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凤凰网:《解围大悲寺 中国佛教该反思什么才是致命之殇了》
手机日志
http://fo.ifeng.com/news/detail_2013_09/10/29470397_0.shtml
编者按:从来没有哪个寺院像辽宁大悲寺这样引发网友的激烈争论。支持方认为大悲寺不捉金钱、日中一食、百衲衣、四小时睡眠、行脚、乞食,这才是真修行,这才是真正的佛教道场。质疑方认为大悲寺修学次第混乱,虽然宣称修行特点为苦行、出坡、日中一食,但大悲寺的苦行与佛教时代的头陀行有本质的区别。有网友指出:头陀,意即对衣、食、住等弃其贪著,以修炼身心。头陀之行法,虽有十二种,但绝没有出苦力这一条。出坡劳动是佛教中国化后的产物,是农禅并作的禅行,绝不是出苦力的意思,更不属于头陀行。也有网友认为,所谓不捉金钱只是噱头,修庙就要有资金往来。凡此种种,大悲寺之争,是当代佛教不同弘法形态的碰撞?还是我们对佛教的认识出了偏差?凤凰网华人佛教特约评论员李哲撰文指出:解围大悲寺,需要我们在发起谁是佛教正宗之争时,回过头来真正关心一下,正宗的共相,到底是什么?无谓声讨,耗散了人们对于信仰的尊重——这对中国佛教,才是致命之殇。
大悲寺行脚僧团(图片来源:溯源)
文章“大悲寺之战”在网上一出,又是一场风起云涌的口水战。多年前那个由少林寺和大悲寺分别代表的——安乐型与苦行型之争的悬案,再一次引众围观。
谁代表了佛门正宗,仍是一个各方热衷于推演的命题。然而围观个性,却没有看到背后具有共性的宗教精神,没有看到两座寺庙对于彰显佛法共性所付出的坚持与努力。猎奇、泄愤、打击模范……,网络时代的流毒,已然在佛教形象上倾囊相倒。
无谓声讨,耗散了人们对于信仰的尊重——这对中国佛教,才是致命之殇。
弘法考验——信息时代的弘法模式,该如何转型?
读一半、零思维、双倍反应,这正是现如今的“微博节奏”,也正考验着现如今的“弘法节奏”。
大悲寺在近日的声明中称,对于前几年把大悲寺捧上天的“大悲寺VS少林寺对比帖”,大悲寺僧团对其在网上生、住、异、灭,几乎毫不知情、任其流变。而对于近日把大悲寺拖进泥淖的“大悲寺之战:敛财还是修行”一文,大悲寺僧团的反应却是——这是对耳根、眼根清净的考验——压根和网民不在一个频道上!
重要性X模糊性,这是信息嬗变为谣言的基本公式,网络时代的“信息暴力”正是藉此发威。随着一誉一毁的发酵、变异与扩散,大悲寺的形象在公众面前跌宕起伏。大悲寺事件,实际上昭示了一个佛教界亟待破解的命题——信息时代的弘法模式,该如何转型?
在消解信息的模糊性与非理性上,构建自己独立的发言平台,打破传统思维与网络节奏之间的不对称,或许是最必要也是最省力的,也或许是未来所有寺院都需要考虑的出路之一。
媒体道义——面对信仰的起码尊重
面对时下的舆论漩涡,大悲寺僧团保持一份沉静和包容,并重申了寺院的开放原则。相关负责人表示,寺方欢迎各地民众前去参访、参学,不仅欢迎居士、也欢迎社会人士。但希望媒体要承担起应有的道义,相关的新闻报道要做到客观属实,避免断章取义、片面夸大、错误诱导。
客观来讲,任何宗教都有苦行求索的一面,都有与世隔离的元素,这是探索心灵世界和终极意义的方式之一。俗世里荣辱得失、盛衰兴亡的起起落落,总无以抵挡死死生生的究竟困惑。拿俗世框架硬套信仰领域的人和事,未免苛刻、近于无知。
眼下,南方周末的相关评论也已发表,力图解构大悲寺的现状与历史。在整个社会缺乏信仰氛围,部分媒体工作者少有信仰常识的状态下,其行文中所流露的判断与倾向,仍有待商榷。
个性与共性——远离世俗舆论的无谓戏谑
同是禅门丛林,一同秉持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一同遵循由戒定慧息烦恼焰、一同追求明心见性了悟成佛,而大悲寺和少林寺却从这种“共性”中被抽离出来,以满足猎奇心态的“个性”,沦为了世人谈资。
大悲寺的苦行,在热恼的网络口水战中,被贴上了“另类炒作”的标签。静默如彼,却被送上风口浪尖,这是大悲寺僧团所始料不及的。
头陀苦行,是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种,由佛陀座下的大弟子迦叶尊者继承衣钵。在当今物质文明繁盛的时代,大悲寺恰恰以回归原始佛教共性根基的方式,对治贪名逐利、物欲横流的炽热习气。
原始佛教奉行“净戒”,一丝一毫均须至诚维护;而大乘佛教严守“一言有利益于苍生”都要不懈行动,不遗余力入世度生,这也正是少林寺的“净戒”内涵。作为禅宗祖庭,少林寺也有天天打坐的肃穆禅堂,可叹没有人参观,更没有人报道——注意力,全被博人眼球的个性之相抓走。
佛法应世——给你想要的,还是给你需要的
大悲寺苦行之疑、大悲寺与少林寺高下之争,也许可以集中汇归为一个核心命题:佛教在人间的存在,是按照人们想要的方式存在、还是按照人们需要的方式存在?明贤法师认为,往哪一端偏颇,都将存在问题。
人们想要的佛教,意味着要入世、人性化、迎合大众的基本诉求。然而一旦诠释过度,佛教便不可避免地被贱卖、流俗,人生无常、万法无我究竟真谛,就会轻易沦为消遣式的世俗点缀。
而人们需要的佛教,可能正是人们所不解或不屑的佛教,一味我行我素,终会背离苍生。因缘不可思议、实相难以尽观,如何以世人接受和理解的方式传递正见,可谓千古难题。
无论怎样,大悲寺之围,已将当今佛教界最为关键的问题折射了出来:对网络时代弘法转型的诉求,对佛法共性生命的呼唤,对出世入世的取舍之惑等等。
解围大悲寺,需要我们在发起谁是正宗之争时,回过头来真正关心一下,正宗的共相,到底是什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文章评论
牧北
千多年前,马祖百丈师徒因改革宗门制度,为天下佛门斥为破戒比丘。然而历史时空足以证明他们当时的抉择是正确无疑。而百丈清规历经千年时光,各门派家风迥异,不免流弊丛生,遂使天下丛林相互责难不已。然佛陀当时曾有“我法妙难思,不可议,不可说。“之语。由是可知佛陀亦未说法,而今时代却相互责难,是何道理?呜呼,时至今朝,革新趋势已成,有赖仁贤大德 尽心竭力,共襄盛举,与时代合拍。然举目九州,各自为是,责问天下。追思先贤,岂不潸然?惟愿当今翘首,摒弃嫌隙,共研忖商,已立万世。正如义玄所言:一与山门作境致,二与后人作标榜!我非宗徒,然思盛唐,各宗并举,遂使上下皆信,岂非好事!
兰音
想要的和需要的,真的是两码事。能够坚定信仰并身体力行,非一日之功。
兰音
我祈祷在黑暗世界的哪个角落,你能成为那一道足够大的光芒,我愿能够清楚地看到,你如繁星般闪耀各处,我愿你能成为汝之所在之处的光明,光耀世上所有的阴暗与苦痛。[url=http://t0.qpic.cn/mblogpic/16b71bd5572b4f523c58/160] [/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