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人
散文习作
临汾,帝尧之乡,因濒临汾河而得名。临汾的地理位置尽在悬于古楼上的四字楹联: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上的不偏于一隅,造就了临汾人接纳四方、融会贯通、决不固守的性格。
临汾人的传统文化里少不了蒲剧这一古老剧种,几经颠沛,蒲剧院的围墙或以不存,蒙尘的剧种散落在城市的角落里,有些老人儿零碎拾取,夏日午后,林荫路旁,咿呀的二胡梆子虽有些荒腔走板,却还证明着它的存在。
临汾人饶有兴致地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麻将馆生意火热,几乎每个小区都有一两家,临汾人在这里消磨时间联络感情,他们开玩笑、张长李短、议论彩票、相互打趣、谈论孩子,结识新门路。女人们在下午闲了,打扮光鲜,出门遛弯逛街,在街口边买零嘴、品评橱窗里的新款时装。
临汾人很潮,有种赶时髦不怕撞衫的决绝。这点从服饰发型可以显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某个夏天,不论长幼,人人挤进理发店烫剪一番,满街“齐刘海”飘然成风。马年春,不知从哪流行起穿黄,满街扎眼“黄泛”。忽然似有谁打了一个手势,街上女子们屁股上忽闪忽闪包着一色黑荷叶裙,招摇而过。
临汾人的传统文化里少不了蒲剧这一古老剧种,几经颠沛,蒲剧院的围墙或以不存,蒙尘的剧种散落在城市的角落里,有些老人儿零碎拾取,夏日午后,林荫路旁,咿呀的二胡梆子虽有些荒腔走板,却还证明着它的存在。
临汾人饶有兴致地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麻将馆生意火热,几乎每个小区都有一两家,临汾人在这里消磨时间联络感情,他们开玩笑、张长李短、议论彩票、相互打趣、谈论孩子,结识新门路。女人们在下午闲了,打扮光鲜,出门遛弯逛街,在街口边买零嘴、品评橱窗里的新款时装。
临汾人很潮,有种赶时髦不怕撞衫的决绝。这点从服饰发型可以显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某个夏天,不论长幼,人人挤进理发店烫剪一番,满街“齐刘海”飘然成风。马年春,不知从哪流行起穿黄,满街扎眼“黄泛”。忽然似有谁打了一个手势,街上女子们屁股上忽闪忽闪包着一色黑荷叶裙,招摇而过。
临汾人家一般都买了车,朋友多日不见,见时寒暄语也变成:学本了吗?倒也不是从此就告别了摩托车,电动车,乃至自行车,临汾人上班通常离家近,况且从最长距离的城东到城西开车不用十分钟。若是赶上上下班高峰,道路拥堵起来,还是骑车左拐右突钻行起来方便。
临汾人的作息时间几十年如一日,早8点上班,中午12点下班,下午2点30上班,若是夏季,还有午休时间。临汾地处平原,道路平坦,上下班时间,一片嘀铃铃,车流混杂。临汾人一早出门,车座上带着孩子,送幼儿园或小学校,中午下班,接上孩子,离家不远巷子口有卖面条的,宽细面条、揪片、猫耳朵、饼丝应有尽有,若是吃不惯机器面,想吃手擀面,当街就切给你,地道不糊弄人。一旁就是卖菜的小摊,买把青菜豆芽,回家炒饼丝下面条,边吃饭边看电视,吃完饭还能午休一会儿,这是大城市里早出晚归的上班族不能想象的。
临汾人家大都有两套以上房子,最好有个院子,搭建起来一圈的房间,楼上楼下,把院子遮没在房子的阴影里,这样的鸽子窝似的房子出租,几乎有一半是附近县区陪读的家长来租。若是在重点学校附近,那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房价一路看涨还是供不应求。当然,也不乏临汾城里的父母陪孩子读初三高三。如今山里的人,有了点钱,也愿意花高价把孩子送到城里受教育。
临汾人曾度过一段差了环境鼓腰包的日子,城市上空烟尘笼罩,白衬衫穿一天就灰,曾被评为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这几年临汾人终于又看到了蓝天白云,出门敢深呼吸了。还有一件临汾人引以自豪的事情,临汾的公厕世界第一,走在临汾街上你不必担心内急怎么.每隔一段就会有座装修典雅的精舍,外地人以为那是庙宇,临汾人开心一笑:那是免费公厕!
临汾人家大都有两套以上房子,最好有个院子,搭建起来一圈的房间,楼上楼下,把院子遮没在房子的阴影里,这样的鸽子窝似的房子出租,几乎有一半是附近县区陪读的家长来租。若是在重点学校附近,那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房价一路看涨还是供不应求。当然,也不乏临汾城里的父母陪孩子读初三高三。如今山里的人,有了点钱,也愿意花高价把孩子送到城里受教育。
临汾人曾度过一段差了环境鼓腰包的日子,城市上空烟尘笼罩,白衬衫穿一天就灰,曾被评为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这几年临汾人终于又看到了蓝天白云,出门敢深呼吸了。还有一件临汾人引以自豪的事情,临汾的公厕世界第一,走在临汾街上你不必担心内急怎么.每隔一段就会有座装修典雅的精舍,外地人以为那是庙宇,临汾人开心一笑:那是免费公厕!
临汾人如今拥有了沿汾河十几里开阔的濒河公园。汾河两岸散落的村庄水田荷塘一并被改造为公园,临汾人闲暇之时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园里主题公园丶石雕木刻、飞瀑帘帘、拱桥月影、栈道假山丶树木葱郁丶粉墙红瓦丶绿竹掩映丶草坪花坛、亭台楼阁,无论卵石甬道还是方砖广场都显出古雅,贴合着古城风貌。除了圈起来的古雅,临汾到处散发着新兴城市的现代气息。临汾人舍得花大力气复古,原来的尧庙被一把无名火烧毁,尧王被移至新建的占地面积巨大的廉政公园一隅。旧址上矗立起气势恢宏的华门,里面收纳了数千年华夏文明的标本,供来自八方游客瞻仰。一座古城公园更是把临汾的浩繁历史具象展示。
临汾人对外来文明迎进接纳有着高度的热情,厚实的城墙推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风吹进来,随着各种涌入的日益加快,你在临汾城里很难再找到一些和它的历史一样古老的老字号大招牌存留的痕迹。饭点上,你随意走进一家饭馆,墙上挂的菜谱,什么云南米线、重庆火锅、担担面、凉面皮等等,天南海北的都有,入口才知,没有哪一样是个味。若是外地客来临汾,请求介绍当地特色,临汾人一时语塞,饭店细数了一遍,哪家能代表临汾特色呢?临汾的土特产倒有几样,邻近小县产的大枣核桃梨子听说还出口。临汾素有花果城美誉,春夏季节,街道两旁花香扑鼻,秋来果实累垂,临汾盛产柿子,深秋时节熟透的柿子红满街,不过却没见有像模像样的加工储存。临汾是晋南产麦区,这里的人民多喜面食,家家爱户户都能把面食做得地道特色。羊汤饼子曾是当地最普通也是最具特色的吃食,过去哪条街上一年四季没有羊汤锅子摆着,一旁忙着打饼子的?如今在偏僻街巷深处也还存有,只是味道走了。临汾人求新求异,同事朋友话说请客,总把目光投向本城新开张的饭店,所谓高档饭店或国内连锁,未必有当地特色的招牌菜,却如雨后春笋,处处拔节,也许过不多时,你再去时,已经换做了澡堂招牌。
临汾人常叹口气说临汾这小地方。临汾人大多想移民外埠,子女不在身边远在外地甚至国外是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靠着包工程、搞矿业发财的临汾人,一准是要移民的,即使自己走不开,也会把子女家人送出去。普通临汾人的小家,舒适体面,却不遗余力为子女插上翅膀,让他们远走高飞,有多少老人宁肯卖掉自己的老房子,为在大城市里打工的子女付首付,也从不要求子女回临汾来生活。
如今很多人不远万里甚至从海外归来在大槐树底下寻根祭祖,而当地临汾人只是把它当做了发展经济的机会。根的观念,在临汾人的心目中,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仪式、一个概念、一种遥远了的乡愁,在临汾人心底,更广大的人生舞台在远方,只是,不知这对一个城市来说,是忧是福?
临汾人把关系网编织的密实严谨,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处,好办事,生活在小城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谁家能没点子事情?医院学校数得着的也就那几所,政府部门没人也不打紧,拐几个弯,大家都是熟人了。
临汾人逢年过节人情礼往忙的不亦乐乎,临汾工薪阶层普遍薪资较低,他们虽然低头过着简单平凡的日子,却并不妨碍他们时时在心头仰望外面的世界,向往首都北京、大上海的热烈生活,他们谈吐间那份自然而然流露的妄自菲薄,大家彼此心照而不觉有什么不妥。
临汾从古至今不缺名人,不过临汾这块地方似乎是名人的摇篮而不是舞台。临汾最著名的两所高中,临汾一中和临汾三中。在临汾人心里眼里口碑里,能上一中的多半会考到大城市里的好大学,出去了就不会回来了。而三中,据说本地官员大多有三中学历。如此看来这个城市里的一流人才都流向大城市,那些适应不了外面世界的转回来当地为官治民了?临汾人常叹口气说临汾这小地方。临汾人大多想移民外埠,子女不在身边远在外地甚至国外是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靠着包工程、搞矿业发财的临汾人,一准是要移民的,即使自己走不开,也会把子女家人送出去。普通临汾人的小家,舒适体面,却不遗余力为子女插上翅膀,让他们远走高飞,有多少老人宁肯卖掉自己的老房子,为在大城市里打工的子女付首付,也从不要求子女回临汾来生活。
如今很多人不远万里甚至从海外归来在大槐树底下寻根祭祖,而当地临汾人只是把它当做了发展经济的机会。根的观念,在临汾人的心目中,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仪式、一个概念、一种遥远了的乡愁,在临汾人心底,更广大的人生舞台在远方,只是,不知这对一个城市来说,是忧是福?
文章评论
崔来堂
作者观察细腻、描绘逼真,一地风土人情跃然纸上、活灵活现!建议文慧多写些游记类的精美散文,这样,我们只要细细捧读一番,各地风光即可尽情领受,就再不用自己费事登程前往了。[em]e179[/em]
落尘(闭关)
蝉儿的文章如钢丝面,如牛筋,有嚼劲![em]e179[/em][em]e160[/em][em]e163[/em]
小草
蝉儿好,真是好文章,平实简朴语句,细腻入微观察,把古城临汾的地理风俗,平凡朴实的临汾人写出来,至少对晋南的临汾有点了解,祝好
忧郁的骑手
说临汾象余秋雨说白发苏州。
秋雨梧桐一叶倾城*再禁言
许久未来拜访,问蝉儿安好![em]e183[/em][em]e183[/em]
水天一色
俺这些临汾人都总结不下这番名堂,辛苦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