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之错、谁之痛
个人日记
昨天,又谈及外甥的婚事,让我更加伤感。
我老家在农村的一个小屯,兄弟姐妹十人。过多的劳累,父母早已去世。大哥二哥早已工作,剩下几个人靠考学也都离开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只留下一天书没念的二姐。正因如此,二姐家的事,也让我们更加关注。
二姐家很困难,俩男俩女四个孩子,在当代可算是丰产了。我们曾劝过二姐、姐夫,有俩个孩子够了。但她们都很固执。姐夫说:‘人活着,不就是个人气吗!看你们哥几个多好!’。就在前一个月最小的外甥结婚时,唠及此事,姐夫还说;'我不后悔!秋收时,我们爷仨上地
唰唰唰,一天就干完了’。且不管姐夫的思想对与错,就他这种乐观、不后悔的态度,我很赞赏。人不论做什么,自己选择了就不要后悔,既然已成事实,何不快乐、勇敢的面对呢!
姐夫年近六十,为筹措外甥婚事的钱还在外面打工,流过血、流过汗,早已满头白发,一脸的疲惫和沧桑。
提起外甥的婚事就让人伤感。外甥在哈市六弟的单位东北农业大学打工两年,又到七台河打工一年,现已二十三岁。在农村这已是大龄未婚青年了【一般十八九岁就已结婚】。看了几个都没谈成。二姐、姐夫很着急,倒是外甥满不在乎。三个月前,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姑娘。女方要彩礼现金15万元,一间半房,一垧地。这在农村是最低限度。换中【订婚仪式】那天,我还跟家人开玩笑说:‘这一斤核1500多元呢’!好在我家人多,除二姐家自攒八万元,一家凑一万完事。
订婚那天起,他俩不常见面,不在一个村,相隔又较远,只用手机联络。时间短,不可能有深厚的感情。最关键的是姑娘原有一个男友,可能是姑娘父母不满意而分开。姑娘是从三岁起继母带大的,她可能不愿亦或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吧,虽答应了这门婚事,也只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吧!
二姐为了外甥的幸福,订婚才两月就给他们完婚。其实,外甥是不同意的,但子女又必须得听父母的安排。
在婚礼的前一天就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15万彩礼,换中已给女方5万,剩10万外甥用自己的名字存入银行,存折交给了女方。外甥还多次对女方父母说可以把存折换成女方名字,女方父母都说没事。可女方就在婚礼的前一天突然提出必须更换存折名字,否则就不结婚。一个月前,这屯就刚发生了一件因更换名字而结束了一场婚姻的事情,所以,我们都很着急。二哥找媒人、找亲属,到女方家好说歹说,总算平息了一场风波。
悲剧还在继续。新婚之夜,新娘和衣而卧,不许新郎触碰。她也一言不发,不解释为什么。这样坚持三天,二姐、姐夫很着急,起早约远在县城的二哥、大姐打车去女方家【我原以为是不是有骗婚成分】,但女方父母非常诚恳,也一再追问女儿为什么这样。姑娘始终一言不发,不论你怎样发问,她就是不出声。后来她姑姑给她叫到一边,好语相劝半天,她才说;'只要他一碰我,我就害怕’。经过多方工作,新郎、新娘安定下来。但新娘还是一句话不说。几天后,新娘同意尽夫妻之实。无奈,新郎已失去男人的本能。
这几天,外甥已去佳木斯和哈尔滨大医院检查了,医生都说生理没病,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新娘还是天天不出新房半步,就是喊她吃饭也不会出来,二姐只好天天把饭菜送到新房屋里。
二姐还不允许别人说新娘一个不字。
女方父母也怕新娘出走,彩礼钱已拿回10万元,让外甥用于承包土地上。
看见外甥日渐消瘦的面庞,我很伤感。看见二姐、姐夫沧桑、憔悴的脸庞和满头白发,为了儿子的幸福,忍辱负重、尽心竭力,我更加伤心。我也仿佛看到了新娘那哀怨的眼神和心痛至极的表情,也很让人同情和怜惜。
这究竟是谁的错?又都有谁在承受悲剧带来的伤痛呢?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让朋友为我分担忧愁,我是想让朋友知道当代的农村还有这么多的陋习;农村的生活还有这么多的不幸!我们每一个能上得起网的人都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还有那么多的人在为生活、为糊口,在打拼,在流血、在流汗!
文章评论
清风缦柳
[ft=,2,]不看不知道,现在这时候还存在这陋习。呵呵,是感觉有点不是滋味。[/ft]
清风缦柳
“我们每一个能上得起网的人都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还有那么多的人在为生活、为糊口,在打拼,在流血、在流汗!”是的,我们都是泡在蜜罐里的人,可就是不知足。是要多想想:当我们哭泣没鞋穿的时候,有的人没有脚。
阳光
认真拜读了。但不知道说什么了···有点心痛~感觉当代农村人的封建思想真的根深蒂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