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父 【星河】
个人日记
星河
四月五日上午,我和妻子到南阳紫山公墓祭奠去世不到四个月的父亲。
父亲一生节俭和低调,按照他生前的遗愿,丧事一切从简,生前很多好友大多年事已高,我们都是事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告知的。人死如灯灭,一切死后的铺张和折腾都是没有意义的。
步入陵墓区,那里早已是烟火缭绕,鞭炮声声。天忽阴忽晴,更加渲染了这阴阳交错,魂牵梦绕氛围。我只为父亲准备了一盆鲜花,恭敬地放在碑前。父亲生前爱静,我没有烧纸,更没有放炮惊动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我想,父亲的在天之灵是默许的。
我凝眸望着石碑上父亲慈祥的遗像,父亲的一生浮现在我的眼前。
1972年底我参军时的全家照片,前排左边第三为父亲。
我的父亲是个忠厚的好人,1925年8月27日生于一个普通的农家。小时候家里很穷,我奶奶生下他不到三个月,我爷爷就因病无钱治疗而撒手人寰。他们孤儿寡母生计艰辛,从一岁到五岁,奶奶带着他住在我舅爷家【我奶奶的弟弟】。当时豫西是兵荒匪乱,邓县【今天邓州市】下集万营的舅爷家是个大寨子,有坚固的寨墙,可以有效抵御土匪的抢劫和骚扰。六岁时,父亲开始放羊。七岁时,父亲疾病缠身,险些丢了性命。
八岁那年,他在村里读私塾小学。父亲的外爷是村子里有名的“老恳头”,但却勒紧裤带支持父亲念书,父亲那个时候是自己带干粮自己做饭上学,每天上学都要淌过一条鄢陵河,特别是冬季,在刺骨的冰水过河,那滋味可想而知。父亲很聪慧好学,在学校和班级里都是前几名的好学生。他的古典文学的功底很扎实,80多岁时,还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很多经典的诗词和名篇。可惜,因家里太穷,抗日战争胜利时,只读完了邓县简师。据他的回忆录《难忘的记忆》记载,抗日战争事情,他曾跟着表哥到湖北省的老河口织袜子,当地的一位高中校长无意之中让父亲给他背古典文学,当父亲背了《桃花源记》、《讨武氏檄》,又背了李白、白居易的几首诗。“他忽地走到我的跟前,双手按着我的两肩,连声说“坐下、坐下”,并吆喝他的妻子,赶快给我倒茶。淑莲姑娘一直坐在旁边,微微发笑,表现出又惊又喜的样子。这大概使他们一家人都没想到:一个织袜子的娃子竟读了恁些书。
这位北大毕业的高中校长惊异父亲的文才就打算让自己的两个女儿任选一个许给父亲,并许诺以后只要父亲想上学,保证供到大学毕业,父亲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吓得连夜逃出老河口。
1948年,大军南下,他参加了解放军,接着他在邓县工作,1954年,大陆第一次县级选举,他被选为邓县县长。接着在南阳日报社担任总编。文革期间,父亲遭受了非人的摧残,九生一死,感受到没有人权的悲催。文革后期他先后在地区医药公司、地区卫校担任负责人,文革以后,在地委宣传部、党校担任负责人。1983年,父亲离休,享受地厅级待遇。父亲离休以后,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勤于思考。他总结一生的经验,写下了《难忘的记忆》、《浅谈家庭教育》、《离休之后》等书,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父亲是个优秀的父亲,为人厚道,非常睿智,他工作过的地方,口碑都非常好。他一生非常节俭,为官清廉,一生几乎没有什么积蓄,为了子女和两个亲戚的孩子完成学业,在八十年代时,家里基本是家徒四壁,和普通的工人家庭相差无几。六十年代初,全国大饥荒,父亲也饿得浮肿住院,而不肯要求组织照顾。他酷爱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一生手不释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截至逝世前的几天,还拿着放大镜看《炎黄春秋》杂志。也许是父亲有预感吧?今年10月份,他把他的书稿整理后交给了我,让我以后保存,可没有想到,这是父亲最后给我的遗物。
不知是遗传还是巧合,父亲的老外婆、外婆、母亲三人,都活了八十八岁,他88岁那年,父亲曾给我说,我现在身体不错,能吃能睡,脑子不糊涂,又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活个90多应该没有问题。看来,我的活的年龄会超过你奶奶的。当时,我也认为父亲的身体大器官都没有毛病,应该活上百岁没有问题。可万万没有想到2104年12月14日下午五点左右,父亲到理发店理发后返回市委党校院内,在上一个台阶时,由于腿软无力,不慎摔伤头部。五点四十六分,我接到保姆的电话,急忙赶往党校,远远看到一辆白色的救护车已经离开大门口,我紧紧跟着救护车到了市中医院急救室,经诊断:父亲的后脑和前颞叶多处出血。当夜,父亲的意识还算清醒,不断大声嚷着要我和弟弟扶着他起来,但深夜意识就逐渐模糊。第二天就进入昏迷状态,到第七天,呼吸突然中断,经过半个小时的抢救,生命体征又恢复正常,但呼吸很弱,22日夜里9点多钟,父亲的呼吸再度停止,医生全力以赴抢救了一个多小时,终因呼吸衰竭而终止生命。
老人就怕摔跤,特别是摔着脑部。2013年12月,他也曾跌了一跤,头皮缝合了好几针,所幸只是皮外伤,这次,老爷子可真是回天无力了。老爷子一个意外匆匆走完了人生之旅。现在,每次我回去看母亲时,才感到一个家,失去了一个人,那种孤寂和怅然是个什么滋味。父亲去世后,他的遗像曾放在母亲的卧室内,未曾料想,母亲夜起,拉开灯竟捧着父亲的遗像久久不睡。第二天,我们就把父亲的遗像移到他室,以免母亲过度思念引起身体不适。双亲健在的人是幸福的人,一旦失去一个,你就会体会到其中的痛。趁父母健在,晚辈们好好孝敬他们吧。
父亲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一直深深影响着我,他虽然是体制内的人,但他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让我终身钦佩,我们在闲暇时经常交流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他对过去历史上的几大折腾,如反右,大饥荒、文革有着深刻的反思。他说,一个民族受了这么大的折腾,竟然没有人去敢于承担历史责任,这还没有那些所谓的恐怖组织干了那些事情就宣布是自己干的有勇气。一些历史问题是禁区,一些人物是禁区,这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的态度。一些所谓缴学费和实验田的说法,是真正的痞子逻辑,哪有拿老百姓去当试验品的?人和小白鼠是不同性质的,为了自己的缺点和失误,甚至是罪恶不让人们去谈论这些问题,去刻意让人们遗忘历史,这是十分可怕的做法。一个拒绝反思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他对文革深恶痛绝,希望这种悲剧在中国永远不再发生。
巴金老人写有《随想录》,韦君宜写有《思痛录》,季羡林写有《牛棚杂记》他们对历史的反思是透彻入骨,发人深省的。有禁区就很难实现法治,连真话和真相就不让知道不让讲出来,谈何反思和法治呢?!这一批历史的活化石因自然规律相继去世,好在他们留下了历史文献,好在互联网还可以看到这些信息。那些愚民的宝器再也没有那么灵光了,互联网把历史的进程推进了一大截。历史的车轮是永远挡不住的!
安息吧,父亲。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会停止,历史的车轮不会倒转,尽管前进的路上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坎坷,但中华民族一定会融入世界文明大潮的。
星河
2015.4.8.10pm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