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以金庸小说为例
美文欣赏
根据自己在2014年11月4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中以文化为专题所谈的内容,回忆整理所得。
但其实不是的,这是一个误解。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古人是怎么写武和侠的。“武”字在古代是一个止字上面一个“戈”。意思是拿起武器不前进,停在哪儿。所以两千多年前楚王就有一段著名的话叫止戈为武,所以武不是叫你去打架的,是让你拿起武器,停在那里保卫和平的,武字它本身包含着和平的意思。
而“侠”字在古时候是一个大人领着两个小孩。所以它是有帮助的意思,所以助人为乐是侠由此可见,武侠并不是打打杀杀,而是维护和平,而是助人为乐。
我们现在呢,把武和侠连用,也同样不是打打杀杀的意思,而是宣扬的一种精神,一种处事态度。但是呢,小说里确实是有武打的成风的,因为没有“武”不生动,不好看。
还有很多人会说,武侠小说偏武,让小孩看了想打架。这也是不对的。新派的武侠小说创始人梁羽生说:武侠可以没有武,但不能没有侠。这个深刻,他揭示了武侠小说的实质,小说不是为了写武,而是为了写侠,写侠是为了宣扬侠客的精神。但是呢纯粹的只有侠没有武,书又不好看了,因此加入了武的成风。
金庸是公认的新派武侠小说的武林盟主,他之所以会成为武林盟主就是因为他侠写得好,武写得也好。他写得小说的精神便是要“以武行侠,以侠率武”。以武行侠指的是本事,以侠率武指的是立场。
既然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的武林盟主,那么我想,从他的小说来分析一下,看看他的小说是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结合的。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有三大块,分别是儒家、道家、佛家,而且贯穿着整个故事情节。所以我们在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把武侠文化漏掉是不对的,因为它综合包含了这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
儒家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和“义”,金庸在他的武侠作品中经常性得会提到儒家思想。
在《鸳鸯刀》里,最后的结局这样描述道:袁夫人将鸳鸯双刀拿在手中,叹道:“满清皇帝听说这双刀之中,有一个能无敌于天下的大秘密,这果然不错,可是他便知道了这秘密,又能依着行么?各位请看!”众人凑近看时,只见鸳刀的刀刃上刻着“仁者”两字,鸯刀上刻着“无敌”两字。“仁者无敌”!这便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秘密。这个结局体现了儒家的“仁”的思想。无敌于天下的诀窍就是“仁”
还有,《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经文是这样写的,“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怜我世人,忧患实多”这也是金庸对仁的一种解释。
以上,是情节上融入“仁义”的元素,再从人物塑造上看,金庸还塑造了很多有儒家思想的人物,我们称之为“儒侠”。有义薄云天的萧峰,有为国为民的郭靖,等等。
在《神雕侠侣》中有这么一段话“郭靖说:我辈练功习武, 所为何事? 行侠仗义, 济人困厄, 固然乃是本分, 但这只是‘侠’之小者……为国为民,方为‘侠’之大者”。郭靖一心为别人着想,永远怀着一颗仁义之心对待他人,显然是儒侠的典范。
虽然这些人物的英雄行为距离现实生活很遥远,但他们身上的仁义之心是金庸想要通过小说给我们宣扬的。
也不仅在这几本小说中,在《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待人的行为,处事的原则,甚至是他微笑的样子,金庸都尽可能的带着“有礼”的儒家思想,《飞狐外传》、《雪山飞狐》、《碧血剑》里胡斐和袁承志也都是有很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他们都是儒侠的典范。
道家
除了儒家的思想,金庸在描写武的时候还融入了众多道家的思想,正是由于渗透了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其武功既丰富独特,又合情合理,还耐人寻味,给人以启示。
道家的精髓是 “天人合一”和“无为”。天人合一是道家哲学基本观点之一,也是武术所追求的至高无上的境界。武术强调以其外达于内,力求心、神、意合一,身心合一,超越自我,达到“天人合一”境界,通过心灵的觉悟以最自然的方式呈现。
《神雕侠侣》中,独孤求败有一个剑塚,他用埋的几把宝剑讲的道理包含了武功的几层境界:第一层,他年轻时使用一把非常锐利的宝剑,所向披靡,斩铜断铁。这代表一种年少轻狂的境界,而超越此阶段之后。第二个阶段他用的是一把轻剑,功夫有所增强。第三个阶段,他改用一把重剑,重剑无锋。举重若轻境界很高。到最后,他用的是一把木剑。木剑无刃,本身并不能伤人。此时的木剑便代表他已经可以不用兵刃,达到无剑的程度。他最后武功练到大成,不依赖于任何外物。此时他可以没有兵刃;也可以说任何东西都是他的兵刃。用金庸原话讲,武功练到这个程度,飞花摘叶,皆可伤人。此时,他随便拿一个东西就是兵刃,这其实也是庄子所讲的“不滞于物”。不为外物所奴役,外物完全被自己所控制。看上去两手空空,其实却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即“天人合一”的境界。武术内涵也正在于注重内外兼修,达到“天人合一”。
除了“天人合一”,“无为”也是道家思想的精髓,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无为的实质就是要顺其自然,要自然而然。老子《道德经》上是这么解释自然而然的,它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又效法于自然,所以人要遵从自然,要自然而然。
张三丰祖师当敌人之面传授张无忌太极剑,又要其忘却所有招式后再去迎敌,众人皆迷惑不解,而张无忌却是能够领悟。用道家文化作解读,张三丰教张无忌这一招便是化有形为无形、无招胜有招,出招要没有招数,要顺其自然,不能为招数所限制。
自然而然,能进能退,潇洒来去,其实就是处世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则是金庸武侠小说武功的最高境界。
类似的还有,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的百花错拳,它是将世间现有的拳术诸如长拳、太极拳、八卦掌等加以综合,七颠八倒,叫人防不胜防,所谓百花易敌,错字难当。百花错拳之美妙,百花是色彩缤纷,但它是错乱的,而其错中又有不错,十分奥妙。每一拳打出来似乎不对,但是加起来又绝对正确。这是一种哲学辩证法,但某种程度上又体现出一种化有形为无形,无形中又有形的清静无为思想,那是自然而然的美妙。
还有独孤九剑,也是讲究的无招胜有招,也是体现道家“无为”的思想。
佛家
在武学上金庸注入了道家的思想。那么佛学思想呢?金庸注入了很多佛学思想在小说的情节之中。
佛家的最高宗旨就是修炼成佛,而修炼的道路虽然有“八万四千法门”,但归纳起来只有一条,那就是禅悟。而要想禅悟,就必须讲“无我”、“四大皆空”,意即抛弃来自肉体和思维、情感上的诱惑。人生是痛苦的,原因在于人有各种烦恼和欲望;世界是虚幻的,富贵功名都是空的。人要通过修炼,断除杂念,明心见性,达到佛境,进入永恒。
佛教禅宗认为,人本都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由于人们执着于俗世的追求,而将原来的佛性压制了。当人们抛开了世俗的追求,人体内的佛性才能被唤发出来。所以,礼佛、功德、诵经、打坐、日宣佛号等仪式,都是为了清除来自世俗的杂念,使人一心向佛。而佛教的八戒、十戒等又从制度上压制了肉体的欲望,从而突出了精神的追求。佛教所说的“佛性”指的是一种独立于肉体的精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灵魂,亦即中医所讲的精气。佛教的八万四千修炼法门,修炼的只是精神,而非肉体。佛教的基本道德标准是去恶从善、慈悲平等、利人利已,这些观念不仅充实了中国的伦理道德学说,而且也发挥了稳定社会的作用。
我们来看“无我”,金庸先生的小说中有很多僧人的形象,除了个别为世事所累的六根不净者,其余众高僧皆是佛法化身。其中《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不得不说是佛法的集大成者,他的武功修为固然是深不可测但其对佛法的领悟更是令众人鞭长莫及,这样一个高人却连一个具体的名字都没有。不得不说这是金庸先生的巧妙安排,像这样的高人定是达到了“无我”的境界,在这里名字只不过是一个代号,有或者没有又有什么重要。
情节是这样安排的:扫地僧是心如明镜,他以佛法化解萧远山与慕容博之间的恩怨,“打死”慕容博后又对萧远山说:“慕容少侠倘若打死了你,你儿子势必又要杀慕容少侠为你报仇,如此怨怨相报,何时方了?不如天下的罪业都归我罢!”随后又“打死”萧远山,他将罪责都归到自己身上亦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思想的外化。岂料他这是置诸死地而后生的法子,两人同赴鬼门关走了一遭之后,慕容博顿时明了:“庶民如尘土,帝王亦如尘土。大燕不复国是空,复国亦空。”原来一切都是空的。而萧远山也了解了冤冤相报何时了的真正含义。两人在扫地僧的点化下双双幡然醒悟放下了几十年心中的执念,遁入空门。
我们再来看“四大皆空”。佛教认为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贪、痴、嗔。这三烦恼为三根、三火、三障、三毒。此三毒统摄三界一切烦恼。凡人经常为此三毒所缠,不能远离获得解脱。
大轮明王鸠摩智是个过目不忘的“聪明人”,却是误在一个“痴”字之上。鸠摩智参佛多年,怎生如此看不破?众生皆有佛性,众佛皆有魔性,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究其原因还是对武学的执着使他迷了心智。佛理在他嘴里至多不过是与人口舌之争时的厉害武器。由于嗜武成痴,贪得无厌,又喜欢炫耀武功,再加上恶念丛生又不听劝教,终至其走火入魔。正如扫地僧所说,“大轮明王原是我佛门弟子,精研佛法,记诵明辨,当世无双,但如不存慈悲布施,普渡众生之念,虽然典籍淹通,妙辩无碍,却终不能消解修习这些上乘武功时所钟的戾气。”
大乘佛法的精髓就是要“普度众生,不仅渡己还要渡人”鸠摩智没有做到,佛法学得再好也没有用,最后走火入魔,武功全废。
但是佛法又讲“众生皆有佛性”,武功全废后,鸠摩智却因祸得福,幡然悔悟一念之中,鸠摩智觉得过去种种所为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善也好,恶也罢,都成往事,恍然大悟原来佛在心中,看破野心欲望后的他从此改变了心性,成为真正的得道高僧。鸠摩智的原型是鸠摩罗什,最终他写下了《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等著名著作。
2014年11月8日于S1-306整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