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印象主义画家梵谷
个人日记
后印象主义画家梵谷
梵谷,19世纪后印象主义画家,先驱者,他的画作在他死后深深影响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尤其是二十世纪的野兽派和表现主义。
梵谷,也叫梵高,出生在1853年荷兰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格尔文教派牧师,他的爷爷也是一位新教派牧师。梵谷从小就生长在一个新教家庭,耳濡目染的也是新教的教义。他是家中的长子。父亲给予了梵谷很高的期望,在他出生之后给取了他祖父同样的名字,文森特·梵谷。他父亲所信仰的新教是梵谷在出生200年前由天主教分裂的一个教派,也叫基督教。倡导的是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用血和身躯为穷困人救赎,他们的理念是为赎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为人民服务。而天主教是为贵族和宫廷服务的,讲究的是豪华,奢侈,排场。教堂装饰是金碧辉煌的,教皇拥有巨大的财富,拥有居高无上的权力。他是上帝的使者,皇帝的加冕都是由教皇授予。具有王权神受的权力。早在17世纪荷兰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的时候,地图上还还找不到荷兰这个名词,当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都被称为尼德兰。1568年爆发延续80年的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战争。之后也成为海上殖民强国,继西班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梵谷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转型之后的新生时期,在他16岁之前,所受到的教育都是基督教新教,为穷困人救赎。他的理想也是将来成为一名虔诚的牧师。可是事与愿违,在他16,17岁的时候,他随他的叔叔们进入了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跨国艺术经济公司,从事卖画工作。当时安格尔的画非常紧俏,非常好出售。为卖好画,他走遍各个艺术博物馆。甚至去画家曾经生活的地方,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然而他所在的艺术经济公司所卖的绘画几乎都是仿冒伪劣产品。由于他不懈的努力,在短短6年多的时间里,他的晋升很快由普通的销售员升迁到法国巴黎的分公司,英国的伦敦。在这期间,他浏览了很多艺术真迹,也具备很高的艺术鉴赏能力。然而他骨子里的信仰,一本被翻阅了无数次的圣经。促使他每天下班之后都会走进教堂里忏悔。
1874年的巴黎正在由莫奈为首,轰轰烈烈的发动印象主义运动。
印象主义绘画主要特点是画家通过画笔记录大自然瞬间光线的变化,使画布充满了阳光和空气的质感来,也使画布丰富多彩起来。
然而在1875年 梵谷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艺术经济公司丰厚的待遇,回到了家乡阿姆斯特丹,要求进入神学院学习。在神学院他除了要学习神学之外,还要学习哲学、医学、数学、艺术、法律等等所有一切科学。然后2年后参加考试,梵谷没有考取牧师。之后通过他父亲的影响,去了比利时一个偏远的煤矿区做了代理牧师。目睹了煤矿工人在深达500米以下的矿井里每天工作14个小时,还时常是食不果腹。每天跟煤矿接触,到了冬季,壁炉里没有取暖的炉温。整天劳作换来的是桌上极少的土豆和黑咖啡。1885年在安特卫普画的《吃马铃薯的人》就是画这时期他所看到的情景,描写的是一个村妇在桌上分割极少的马铃薯,眼神凄苦的瞅着画面左侧的男家丁,意思分明表达的是“这么点马铃薯叫我怎么分?以后我们该怎么办?”另一个妇女却拿着碗,希望能再来一点。
那时煤矿还经常出现类似于瓦斯爆炸,煤矿坍塌等事件,梵谷就用自己所在教堂收容了所有受伤的矿工,为他们包扎,给他们自己配给的食物。在他心里他认为耶稣用血为穷人救赎,他的这种行为也是为穷困人救赎。然而却遭到了教会斥责,以无视牧师的职责为由,在一年胜任期满后 没有再与他续约代理牧师之位。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低落的几年。
1879年7月代理牧师期满,他离开了比利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开始了他流浪的生活。在 他极其贫苦和痛苦的时候他拿起了画笔,打算记录他所看到的矿区生活。之后他向他的叔叔荷兰画家凡·拉帕德学习绘画。他把他的一张矿工背煤矿的素描寄给了叔叔,叔叔认为他完全违背了人体学原理。可是他认为他所看到的矿工就这样,屁股肥大,弓腰驼背的在地上前行。这是由于他们长期的从事搬运煤矿的原委。之后他离开了他的叔叔,前往海牙。在海牙的街头上,他认识了妓女西燕。1882年梵谷29岁,西燕年长梵谷几岁,可看上去比她实际年龄苍老的多。穿着极其寒酸,身边还有4~5个小孩等着她去赚钱养活。处于同情,梵谷决定与她结婚。却遭到了家人激烈的反对。甚至连他最要好的弟弟迪欧也不理解。此前,弟弟经常寄钱资助他,他的画几乎没有人来光顾。
1885年他只身来到了 安特卫普,在安特卫普艺术院学习绘画。在这期间他参观艺术博物馆,被鲁本斯的光与色彩,日本浮世绘大胆的构图所吸引。得到一些日本版画,心胸开阔了,画板色调明亮起来。以前他所画的矿工都是暗色调
1886年受弟弟迪欧的邀请,他来到了巴黎,在蒙马特认识了很多在当时还未出名的落魄画家,如特雷克、埃米尔·贝尔纳、西涅克和高更及其他印象派画家;并受他们的影响,画风有了很大的变化,色彩开始明亮了起来,黄色成了他画布里主要的提亮色。开始用点描代替传统的线、面,给人一种幻化的光的色彩来。印象派主张背上画板走出室外,用眼去感受物体在阳光的照耀下,色彩微妙的变化。
为了更强烈的感受阳光的召唤,1888年,梵谷决定只身来到了法国南部的阿尔。阿尔是一个偏远的小乡村,到处都是麦田。波浪起伏的麦田成了梵谷多次创作的题材。他的《麦田群鸦》《麦田里的丝柏树》都是描写这里的景致。阿尔还有一个特点是沿着去麦田的道路,远处的山丘随处可见的是黄灿灿的向日葵。向日葵籽可以榨油,所以也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农作物。梵谷所画的向日葵色彩饱和,颗颗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花心褐黄与花瓣的橙黄用点描的画法使人感受到粒粒葵花籽所展现出饱满立体感出来。
梵谷2月份来到阿尔,强烈的阳光和色彩使她 进入狂喜的阶段,他不停的写信告诉他在巴黎的弟弟迪欧和他在巴黎认识的绘画朋友,希望他们也能来这里与他一起感受这样的世界。可回信的几乎很少,后来只有高更给他回信。梵谷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而孤独的乡村里,心灵对朋友的到来寄托了无限的希望。他的《夜晚露天咖啡座》《星夜》都透入出他在这段时期无比孤独与寂寞。在这里他认识的唯一朋友就是邮差。后来高更终于被他打动了,决定9月份来这里与他一起创造。梵谷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狂喜的把租来的两间房重新粉刷了一番。原来自己用来做画室的房间让给了高更,并把整个房间都画满了细细碎碎的小花,他认为这比买壁纸更有价值。他为高更打了一把带扶手的椅子,为他的花瓶插上刚开的向日葵。以极其亢奋,狂喜的精力去迎接高更的到来。他错误的认为他与高更的友情不应分彼此,一起用餐,一起出门,一起绘画,甚至一起用积蓄。3个月不到的时间,摩擦开始了,高更斥责梵谷煮饭时把颜料放进锅里,梵高说高更出去找妓的频率过多,积蓄少之又少。之后他们的争吵越来越激烈,甚至到了高更不愿再回到他们租的那间房子里,他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他的这位朋友,这使得梵谷精神上产生很大的焦虑,由极度的亢奋,狂喜状态跌入到焦躁不安的忧虑当中。他时常患有幻听的现象。在圣诞前夕,他用剃须刀割掉了使他幻听的一只耳朵。这在当时那个偏僻的小乡村引起了不小的恐慌,村民一致要求把他送进圣雷米精神病院。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创作了2000多张油画和素描。其中许多非常著名的作品都是这时期绘画,如《星夜》《嘉舍医师的画像》《向日葵》等等。
22张自画像中,其中有2副是割掉耳朵之后的画作,学术界认为这和以往的自画像有所不同,以往的自画像眼睛透露出的是焦虑不安和狂躁 。割掉耳朵之后,眼睛出奇的平静,其中一张叼烟斗的自画像给人感觉梵谷此时是一个非常平静的悠闲者。医学界根据梵谷这一时期的自画像,猜测梵谷自割掉耳朵后由身体的疼痛替代精神上的痛苦。认为一个人在患有精神病以后,他持续的创作 才是他治疗精神上的疾病的最好的良药。
1890年7月,梵谷最终还是走向自杀的道路。
梵谷,也叫梵高,出生在1853年荷兰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格尔文教派牧师,他的爷爷也是一位新教派牧师。梵谷从小就生长在一个新教家庭,耳濡目染的也是新教的教义。他是家中的长子。父亲给予了梵谷很高的期望,在他出生之后给取了他祖父同样的名字,文森特·梵谷。他父亲所信仰的新教是梵谷在出生200年前由天主教分裂的一个教派,也叫基督教。倡导的是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用血和身躯为穷困人救赎,他们的理念是为赎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为人民服务。而天主教是为贵族和宫廷服务的,讲究的是豪华,奢侈,排场。教堂装饰是金碧辉煌的,教皇拥有巨大的财富,拥有居高无上的权力。他是上帝的使者,皇帝的加冕都是由教皇授予。具有王权神受的权力。早在17世纪荷兰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的时候,地图上还还找不到荷兰这个名词,当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都被称为尼德兰。1568年爆发延续80年的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战争。之后也成为海上殖民强国,继西班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梵谷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转型之后的新生时期,在他16岁之前,所受到的教育都是基督教新教,为穷困人救赎。他的理想也是将来成为一名虔诚的牧师。可是事与愿违,在他16,17岁的时候,他随他的叔叔们进入了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跨国艺术经济公司,从事卖画工作。当时安格尔的画非常紧俏,非常好出售。为卖好画,他走遍各个艺术博物馆。甚至去画家曾经生活的地方,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然而他所在的艺术经济公司所卖的绘画几乎都是仿冒伪劣产品。由于他不懈的努力,在短短6年多的时间里,他的晋升很快由普通的销售员升迁到法国巴黎的分公司,英国的伦敦。在这期间,他浏览了很多艺术真迹,也具备很高的艺术鉴赏能力。然而他骨子里的信仰,一本被翻阅了无数次的圣经。促使他每天下班之后都会走进教堂里忏悔。
1874年的巴黎正在由莫奈为首,轰轰烈烈的发动印象主义运动。
印象主义绘画主要特点是画家通过画笔记录大自然瞬间光线的变化,使画布充满了阳光和空气的质感来,也使画布丰富多彩起来。
然而在1875年 梵谷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艺术经济公司丰厚的待遇,回到了家乡阿姆斯特丹,要求进入神学院学习。在神学院他除了要学习神学之外,还要学习哲学、医学、数学、艺术、法律等等所有一切科学。然后2年后参加考试,梵谷没有考取牧师。之后通过他父亲的影响,去了比利时一个偏远的煤矿区做了代理牧师。目睹了煤矿工人在深达500米以下的矿井里每天工作14个小时,还时常是食不果腹。每天跟煤矿接触,到了冬季,壁炉里没有取暖的炉温。整天劳作换来的是桌上极少的土豆和黑咖啡。1885年在安特卫普画的《吃马铃薯的人》就是画这时期他所看到的情景,描写的是一个村妇在桌上分割极少的马铃薯,眼神凄苦的瞅着画面左侧的男家丁,意思分明表达的是“这么点马铃薯叫我怎么分?以后我们该怎么办?”另一个妇女却拿着碗,希望能再来一点。
那时煤矿还经常出现类似于瓦斯爆炸,煤矿坍塌等事件,梵谷就用自己所在教堂收容了所有受伤的矿工,为他们包扎,给他们自己配给的食物。在他心里他认为耶稣用血为穷人救赎,他的这种行为也是为穷困人救赎。然而却遭到了教会斥责,以无视牧师的职责为由,在一年胜任期满后 没有再与他续约代理牧师之位。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低落的几年。
1879年7月代理牧师期满,他离开了比利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开始了他流浪的生活。在 他极其贫苦和痛苦的时候他拿起了画笔,打算记录他所看到的矿区生活。之后他向他的叔叔荷兰画家凡·拉帕德学习绘画。他把他的一张矿工背煤矿的素描寄给了叔叔,叔叔认为他完全违背了人体学原理。可是他认为他所看到的矿工就这样,屁股肥大,弓腰驼背的在地上前行。这是由于他们长期的从事搬运煤矿的原委。之后他离开了他的叔叔,前往海牙。在海牙的街头上,他认识了妓女西燕。1882年梵谷29岁,西燕年长梵谷几岁,可看上去比她实际年龄苍老的多。穿着极其寒酸,身边还有4~5个小孩等着她去赚钱养活。处于同情,梵谷决定与她结婚。却遭到了家人激烈的反对。甚至连他最要好的弟弟迪欧也不理解。此前,弟弟经常寄钱资助他,他的画几乎没有人来光顾。
1885年他只身来到了 安特卫普,在安特卫普艺术院学习绘画。在这期间他参观艺术博物馆,被鲁本斯的光与色彩,日本浮世绘大胆的构图所吸引。得到一些日本版画,心胸开阔了,画板色调明亮起来。以前他所画的矿工都是暗色调
1886年受弟弟迪欧的邀请,他来到了巴黎,在蒙马特认识了很多在当时还未出名的落魄画家,如特雷克、埃米尔·贝尔纳、西涅克和高更及其他印象派画家;并受他们的影响,画风有了很大的变化,色彩开始明亮了起来,黄色成了他画布里主要的提亮色。开始用点描代替传统的线、面,给人一种幻化的光的色彩来。印象派主张背上画板走出室外,用眼去感受物体在阳光的照耀下,色彩微妙的变化。
为了更强烈的感受阳光的召唤,1888年,梵谷决定只身来到了法国南部的阿尔。阿尔是一个偏远的小乡村,到处都是麦田。波浪起伏的麦田成了梵谷多次创作的题材。他的《麦田群鸦》《麦田里的丝柏树》都是描写这里的景致。阿尔还有一个特点是沿着去麦田的道路,远处的山丘随处可见的是黄灿灿的向日葵。向日葵籽可以榨油,所以也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农作物。梵谷所画的向日葵色彩饱和,颗颗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花心褐黄与花瓣的橙黄用点描的画法使人感受到粒粒葵花籽所展现出饱满立体感出来。
梵谷2月份来到阿尔,强烈的阳光和色彩使她 进入狂喜的阶段,他不停的写信告诉他在巴黎的弟弟迪欧和他在巴黎认识的绘画朋友,希望他们也能来这里与他一起感受这样的世界。可回信的几乎很少,后来只有高更给他回信。梵谷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而孤独的乡村里,心灵对朋友的到来寄托了无限的希望。他的《夜晚露天咖啡座》《星夜》都透入出他在这段时期无比孤独与寂寞。在这里他认识的唯一朋友就是邮差。后来高更终于被他打动了,决定9月份来这里与他一起创造。梵谷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狂喜的把租来的两间房重新粉刷了一番。原来自己用来做画室的房间让给了高更,并把整个房间都画满了细细碎碎的小花,他认为这比买壁纸更有价值。他为高更打了一把带扶手的椅子,为他的花瓶插上刚开的向日葵。以极其亢奋,狂喜的精力去迎接高更的到来。他错误的认为他与高更的友情不应分彼此,一起用餐,一起出门,一起绘画,甚至一起用积蓄。3个月不到的时间,摩擦开始了,高更斥责梵谷煮饭时把颜料放进锅里,梵高说高更出去找妓的频率过多,积蓄少之又少。之后他们的争吵越来越激烈,甚至到了高更不愿再回到他们租的那间房子里,他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他的这位朋友,这使得梵谷精神上产生很大的焦虑,由极度的亢奋,狂喜状态跌入到焦躁不安的忧虑当中。他时常患有幻听的现象。在圣诞前夕,他用剃须刀割掉了使他幻听的一只耳朵。这在当时那个偏僻的小乡村引起了不小的恐慌,村民一致要求把他送进圣雷米精神病院。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创作了2000多张油画和素描。其中许多非常著名的作品都是这时期绘画,如《星夜》《嘉舍医师的画像》《向日葵》等等。
22张自画像中,其中有2副是割掉耳朵之后的画作,学术界认为这和以往的自画像有所不同,以往的自画像眼睛透露出的是焦虑不安和狂躁 。割掉耳朵之后,眼睛出奇的平静,其中一张叼烟斗的自画像给人感觉梵谷此时是一个非常平静的悠闲者。医学界根据梵谷这一时期的自画像,猜测梵谷自割掉耳朵后由身体的疼痛替代精神上的痛苦。认为一个人在患有精神病以后,他持续的创作 才是他治疗精神上的疾病的最好的良药。
1890年7月,梵谷最终还是走向自杀的道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