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西藏(上篇)

个人日记

 

感 受 西 藏

 

(上篇)

 

西藏的美是无与伦比的。西藏之旅是我感受最为醉心、最为美丽的一次旅行,同时又是我感觉最为痛苦的一次旅行,强烈的痛苦便来自无声无息的高原反应,五天的时间、使我痛苦不堪、度日如年。

那一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带着对那块神奇土地的全然无知和渴望、懵懵懂懂的走进了西藏,近距离观赏和身体力行的感受青藏高原的秀美风光、触摸古老神秘的吐蕃历史,品味藏民族灿烂悠久的地域文化。

飞机从成都双流机场腾起、沿着川藏公路大致方向,越过崇山峻岭的川西大地飞往藏地。

从飞机鸟瞰,虽然飞行高度在九千米,但藏地高耸的地势、缩短了飞机与地面的相对距离,因此藏东大地清晰可见。

那是春回大地的时节,大地复苏、一派青翠,眼望此起彼伏的高山峻岭、一座座洁白如玉的雪峰点缀在绿色之巅、犹如一朵朵洁白盛开的雪莲,延绵不断的铺满大地、洁净又美丽。

在雅鲁藏布河谷,飞机降落在贡嘎县境内的贡嘎机场(拉萨机场)。在机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为数不多、迎来送往的人们,他(她)们大多手捧洁白的哈达,一声声扎西德勒,给迎来的宾客和远行的亲人送上一份份祝福,真挚的情感在眉宇间流淌、亲切又毫无做作之意。

出得机场,瞭望眼前的山岗和原野、一派绿油油又光秃秃的景象。说它光秃秃是因为海拔高的原因、没有树木甚至灌木,给人一种沧桑、荒凉之感。说它绿油油,是紧贴地面生长着一层青青的小草,在山花烂漫的时节、又给人以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在机场通往拉萨市区的路旁、一群辛勤劳作的藏民正在翻盖住房,方石在外、土坯在内,泥巴勾缝儿的房屋大墙拔地而起。

一位步履蹒跚、身着藏袍、腰悬藏刀的汉子沿着公路缓缓走着,擦肩而过的汽车扬起的尘土弥漫在汉子周边。

在穿过雅鲁藏布江大铁桥不远处的水边,一伙儿水葬(丧葬形式)仪式正在举行、让人充满无限的好奇。

天出奇的湛蓝、阳光格外明亮刺眼、白云朵朵懒散的漂浮在眼前。远处连绵的雪山和绒绒的高原草地、以及美丽的雅鲁藏布江铺盖着这块陌生的大地,五彩缤纷的色彩、明亮透彻的光线、仿佛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洗涤、显得更加耀眼绚丽,以至于不敢呼出一口浊气,生怕污染了这片纯净的画面。

一切的一切都归结为藏地的美丽,一股从未见过的陌生、新鲜、好奇、异样的藏地之风扑面而来,让人兴奋、目不暇接。

我曾见过孕育了中华儿女的黄土高原,也曾见过博大宽广、孕育着马背民族的蒙古高原,以及展开胸怀、容纳众多少数民族大家庭的云贵高原。品味黄土皑皑的沟沟壑壑 、饱览九曲十八弯的草原美景,驻足梦幻迷障的苗岭大山。看着那白羊肚包裹着的匈奴史、看着那马背上承载着的一代天骄,再看那苗乡羌寨客家老屋,无不给人留下铸入心底的深刻印象,可是当你真正踏入青藏高原那一刻起、就如同看惯了的一张素描、突然被一副美丽无比、美轮美奂的水彩画所替代,让人惊诧、赞叹和震撼,而这种视觉冲击是其它高原印象绝对无可比拟的。

眼望藏地、那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那是一处因相对封闭而保存下来的净土。面对这块神秘的土地、人们会努力寻求答案,力求解析人们心中对这块土地存有的太多好奇?

几千年来、为什么历朝历代的中央政权、将藏地只隶属而弃管。为什么官不至此、权不治政。为什么一方净土却少有人至……?是吐蕃的强悍、还是藏民的骁勇。是中央政权的刻意放纵、还是历朝历代的软弱无力、致使青藏割据、达赖专治。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高海拔恶劣的地理环境,促成了西藏政权千年独在的客观事实

历史的说,在远古时期,东亚的地势为东高西低,长江水系源自三峡而西行、经藏地流至里海(俄境),后由于千万年前印度地质板块与欧亚地质板块儿碰撞、地处印度与欧亚板块儿接合部的喜马拉雅隆起,逐渐改变而形成了目前华夏大地西部高而东部低的地势,长江之水开始东行流入太平洋。

早在两千万年前,青藏高原海拔几近两千米,而今平均海拔已近四仟米,致使青藏高原空气稀薄、万物匮乏、因此人丁稀少。换句话说,那是块人类生存很不舒服的地方。

青藏高原地大物稀,几千年来人口繁衍不过几百万,充分表明在那里人类生存不易、建设发展更难,所以青藏高原得以保留了更多的原生态,历朝历代中央政权不曾过多染指,也就不足为怪了。

除了西藏保留了极为美丽的自然环境而外、想当年,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松赞干布为其先后建起大昭寺和布达拉宫,掀起了藏汉历史空前的团结,也因此繁荣了藏地文化和经济。几百年后,蒙古铁骑席卷中亚、忽必烈再度联史藏地、形成蒙藏之地百余年的和平景象,后来大明天子力促藏地回归、终于形成华夏之地大一统,奠定了中华版图的最终规模、促成了中华多民族大家庭空前的团结与繁荣。

在藏汉民族交流的历史长河中,不管是身为贵胄的文成公主、还是那些用自己的脚板走出了链接汉藏两地、行进在茶马古道上的贩夫走卒,是他(她)们用生命共同创造了汉藏两地友好交往的历史、丰富了汉藏两地多彩的地域文化和古道文化,以至于成为今天人们所珍视的宝贵历史财富。

在汉藏交流的历史进程中,友好也往往伴随种种不和谐的声音,许多恩恩怨怨也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

从吐蕃政权开始,直至十四世达赖的反叛,都向人民揭示和证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养成的藏民族不甘外人统治、屈人之下的习惯与个性。

远的不说,新中国建立后,年轻的人民共和国对藏地的集权统治常常出现一波三折。

1950年开始、毛泽东电令彭总进军西藏,在没有公路的条件下、彭总选择由四川入藏。解放军陆十八军在军长张国华将军的带领下由成都出发、沿着旧时断断续续的茶马古道、用了一年时间到达拉藏,继而用了三年时间修建了能行汽车的简易公路,于是就有了如今的川藏公路。

如今的川藏线(四川——西藏)是进藏三条主要公路比较易行的道路,它虽然历经多处海拔五千米的高山、但比起后来建成的青藏线(青海——西藏)少走一段20万平方公里的无人区、也比海拔六千多米的新藏线(新疆——西藏)低了许多。

海拔五千米则是雪线的标志,五千米以上积雪常年不化、空气中的氧含量不足低海拔地区的一半。当年陆十八军为修通川藏线、以保障大军进藏物资的供应,有多少久经战阵的将士长眠在雪域高原,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筑就了第一条通往藏地的天路、从而改变了藏地历史、奠定了中央政权联络藏地的基础。

如今,沿着川藏公路一路走来,人们会不经意间发现道路两侧的石壁上,仍保留着当年筑路大军战天斗地的标语口号,还有那让人心中滴血的石冢墓碑。

有了公路,进藏大军就有了给养,因为藏地的粮食是负担不起几万大军的日常之需,因此十八军在藏地站住了脚,途中留下诸多兵站,并建起了地方政权,急需的援藏物资也源源进藏、改善了藏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但随着农奴制度的解体,领主及喇嘛阶层利益收到侵犯,达赖的统治地位受到制约、历史的惯性没能得到延续,民族政策与藏地统治阶层的利益出现冲突,原本和平解放西藏的局面出现裂痕,中央政权在藏地的统治出现波折,因此发生了1959年的西藏叛乱。

西藏于明代并入华夏版图,但仍保留着相当明确的民族自治性和独立性。如今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传统,打破了达赖统治阶层的统治地位,反叛乃至影响至今的西藏动乱的诸多成因,历史的摆在新生政权面前。

西藏历史上大多时期是以政教合一的方式来统治地方,神圣的布达拉宫上部的红宫、即为藏传佛教的理佛场所,而下部的白宫即为政权办公的场所,达赖活佛即是教会的首领、又是政界的领神,在藏地民众心目中、其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在藏地,宗教的力量不可小视,甚至说是高于一切。

当年、西藏和平解放,百万农奴生活有了改善,看到了共产党人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他们支持解放军、拥护共产党,一度使宗教统治淡化,形成了宗教统治的危机,这是民族政策的胜利和一时的优势,但民族政策的负面影响也在潜移默化的逐渐形成。

这些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使内地经济大幅提升,相比之下,藏地经济仍然处于贫穷落后的局面,拉大了内地与藏地的贫富差距,使藏地民众要求改善民生的呼声日渐高涨。达赖集团也是及时发现并利用了这一时机,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帜、直面汉人的统治,因此就有了西藏暴乱,不和谐的阴影不时的反映在藏地各个角落,甚至影响到了新疆。

西藏动乱之后,中央政权适时调整西藏甚至新疆政策,形成了内地省市对口支援的局面,中央财政加大了藏地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适时地满足藏地民众的诉求,让藏地人民真真切切地感受政策带给自身的好处。比如,一户农牧民如果建设一栋新房,政府即给八万元的补贴,这种实实在在、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使大部份农牧民都在翻盖新房,如果是位细心的路人,都会切身感受到新政策带给藏地民众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章评论

盛开

[ft=,2,]仔仔细细读了两遍,好期待下文------[/ft]

好运来

[ft=,4,]你的文字,你的文笔是我最欣赏的,你的文字总会给我带来新奇。你每每出行所带回来的随笔游记,有很多散文的写法,这是最吸引人的看点,还带有很多地域,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阅后,会给人带来很多新奇的感受,同时揉入作者的感情,让人跟着你的笔端走进你的世界。好文章。[/ft]

好运来

[ft=,4,]又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里面涉及的政策性的东西是我不曾想到的。西藏不稳定的成因你剖析的很对,看完你的日记,我也有这样同感。还有,上次我转你日记里面的照片茶马古道上的藏民民居那座小楼,我说怎么那么漂亮,原来藏民同胞正已经享受国家的住房费补助。在你的笔下,领略了西藏雪域高原的美丽。[/ft] [ft=,4,]看完这篇日记,感受到你的炽热的爱国情愫。辛苦了。[/ft] [ft=,4,]祝福西藏,祝福藏民同胞。[/ft]

好运来

[ft=,4,]你写的“感受西藏”上篇,想必还有下篇,等你都写完了,我在打印一份自己保留,这里面涉及的很多地域历史、人文历史等等方面的知识,是我最喜欢的。你以后多写点,多多益善,反正看卖呆的不怕多。[/ft]

枫叶正红

[ft=,2,]能把游记写的如此精辟,需要有很深的阅历,山子的文章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开阔了视野。[/ft]

枫叶正红

山子对研究历史情有独钟,也令人敬佩!

伊凡

[ft=,4,]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听到郑钧的那首《回到拉萨》,就对西藏的神秘、圣洁充满了向往,也是我要去探访的地方。[/ft]

叶子

[ft=#0000ff,4,]文章前半部分对于西藏的地域风情描述的非常美,字里行间情景交融,读完如身临其境的感觉,着实跟着你的笔触享受了一番。后半部分对于西藏的历史分析得相当理性而透彻。赞![em]e160[/em][/ft]

二月。

[ft=,2,]真是好文章!文字美,文章美,作者的心灵更美。有一颗美丽的心灵,才会发现美丽的风景。这一篇“感受西藏”包含了很丰富的人文地里及历史知识,很值得一读。西藏是一片充满着神奇而又令人向往的美丽土地。朋友用自己的笔,热情而又不失冷静与客观的把这片神奇的土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既历史又现实。我很喜欢,等着看下文。祝好![/ft]

伊凡

[B][ft=,4,]我回来的旅游计划首选就是西藏,这几天正和家人讨论这事,我二妹06年去过纳木错,刚刚向我讲述了一番,就看到了你的《感受西藏》,上午看了一遍,又来看,要仔细地看,首先要说:山子辛苦了。[/ft][/B]

伊凡

[B][ft=,4,]和好运一样,喜欢你的文字。你的文字总是刚中带柔,读来感到温暖。文章的开头就以亲和唯美的笔触把我的思绪带到了西藏,跟随你的文字一步步走进西藏,有些欲罢不能。你的文字缓缓地向读者打开了西藏的神秘面纱,让人唏嘘,令人感叹,使人向往!期待你的下篇。[/ft][/B]

红楼梦

[ft=,2,]大家的赞叹如同我的心声,好文章定出自有内涵的人。[/ft]

伊紫依然

从文字中看到了山子对国家和平,全民和谐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