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收集【添加中】

讲义收藏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律诗很特别,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写景而言,有工笔细描(首联),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有大笔写意(颔联),传达出秋的神韵。难怪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诗鉴赏

  滁州城的西门外有一条西涧,俗名上马河,环境幽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常去游赏、赋诗,还在涧边种了柳树。这首诗就是他即景之作。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这两句泛写暮春景物。暮春时节,诗人漫游来到涧边。此时花已凋落,只剩下一片碧绿清香的幽草,在树丛深处传来黄莺的鸣叫声。别有会心的诗人,独怜幽草,无意听黄莺歌唱,流露出恬淡的心情。接着,后面两句写傍晚景色。“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上涨,傍晚又下了一场急雨,流水愈加湍急,古渡口看不到人迹,只见一只小船,悠然自在地横在岸边。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野古渡幽静而有生趣的景象,反映出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

  末句:“野渡无人舟自横”。意境幽深渺远,向为人们称道据说北宋宣和年间,画院招考画师,考题就是“野渡无人舟自横”。各画师接到题目后,无不精心构思,大家都绞尽脑汁考虑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无人”之境。经过评选,有一幅名列榜首,被贴出来以供观赏。原来这幅画在构图上比别的画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别的画无论构思、设色怎样不同,却都只是按原诗句字面的意思,画了一个幽静的古渡口横着一只空船,表明“无人”。而这幅画的作者却独具匠心,在空船头上添上一只小鸟。这样一来,不但颇具说服力地表明“无人”,而且表现出幽深无人之境中的生趣一下子在意境上就高出众作许多。这正是韦应物的诗意所在。大家看了画后,都认为这位作者深得韦应物的诗魂,将其画名列榜首,当之无愧。

为谁风露立中宵

 绮怀(清 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赏析
       “绮”本意为“有 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 黄景仁年轻时曾同 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 首联“几回花下坐 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第二联“似此星辰 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在黄景仁的诗中, 所有虚幻的安慰全消失了,只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保持着一种望月的姿势,思念的姿势。试想,诗人独立中庭,久久望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已的衣裳,打湿了自已的心灵。而这种等待的尽头却只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望的一种心态。 第三联“缠绵思尽 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句可以和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媲美。春蚕吐丝,将自已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芭蕉”也是幽怨的意象,李商隐《代赠》诗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 尾联“三五年时三 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法国著名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黄景仁的七言律诗《绮怀十六首之十五》,也正是因为这种绝望而更有了魅力。

独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一)田园诗

田园诗顾名思义是指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歌。这类诗歌,有的直接描写田园景色,有的勾勒劳动场面,有的刻画劳动者的生活情态。一般表达赞美劳动、讴歌自然、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厌恶官场、淡泊名利的主题。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篇章如“豳风·八月”实际就是田园诗。但正式被人称为田园诗的,则从晋代陶渊明的作品开始,陶是田园诗派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唐代诗人王维、储光羲,宋代诗人杨万里、范大成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田园诗。鉴赏田园诗,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把握诗的总体构思;第二,要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第三,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例诗1

归田园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田园居》五首是陶渊明弃官归田第二年所写的一组诗,也是陶渊明的代表作,本篇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以明白如话的“田家语”叙述了作者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的体验和感受,写得极其亲切、朴实、自然。

开头两句以通俗、简洁的语言交代了劳动地点、劳动对象和劳动缘由。“草盛豆苗稀”,作者十分坦诚地表明自己疏于农事,致使田里草多苗少,这是诗人真情的自然流露。三、四两句具体写田间的劳作:理荒锄草,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然而,我们看到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却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图画,其中一个“兴”字,点明劳动的愉悦心情;“带月”二字,更烘托出农村黄昏时刻的美景。接着,诗人以白描的手法叙写“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劳动完了,要从多露的、长满草木的小路上回家,露水沾湿了衣裳,可见农事的劳累艰辛,但诗人既无埋怨,也无苦痛,而怀着一腔深情,直抒胸臆:“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看来诗人对露水打湿衣裳并不在意,只是盼着来年丰收的愿望得以实现,而自己“回归自然”的本性也决不改变。

总之,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隐居田园,躬耕陇亩,淡泊名利的心情,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愉悦。陶诗的特点是朴素、通俗、自然。这些真切动人的诗句看起来毫不费力,却独具匠心。诗人如果没有亲身参加农业劳动的感受和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就不可能写出这样平易近人又充满浓烈生活气息的诗句来。

例诗2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这是杨万里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它生动地表现了农村插秧劳作的情景。

诗的头两句,以极其通俗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全家老少齐上阵,有抛有接有拔有插,忙个不停。三、四句天公发威,大雨滂沱,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新鲜独特,且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农家儿女全副武装与天斗,与地斗,与雨斗,而“雨从头上湿到胛”又极写雨势之猛,插秧之急迫与艰辛。总之,前四句诗人以朴素通俗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紧张插秧劳动的图画。五、六句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诗中的“只不答”,不是对农妇的呼唤一声不吭,而是说没有答应她“歇半霎”的请求,更妙的是农夫还用别的话岔开:“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莳”指栽种,“匝”指完毕,这是说,秧苗刚种下,尚未挺拔,况且也没有种完,我怎么能歇得下?然后话题一转嘱咐妻子要管好小鹅小鸭,免得它们到田里糟蹋庄稼。真是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农家吃苦耐劳的品格,全部凝聚在这朴实的答话里。

杨万里号诚斋,自创“诚斋体”,其特点是平易浅近,朴实清新,富于乐观幽默和诙谐风趣,善于表现人物情态和特定生活场景。他主张“万象毕来”“生擒活捉”,即努力用自己的感官去体察,将自然风光和生活万象捕捉到笔端,然后活生生地表现出来。这首田园诗集中体现了“诚斋体”的特点和风格。
 
(二)哲理诗

哲理诗是以揭示生活道理、事物本质和规律为主要目的的诗歌。哲理诗往往取材于生活琐事和自然景观,通过形象的描绘,寄寓深刻的哲理,读后令人沉思遐想,余味无穷。

这类诗歌一般比较短小,形式灵活,手法多样,或景中含理,或以理入景,或把景情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手法上的不同,哲理诗可分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直接点出所说明的道理;二是不点出道理,而是通过形象或意境来暗示;三是通过描绘某种自然现象,把道理融于其中。

例诗1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哲理诗,通过描写池塘有活水才清澈明净来说明不断接受新鲜事物的重要。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小小半亩方塘像一面打开的明镜,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说明池水是何等的明净清澈!这两句展示形象本身,能给人以美感。

后两句引出哲理,是对池塘美的本质深入开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是代词,相当于“他”,这里代“方塘”;“如许”,如此,这样;“清”亦含“深”意。池塘为什么这样清?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小池塘的水在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朽浊。何止池塘,人有头脑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吸取新知识,提高认识,才能永远充实,永远睿智。

这首《观书有感》,重在感,意在讲道理,全诗清新、独特,富于理趣,是公认的哲理诗佳作。

例诗2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西林”即西林寺,又称乾明寺,位于庐山七岭之西。首句,道出了从不同角度看事物,得出的结果并不相同,这就是观察庐山总体而言。次句“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远处、低处所见庐山只是青山高耸,葱茏一片,愈贴近,愈登高,则眼中所见景物又各不相同,此时此际庐山局部真面目方能收于眼底。其实,仅就所见的一峰一峦,一树一石,并非庐山全貌,而庐山的全景,庐山的真面貌,庐山的总体形象,却只有在远瞩和高瞻时才能看到,否则就会囿于局部所见,而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因此诗人才叹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全诗道出了一个深刻哲理: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样性,对同一对象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就会得出不同的看法和结论。这就启发我们,要多角度看问题,要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才能看清事物的全体和本质,特别要善于选择新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这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一首山水小诗,却包含了部分与整体、微观与宏观、分析与综合等复杂理念,给读者以深深的思索与启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