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是你以为的那样

个人日记

   何权峰书【 爱,不是你以为的那样】一                                                                                                                               

 

 

图片

  

                                                                               

第一篇:你不是爱错了,而是弄错了——釐清爱的三大谜思

 

迷思一:相对不等于敌对,相异反而相配。

红花配绿叶,是对立也是一种平衡。

相爱是基于对立的吸引,相处却必须溶解对立。

 

图片

 

迷思二:不同不等于不好,不合反而更适合。

爱的吸引来自于那个“相异性” ,所以夫妻不同和不合非常正常,也是“理所当然”的,反倒是要求对方相同,期待伴侣彼此就像豆荚里的两颗豆子,那才是整个婚姻问题的根源。

与相同的人在一起,反而更麻烦。(会使两人的缺点会叠加放大,且没机会以不同的观点看待问题)

感情问题是我们探索和成长的机会,而非分手的理由。

爱上一个人最大的收获是,能藉由对方对我们的挑战,让我们看到自己的问题。爱打开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从另一个人的眼睛看世界。如果我们把这项挑战当成威胁,而不是难得的成长机会,那就错失了良机。

 

图片

 

迷思三:否认不等于不存在,阴影反而显露真相

当人来到世上,以全盘接受的态度面对人事物,并没有什么对错好坏之分,然后随着成长,我们学到“二元性”。我们的自我就被分成两部分:被接受的自我和被拒绝的自我。

当你接受“我是积极热情”这样的身份认同,相对也就拒绝了“我是被动懒惰”的自我。有认同,就会产生不认同。在大部分的情形下,每一种身份认同也暗示一种价值判断,那被否定的也就成了不好、不对的事。

我们同时存在以上两者,而那些被我们排斥的部分又到哪儿去了?那些真相并没有消失,它们就形成了所谓的“阴影”。

那要如何辨识阴影?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出别人身上令我们憎恶的特质,仔细审视。你憎恶谁或很不喜欢哪种人?你最讨厌他们的哪一部分?这些都是你的阴影。

当我们身边的人具有我们阴影的一部分,我们很容易就会觉得被激怒或觉得厌恶。

心理学家称这种无意识的机制为“投射”(Projection)。我们把自己的某种特质。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而完全否认自己拥有这些特质。经过投射后,当我们看到被投射的对象表现出这些特质,就会很排斥。

投射可以让我们把各式各样的问题看作是“外在”,只因我们不愿接受它们是“在我里面”。

任何你内在不欢迎的,你就会批判。当你看到它在你或别人身上,你就会谴责。

那些我们批评的利害的人,通常就是表现出我们心中受到压抑的影子特质的人。你越讨厌,就表示阴影越严重。

我们生气,其实跟他人无关。气的是照出我内在的一面镜子。

所以阴影并不是不好,我们隐藏和排斥它们,是因为当我们对自己有个理想蓝图,于是那些不符合我们理想的就被排斥。但其实我们两者都包含,只是把自我分成两个部分。这两者都是我。 

 

 

图片

 

推荐文章:( QQ985284072)  

我的淘宝:正道禅修用品

腾讯微博       
内观群           
佛法交流群     

灵性成长 - 家庭教育群  

 

爱是个人的修行,由自爱开始

善用爱的存款避免婚姻的危机 

男人道歉,女人原谅

结婚的意义(几米)

花心(素黑)

一位女子的婚后感言:原来他比想象中爱我

爱是需要学习的

不要在心中杀死爱

恩爱秘诀

我需要你的爱——真是这样吗?

处理好这三种关系,婚姻想不幸福都难

爱情、婚姻、幸福、生活的真谛

真爱没有所谓的面子

幸福婚姻告白

为什么两个好人却没有好婚姻

如何处理婚外情

外遇就是一只扣着的碗

爱河转道--离婚的心灵法则

有一种舞蹈叫婚姻

(张晓风)

作家史铁生: 爱情问题

关于结婚--分析的太透彻了!

幸福婚姻法则

女人退一步,男人退两步

彼此成全(林海峰)

丈夫有了情人——他外遇,你内遇

爱情的真相 ( 纪伯伦 )

痛苦往往来自爱的能力缺失

  果你   有爱的能力 ..

拥有爱的能力,与谁结婚都幸福  

二十年之后  

婚姻是一场华丽的冒险  

学会爱 , 超越爱 -- 素黑  

婚姻如乘车  

夫妻相处的秘诀  

爱怕什么(毕淑敏)  

爱的三重门  

前世今生夫妻缘  

专家教你情侣相处的怎样避免吵架         

男人的两大问题 ——  沟通失败和欲望失控(素黑)          

 失落的一半在哪儿      (      素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