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鲁迅经典
情感抒怀
一、先生的笔与看客
上学的时候极不喜欢鲁迅的文章,太晦涩难懂,读起来总感觉有话不直说,含在嗓子眼里不吐不咽般的难受。所以每到鲁迅的课文,我宁愿不及格。
上学的时候极不喜欢鲁迅的文章,太晦涩难懂,读起来总感觉有话不直说,含在嗓子眼里不吐不咽般的难受。所以每到鲁迅的课文,我宁愿不及格。
今天重读鲁迅经典,突然明白先生用心良苦。先生当年弃医从文,他的笔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主题——疗救看客。百年过去了,不幸的是,先生的这一愿望没能实现,然时空之外的先生并没有放弃,疗救看客的努力依旧在继续。就是因为含在嗓子眼里的这些语言,使得鲁迅先生的文章有着超时代的价值。
“分析先生笔下的看客形象、纵观这类作品,我们从场景主次这个角度把“看客”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重大事件中的“看客”,一是一般生活场景中的“看客”。其中第一类重在“看客”的“观”,第二类则重在“看客”的“听”“议”“笑”。”“看客”一词又总是和勇士联系在一起,有重大险情重大灾情的时刻,勇士们的进退生死,成为了“活着还是死去的两难问题”。
很感谢张绍芬、顾召东两位老师,他们把先生笔下的看客形象概括为四方面非常生动:“愚昧昏庸的看客,空虚无聊、盲目跟风;冷漠得甚至残忍的看客,畏强凌弱、懦弱卑怯;忍辱屈从的奴才性格的看客,狭隘保守、盲目排斥、自尊自大。”那个时代的看客与现代的看客有两点非常有趣,一是完全一致的,都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一是鲜明对比完全不同的,是崇尚国外、过度自卑甚至自黑。我想要不要再加上一句,更有一些人则是别有用心。
突然想起老师的话来,动脑筋思考的人,一定不是第一时间扩散消息的人。
二 与老师的对话
我有一个习惯,每到纠结无助的时候,就会去请教老师。
老师,今天群里一些言论让我很难过,有人言辞激烈地指责天津大爆炸中消防官兵的牺牲是因为不专业、缺乏常识、领导无能指挥失误造成的,说如果这样做那样做才能避免这样伤亡,并对消防部队管理层提出质疑。
老师:你怎么看?
我认为任何事事后对错都自会有公断,眼前要做的是应该化悲痛为力量、而不是化悲痛为仇恨。仇恨不能凝结力量,只能让人失去理智。
老师:说这些话的人是天津大爆炸现场幸存的消防队员吗?是经验丰富的消防战士?是经历过危急时刻的一线官兵或志愿者?如果不是请告诉他:看着这些逝去的满脸青春洋溢的年轻战士的照片,我们心痛之情无法言表,我们已经把他们当做自己孩子了,我相信很多人也都把他们做自己的孩子,而心痛悲怆甚至不敢面对电视。面对我们这些失去挚爱亲人无比痛苦的家长,请给与我们最需要的温暖关怀和帮助,而不是在事实不清真相未明的时刻,再给我们凭添一层怨恨和愤怒。告诉他,消防战士的天职不仅是灭火,他们更伟大更神圣的职责还有救人!火灾和其他灾难不同的地方是要最迅速最果断,第一时间去救那些烈火中的人们。
在此,合掌感谢老师!
同时,合掌感谢时空另一段的鲁迅先生!感谢您对国人的教诲!
以上有个人观点,如有不当欢迎拍砖。
文章评论
慕清妙红
向逆火而行的消防战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向911事件中逝去的343名消防队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