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行

游记


图片 

    从乌鲁木齐到敦煌没有直达车,需先乘火车到柳园,然后再转乘汽车才成。在柳园下车后,敦煌旅行社的导游小冬早已候在站口,领大伙儿上大巴后便急速赶往敦煌。
   
    柳园火车站破旧不堪,与飞速发展的中国有点格格不入 ,好像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老样子,进站出站尽是上上下下的台阶,没有电梯,站台上铺的是当今早已淘汰的灰色厚方砖,砖缝很大,拉杆箱走在上面叽里咕噜的,费老劲了。
   
    大巴走的公路是早年间唯一一条通往西藏的道路,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凉,扬尘的戈壁,漆黑的山峦,还有那一团团时有时无的骆驼刺。导游说这里之所以发展缓慢,是因为这里是三不管地带,无人问津。还说这条路别名叫三跳路,车子在地上跳,人在车上跳,心在肚子里跳。哈哈,对那个颠簸劲儿算是领教透了。
   
图片
    
        当看到绿洲的时候心中狂喜,路过瓜州,遍地是金黄的哈密瓜,路边的店主豪爽地切瓜招待远方的来客,那瓜好甜啊,都甜到心里去了 ,当然大伙也都没少买,开怀大吃了一阵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因为我们的旅行团里大部分是当年的知青,还有不少人当年曾在甘肃建设兵团待过,所以团里安排去了敦煌农场参观。敦煌农场的前身就是建设兵团,几十年过去,当年兵团战士住的地窝子已经变成了一栋栋美丽的别墅,有的小院里枣子压弯了树枝,要不是远处的戈壁,从哪里看也都会像鱼米之乡的。农场的招待所是一排红顶的木屋,房前小桥流水,屋后白杨成林,偶儿可见几把白椅子供客人歇息。农场的田地里种的几乎都是很矮的枣树,结着硕大的果实,枣子加工厂的生产线上,空间大,人数却不多,他们身穿白大褂带着口罩,坐在最里面的玻璃挡板后面,简直像是在搞科研。看来他们对食品卫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几处大型的冷冻仓库极具现代化的规模,里面一尘不染。农场里还建有一处美丽的公园,杨柳依依,碧水微波,雕塑成队,吊桥风车,丝毫不亚于大城市的游乐场所,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喜欢那里的老榆树,树干有沙漠般黄黄的颜色,叶子油汪汪且绿得可人,许多人都在树下拍照留念。老知青们与农场的联欢晚会很热闹,舞台宽大,音响照明都够规格,农场那些美丽的姑娘们舞技不菲,那些优美的动作与迷人的笑容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们也曾经年轻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时候便知道莫高窟,对敦煌的向往是由来已久的。一进敦煌,那座反弹琵琶的飞天雕塑格外醒目。因到了午餐时间,自然要问小冬甘肃的小吃与大餐,还真就舍弃了团餐去吃了特色,最喜欢的是驼掌与驼峰丝,还有一种什麽鸡,第一次品尝,味道很是不错。

    去莫高窟时,心里一阵阵激动,连带着小时候的向往与期盼。当揭开它层层面纱的时候,向往也算是有了归宿。400多个洞窟只能观看不到10个,有壁画,有雕塑,精致,栩栩如生。每个洞窟跟前,都聚集着许多人,人们按先后被分成小组,一个组出来,另一个组进去,排起长长的队伍。洞窟里光线幽暗,有些看不到的地方要靠讲解员手中的弱光手电筒照明。讲解员声音小,很难听清讲解的内容,我不时地翘起脚,越过黑压压的人头对看讲解员的口型,其实,有时候看也是看不见的。

    对莫高窟的印象不只是洞窟里那些古代的艺术作品,还有窟外那些茂盛的白杨,那些美丽的大树或直或歪,阻挡着对面的阳光,避免强光直接照射进洞窟里损害壁画。沙漠里能长起参天的树木,这要归功于无数人的努力,据说浇灌这些树木是用了地下灌水的方式,避免了水在地面的蒸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甘肃的天气干旱炎热,
阳光刺眼,墨镜都很少能摘下来。防晒霜似乎也失效了,皮肤晒得黝黑。当看到鸣沙山和月牙泉,心中那份感动无以言表。敦煌城外这片沙漠来的出奇,山一般的沙丘与沙地浑然一体,随着阳光的行进而变化着色彩,一会儿是浅驼色,一会儿就成了金黄色,蓝天上白云游动。骑骆驼过鸣沙山情趣渺然,驼与驼连在一起,几个人一组,组与组相连,形成了庞大的驼队,气势昂然。女游客头上的丝巾花花绿绿,为这片美丽的沙丘锦上添花,大漠风光无限,骑客千姿百态,驼队浩浩荡荡。

    这一个小时是名符其实的慢走驼铃。坐在高大的驼背上,总能想起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再看看每组的牵驼人都忙的不亦乐乎,不但在沙坡上一步一个窝的迈着艰难的步伐,还要接过游客的相机,不时地为游客拍照,常累得气喘吁吁,这10元钱的拍照费挣得真是不容易。

   开始时,双手紧紧地抓住鞍子上的铁圈不敢松手,后来发现骆驼很乖,胆子也就越来越大,竟然端起相机回头去拍那些布满花纹的金色山坡和长长的驼队。说实话,沙漠对于人类来讲是一种巨大的灾害,可它却又有着迷人的魅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月牙泉是沙漠里的一颗明珠,高高的沙丘,软软的沙地,翠绿的植物包裹着月牙般的泉水。据资料上讲,“
月牙泉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低洼的地形条件和高定位的区域性地下水位等因素。较高的区域性地下水位是月牙泉形成的重要条件,亦是月牙泉保持数千年长期不干的基本保证。”

正像
导游所讲,月牙泉之所以千年不枯竭,是因为高处有泉眼,泉水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流进月牙泉。

    但资料上也讲到,“
月牙泉自古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一九六○年月牙泉最大水深还有九米,湖水面积二十二亩。从一九六○年至一九八○年,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最大水深下降至二点五米,平均每年下降三十三厘米,泉水面积减小到九点八亩。而如今,月牙泉最大水位已下降至一米,泉水面积减小到了七点八亩,面临着干涸枯竭的危险。”

可喜的是,敦煌市正在积极准备从哈尔腾河向党河引水的“引哈济党”工程。目前,该工程已完成项目建设五项优化成果评审,正在争取国家立项。将从根本上解决月牙泉水位下降的问题。

作为国人,但愿我们的敦煌,我们的莫高窟,我们的月牙泉世代完好传承... ...


图文/君目 


  2014.8.30


 

      




















文章评论

南山【休息】

大姐的这次敦煌之行收获不小。介绍得如此详细,还带回了不少高清图片,我们也分享了你的快乐,谢谢大姐![em]e183[/em] 真佩服大姐的摄影技术[em]e179[/em] [em]e142[/em] 这些高清图片可以作为音画素材收藏。

绿叶

君姐好羡慕你呀,美好的河山尽收姐得相机内。老姐的游记图文并茂,看后如临其境。但姐呀真的不过瘾了,你的摄影技术清晰的山水勾起了我欲前往的“野心”。好想和姐一样也能对向往已久的好山好水尽兴一游。向往大漠孤烟的神秘幻境,向往号称大漠第一泉的月牙泉美丽意境。去大漠看大漠狂沙中的烟雨楼,静观大西北神秘莫测的魅力。。饱览戈壁滩上初秋微风吹拂下一丛丛金黄色的骆驼刺。很想很想去体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生活在大漠的独特经历和饱览大自然与历史留下的精美艺术!君姐,祝你尽游咱们祖国的好山好水好风情。多多采集更多更好的素材。俺期待着姐更多的精彩作品。祝姐旅行愉快[em]e178[/em] [em]e163[/em]

岁月如歌

文,夹叙夹议,引经据典,娓娓道来,介绍详细;图,穿插其中,旅游景点,游玩路上,抓拍及时,拍摄清晰。总之,是篇写得很好的日志。[em]e179[/em]

雨后彩虹

姐姐的文笔真是太好了,图文并茂让我们好象身临其境美伦美焕,期待你有更好的佳做让我们观看。

轻风云淡

写的好,片子拍的也非常好,非常美,敦煌的美是另一种美,期盼你西北之旅在有好文章。。。。。。。。。[em]e179[/em] [em]e100[/em]

乐者

堪称一流的音画制作;朴实无华的白描叙说,娓娓道来,情真意切。谢谢朋友‘敦煌行’游记,赏心悦目。[em]e163[/em][em]e179[/em]

乐土

大中国,东南西北魅力无穷,没到过西北,却很向往,想到你图片上的西北去看一眼。

朝花夕拾

图文并茂,情真意切,摄影技术高超,分享你的快乐。[em]e179[/em]

满目青山

敦煌的莫高窟是中国的一座艺术宝库,可惜丢失的文物太多了、

蓝贝壳

好友此次的大西北之行,收获颇多,也给我们带来精神大餐。莫高窟敦煌壁画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魁宝 ,只可惜保存的太少。美丽的月牙泉,高大的白杨树,金灿的鸣沙山,壮观的驼队,加上广角高清的图片,文字的精雕细琢,娓娓道来,习习如生,吸引着我们仿佛置身在其中,身临其境。真有亲自想去感受一番的欲望。欣赏美文,心与同往。[em]e179[/em] [em]e163[/em]

铁君

真叫人羡慕 啥时也像君目那样走遍国内外名胜呢?

一心不亂

姐姐下午好....跟您去遊了一趟西北....風景太美啦!感謝您的分享.....您真有福報!

大漠

看后,感觉西北的美同样让人向往,与江南大不相同,走过江南也要走走西北感受感受才是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