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修行
个人日记
一、钱财
很多修行人会发现,怎么自己这两年突然的运气不顺了,怎么老破财啊。以前很好赚钱的,现在很难赚钱。甚至负债累累,而越是急着赚钱还债,就越是破财,债务越来越重。
有的人,念佛。发现运气好了,财运顺利了,很欢喜。而有的人,则相反,越是修行,财运反而越背,很是烦恼。
佛家有逆度,顺度。对财运,讲究的是中道。对真修行人,要求的是功德不是福报。
就是说,你如果真修行,佛家护法和菩萨,一定会保障你的衣食住行,不会让你受冻挨饿,为吃饭而辛劳奔波。护法和菩萨会帮助你,保障你的衣食住行,保障你的生命安全。这是肯定的。
所以穷困的人,诚心念佛,护法和菩萨,会帮助他们,让他们衣食住行无忧,可以养家糊口,这样才能安心修行。此为顺度。
而对于生活过的很好,甚至奢侈浪费,开始腐败的弟子。如果他们不是真的修行,只是念佛烧香布施供养,求求福报。他们很多也会事业顺利。
而因为他们奢侈浪费,这个福报,很快就享受完了。此为顺而不度。
而真正有福报而真心修行的人,佛菩萨和护法,绝对不会让他们奢侈挥霍,很快的耗尽福报。所以这个时候就会有磨难。让他们事业不顺利,经常出现破财等等。让他们烦恼,生起出离心。不执著世俗的享受和福报.
这时,你如果还一心想着发财,甚至求菩萨让你发财。你会发现,你越念佛越是求,你越是破财。而有的人这时就会对佛菩萨失去信心,觉得,我都这么虔诚了,佛菩萨和护法怎么不保佑我呢?
其实佛菩萨和护法,都是为你好。是真正的再保护你。
你只要静下心来,就会发现。无论你怎么破财,其实你都没有倾家荡产,没有一无所有。即使有欠债,债主也不大逼迫你。而你其实还是衣食无忧。只是没法发财。而问题就在这,你是要修行呢,还是要发财?
要真修行,就应该放下贪图发财的念头。不要再为钱财而劳累一辈子,应该放下对这些东西的执着。做自己该做的喜欢做的事情,不再为钱财而辛劳,而作努力。因为你一旦发财了,就会想着要更多。更多了,有想着如何守住,如何让子孙不会败掉。所以你一辈子都在为钱财而辛劳。一辈子都在做钱财的努力。那你还如何修行?
所以,护法和菩萨,其实一直在努力的让你从世俗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让你能净心修行。同时要你懂得“惜福”。此为逆度。也是真度。
而当你碰上这个情况,我要恭喜你,因为你是真修行人。同时我要提醒你,你现在要作出选择,是要功德还是福报?是要惜福还是享福?
在此透露一个灵界秘密,冤亲债主要害一个人,而如果这个人很有福报,他们不能靠近。他们往往就是想方设法,让他发财,让他们享福,让他们腐败,这样他们很快就福报尽了。如果再加上,作恶多端。这个人,很快就会让冤亲债主,甚至拉倒地狱去。所以,一定要记住“惜福”。
你会发现很多中国古代和一些现代的大富翁,比如王永庆老先生,台塑集团创办人,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每天就是吃稀粥小菜,生活比普通百姓还简单。王永庆最疼爱的女儿王雪龄结婚,他陪送的嫁妆,除了一张无限期提供学习费用的凭据外,就是一把刮胡子刀,好让女儿自己替丈夫刮胡子!王雪龄的婚礼比一般老百姓家的还简单,连她手上的新娘捧花,也是跑到许多花店比较后才选购的最便宜的一种!当然,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王永庆从不小气。他曾一次就捐助2.5亿美元巨款给一家医院!汶川地震,老人家第一个,一次就捐款一亿元新台币。
此为我们晚辈之楷模啊,勤俭,惜福,布施。这些是真正的美德。在此,顶礼王永庆老人家!
二、姻缘
对爱情,我只说三句:付出就是幸福,受伤乃是恩赐,惜缘无论善缘还是恶缘。
对淫欲,我有两个法门:观照法门和炼精化气法门。
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是生死轮回之根本。也是修行人最大的障碍。任何真修行人,都必须过这关。
什么是真爱?如果你内心有真爱,有完全的爱。你不会去占有你的伴侣,不会害怕他的离去,无论他是对你好,还是不好;无论是留下,还是离去。爱,爱她的留下,也爱她的离去。爱她对你的好,也爱他对你的不好。
你的心如果有真爱,就从不会动摇,从不会恨,也不会害怕。反之,如果你的心,害怕他离去,恨他对你不好。那不是爱,只是贪。贪别人对你的爱。而你爱的其实只是自己。所谓的爱,只是个动听的借口。
淫欲,是一切邪恶的根源,一切束缚的根源。因为淫欲,而有妻子家室,于是被枷锁束缚。因为淫欲,而犯下种种过错。因为淫欲而贪财,而酒肉。因为淫欲而生死纠缠,六道轮回,成累劫怨亲债主,不让你解脱。
付出就是幸福。幸福在你付出时,而不是在获得回报时。
好比父母爱子女,总是想着付出,总希望子女快乐。有能力付出,是最大的欣慰。有子孙接受,那是最大的幸福。而没能力付出,那是痛苦。没子孙接受,那是悲哀。他们从没觉得付出是辛苦,更没想着要回报。他们只担心自己没能力付出,只担心子孙无法接受。付出了,他们会觉得快乐,没得付出了,他们反而觉的难过。这才是爱,是真爱,这才是幸福,是真幸福。
付出必有回报,这是因果定律。
很多人,付出必然企图回报。如果没有回报,就会产生怨恨。
有企图的付出,回报了恩情也就结束了。互不相欠了,问心无愧了。
而没有企图的付出,好比父母的爱,无论如何的回报,恩情都是报答不完的。
甚至,向受益者说“谢谢。谢谢你给我付出的机会。”心就清净自在了。
付出而得回报这很常见。付出却没回报,此事则不正常,不是人人能遇上,不是人人都有的机遇。那是真正的痛苦,那是真正的考验,也是上天对你的恩赐。
跟伤害你的人说谢谢吧。当他在地狱里受苦,你却在天堂中享福。他是你最应该感谢的人。
善恶相成,极恶之世,必生大善之人。因此恶世,成其功德。而其最应感谢的正是这极恶之人。
惜缘
爱未必一生厮守,爱也许有缘无份。 -
爱也许天各一方,爱也许毫无结果。 -
爱也也许只是,多情自古空余恨。 -
-经历了牵肠挂肚,而杳无音信,只有煎熬。 -
恨个刻骨铭心,却没机会见面,只有来世情仇。 -
煎熬了日日夜夜,痛苦得撕心裂肺,心碎得肝肠寸断, -
怨恨到同归于尽,颓废到了无生趣。堕落到花天酒地, -
你的却心更加孤单落寞,你的思念更加魂牵梦萦,你的爱却更加刻骨铭心。 -
“爱她就让她走,爱她就祝福他们,爱她就慢慢忘记她。” -
痛苦了,心碎了,绝望了,也最终放下了。你才会明白。 -
爱是真心的付出,爱是不图回报,爱是不怕受伤,爱是不奢求结果。 -
爱是曾经付出,爱是曾经拥有,爱是人生的体验,爱是内心的感受。 -
爱过了,恨过了, 放下了,孤独了。 -
你才会明白,失去的痛苦,孤独的无助。 -
才会明白:原来付出是一种幸福,受伤是一种恩赐。 -
才会懂得珍惜,惜缘,惜福,珍惜眼前人。 -
尽情的去爱你的亲人,朋友,甚至敌人。 -
因为,爱恨情仇总归空灭, 到时再想付出,斯人已经不在。 -
再想谅解,自己也已经老死。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你是否无怨无悔?
那就珍惜当下,让自己今生无悔吧。
戒淫 -
如何断淫呢?一是,炼精化气,疏导精气。二是,观照自在,欲念不生。此二法正好同释尊所传的二甘露法:观息法门和不净观相应。
读过心经的都知道,心经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整部心经的基本,就是“观自在”三字:观察-自己-当下-在做什么,在想什么。观照,就是让自己的觉知,时刻保持临在于当下。
如何观照:你要做的就是什么也不用做,只要旁观,看清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注意,无论自己想什么都不要被卷进去,也不要去压抑那些念头。你需要的就只是耐心,看清他们。看着他们产生,看着他们消灭。看着一个念头来了,一个念头又去了。你就会体验到,他们都是无常的,自生自灭,自来自取,与你很干?何须用人之绕,自堕其中?又何须断除?只要不去认同他们,跟他们保持距离,他们自会幻灭。一切尽是虚妄,自性本自清净。
《楞严经》: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此法即是炼精化气,断淫欲,得漏尽通之法。
而这个其实就是圣凡的区别,凡夫让精气外泄,轮回与生死。圣人,让精气回流,循环于三脉七轮,解脱生死轮回。
为何要右侧卧?
右侧卧时,双脚弯曲,好比静坐,丹田部位形成涡流,气息积蓄于此。晏然静守,丹田热气氤氲。这个姿势,是养气守神的好方法。丹田开窍后,修行人睡觉时都用此姿势。可以静守丹田,炼精化气。
三、名辱关
人非完人,孰能无过?那个人前不说人?哪个背后无人说?就是完人如佛祖,也还有多少外道来毁谤呢,何况他人呢?所以最好就是闭嘴!
有的人讲理,有的人不讲理。不讲理的,无论别人是对是错,都是错。无论是自己错,还是别人错,都是别人错。讲理的,就死认个理,一直较真,要个公道。你有你的理,我有我的理,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各持各的理。争斗不休。于是,讲理的,不讲理,都在争斗不休。
世俗中最多的应该是夫妻间的,婆媳间,同事竞争间等,最多争吵了。修行人,必须放下争吵,让人说,让人骂,自己恬然淡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能默而屏之的,就默然。惹不起,我们还躲不起么?我们自己闭嘴,当哑巴吧。他们骂骂出了气就算了。不必去争论,越争论,越是争斗不休。
对于教外的毁谤,也是如此。有能力,有机缘可以将他们降服。没有的话,不要去争辩,不要互相争斗。对外教,敬而远之。不皈依,也不轻毁,也不争论。但老实的修行,老实的净心。久之,外道也自然敬重你。
四、吃喝关
佛家吃素,不仅是不吃肉,还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葱蒜,韭菜,香菜,洋葱,芥末,因为这些菜有臭味,护法神不喜欢,而鬼魔喜欢。容易引诱修行人淫欲嗔怒等,毁坏戒律,乃至障碍证道,堕落地狱等,所以禁食。
吃素,最好配合打坐和念佛。打坐,气息舒畅,精气充沛,自然少食。而且,自然的自己的气息会抗拒肉臭,葱蒜之臭。而甘味于清淡的清粥小菜。
《楞严经》上说:
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杀生吃肉之戒
《楞严经》: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及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爱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於岐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线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毛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於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抽烟吸毒之戒
抽烟吸毒上瘾者,大多堕落地狱。
一、吸烟引发多种疾病,导致短寿
吸烟是慢性自杀,危害极大。烟草中含有毒物达20多种,都含大量毒素,吸之可诱发多种疾病,如:心肌梗塞、呼吸道哮喘、肺癌等,全身器官受损,并可引发急性中毒而丧命。所有这些,都会导致寿命减少,以致短寿。并使身心饱受病苦折磨。为过一时之瘾,导致身心受诸大苦,寿命减少,这难道值得吗?仁者自思!
五、睡懒觉
真修行人必须过的五关--睡功
睡是五关中最后一关,只有前面几关都通过了,才能通过这个关。这关看似简单,却集前四关之大成。过了这关才是个真修行人,才可以做到六时精进(印度六时,其实就是24小时),行住坐卧都在定中,才是真正的有了入头处,走在修行道上。念佛才可以一日至七日,一向专念,不间断。乃至漏尽解脱,修行有成。
修行人该如何睡觉?
1.姿势:吉祥卧,也就是右侧卧,左手放在左侧,右手枕头而卧。下面可以垫10-15CM高的枕头,头部抬高,容易保持清醒。这样不会昏沉,睡觉不会太深。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保持正念。睡醒后,精力充沛。这个姿势不会压迫到心脏和胃部,身心舒畅。而且,把容易起烦恼和欲望的右脉压住,让人容易保持正念。
2.养气:右侧卧,腿部弯曲,全身成弓形,气息自然的会聚在丹田。保持正念,不妄想,尤其不起淫欲。而且,精关牢固,精气不遗漏。如此自然气聚丹田,炼精化气。
色食睡一体
凡夫睡觉,一半是休息,一半是淫欲。或者行房,或者手淫,甚至梦淫。精气遗漏,精神散乱,昏昏沉沉,胡思乱梦。没有禅定的根基。醒后,全身沉重酸痛。
行者睡觉,一半是休息,一半是精进。断淫,精气不漏,炼精化气,凝神静气。调息系念,保持正念,一向专念。无论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行有行的禅定,立有立的禅定,坐有做的禅定,睡有睡的禅定。静行,静立,静坐,静卧,都是禅定。六时(24小时)精进,一向系念,不间断。
色食睡是一体,凡夫不戒淫,不断淫,所以无法修禅定,其他的一切修行都无份。
佛法修行,八万四千法门,其实都是念佛法门。为何呢?理上说,佛是什么呢?觉也。觉什么呢?觉的是清静平等慈悲的心性,也就是清净心。所以清净心,就是佛。净心,让心清静,就是念佛。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同一法门,因为都是净心法门。无论是诵经,持咒,持戒律,打坐,礼拜,布施,忍辱,其实都是在净心,都是在念佛。
经是佛说,说的是佛法,诵经就是念佛。咒是佛心,是佛的功德,持咒就是念佛。戒,是佛行,持戒更是念佛。打坐,回光返照,回归心性,就是念佛。礼拜,拜的是佛,心中更是念佛。布施,慈悲心起,就是佛性。忍辱,放下自我,就归于佛性。哪个不是念佛,哪个不是净心?
事上说,每个个宗派都有念佛法门:下根者持名念佛如显宗,中根者金刚诵念佛如密宗,上根者观想念佛如天台宗,上上根者实相念佛如禅宗。所以各宗各派都有自己的念佛法门。所以说,念佛法门普被三根万宗。反过来,三根万宗都有念佛法门,都在念佛。
而实上说,大家都在念佛,谁做的好,能切入实相,能有成就呢?那就看戒定慧三无漏学了。看谁能真的念佛,真净心。你真念佛了,必然放下种种欲望和执着,持戒清静;反之,不持戒,酒肉淫欲都断不了,又怎会是真念佛呢?
真念佛了,必可深入禅定,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六时(24小时)精进,一日乃至七日,一向系念,无间断;反之,入不了定中,怎会是真念佛呢?如此,终究可以漏尽解脱,明心见性,妙用自在;反之,妄念不断,执着分别,是己非人,争斗攻伐,又会是真念佛人呢?所谓“口念弥陀心散乱”,这边念佛,那边还在吃酒邪淫,这等人怎会是真念佛人呢?他们念佛,最多结个善缘,图个福报而已。却不是真修行人,对佛法,根本还没入门呢。
所以看一个人是否真修行,就看戒定慧。而定,是核心。因为,定能生慧,而定因戒生。真修定者,第一步就是断淫,断了生死轮回的根本。要深入禅定,先要断淫。淫根断了,其他的都好办了。杀和盗,也容易断。所以说“万恶淫为首”。不断此根,不出轮回。
有人说我是佛学院毕业的学士,硕士,博士啊。其实这些不重要。佛学,不是世俗的学问,不在学问的多少。而在实证实修。真修行者,哪怕是一句话也能证悟。反之,不实修者,就是读书破万卷了,也是虚言戏论,徒增分别烦恼,多了个法执,多个知见障,反而障碍了证悟。古今的大觉者哪个不是靠实修修出来的?几个是靠读书考试考出来的?惠能祖师,还不识字呢。听了几句就开悟了。一本《金刚经》就明心见性了。
所以修行贵在专修,无论是哪门哪派,一部经书,一个咒语,一句佛号,乃至是一个磕头,认定了,一直修去。一年,十年,一辈子,几辈子。直到证悟,如此才有成就。而不在把佛法当作学问来考究,却不去实修实证。
不二法门
有人说一门深入,有人说不二法门。以为一门深入,不二法门,就是只能修一个法门,不能有其他的法门。其实没必要那么多门户之见,门户之争。遇到你欢喜的经也好,咒语也好,佛菩萨名号也好。就拿去修,不断精进。然后自然调整,或增或减,或变换。直到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然后就认定了,一直做去,不再变换,不再怀疑,不再间断。必有成就。
一开始的时候,必然会多看看,多试试。感觉适合的留下,不适合的放弃。然后最后剩下3-5个经咒或者法门。你继续修,看看哪个最适合你。然后就以哪个为主,其他的为辅。也可以就专修一个。
不同的人,根基不同,机缘不同,所以所选的经咒和法门也不一样,组合也不一样,主次也不一样。这要看个人的实际情况决定。
一开始的时候,应该多看多学,对佛法有个整体的理智的了解。然后多试试几种法门,对各法门有个认识。最后选定自己的法门,就不再怀疑,不再间断了,一门深入,这就是不二法门。
一法通,万法通。万法通,一法圆。看到其他法门,都能自然的将其精要融入自己法门,而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于自己的法门,也不局限于他人的法门。“法本法无法”,“法无定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法门中,摄取一切法门,一切法门归于一法门。不二者,没有二元的分别和争斗也,没有一个和多个法门的分别。没有此法门和彼法门的争斗。一多无碍,万法圆融。
修显宗,深入了,就有律;再深入,就有密;更深入了,就有禅。所以显宗,同样可以摄取律宗,密宗,禅宗。反之也一样,密宗,一开始进入,先学显,然后律,之后才是密;密深入了,就是禅,明心见性。禅也一样,一开始,要先学显宗理论,之后持戒学律,之后禅定修密,最后才是禅,才可以明心见性。律宗也是,一开始,学显宗理论,然后持戒清静,之后自然可以深入禅定,密行无碍,最后明心见性。
所以,宗派之争,门户之见,大可不必。显宗好比双脚,是根基;律宗好比腹部是田地;密宗好比双手,是妙用;禅宗好比首脑,是智慧。他们本是一体,只是侧重点不一样。所以,脚不必跟手争,腹不必跟首争。争斗只是自毁其体,伤了其他宗派,受伤的是佛法的整体。一损俱损,一败俱败。
批八字看面相,事业、财运、婚姻、身体四方面综合批算,告诉你各方面命中定数,并告之五年总体运势,风水调理,欢迎加入清静(命现风水师)QQ:1149543276,分享更多精彩内容,空间有你更美丽!
文章评论
翱翔
哦弥陀佛
忏悔居士
[em]e10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