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三个地方
感悟人生
生命的存在,必须以一定的时间相依托。即使在今天这样的科技条件下,逝去的时间也依然如两千年前孔夫子在河边上留下的那句经典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般无可逆转。好在那些曾经的空间倒是可以任我们去辗转,去流连,去咀嚼生命行程中的无限况味。
自然,人是行走的动物,蓦然回首之际,我们常常会发觉自己的双脚其实早已越出了当初我们所能想象的区间。所以倘若到了人生的秋季,你忽然兴之所至想要去重蹈一遍生命留下的片片屐痕,这同样会让你生出一种力不从心之感。更何况有些地方对你来说原本就是相见不如怀念或是避之为恐不及的。但是生命中有这样三个地方却总是让我们魂牵梦萦,让我们难以割舍,让我们愿意以精神相厮守,甚至以躯体相寄托。
第一个地方:故乡。这里的山山水水萌生了你的生命,这里的风花雪月是你生命航程中永远的背景,这里拙朴的乡音是弹奏于你耳膜与心田间的最醇厚的乐章,这里的气温总是如母亲的体温一般是你从不需要适应的温存……这里有你安土重迁的父母,这里有你两小无猜的兄弟姐妹,这里有看着你长大的乡亲,这里有你童年时嬉戏的树林池塘……这些已经成了人到中年之后我们梦境中惯常出现的内容,成为我们疲乏之时受挫之后放牧心灵的地方……
故乡,似乎有一种巨大而神奇的魔力让我们对她“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这种力量足以让那些背井离乡甚至漂洋过海如今早已声名煊赫的成功人士在他们的垂暮之年重新投入她的怀抱,叶落归根。中国人素来追求圆满的人生,无论你人生的半径有多长,而这起点和终点往往是合一的---故乡的那仁慈宽厚的黄土啊,孕育了我们,又收容了我们,让我们完成了人生轨迹的交接,让我们的生命画出了一个优美的圆。
第二个地方:给我爱情的地方。先前读欧美诗歌,记住了这样两句----“你给我爱情的地方,就是我心中的第二故乡。”爱人是另一个自己,收割爱情的地方自然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了。这“第二故乡”或许是你的恋人的家乡,或许是你们第一次幽会的场所,甚或是你们第一次相遇的地方。那地方留给你的也许是浪漫,也许是甜蜜,抑或是一种无法言说的酸涩与难以排遣的惆怅。
那苍凉的雪地里孤独地刺向天空的光秃的树丫可以留给你无限的温馨,桃红柳绿草长莺飞也可能让你觉得百般凄凉----这就要看那份爱情最终是酿成了美酒还是酸醋了。景为情设.境由心造,要不然老杜也就不会写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了。但不管怎么说,那方境域,总是被你深深掩埋要心灵的最柔软处,并且时不时地因种种因由而触起,牵动你的柔肠。那是一方最私密的空间,除了你别人难以擅入。但即便是自己恐怕也由不得你闲庭信步信马由缰,更多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作一个精神的探访。
第三个地方,子女的栖息地。这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自然也造成了我们终身搁置不下的牵挂。而今的父母没有多少再信奉“父母在,不远游”的信条,乡村的父母希望孩子进城,小城市的父母希望孩子留洋……但即便我们坚守故园,孩子走到哪里,我们的心总会跟到哪里,甚至人离他们越远,心离他们越近。晚上看电视里的天气预报,孩子居住地的天气会成为你的首选;白天读报刊上的新闻,孩子居住地的一切最让你关注。总担心漏掉他的什么信息----其实,人家恐怕忙得都没有想到你。这就是父母们一颗无怨无悔的心,不也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润滑剂?
我们心中的这三个地方,恰恰象征着我们人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从故乡走出,为了学业,为了事业、为了爱情,然后,再一次把孩子从身边放飞。当我们的孩子挣得了一方属于他们的天空,我们也就到了接近叶落归根的人生的秋天。对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来说,这似乎是一种无法挣脱的宿命;而对人类而言,却是一次飞跃,一次新生!
摘自:王淦生
文章评论
西山@三哥
刚在糖水店饮左杯黑咖啡返来,真的感觉友谊象杯咖啡,越品越香醇
2397615389
[url=http://www.bbvdd.com/d/20120403023231161ek.jpeg][img]http://ugc.qpic.cn/adapt/0/8231472a-6519-d2cf-bb45-6ee5e7e93a44/800?pt=0&ek=1&kp=1&sce=0-12-12[/img][/url][em]e142[/em]
西山@三哥
现在时势真系吾同了,小学生每星期都有两节课学电脑,吾知老师教学生打字定系打游戏,我既只识打游戏,都打咩字吾斗,女儿就打得滴斗贡啦
刀郎
X6JGZT63w [url=http://p13.freep.cn/p.aspx?u=v20_p13_photo_1204160039037883_0.jpg][img]http://ugc.qpic.cn/adapt/0/f9bc68e3-d92d-49e6-6931-d249fc80cb56/800?pt=0&ek=1&kp=1&sce=0-12-12[/img][/url] / 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