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节里

个人日记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或“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流传至今。元宵节除了吃汤圆的习俗之外,最重要的活动便是观花灯啦,即所谓正月十五闹灯会。元宵节观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到了明朝时期已经深入民间,成为一个传统的喜庆节日。其庆祝元宵节的习俗也花样繁多,最著名的莫过于看花灯、彩灯了。

羊年的元宵节,太岁杨仙大将不会忘记,他向春天、春姑娘、白雪精灵、东风等各路神仙介绍汉民族元宵节来历及其饮食活动。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明朝对元宵节最为看重,并极度嗜好灯会,可以说,中国古时的正月花灯就数明朝闹得最欢了。  据《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应天(今南京)后,为庆贺当年的元宵节,他招徕天下富商,放灯10日。当时的南京城内盛搭彩楼,并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盏,一时蔚为大观。

 

    据《明会典》记载: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北京东华门开辟两里长的灯市,从正月初八起,至十五达到高潮,十七日结束,每晚花灯、烟火照耀通宵,鼓乐杂耍喧闹达旦。

 

    《帝城景物略》也有类似的记载:明朝京师从正月八日至十八日,东华门外有“灯市”,“贵贱相还,贫富相易贸,人物齐矣。妇人着白绫衫队而宵行。……富者灯四夕,贫者灯一夕,又甚贫者无灯。”

 

    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七年正月“癸丑(十一),元宵节近,上谕礼部臣曰:我太祖高皇帝君天下四十余年,法度明备,朕恪遵成宪,令四方无虞,民物康阜,思与臣民同乐。自正月十一为始,其赐元宵节假十日。百官朝参不奏事,有急务与本封进处分,听军民张灯饮酒为乐,五城兵马司弛夜禁,着为令。”

 

    由以上文献史籍可以看出明初时期元宵节的假期是相当长的,也是相当热闹的。到了宣德四年、五年、八年,更是把假期增加到了20天。

 

    在明朝,闹花灯是一项奢侈的活动,花费甚巨。据说,朱厚照幼年时就十分迷恋花灯,当了皇帝后更是常常为灯节花费大量的款项,采购新奇、装饰精巧的品种,悬挂在宫中,以供观赏。《明实录》记载:“上自即位以来,每岁张灯为乐,所费以数万计。1507年,库贮黄白蜡不足,复令所司买补之。”中国历史研究社编写的《明武宗外纪》记述:1507年9月(正德二年),明武宗专门从太仓金库提取了35万两巨额的银子为灯节买灯。按明中叶的物价,当时买一个丫鬟不过三、五两银子,35万两银子用来办灯节,可以买多少花灯,足见明武宗的奢侈。

 

  灯可以说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标志,灯笼也很有讲究。正月十五晚“闹灯”。打上灯笼,走遍全家所有角落,进行照明,以趋邪免灾。有些地方孝男孝孙会在自己家的祖坟上,悬挂一盏红灯,名曰“挂坟灯”,以示祭祀祖宗之意。在刚娶了新媳妇的人家,正月十五门前是要挂大红宫灯的。

元宵(汤圆 米面茶 伴灯馍 拉魂面 老鼠馍等等。过元宵节当天,早晨吃粽子麻花,午饭时兴吃“饺子面”(有面条和饺子),俗称“银线吊葫芦”,晚上才吃“元宵”。所制作的元宵,除自食外,还要连同麻花、粽子赠给亲友品尝。十五元宵日和各地饮食不同的地方,还有油茶泡麻花的习俗,觉其香、腻、酥,还可就上生葱节伴食,这算是三原名食。三原县马额、陵前等乡间,正月十五晚上,还有吃“拉魂面”的食俗。所谓“拉魂面”,即俗传一年开始,人们为了争名争利或什么纠纷,往往丢魂失魄,不顾及性命。现在坐下来全家人吃一顿“团圆面”,叙叙家常,老辈人叮咛晚辈人生要旨,吃面就像“拉魂”一样,要使他回心转意。故民间俗称其为“拉魂面”,寓意拉住丢失的魂,祈求福佑。

民间热热闹闹过元宵节,吃汤圆、舞龙灯、玩狮子、猜灯谜、赏灯花、踩高跷红红火火。到了万历朝,随着明国力的衰弱,元宵节已远不如之前热闹了。自此之后,元宵节的庆祝规模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