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 失 的 年 味

个人日记

       温暖的岁月留下绵长的怀念,新春的光辉点亮来年的梦想。时光把浓郁的情感凝聚在这一刻,这是中国大地上最为辽阔壮美的喜庆。当街道开始流行大红的色彩,马年春节的脚步应和着我们期盼而至。 这一年不如一年浓的年味里,还有多少味道留在记忆里?虽然早已在城市扎根,但还是喜欢老家过年。不管城市的烟火爆竹多么灿烂,喧嚣,总觉得多了些商业化气息。真正的年味仿佛总在老家的蔽墙陋巷之间。 

    "过年的味道 "写下这五个字时,感觉这种浓浓的味道是在小时候。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似乎已经远去,儿时的过年,有种说不出来的喜庆味道。远远的还没到年底,就开始一日日地盼,掰着手指头数,随着日子的临近,心头的劲可大了,好像要到一个自己从来没见过但又渴慕已久的地方去,心激动的要飞出来,那感觉就像第一次接吻。

    儿时记忆中的春节,并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也不像现在的孩子有那么多新年礼物和压岁钱。家里兄妹五个,按那时年代的家庭收入是很紧张的。过年能有点肉吃,有件新衣服穿,哪怕是改良过的哥、姐的旧衣服,有100响的鞭炮放就已经很满足了。一年中最期待的莫过于正月里的社火,那可是锣鼓喧天、狮子舞龙游行。扭秧歌、闹花灯、踩高跷、划旱船的队伍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行,以及众人相随观望的热闹场面。至今想起仍让我心潮澎湃。那时看社火是只为看热闹,后来听老人们说才知道,原来社火脸谱起源于周朝,传入民间后便成了画脸谱逐鬼的习俗,并逐渐融于社火中。再就是盼等着吃糖,尤其是奶糖,只有过年才能吃上,最爱吃的是大白兔奶糖,那时候的糖只有水果糖和奶糖之分。平时和小伙伴们玩赢糖纸时都是奶糖纸牛X.如果谁拿的是上海、北京产的糖纸,那他就先开局,其他省份的后玩。那时最羡慕的职业就是供销社营业员,暗自发誓,一定好好念书,长大了考个营业员,可以天天吃奶糖。可等长大了,发现奶糖已经不是过年的那个味道了。过年的味道成了心底翻滚着的味道,经年无法淡忘的味道。 

    大年初二回娘家,按习俗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俗成“迎婿日”,这原本是个祥和 、团聚、充满欢喜的美好日子,可我今年却来了个大闹岳府。席间正喝的酣畅淋漓时,小舅子和年近七旬的岳父争执起来,要拥有几亩薄地的岳父把田地划归在他的名下。声音由小及大,由争吵到出言不逊,劝说无效。观岳父发抖的手,岳母含泪的眼,妻可忍,我已坐而怒发直竖,平生最恨对父母不敬者。揪起他的衣领拉至屋外,刚举起扇驴的大巴掌,就被众人围住,横挡其间。哭喊声引来邻舍围观,此时,院里已乱作一团,一场聚会的气氛就这样在哭喊声中推向了高潮。
   
    家,实际就是父母所在的地方,是个讲情不讲理的地方。无论年龄多大,无论走得多远,那里始终是最温馨的归宿。正如那句广告词所说“每个中国人都有回家的期盼”,回家过年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早早的就有无数人期盼着、筹划着。每年的返乡潮,都有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然而,也总有些人不能如愿以偿,只能在电话里问候亲人。在异乡烟花怒发的时候独自品酌那份寂寞。能够回家过年的人是幸福的,疲惫的身心在亲情的温暖中会得到最好的休整。“真快呀!转眼间年就这样过去了”,几乎每年都能听到有人这样叹息,这叹息,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更是对亲情的眷恋。

    有时候,我真的弄不明白醒和醉的界限在哪儿?从岳父那回到家夜便来了。在城市的夜晚,我会独自一人迷失在深深的梦魂里……大约凌晨五点,我已经醒来,准确地说是被风叫醒的。外面的风在尖叫,拍打着窗户,让人感到可怕、恐惧,其实,最恐惧的是人心。季节像匹野性的烈马,在这座城市的冬天,我在雾霾里呼吸着不洁的空气,灰蒙蒙的环境与背景,使我对生命丧失了激情和希望。

    这场迟来的雪终究是来了,有了雪的冬天才是最美的冬天,远的山,近的树才有质的变化,粗狂变得细腻,清瘦变得柔美,雪把冬天推向极致,雪使寒冷的冬夜凭添了几分温馨。在雪夜里想念一个人就像想念一场雪一样。人到中年,内心似乎失去了冲动、敏感和发现,呈现出苍白、疲倦、迟钝的气象。是啊!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里,我要写下这啸叫的寒风、写下干冷的苍凉、写下内心的焦躁不安以及淡淡的哀痛……

      


     

文章评论

清梅沐雪

年味越来越淡了,这是现在人们普遍说起的话题,或许生活本来就是在发展中不断变化着,有得必有失吧,物质上不断丰足了,精神却越来越空虚了,亲情也越来越淡漠了,至少我们这一代人在心里对过年还有着美好的回忆,可以比较,而我们的下一代,只能在越来越淡的年味里长大了。

花与树的完美

中年的我们,看淡了太多东西,唯有那浓浓的亲情,最暖的围绕在我们身边,幸福的脚步才会走得越来越远。

心付瑶琴

小时候,过年是一年中最渴望最快乐最享受的时光,但是我们却从没有探究过大人们的心情和忙碌,如今我们成大人了,生活也逐渐好起来,过年已失去了曾经的吸引力,反倒看望老一辈,给小一辈的押岁钱,同辈同学朋友的聚会,成了无可言说的负担,比平时更累,如此种种,成了过年的代名词,因此把年味冲得越来越淡。

耕读

喜欢这句“家,是父母所在的地方”。过年的味道就是全家人都停下手头的事和和美美团聚几天。[em]e100[/em]

铭记

只要父母在家永远是最深的依恋。年味淡了,亲情永远都淡不了。

春天

怀念那时候的年,那时候的味道,还有那回不去的时光[em]e160[/em]

枕云听海

年随着一年一年改变着模样,不变的是记忆与留恋。或许孩子们的心里会不一样的快乐。

心韵漫吟

年味变淡,人情亦冷,高科技化的拜年方式层出,只是缺少了几分真诚。 爆竹声声,烟花炫彩,只是遮掩太多的内心精神世界的空虚。

清水

我生在石家庄,长在石家庄,单位就在妈妈家的对门,天天回家,所以,过年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鞭炮也几乎不放了,整个城市,游子们都回到了父母亲的身边,即使小年,也算是安静。

浅笑记忆

你那小舅子的确该教训,~就算再没年味,还会依然以过年的心情年年过。就冲那份团圆。

欣阅

这个爆脾气,比过年的鞭炮还烈啊[em]e113[/em]小时候真是盼过年,如今那样的欣喜早已不见了,是年味淡了,还是童真丢失了?

沙漠

作业处女篇儿了 吹过[em]e151[/em]

轻若纤尘

还没来得及长大,却已感觉老去,年味也逐渐消失去,但是不变的依然是那份不可割舍的亲情,过年团聚仍是期盼!

藤上风铃

过年教训人也是热闹的一部分吧[em]e113[/em]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过得越来越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