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如诗 生命如歌

个人日记


 
图片 


 
女子如诗    生命如歌  
 
[改写/习作] 
    
    ——女子如诗,诗如女子。一首好诗,或吟或咏,让人叹赏不倦。
古往今来,青衫们不遗余力地读,字斟句酌的品。总想读出诗的韵律,品出诗的意境,从而获得诗般的人生。可真能品得出,读得懂的,又有几人?(题记)


诗当焚香品,美心读
  
  有一种美丽,叫诗心。只是因它入了那曾经的画意,再不会因岁月的剥蚀而斑驳,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褪色。上苍慷慨地把巧与慧,清与透赠予爱它的女子,从此,她们便获得了一种由内而外的高雅,如诗如画,充满灵秀,让人寻读。
  
    好诗是
需淡中寻的。诗样女子不砌词藻,不求华丽,不重浓妆,是天生的碧水清荷。是以丰厚的文化底蕴,以飘逸端庄的仪态而自然姿生,条衣衫上的曲线,每一个轻巧细微的动作,无论是暗香凝袖、玉立亭亭,还是轻歌曼舞、回眸笑生,都充满着诗的韵脚,都是绝妙的词章,都是让人惊慕的深远。
    
    
因此,品诗,必先是一种态度,诗样女子,更须逐字逐句地慢慢品读,才能读懂她的内涵。品诗者,也得先焚香净垢,心正意,然后,坐下来,慢慢的翻阅,细细的寻味。只有心中纯净,方能品出诗之甘怡。 
    
                                          
 世因诗而美,美缘人方活   

    这个世界因为有诗而纯美,这
个世界因为有诗样的女子而鲜活。
   
    
诗样的女子如花,有时宛如静静的百合,让人只觉清新,找不到一丝浮躁;有时明媚得如一朵阳光花,予你一种简单的温暖;有时更如寒山秋池中的出水莲,让你想去倾诉心中的秘密,能让你在品读中,一点一点看见自己的不足,感觉到自己人性的微弱,让你重识人生的美好。  
    
    
诗样的女子像画 执着于纯净的绝美,花样灿烂,雪样纯洁,风样飘逸,烟样神秘,让人感到如梦似幻般的美丽;她们永远以一幅优雅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含蓄隽永,眼波中流淌着的是淡淡的墨香,掩不住的是其绰约的风姿。她们用慧质兰心的笔,于千丝万缕中图绘出的是含蓄温和。用诗心与自然结合的一切美好,宣染出律的工,,平仄相宜,清新而自然。
    
    如诗的女子似水,固守着一份天真,展示着丰富的情感,流露出纯洁与真诚,与水相通,如水似。柔顺的时候,是风平浪静的港湾。明媚时,是波光潋滟的西子湖;忧郁时,是渡口水面的烟轻纱。伤痛时,却只会是断桥残雪中更多的缄默。因为她们明白,每一章生命的段落,都是诗中的一个韵脚,即便花谢了,生命一样如诗灵秀、如画丰盈。不会因为岁月的远离而失去美丽。

 
 品润如玉,品诗唯诚识
  
  每一首诗,或温柔蓄婉、或明媚质朴、或清透如荷,都曾经在茫茫人海中脉脉注视、默默寻觅,希翼着能读懂自己的那份美好和踏实。
  
  诗得寻,更需品。红线已系时,
好诗需要好品。红毯已张时,品诗更必得品诚。如品诗时或存轻慢、抑或敷衍、更或冷漠,自然是得不到诗中意境。
  
  无心品读的人,诗集入手,只草览几页,便意兴阑珊。收于架,只去闹市打马吆饮。再好的诗,不读不品,也不会显现诗的光华。于是,不论如莲之清的诗句,还是梅之傲的词,终会不堪轻辱,于是,诗找到了归宿,而惜日的藏诗人,只能是痛失了佳文。
  
  随心品读的人,兴至时,置诗在案头,
兴去时,诗于桌角。也许,品诗人错品了自己不喜欢的那首?然更可能是好诗不真识,好词未心懂,只会长叹息着欣赏,却始终把自己的心游离于诗作之外。就犹如喜欢抒情,而此时品的却是叙事一样。于是,诗,茫然无赖,品者,途叹万千。 
 
    真心品读的人,是要把诗藏在心中,溶入体内的。是会将那诗中每行的诗意,每节的诗情,每段的画面,都要牢牢的刻在心中的;那诗文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每段留白,甚至每一处微瑕,都会印在脑海里,浸到骨髓中,默默的欢喜。读懂了诗的人,是快乐的,而诗,在懂得的诠释下则更显灵性,于是,诗,更加耀眼,品诗人,乐在其中。 
  

 诗有三千首,情一念间 
  
   银烛画屏,雨茜窗。多年后,诗样的女人恬静了。静得如洛川之水般静谧无波,静得宛如荷塘月色那样温柔安凉。
     
    这时的她们,常常喜欢那些虽然细小却总让人久久牵挂的感觉。一快有纹络的石头,一首重复又重复的古老民谣,一阕当日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小令,还有那一船桨影,一瓣落花,一钩新月,都能在如诗女子的画里找到它们的位置。
    
    她们常常含着微笑,在恬静中回忆那繁花和绿草相映的春天,回忆那雨飘烟绕的渡口,一些往忆,一些点滴。岁月,就这样在回忆中沉淀在了心里。有多少人在这里学会了珍惜?又有多少人在这里明白了自身?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梦幻里,诗样女子心都如诗样美丽又哀婉。看看那浣罢方绾的长发,那是不是梦的写照?看看那卸去坚强浮起荒芜的眼睛,那是不是夜雨中落入池底的一泓秋水?   
    
    多年后,
诗样女子依然念旧,每一次的回忆,便更加感悟一次生活的川流不息。那些美丽如花的青葱年华,已经开始无语说着再见。于是,内心总有一种深深的情素在翻腾。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在心头弥漫。许多的过往,此时都变得清晰,多的无奈、遗憾,都变成一声轻叹。那一丝淡然、一点遗忘,终成为一脉美丽的风景线,绕成了一个没有结果的圆。心境,会渐渐在这个回忆里变得宽大,此时,原谅了别人,也给予了自己一种解脱。于是,在心里默默的给予曾经有过的温暖,说着再见。同时,也给他人一份深深的祝福,希望他能过的比自己要好!
 
 
 诗心已岁月终成
  
  如诗的女人不是画,却总能褪却浓彩凡俗的娇艳与单薄,只用浅浅的文字去轻述风月,淡赋柔情。或如细雨清风中栩栩走来,衣袂飘动,
暗香。或于清江孤月下,曼舞轻歌,纤腰楚楚,回风舞雪。颦眉淡锁愁千绪,轻施粉黛眷红尘,然而这时如诗的女子绝不会有太多的琐言碎语了,她只是将情怀述诸于一眼的烟眸。欲顾若盼,似语还休。在回眸一笑中,将伤痛化做两行清泪滴入爱的人间,湿了青绿,醉了秋黄。惹了多情,罢了相思
  
  如诗的女子不是花,但一颗心却更加的娇新欲滴,楚媚动人。于花的物语中,
尽梅之傲,兰之雅,菏之洁,昙之凄。人生,摇曳于红尘,却绝不再随尘风而动。她们太清楚,“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更不想作葬花之心头那曲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永久呻吟。这时的她,已经无谓是否如诗,她只是个女子,只是那个在瑶台池畔,舞歇歌住后,于风中千转百徊地低唱送给自己《惊梦》的人。
  
  如诗的女子不是流水,可现在,漫天终于又流淌起那曾经千情
绪的夜唱。“和风唤起眸炯,断鸿吹落,她们已经将满眼的凄凉过往,于秋月春风中缓缓的叙述了,那满纸洒下的自怜,那流淌成一书索意,也已不再只为解得片刻的秋心如画。这时的“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这时的哀怨与凄美,叙述的也只是她们自己的烟尘俗事。于诗里行间,寸断徊肠。在历尽伤悲之后,于花前小酌处,黯然神伤时。轻叹“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只是这时的她们,再也不会就此轻薄了自己那清雅的灵魂了。
    也许,偶有月塘泛舟之时,她们会将一腔断章洒于清辉,付于流水,释然。让花虽自飘零,却也述过了一种相思,叙过两种闲愁了。。。


 
  图片

  
                                                            改写自网络文字《女子如诗,只有读懂的人,才能体会到她的美》
                                                                                                     ——水榭雨初晴
                                                                                                      2013年4月24日 
 
 
 

 

 













文章评论

小白兔

这个社会越来越现实,很多人疲于生活……做诗一般的女人,只能成为很多女人的心底最美的愿望。[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