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的两面性
个人日记
官员的两面性
文∕叶 歌
自古以来,无论是大官、小官、男官、女官、俊官、丑官、胖官、瘦官,天南的、地北的,都具有两面性。
他们的脸像六月天说变就变。当上级领导大驾光临时,不论遇到多大的麻烦,多悲惨的事情,他们都会笑脸相迎,满脸堆笑,摇头摆尾地紧随其后,举全部之财,倾所有之力热情款待,比孝敬他们父母要高出数百倍。讨好上司,溜须拍马是为官的一项基本功。不具备这一点,是当不上官的,有的即使例外地当上了官,也不会长久,且也只能当个冷官。不会门庭若市,财源滚滚的。而当他们到下属领域时,会立即把脸绷得很紧,满脸都是阶级斗争。下属们阿谀奉承,好酒好菜地侍奉一番,临别时再送点礼物,才会勉强地露出一点笑容。
他们的腰,在上司面前好像患有腰间盘突出症,总是点头哈腰地挺不直,口里还不住地用是,是,一定照办,请领导放心等词语加以配合。双手总是像断了筋似地耷拉在身前,用成语卑躬屈膝形容最恰当不过了。而当他们居于领导地位时,则总是把腰板挺得笔直,显得有威可畏,尊严而伟大。总是把手背在后面,眼皮上挑,轻易不往下瞅,下属们的话说到他们心里时,他们会瞥一眼下属,以示关爱。他们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法律、制度对于他们没有约束力,因为他们知道那是给百姓们定的。
他们的腿,虽然主要功能也是用来走步用的,但是,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得不尽相同。他们到上级机关经常是跑着去,如同臣子见皇上那样疾驶。他们跑官时往返如风,殷勤得不知疲惫。而当下属们特别是百姓们求见时,他们总是以工作繁忙推托,迟疑又迟疑,很不情愿地挪动那双腿,即便使用,也是迈着四方步。他们也听说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句话,但他们不怕群众,因为他们的官从来都是上级给的。
他们的嘴更是两面三刀。说的与做的往往是截然相反的。官场向来是有官箴的,孟夫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民为贵,君为轻”。民国时有人提出“官是人民公仆”一说。毛泽东主席号召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建国60多年来,真正像焦裕禄、孔繁森那样的官又有几人?他们口口声声说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可那件大事不是高高在上者决断,什么时候征求过水深火热的百姓意见?记不清从那年开始,连走过场的选代表的资格都给省略了。且看当前反腐案例中,哪个高官双规前没在台前夸夸其谈反腐倡廉过?官员们“清廉”是名,“搂钱”是实,名实之不相副已经是自古而然了。
官员们对上都好大恭喜,报喜不报忧,敢说多大话,就能当多大官。对下则要求理解,同情,照做。
2015年6月22日
文章评论
六月细雨
精辟。赞了!
雨玫
呵呵,描述的好形象哟!有鲁迅的杂文的味道。
渤海叶歌
多谢朋友的称赞。鲁迅要是活在今天,他会写出更加精彩的文章。
永吉法规科张晓清
如今能看到如此犀利的文章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