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罪孩子,是对自己的不满
手机日志
(我们经常对孩子不满,怪罪孩子,觉得孩子不够好!其实,根源在于我们家长自己的不正常心理!下面是台湾著名身心灵作家张德芬的深刻分析!)
在生活中,父母经常会对孩子不满意,责怪甚至惩罚孩子。其实,有些时候,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父母自己有情绪,发泄到了孩子身上;或者是自己不喜欢,不接受孩子的言行......这些责罚背后隐藏的是父母的不正常心理。
著名身心灵作家张德芬认为——怪罪孩子,原来是对自己的不满,直入人的心理世界。
她说,很多时候,父母以“管教孩子”为名,把自己不喜欢或是看不惯的东西发泄在孩子身上,美其名为“对他好”,却伤害了孩子的心。这是在利用自己是父母的身份做掩护,把自己的负面东西投射在孩子的身上。孩子生来是帮助父母成长的,要想孩子好,父母先要“把你自己修好”。
孩子生来是帮助父母成长的,真的是这样。
出去演讲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忧心忡忡的家长,看到很多人小时候被制约、被压抑而祸害一生,都会问:我们怎么样帮助孩子让他不要从小遭受那么多的创伤?
我的回答一般都是:把你自己修好,孩子就没问题了!其实,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全心接纳,如此而已。
可是,哪个父母不觉得邻居的孩子长得比咱们家孩子高、跑得也快?隔壁的孩子比咱们家女儿聪明?孩子班上的某某每次都考一百分?亲戚家的女儿拿了竞赛第一名?哪个父母不曾管教自己的孩子:你看你,手这么脏还抓东西吃,一点卫生观念都没有?你看你,一点小事就哭,哪像个男孩子?
从小,在这种“轰炸”之下,孩子的潜意识里,都觉得自己不够好。而这个“不够好”和“不配得”的情结,就是造成我们大半辈子无法真正快乐的主因。因为我下意识觉得不够好,所以容不得别人说我。因为我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不如所有人,所以我必须强出头,在各方面都要有所表现,来安慰自己。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配得,所以很多事情我不会去争取,或是不自觉地破坏快到手的成功或是快乐。
有一天早上,我难得跟孩子们一起用早餐。我和女儿吃了很久,十二岁的儿子还在楼上他的房间里东摸摸西搞搞。那天心情不佳,意识层次较低,负面情绪较多,怎么看他就是不顺眼。催了他好几次,总算姗姗来迟,我很不高兴地开始数落他。
“你看看,动作这么慢!早上起来在楼上磨蹭那么久,我应该送你去当兵,把你训练得动作快一点!”孩子听了我的数落,感受到我对他的不满,开始很不高兴的反驳我,“哪有慢,今天要穿制服,还要打领带,很复杂!”我还是很不高兴地抱怨,一直唠唠叨叨不休。这时,我有了一些觉察,看到自己在试图让猫学狗叫,而且还振振有辞的为自己辩护。
其实,我儿子就是一个动作不利索的人,这是事实。不过,并没有误事,至少每天早上我虽然没有陪他们吃早餐,但是他们都准时赶上校车上学了。问题在哪里?在那个看不惯别人动作慢的人,就是我,也是他的母亲。利用自己是母亲的身份掩护,尽量投射自己的负面东西在孩子的身上。
很多时候,我们借“管教孩子”为名,把自己不喜欢或是看不惯的东西发泄在孩子身上,美其名为“对他好”,但是却伤害了孩子的心。那天早上,我就听到儿子大声叱责他妹妹,让她赶快出门,语气充满了不耐烦和怒气。惹得我又不高兴,感觉很毛躁,也很想出言阻止他。
但是,我立刻又察觉到:这是谁教他的?谁以身作则地教他对人不耐烦和愤怒时如何表达?谁让他一大早就怒气冲冲的出门?因此一念之转后,那一刻,我体会到的是一个惭悔的母亲的感受。
也许你会说,孩子总有做不对的时候,教总得教吧?当然,孩子绝对需要界限,否则他们会非常迷失的,而且感觉不被爱。但是,重点在于管教时的态度。如果,孩子的行为和言语没有触动你自己内在的旧伤或是情结的话,你管教他的态度和品质是截然不同的。不是吗?
我以前很重视孩子的睡眠。规定他们九点一定要上床睡觉,这是我的“规矩”。因为我觉得他们睡不够就会生病,生病就会找一堆麻烦。所以,每次看他们很晚还不睡的时候,我就会抓狂。
有一次,我儿子晚上十点半跑到我房里来,说他睡不着。要是以前,我就会很生气的训斥他,要他赶快回房睡觉。
但是,那天我看到了我的思想,然后问自己:为什么生气?答:因为睡不够就会生病。
问:真的吗?答:嗯,也不一定。
问:当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妈妈?答:是一个忧心忡忡,而且看到孩子这么晚跑来我房里时,就会抓狂的母亲。
问:没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又会如何?答:我是一个心平气和的爱孩子的母亲。
问:所以,看得出来,你的抓狂生气,和孩子的行为没有关系。让你生气的是你的思想,它夺走了你的平安,和做母亲的爱心。
当我这样自问时,就能放下我的“故事”(孩子睡不够就会生病,生病就会很麻烦-这是真的吗?),而以平常心的眼光看着十点半跑来我房里的儿子。他是那么的英俊,长得超像我,嘴巴嘟嘟的,因为睡不着而感到沮丧。我开心的拥他入怀,让他睡在我旁边,安慰他。
过一会儿,我柔声问他:妈妈陪你回房睡好吗?他点点头,我就高高兴兴地送他回房间,他也是很受安慰地愿意回到他的房间。
子悦QQ415062937微信zytk314
欢迎同频的你加为好友
感恩转发 传递悦心
在生活中,父母经常会对孩子不满意,责怪甚至惩罚孩子。其实,有些时候,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父母自己有情绪,发泄到了孩子身上;或者是自己不喜欢,不接受孩子的言行......这些责罚背后隐藏的是父母的不正常心理。
著名身心灵作家张德芬认为——怪罪孩子,原来是对自己的不满,直入人的心理世界。
她说,很多时候,父母以“管教孩子”为名,把自己不喜欢或是看不惯的东西发泄在孩子身上,美其名为“对他好”,却伤害了孩子的心。这是在利用自己是父母的身份做掩护,把自己的负面东西投射在孩子的身上。孩子生来是帮助父母成长的,要想孩子好,父母先要“把你自己修好”。
孩子生来是帮助父母成长的,真的是这样。
出去演讲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忧心忡忡的家长,看到很多人小时候被制约、被压抑而祸害一生,都会问:我们怎么样帮助孩子让他不要从小遭受那么多的创伤?
我的回答一般都是:把你自己修好,孩子就没问题了!其实,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全心接纳,如此而已。
可是,哪个父母不觉得邻居的孩子长得比咱们家孩子高、跑得也快?隔壁的孩子比咱们家女儿聪明?孩子班上的某某每次都考一百分?亲戚家的女儿拿了竞赛第一名?哪个父母不曾管教自己的孩子:你看你,手这么脏还抓东西吃,一点卫生观念都没有?你看你,一点小事就哭,哪像个男孩子?
从小,在这种“轰炸”之下,孩子的潜意识里,都觉得自己不够好。而这个“不够好”和“不配得”的情结,就是造成我们大半辈子无法真正快乐的主因。因为我下意识觉得不够好,所以容不得别人说我。因为我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不如所有人,所以我必须强出头,在各方面都要有所表现,来安慰自己。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配得,所以很多事情我不会去争取,或是不自觉地破坏快到手的成功或是快乐。
有一天早上,我难得跟孩子们一起用早餐。我和女儿吃了很久,十二岁的儿子还在楼上他的房间里东摸摸西搞搞。那天心情不佳,意识层次较低,负面情绪较多,怎么看他就是不顺眼。催了他好几次,总算姗姗来迟,我很不高兴地开始数落他。
“你看看,动作这么慢!早上起来在楼上磨蹭那么久,我应该送你去当兵,把你训练得动作快一点!”孩子听了我的数落,感受到我对他的不满,开始很不高兴的反驳我,“哪有慢,今天要穿制服,还要打领带,很复杂!”我还是很不高兴地抱怨,一直唠唠叨叨不休。这时,我有了一些觉察,看到自己在试图让猫学狗叫,而且还振振有辞的为自己辩护。
其实,我儿子就是一个动作不利索的人,这是事实。不过,并没有误事,至少每天早上我虽然没有陪他们吃早餐,但是他们都准时赶上校车上学了。问题在哪里?在那个看不惯别人动作慢的人,就是我,也是他的母亲。利用自己是母亲的身份掩护,尽量投射自己的负面东西在孩子的身上。
很多时候,我们借“管教孩子”为名,把自己不喜欢或是看不惯的东西发泄在孩子身上,美其名为“对他好”,但是却伤害了孩子的心。那天早上,我就听到儿子大声叱责他妹妹,让她赶快出门,语气充满了不耐烦和怒气。惹得我又不高兴,感觉很毛躁,也很想出言阻止他。
但是,我立刻又察觉到:这是谁教他的?谁以身作则地教他对人不耐烦和愤怒时如何表达?谁让他一大早就怒气冲冲的出门?因此一念之转后,那一刻,我体会到的是一个惭悔的母亲的感受。
也许你会说,孩子总有做不对的时候,教总得教吧?当然,孩子绝对需要界限,否则他们会非常迷失的,而且感觉不被爱。但是,重点在于管教时的态度。如果,孩子的行为和言语没有触动你自己内在的旧伤或是情结的话,你管教他的态度和品质是截然不同的。不是吗?
我以前很重视孩子的睡眠。规定他们九点一定要上床睡觉,这是我的“规矩”。因为我觉得他们睡不够就会生病,生病就会找一堆麻烦。所以,每次看他们很晚还不睡的时候,我就会抓狂。
有一次,我儿子晚上十点半跑到我房里来,说他睡不着。要是以前,我就会很生气的训斥他,要他赶快回房睡觉。
但是,那天我看到了我的思想,然后问自己:为什么生气?答:因为睡不够就会生病。
问:真的吗?答:嗯,也不一定。
问:当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妈妈?答:是一个忧心忡忡,而且看到孩子这么晚跑来我房里时,就会抓狂的母亲。
问:没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又会如何?答:我是一个心平气和的爱孩子的母亲。
问:所以,看得出来,你的抓狂生气,和孩子的行为没有关系。让你生气的是你的思想,它夺走了你的平安,和做母亲的爱心。
当我这样自问时,就能放下我的“故事”(孩子睡不够就会生病,生病就会很麻烦-这是真的吗?),而以平常心的眼光看着十点半跑来我房里的儿子。他是那么的英俊,长得超像我,嘴巴嘟嘟的,因为睡不着而感到沮丧。我开心的拥他入怀,让他睡在我旁边,安慰他。
过一会儿,我柔声问他:妈妈陪你回房睡好吗?他点点头,我就高高兴兴地送他回房间,他也是很受安慰地愿意回到他的房间。
子悦QQ415062937微信zytk314
欢迎同频的你加为好友
感恩转发 传递悦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