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非”之间可否存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

自创

 

 
     歌手姚贝娜以
34岁妙龄,飘然逝去。随着她的去世,本来很多不了解他的人甚至不知道她的人都纷纷加入悼念和叹惜中来。也因此她曾经的歌曲被大家拿来唱拿来听,感慨她的歌,感慨她的年轻,感慨她的美貌,感慨她的捐献!大家对她与病魔的抗争给予了赞许,对她能用自己的眼角膜给予别人重现光明给予赞赏!

  英年早逝者很多,但人们不能每个人都去哀叹,但姚贝娜是给人们留下了一点什么的,所以人们惋惜她,悼念她。就如当年哥哥去世时,梅艳芳去世时,人们深切的表达着对逝者的哀悼和追思。只因为他们的歌声是那么的美,人们出于对美的追求和享受,而爱惜歌手尊敬歌手,甚至崇拜歌手。

  就在人们一片悼念歌手的同时,有一位威名显赫功绩卓著的将军也悄然逝去——张万年。将军是四朝元老。他打过蒋委员长,打过美国,打过日本,打过苏联,打过法国,打过越南,身经百战,戎马一生,战功显赫。尽管新闻报道,报纸头条,但却缺少了人们铺天盖地的惋惜。这种截然相反的反应,是否说明了人们就是肤浅或者没有道德准则呢?也不完全是。这两个人是不能放在一个天平上的,这个谁都知道。

   也许人们只是可惜了姚贝娜这个年轻的生命,只是对生命的一种爱怜和尊重。而对张老将军那绝对是不敢有半丝亵渎!这个也许就是人们在张老面前词穷的原因吧——剩下的除了敬佩还是敬佩,望尘莫及的那种敬仰!所以不敢有半点微词。

 

   由此我想到了刚刚过去不久的“双十一”“双十二”网络购物活动。

   中国人传统的节假日很多,但大多与吃有关,双十一本来是外国的光棍节,后来演变成购物节,这个从几许开始已经无法考证,但却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人们一边喊着:马云,你个败家的!一边嘻嘻哈哈疯狂网络购物。因为这一天不但降价还免邮。买得越多省的越多,哈哈哈,人们却忘了,买的越多,花的也越多。双十一的商品还没有全部到位,匆匆的双十二就到了。败家的“娘们”们一看:哇,比双十一还便宜,马上,买!!!

   这就是中国人啊!可现在也有一些“鲁迅”级别的大师开始批评:盲从!不理智!这个时候我们可不可以仔细想想:如果不是盲目购物,那么反正要买,乘减价免邮并送货上门时买有什么不妥吗?为什么一定要去实体店,花高价还得跑腿呢?这些人的脑子是不是也该洗洗,与时俱进如何?你发表观点时是为了批评而批评,还是要吸引眼球,昭示你的无知和僵化呢?

 

   中国人思维很有意思。多数都范一边倒,墙倒众人推的毛病。赵本山上春晚,已经二十多年,以前年年获特等奖,而今年一旦出现风吹草动,马上就有太多人骂他俗黑伪。可是那些年这些人都做梦去了?赵本山从来没有改他的戏路,为什么今昔差别如此之大?批评他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起来:你每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只有他会逗你一笑,只有他会每年弄个词出来?他从来没高雅过,更谈不上高贵!

   还有我们痛恨某个人大贪官时,也不能否定他改变了警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再有,可否记得那个腐败的分子,若不是他力排众议建高铁,那么今天回家的人可能都得睡马路。

还记得他每次新车下线,他从来都是坐第一排去亲自试车,那种无畏既是他的勇气也是他的犯错误的根源。

     这些所有的种种,是不是都要归于什么“是”“非”呢?他们是人,而我们的制度不健全,他们一边健全着某项制度。同时也破坏了某项制度。这个只能说我们的道德教育,责任意识,契约精神……等等“软”“硬”制度还没有建立健全。

 

   我们无论是说事议人,最好都能保持一点客观!带着点人性的宽容。

   但宽容,也不是你自己觉得自己多高,站在人家的肩头去吆五喝六,评头品足。而是据实而说,据实而论。

   其实“是”与“非只在一瞬间!

   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而已。

   生活本来就是多元的,何必那么较真?何必要求人家跟你苟同!做自己没有错,但不要强求别人就好。

文章评论

树欲动风不起

是与非,不过是圆周上的两个点,如有与无、美与丑等,目对足同,是既是非,非是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