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敬畏心哪去了
心灵细语
你若跟他差不多,他不敬畏你。你若不如他,他更不敬畏你。当然了,你比他强,若这种强大,与他关系不大,他还是不敬畏你――这就是有些国人的敬畏心。
每一个生命个体,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原本纷繁而复杂。然而,在我们辽阔的心底里,却浓缩成了这样几个字:有没有用。是的,我们似乎只喜欢敬畏有用的东西。即便是信个鬼,敬个神,也仅仅是因为这些会对自己有用。若是没用,多厉害的鬼,多大的神仙,也可能吐一口唾沫,再一脚踏上去――我要说的是,中国人似乎并不缺胆量。有用,成了我们衡量这个世界的圭臬。
当然了,也有我们不敬的钱和权。前提是,这些东西与自己足够遥远,八竿子打不着。我们这块棉布上,几千年温暖的经纬,是血缘和人情织就的。好多事,成在人情上,也坏在人情上。血缘很亲密,也很脆弱,人情很温润,也很狡诈。其实,它并不能使家国更坚固,或走得更远。然而,之外的一切,似乎又靠不住。于是,我们对血缘和人情之外的东西,便敬畏得远远不够。比如,对于制度和规则,我们漠视得多,信奉得少,制订得多,遵守得少,喊得多,干得少。总觉得,制度和规则,是用来约束别人的,跟自己无关。说来说去,我们活得太过自我了。自我,其实就是被韬养了的自私。
自私,不会让一个人走得很远,唯我独尊的人生也不会生动。实际上,自“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始,儒家芳泽,诗礼浸润,我们这个民族,曾有过葳蕤生光的敬畏心。我们的心胸,曾容得过他人,也未曾轻慢过一切。只是,这条河流淌得太久,太远,太萧索,而我们活得太忙,太急,太功利,内心里,早已少了这片雄浑和苍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