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适应,少点说教

个人日记

 

在报上看到这么一篇报道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弟兄二人,各置办了一些货物,出门去做买卖;他们来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都不穿衣服,被称做“裸人国”。

弟弟说:“这儿与我国的风俗习惯完全不同,要想在这儿做好买卖,实在不易呀!不过俗话说;入乡随俗,只要我们小心谨慎,讲话谦虚,照着他们的风俗习惯办事,想必问题不大。”哥哥却说:“无论到什么地方,礼仪不可不讲,德行不可不求。难道我们也光着身子与他们往来吗?这可太伤风败俗了。”弟弟说:古代不少贤人,虽然形体上有变化,但行为却十分正直。所谓殒身不陨行,这也是戒律所允许的

于是弟弟先进入了裸人国,过了十来天,弟弟派人来告诉哥哥,一定得按当地风俗习惯,才能办得成事。哥哥生气了:不做人,要照着畜生的样子行事,这难道是君子应该做的吗?我绝不能像弟弟那样做。

裸人国的风俗,每月初一、十五的晚上,大家用麻油擦身,用白土在身上画上各种图案,戴上各种装饰品,敲击着石头,男男女女手拉着手,唱歌跳舞。弟弟也学着他们的样子,与他们一起欢哥曼舞。裸人国的人们,无论是国王,还是普通百姓都十分喜欢弟弟,相互关系非常融洽。国王把他带去的货物全都买下来了,付给他十倍的价钱。

而他的哥哥来了之后,满口仁义道德,指责裸人国的人这也不对,那也不好。引起国王及人民的愤怒,大家抓住他,狠揍了他一顿,全部财物都被抢走了。多亏了弟弟说情,才把他救了出来。

老实巴交的哥哥,本来是好心好意地“教诲”别人,没想到却挨了顿暴打,差点丢掉了身家性命。看上去他的遭遇让人同情,可再一想,他简直就是自讨苦吃,你有你的思想,别人有别人的活法,又何必非要显示自己的“高尚”和“与众不同”呢?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人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而环境对人也有一定的要求,不懂得适应眼前的环境,却盲目地试图改造一切的人,必然是要吃大亏的。只有先入乡随俗,融入现实的环境之后,你才会拥有更多优先发言的权力,周围的人也不会对你有太强的排斥心理。


文章评论

雪杉

有道理。随乡入俗很重要。

秋天新菊

最少的投入,最大的产出。还是弟弟会做生意民。

王老大

很有现实意义的故事,祝你度过愉快美好的周末![em]e163[/em] [em]e181[/em]

王老大

顺祝你母亲节快乐幸福![em]e181[/em]

小拜年

欣赏佳作,妹妹节日快乐![em]e179[/em][em]e179[/em][em]e179[/em][em]e183[/em][em]e18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