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了“我”,就出现了佛。

null

 

我们的本性是没有自我的。

当我们去除了“我”的观念,

就能够以佛的眼光来看待人生。

“我”的观念只是迷执,

会蒙蔽我们的佛性。
但我们总是不断去制造这个“我”,

把这种过程重复又重复,
人生全被自我中心的观念所充塞,

这样的人生称为“业命”。

佛的生命不应该是一种业命,

我们修行的目的在于切断绕着“业”旋转的心。

如果你刻意追求开悟,

就会造出业来,并且为其所驱策,

那你只是坐在蒲团上浪费时间。

根据达摩的了解,

任何带有得失心的修行

都只是在造业而已。

把修行当开悟手段,

就哪儿也去不成。

比追求境界更重要的是:

你的修行是不是真诚?

是不是做出了正确的努力?

想要有正确的努力,

就必须对修行方式有正确的理解。

弄明白这一点,

你就会了解在坐禅时,

保持正确姿势有多么重要;

不明白这一点,

你就会把姿势与呼吸方式

误当成只是追求开悟的一种手段。

如果我们抱持的是这种态度,

那嗑药会比打坐更快让你开悟!

如果修行只是追求开悟的手段,

你就永远不可能达到开悟!

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

失去了走上这条道路的意义。

但如果我们坚定相信我们的道路,

那我们就已经开悟。

当你相信我们的道路,

开悟就存在你心中。

如果你正在修行却

无法相信当下修行的意义,

那你就什么都做不成。

你只是抱着一颗“猴心”,

在目标的四周荡来荡去。

如果你想看到什么,

就必须睁开眼睛;

如果你不明白达摩的禅法,

那就等于闭着眼睛却想看到东西。

我们并不轻视开悟的观念,

但最重要的是当下,

而非未来的某一天。

你应该在当下就做出努力,

这是修行时最需要谨记的事项。

如果能秉持禅的传统精神,

修行时摒除任何自我中心思想,

我们就会得到真正的开悟。

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会

在每个当下尽最大的努力,

这是对佛法的正确了解。

所以,我们对佛法的了解

并不是知性的理解,

我们的了解就是佛法自身,

就是修行本身。

唯有透过实际的修行,

而非阅读或沉思,

我们才可能了解佛法是什么。

我们应该持续不断地禅修,

对自己的真实本性

保有强烈的信念,

突破业力锁链的桎梏,

当我们去除了“我”,

就出现了佛。

文章评论

大和美仁

晚上好 ,祝温馨的空间,书写着友情,真挚的问候,永久的祝福,愿你一生幸福,快乐每一天。[em]e157[/em][em]e157[/em][em]e177[/em][em]e177[/em]

大和美仁

晚上好 ,祝温馨的空间,书写着友情,真挚的问候,永久的祝福,愿你一生幸福,快乐每一天。[em]e157[/em][em]e157[/em][em]e177[/em][em]e177[/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