗糙或皲裂、老化。耳、鼻、手指等远离心脏部位,血液供应不足,常发生冻疮;寒冷还可使人体血液中纤维蛋白含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沉和血凝时间缩短等等,此时心肌梗塞和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死亡率很高。同时,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肾上腺素增加也能造成血液粘性增加和血凝时间缩短。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必须重视防病保健,具体他说,主要是以下疾病:
雪盲病的防治。
所谓雪盲,是指“雪光性眼炎”,或“雪照性眼炎”。其形成的原因是:雪光明亮;当晴日阳光普照到茫茫白雪上,其折射或反射出的光亮度则更强烈。据测定:当阳光中280~320毫微米的中波度紫外线照射到白雪上,由其反射的光波照射到人的肉眼后,眼睛的局膜。结合膜极易招致损伤,诱发奇痒、刺疼、羞明(怕光)、流泪、眼睛充血、水肿,以致短暂视物模糊不清,这一系列症状及体征表现称为“雪盲症”。
预防的办法是:当你雪后去滑雪、拍照、狩猎、远足时,宜佩戴太阳镜或有色防护眼镜,以减少雪光及阳光中紫外线对眼睛的强烈刺激。此外,雪后外出前后应服用维生素A胶丸或鱼肝油、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B族药片;在食品的选择上可多食些动物肝脏、猪眼、胡萝卜、番茄、洋葱、莲子心、木耳等。
若已患有“雪盲症”,可用2%的普鲁卡因滴眼,以镇解眼疼;用考地松眼药水点眼可消除羞明、奇痒;用0.1%肾上腺素滴眼能减轻眼部充血及水肿。
冻疮病的防治。
入冬以后,天气寒冷,不少人往往生冻疮。冻疮常常发生在手、脚、耳等部位,一般只有红、肿、痛的症状,个别严重的可能起水泡,甚至坏死。
预防的办法是:在室外锻炼或劳动,要注意对身体的裸露部分(如手、耳)的保暖,可在皮肤上涂些油脂,以减少皮肤的散热。若是站岗值勤或野外作业,应适当增加手脚的活动,以促进血液的循环。穿鞋子不要过紧,因为过紧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发生冻疮。若能平素做到用冷水洗手、洗脚和洗脸,就能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不易得冻疮。
若已发生冻疮者,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是用按摩法:因为按摩能促进手脚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使血不淤滞,从而加速痊愈。具体做法是:(1)手按摩:两手合掌、反复搓摩,使其发热,然后左手紧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接着右手紧握左手手背摩擦一下,这样反复相互共摩擦15至20次(一左一右为一次)。(2)脚心按摩:坐床上,屈膝,脚心相对,左手按右脚心,右手按左脚心,两手同时用力,反复按摩15至20次。(3)腿按摩:坐床上,腿伸直,两手紧抱左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后擦回大腿根,一下一上为一次,共擦15至20次,然后右腿同样做15至20次。
二是用食物外敷法:
生姜15克,辣椒15克,白萝卜30克,水煎洗患处;鲜山药捣烂,涂擦于患处,干即更换;或加蓖麻子仁数粒,一同捣烂外敷更好;用醋煮热,趁热湿熬患处,每日三次;以上办法是用于冻疮初起时。
若是冻疮溃烂:可用鸡蛋黄油外涂,每日二至三次;蜂蜜60克,加入猪油15克,调匀成膏,涂敷患处,每日二至三次。
三是热洗患处:
把一钱黑胡椒研成粉未后,加水适量煎煮,然后趁热洗患处。
嘴唇干裂的防治。
冬季常在室外工作的人,口周围及嘴唇会出现干裂,或者少量出血,医学上称之为口角炎。发生的原因是由嘴唇组织的特殊性引起的。因嘴唇小半部是皮肤,大半部是粘膜组织,而粘膜的柔韧性不如皮肤,加上又很薄,所以一干就容易裂开;此外,每天嘴唇与水打交道很多,个别人还有爱舔嘴唇的习惯,水分蒸发,局部湿度就会降低,加上冬季气候干燥,故嘴唇就很容易干裂。此外,是由于缺乏维生素,冬季新鲜蔬菜少,很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而嘴唇粘膜细胞的健康与维生素关系密切。预防嘴唇干裂的办法是:
要多吃新鲜蔬菜,如油菜、小白菜、黄豆芽、白萝卜等;有嘴唇干裂病史者,应尽可能戴上口罩,以保持嘴唇的温度和湿度。
治疗上,口服核黄素5毫克,每日三次,连续二周,一般即可治愈;局部可用1%龙胆紫涂擦,每日二次;亦可涂少许花生油或菜油。
皮肤瘙痒症的防治。
冬天气候寒冷,机体为防止体温的散发,皮肤及皮下的毛细血管收缩,皮脂腺与汗腺的分泌与排泄也随之减少,加上气候干燥,寒气侵袭,因而使皮肤更加干燥粗糙,而常引起皮肤发痒,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人们在冬天里洗澡换衣的次数减少了,皮肤和内衣上的污垢增多了。增多的污垢不仅刺激皮肤,还影响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与排泄功能,从而引起皮肤的疡痒感。原因之三是:冬天如穿过紧的毛织品和尼龙之类的内衣,接触皮肤时,也会导致皮肤痒感。在搞清皮肤搔痒的原因时,就不难找出预防的措施:
一是内衣裤要清洁、柔软、宽松、舒适,最好是纯棉织品。冬季使用电热毯取暖时,温度不可太高,使用时间不要过长。
二是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莱和豆制品。饮食宜清淡,勿食辛辣食物,不饮浓茶、咖啡,戒除烟酒。
三是洗澡的水温不要过高,浸泡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不要用碱性强的肥皂,洗后最好擦些润肤霜。
四是忌用手用力搔抓皮肤。皮肤干燥者睡前半小时口服一片扑尔敏或赛庚啶,日服三次鱼肝油丸,每次一粒。男性者可口服甲荃睾丸素,每次5毫克,每天二次;女性者可口服乙酰雌酚,每次0.5毫克,每天二次。
五要局部用药:氟氢松软膏、去炎松软膏、鱼肝油软膏。尿素软膏等皆可选用。
体温过低症的防治。
所谓体温过低症,是指一种身体内脏器官严重失温症。今天,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低估寒冷气候的威力而致残,甚至丧命。事实证明,人体内脏器官并非只有在零下温度时才失去热量。儿童最易受到这种伤害,营养不良的老人,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慢性甲状腺炎病人,节食者和酗酒者都容易患有“体温过低症”。如何防治呢?
一是要每餐吃饱,因为节食者和身体异常削瘦者比其它人更易患有体温过低症,冬天应随身携带一些含热量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