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八路军与一个长工的情缘

个人日记

一个八路军与一个长工的情缘

 

这是一个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辽东半岛地区的一个真实故事。

那是1947年秋,在普兰店南郊(今辽宁省普兰店市)一个叫和尚屯的小村庄,八路军辽南地委留守处驻扎在当地一户地主家的大院里。

这支队伍为首的是一位脸庞黝黑、高挑的个头、二十出头的年轻军人。一身戎装虽然略显破旧、却依然将年轻军人装扮的精神帅气。他操着一口浓重的胶东口音、指挥战士们装卸着前线缴获来的各种物资。从他那忙碌的身影和从容自若的神态,处处表现出年轻军人的沉着和干练。难怪偌大的一个留守处里里外外都显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地主家里的人早在听说共产党来之前已逃之夭夭,唯一一个看家护院的人是地主家的老长工。

长工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山东汉子,身材中等、略显消瘦、一脸淳厚。日本人投降、共产党人先于国民党进入东北、地主家见势不妙、携家带口躲进大城市避风头、见自家长工忠诚可靠、又无家可归、便将家产尽数委托看守、举家而逃。

长工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人、少言寡语,做起事来却一丝不苟。自从八路军来了之后他便负起了每天给八路军做饭的责任,自己也顺便吃上一口。他见八路军相互之间称呼同志、也顺其自然地称八路军为首的那个年轻军人为柳同志。一来二去、长工与柳同志混的熟悉起来,柳同志对长工的大概情况也有了基本了解。

长工姓孙名天兴,山东省梁山县距县城120里孙家庄人氏。1893年生于山东老家,十四、五岁时(清光绪年间)跟兄长孙天德乘船渡渤海下关东讨生活、辗转来到地处辽东半岛的普兰店,后在这户地主家扛活,转眼几年过去、当年的小山东儿已经成为一位五十开外的孤寡老人。

柳同志见长工老孙头儿穷苦出身、为人憨厚、、又孤身一人,出于同情、在生活的各方面都给以关心,在留守处即将离开赴他处之时、柳同志问老孙头儿愿不愿跟部队走、老孙头儿怕对不起地主东家、犹豫再三。在柳同志的一再劝说下、才决心跟八路走。

老孙头儿临行前曾去同在普兰店落脚的兄长处告别、然后跟着柳同志离开了和尚屯那个地主大院,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48219鞍山解放,根据中共东北局的指示、辽南地委负责接管鞍山市,并负责组建鞍山市委、市政府。柳同志带领这支部队随地委机关进驻鞍山、并负责地方工业的接收和管理。

刚刚解放的鞍山、人口不足十五万,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柳同志负责的地方工业是昭和制钢所之外的(注:昭和制钢所资产中共东北局另派员接收)地方工业,基本上是手工作坊类的民族资产、以及国民党达官贵人放弃的小资产,刚刚进城的共产党人极其缺乏人手,柳同志在此情况下要组织人力去接收管理这类资产,其中就把长工孙长兴同志派到鞍山市郊的双台子农场当场长。

一个地道的农民、又没有文化,孙长兴同志上任场长没几天就自感有些不适应,回到市政府机关找到柳同志、说什么也不当这个官儿了,只求找个地方干点活儿算了。柳同志无耐,只好将孙天兴同志分配到今二一九公园的苹果园子(即鞍山石家峪址、后被日本人侵占建起了苹果园)当了一名农场普通工人。

1953年有人给老孙头儿说了一门亲,女方是鞍山海城大屯人、叫董秀芝、比老孙头儿小二十来岁。老孙头儿让柳同志夫妻俩帮忙给相对相对。

老孙头儿结婚时、柳同志将自己夫妻俩人一个月的工资送给老孙头儿当做彩礼、帮助他安一个家。

1954年老孙头儿有了自己唯一的亲骨肉、取名景福。

也就是那几年,老孙头儿到了退休的年龄,在家闲不住的他在鞍山市铁西种子商店打更、以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

老孙头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从不忘记柳同志对他的关心,逢年过节总是提着自己产的农产品来看望柳同志,他沉默寡言、即使面对柳同志也是一言不发,柳同志问一句他回答一句,不然就坐在椅子上抽自家种的旱烟、叭搭叭搭的。

他拿来的苹果是苹果园里最大最好的苹果,柳同志的孩子们到如今还记得那些漂亮的苹果呢。孩子们见到老孙头儿来、总是亲切的喊他“孙大爷”。在孩子们的记忆里、从懂事儿开始,印象里就有了孙大爷,感觉孙大爷就是家庭成员一样。

1976年老孙头儿在八十三岁时离开了人世,几年后老伴也离世,只留下了一个儿子景福。在老孙头儿弥留之际、老孙头儿问柳同志的夫人说:“柳同志没来呀,我请你们多照顾我的儿子了……。”

老孙头儿去世后、柳同志视景福为家人,景福结婚尽量多送些东西,景福下岗了、柳同志张罗给他找工作,平日里怕景福收入少不够过、总是想方设法打听他过的怎么样、并接济他,逢年过节总是给他准备一些年货让景福过得去。每逢景福涨了工资、买了房子、日子过得好了,柳同志打心眼儿里高兴啊。

景福继承了山东人的禀性和父亲的憨厚、话语不多、为人实在,父母去世后、他失去了亲人、只身一人的他一直把柳同志的家当成自己的家、把柳同志当成自己的亲叔叔,他还记得在他十四、五岁时、他的亲大爷由普兰店来鞍看望自己的弟弟之后便失去了联系。现在只有这个异姓的柳叔叔是自己世上唯一的亲人了。逢年过节、平日休息,景福总是回来孝敬和看望柳叔叔、从来不空手,那一口一个叔、一口一个婶叫得那个亲哪。

近些年柳同志也已耄耋之年、身体大不如前,在弥留之际、景福的三口之家时时守在病榻前。景福的儿子是个年近二十的小伙子,一口一个爷爷、爷爷的喊着、动人心魄、痛人肺腑、催人泪下,柳同志一直巴望着自己能有一个孙子喊他一声爷爷、可惜没有亲孙子、却有这么一个异姓孙子依偎在他身边,对他得是多大的安慰呀。

如今孙大爷不在了,柳同志也完成了对老孙头的承诺放心的离去了。老辈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相继离开了,几十年的友情随着他们那辈人的离去已经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可他们结下的延续了三代人的情缘却使这段几十年的历史瞬间成为永恒。

 

 

 

 

 

 

                                                                                                   201168

文章评论

好运来

[ft=,4,]赶紧的占位置,然后再看。[/ft]

好运来

[ft=,4,]眼眶里盛满了泪水,尚未流下。许是他们三代人的非血缘情感感动了我,或许是你的笔尖触动了我的软肋,心里酸酸的。[/ft] [ft=,4,]这篇文章略显短些,但是,笔墨浓淡适宜,把一个时间跨度在半个世纪,两个人不相识的人,有一份情缘牵扯出的三代人的平凡故事,在不足两千字的文章里展现的如此感人,可见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喜欢这篇文章。[/ft]

好运来

[ft=,4,]晚上,我会再看的,还有问题没问呢,有事先下了。[/ft]

蝶╬Ψ舞ぁ

[ft=,2,]三代人的感情 不容易呀[em]e160[/em] 如今人情薄如纸 看了这个挺感动的[/ft]

风神

[ft=,2,]山子讲的应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的八路军和穷苦人的关系,确实就是这样。 这种真挚感情和友谊,理应传承给后人。收集这些资料很辛苦,谢谢山子![/ft]

花香唯美

[ft=,2,]出世入世,[/ft][ft=,2,]人间的真情在这里体现。[/ft] [ft=,2,]想必都是真心换真心,大家才有了相互扶持的拐杖,有无穷的力量共同走过人生美好的路程![/ft]

思琪(冰踪月影)

[B][ft=,4,楷体_gb2312]非常感人至深的一段故事。我想他们之间不单单是友情能理解的,更多的是亲情的那份责任感!或者说是那种海的情怀难以割舍浪花一样伟大!这也反映出一个军人品格的伟大!那种坚持,那种不离不弃关怀,源于一份真诚的情愫。那个年代,是我们祖辈优良传统的代言,真的是!现如今,人与人之间欠缺的就是理解与关爱![/ft][/B] [B][ft=,4,楷体_gb2312]文立意明确,深刻。作者的情感,观点,表现得清楚明白,不含糊晦涩。[/ft][/B] [B][ft=,4,楷体_gb2312]叙述中生动,耐读。[/ft][/B] [B][ft=,4,楷体_gb2312]文章抓住重点,从一则心灵故事引发开去,歌颂了真,善,美的主旋律![/ft][/B]

千秋一寸心

故事感人,寄寓深刻,真情不朽!在此问候山子!

二月。

[ft=,2,]军民情深,动人的情缘由笔者娓娓道来,看似平静的文字蕴含着朴实真挚的感情,读后余味无穷。[/ft]

枫叶正红

[ft=#0099ff,5,楷体_gb2312]泪水模糊了视线.....真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好故事,感动着这三代人的真挚情感,也为这三代人的真挚情感的延续所欣慰,跨越半个世纪的情缘非常难得,为他们祝福吧,好人一生平安![/ft]

枫叶正红

[ft=,5,][ft=#0099ff,,][ft=,,楷体_gb2312]难得看到山子写出这样题材的感人故事,正像风神所说的那样,[/ft][ft=,,楷体_gb2312]收集这些资料很辛苦的,因此,也越发敬佩山子,在此,谢谢山子的辛苦劳作![/ft][/ft][/ft][ft=,2,][em]e160[/em][/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