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万军:《杂文报》因何被时代淘汰?
窗外【转载】
微信公众号:jsrdxuhua,关注思想碰撞和教师的深度阅读
《杂文报》因何被时代淘汰?
程万军
《杂文报》停刊的消息并不让我感到十分意外,但还是不免有些感伤,这份感伤主要来自怀旧。
1999年,我在此报发表了第一篇杂文,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她的忠实之一作者。2001年去北京媒体工作后,因成为报社御用评论编辑,忙于写稿约稿,已无时间给外报投稿,虽然期间也想买份 《杂文报》看看,但可叹北京报摊不售此报,于是,渐渐与之失去了联系。
两年前,在本人可以做主的单位,在秋季发行季节,我终于又想起了“老朋友”,让办公室的人订了这份报。报纸翌年元月送到,当我拿到这份报纸,看到时隔十年的“老朋友”时,感觉亲切,却不免失望。
其时《杂文报》,已经物是人非。在编辑队伍里,我已找不到记忆深刻的邱小刚,听说他已变为“刀尔登”,成了国内著名自由撰稿人。其他一些熟悉的编辑,也大都不在报上了。我知道,任何一家报社,采编人员流动皆属正常,这只是令人感叹,斗转星移岁月如梭。
失望的是内容。此时《杂文报》,除了那熟悉的题字报名,几无十几年前之“雄风”。作文园地占据了大部版面,令我怀疑自己订的不是一份杂文报,而是一份语文报。单位的采编同事们对这样一份报纸,大都没有阅读兴趣,于是下半年她在我们的报夹中消失。
本月,我得到了《杂文报》停刊消息,我注意到主办方发布的正式新闻,是“停刊”而非“休刊”,“休刊”可以休整再办,而“停刊”基本没有复活可能。
在追祭《杂文报》文章中,我能感受到,那里有一大批和我一样,因此报而培养出来的作者评论员,他们认为,杂文报死于“网络媒体包围”和“人们远离杂文”,是时代之哀。
我以为这样分析《杂文报》倒下的根源意犹未尽。现在活跃在网络媒体各大论坛上的网文,哪一篇不是犀利的杂文?人们需要杂文,但就像观众对相声的态度一样,他们不喜欢失去了讽刺功能、隔靴搔痒的作品。不能说,我们身处的当下是利于杂文生长的盛世,但在当前语境中,知难而进,写出“国情容忍最大限度”的非速朽杂文,应存一定空间。
我以为这样分析《杂文报》倒下的根源意犹未尽。现在活跃在网络媒体各大论坛上的网文,哪一篇不是犀利的杂文?人们需要杂文,但就像观众对相声的态度一样,他们不喜欢失去了讽刺功能、隔靴搔痒的作品。不能说,我们身处的当下是利于杂文生长的盛世,但在当前语境中,知难而进,写出“国情容忍最大限度”的非速朽杂文,应存一定空间。
之所以我对《杂文报》停刊不感意外,是因为我后来读她的感受“雄风不在”。一份以胆识见长的报刊却失去了胆识,载文一无胆量,二无深度,怎么给读者一个读她的理由呢?如果人们在网上,在凯迪等社区论坛,每天免费就能读到有胆有识的杂文,那么为什么要花钱继续读一份不痛不痒的《杂文报》呢?
我留意到,《杂文报》的网络版一直很不发达,在网络时代,困守传统传播方式,即便是语境大开,恐怕也不能与时俱进。
如此说来,《杂文报》或因保守而被时代淘汰,我怀念她曾经的胆气与大气,但愿有朝一日她还能活过来,重振雄风,即便以电子版的形式出现,只要魂在,亦能释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