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禁忌,99%的人不知道,看完转给身边的朋友!!

null

   端午节吃粽子也有一些禁忌,你都知道吗?①选购粽子时,最好不要选皮色鲜绿甚至蓝绿的粽子②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③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胃肠道病患者不宜过量食用。请转给你关爱的每一个人!!!

教你如何选购粽子

 

图片

 

1)要选购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粽子。
2)如果购买真空包装的粽子,要查看是否有漏气或鼓气现象,如果有漏气或鼓气现象则不要购买。
3)观察粽子形态应粽角端正,扎线松紧适当,无明显露角,粽体无外露。剥去粽叶,粽体具有应有的色泽,外观有光泽。无杂质,无夹生,不得有霉变、生虫和其它外来污染物。
4)食用时若感到口味不正,不要食用,粽子应具有粽叶、糯米及其它谷类食物应有的香味,不得有酸败、发霉、发馊等异味。

5)对于散装粽子应注意少量购买,或现吃现买,避免粽子变质,影响健康。

6)对于真空包装类和速冻类粽子,购买后注意按照标签所示保存方式保存,并按照标签指示的食用方法加工食用。

★注意:粽子的鉴别选购粽子要注意“返青粽叶”。一要看外观,“返青粽叶”色泽青绿,看上去很漂亮,而正常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暗发黄;二要闻味道,“返青粽叶”包的粽子煮后粽香味不浓,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三是可以看一看煮粽子的水,“返青粽叶”煮后水变绿,正常粽叶煮后水呈现淡黄色。


总结:如果能自己做粽子,尽量自己做!!


  

图片

 

粽子人人都能吃吗?


专家还建议一些人最好别吃粽子。
①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②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③胃、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
④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

总结:当然以上的忠告都是针对过量食用而已,这些患者并非绝对不能吃,偶尔吃一点点,影响并不大。

吃粽子会阻碍伤口痊愈?

图片 

民间是流传有吃糯米会使伤口起“僵疤”,变“扯”,长得很难看,因此身上有伤口的时候就不敢吃粽子了,其实这种担忧跟吃酱油会使疤痕变黑一样,是一种流传已久的谣言。
糯米在消化过程中会在胃肠道水解生成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整个过程中不可能对伤口造成感染,因此并不会阻碍伤口的愈合进程。

总结:不管怎么说,吃粽子会影响伤口愈合是没有道理也没有根据的传言而已。


图片 

健康吃“粽”小窍门

①热粽暖胃,凉粽伤胃

糯米性温,如果趁热吃可滋养温暖脾胃,但如放凉后再吃,此时的粽子又冷又硬,对于本身脾胃较虚者而言,很容易导致难消化而伤胃。“最好每次取出适量粽子食用,不要反复加热。在保留上,真空包装的粽子速冻后保存期较长,而散装的则要尽快食用。”专家提醒,吃新包出来的热粽子最新鲜健康,如果是真空包装的冷藏粽子,吃的时候要重新蒸透,或用微波炉化冻,最好吃多少拿多少,不要让它冷置后又反复加热。

②搭配小米粥 可解油腻饱胀

端午节前后可别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记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因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建议搭配时令蔬菜,餐后来一份水果,不仅享受美味,还可营养均衡,过个轻轻松松、肠胃无负担的端午节。


图片 


粽子最好不要当夜宵

“粽子不要当夜宵吃,而且最好是早上或中午吃,尽量避免做晚餐。如果非要晚上吃也一定要时间早一点、节制摄入量。”普通食物的消化途径从胃部到肠部,至少需要停留6个小时,而粽子是用糯米做的,本来就属于较难消化类食物,临睡前吃粽子,此时消化系统已进入半休眠状态,其停留在胃里的时间会拖延更久,从而反复刺激胃酸分泌,易使慢性胃病、胃溃疡患者旧疾复发。

此外,粽子属主食而非辅食,所以吃了粽子就一定要减少米饭、馒头等主食的摄入量。“一天吃一餐粽子就足以让消化系统‘大动干戈’了,所以尽量别铆起来吃两餐,不然很容易让肠胃‘罢工’。”。

总结:虽然专家们建议美味的粽子不可多吃,但只要掌握好窍门,美味与健康其实可以兼得。



相关推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粽子的做法大全              端午节饮食禁忌           端午节搞笑的祝福短信          剩粽子的华丽转身    




粽子虽美味,可不要贪吃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