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彩瓷的历史见证【原创】
原创
釉下彩瓷的历史见证 |
在我的古陶瓷藏品中,有一件青瓷刻莲瓣纹四系小罐,罐高十,口径五,底径六,最大外腹径十厘米;造型上,小口无颈,四系呈泥条型,瓜型腹,平底;其胎灰白,微泛肉红色,但不太细,釉青中泛黄,多细小开片,片纹呈金红色,里部满釉,外部施釉不到底,并多有垂流。 其实,作为一件古代陶瓷,这件青瓷小罐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年代上不超过南北朝,下不晚于唐初,至于窑口,似乎也在南北之间;其肩部所刻莲瓣纹,不仅没有为它增加装饰效果,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嫌。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其底部露胎部分的黑色颜料,却不由得让你浮想联翩——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陶瓷在东汉末年至唐代是大发展时期,许多工艺从萌生至发展再到成熟,影响深远,千百年来传承至今,终于成就了我国古代灿烂的陶瓷文化。从这件小罐上可以看出,当年在制作过程中,工匠们所付出的艰苦摸索——在小罐成型后,本来是要烧成釉下彩瓷的,所以在干坯上进行彩绘,可上好釉后,由于釉色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所绘纹饰也根本没有显示出来,最后只好在釉上刻划当时较为流行的莲瓣纹作为装饰——所幸的是,千百年后,这件记载着先民们辛勤汗水的青瓷小罐竟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 在我国古代,任何一件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不能例外。就说古陶瓷吧,先有陶再有瓷,先有釉后有彩,如此小罐,也正是有了先民们的艰苦探索,也才有了后来成熟的长沙窑釉下彩瓷,也才有了后来的景德镇窑青花瓷,及至后来的千姿百态、百花齐放—— 在此,谨向烧制这件小罐的先民致敬,向为我中华文明作出过贡献的历代先民们致敬!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