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工作记录及感想
教育随笔
第六单元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记录及部分作业批改小结
一、第六单元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
今天上午早辅课前学生已到齐,第一二节课分别是我的语文、作文课,时间很充足,我也不想讲太多,贪多嚼不烂。前不久参加合唱排练,真真切切地做了一回学生,深感:即使教师讲得天花乱坠,讲多了学生也烦。换位思考一下,从此,更加切记“精讲”!
教学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我想发明的机器人”时,我先让学生明确:要说出自已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你想发明的机器人有哪些本领。评一评:看谁的想象既奇特又合理,谁说得清楚明白。
明确了交流内容,我看学生一个个仍是一头雾水,满脸疑惑,不知从何说起。我又启发学生:想一想在学习和生活中,你面临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想象发明一个机器人来帮帮你。学生还是不知从何说起。
不得已,我作了示范(原本课前不准备示范的,有时真的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改变之前的的教学计划。教育教学中没有绝对的可行与不可行,正所谓“教无定法”。)
我口述了如下片段:
我要发明这样一个机器人:
有了这个机器人,我不用亲自来到教室面对全班学生,也能看清楚每个学生的言行举止,得知哪些学生在老师不在场时是自觉的。
我的机器人是无形的,能把全班收视在一个电脑屏幕上,那个屏幕就安装的办公室,我把学习内容输入屏幕,黑板上就有相应的板书,机器人根据我所要讲的内容自动发出标准的普通话声音。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对应的有一颗按钮,只要谁不专心,玩东西或说话,甚至是走神,相应的按钮都会闪红灯,而且机器人会用无形的手掌触碰这个学生,以提醒他(她)专心听讲(学生们一阵大笑)。不过我的机器人不会伤着学生,学生只会感觉到轻微的发麻。像触电似的,但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因为不停机器人警告,它会加大电力,让你发麻难忍(学生们又一阵大笑),当然,依然不会对你身体有任何伤害。
我的机器人会监视每个学生的坐姿,站姿、写字的姿势、做眼操、体操时的姿势,只要姿势不端,做眼操时学位没找准,做体操时动作不到位或节奏过快或过慢,它都会自动给以每个学生调节规范。(我举例子时一边模仿平时学生中一些坐姿东倒西歪或眼操不在穴位体操不到位动作,一边介绍我的机器人如何发挥作用,整个教室更是笑声不断。)
我看学生一下子都被激活了,就不想再讲下去,赶紧把时间交给他们,于是我说:“你们听了我想发明的机器人,我也很想听听每位同学项发明的机器人”,这回,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我往常口语交际课一样,依旧让一三五排的同学向后转,与二四六排组成四人小组(全班47人,其中有一组才三人),共计十二个小组,我提出要求:各组每个成员必须发言。
巡视中了解到全班只有两人未发言,这两个学生有些特别,也不可能做到人人同一步伐,课堂达不到堂堂清、人人清的。我就进行下一环节:各组推荐一名在全班交流。一到四组的同学比较被动,其中第四组的张跃达紧张的声音发颤,眼泪直打转,这孩子从不主动发言,每次被动发言都如此。到了第五组,张文主动举手毛遂自荐,我抓住这个契机,大势表扬他:“好!自告奋勇上台的更值得鼓励……”我话音未落,全班一阵热烈的掌声,直到我示意暂停。我这一句鼓励的话,全班更活跃了起来,很多还没轮到的小组,有同学早把手举得老高,迫不及待要上台展示。接下来的第六组到第十二组,全都是“我选我”,有三个小组不止一个同学主动上台,连小调皮鬼叶昊也主动上台讲了:“我家院子里有一个葡萄树,这颗葡萄树很高很高,我要吃葡萄时老是够不着。我想发明一个机器人,我自己坐在屋里的椅子上,它也会把葡萄摘到我手里。”我提示他:“如何便捷的操作,使机器人发挥这样的作用呢?”他一时还不能依着我的提示补充具体,我让他下去继续思考,再具体写清楚。
这次口语交际课,每一个同学的发言都给以引导启发补充具体。在此基础上,进行习作。
我首先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同学们,我们刚刚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我再让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是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我在提示发明这种东西的原因(目前面临的难题)简单介绍,而其中的作用和操作方法一定要写具体详细。
因为口语口语交际与习作关系尤其密切,而且学生普遍没有表现出畏难情绪,我就鼓励全班:赶紧把你想象的写下来,我们比一比谁写的又好又快,就把这次习作的“小作家”光荣称号送给他(她),看谁思维最敏捷,最先写出一篇好文章,比赛开始!
我话音刚落,一个个慌忙地从书包里找作文草稿本,写的时候,我看到他们情绪高涨略带紧张,孙伟豪等有好几个脸涨得红红的。
还没下课就有几个同学上台教作文草稿,第二节大课间,好几个同学舍不得停笔,在我催促下才走出座位去排队,大课间结束回到教室,不少同学也顾不得休息忙着继续写。第三节是数学课,等第四节我的课,我一走进教室就问:“你们作文写得怎么样了?”不少同学齐声回答:“交了!”我一看角落的桌上,不少的一叠作文草稿,原本要抽几篇草稿讲评的,但差不多都完成了,就一时半会儿挑不出有代表性的典型,就改上别的内容,等坐下来细细阅读了下次课讲评后让他们修改誊正。
再评改学生作文草稿时,只有居梦月、余俊东表达不够清楚,另外有几个同学介绍不够具体,大多数算是合格。其中张嘉怡等同学想象很是奇特。
感想:说实话,往常我每天要上的课,一般当天备课,如果是早晨第一节课,就是前一天备课。而今天早晨的连堂课,由于上周五去参加晒课,根本就没准备,全是临场发挥,效果却很意外。又是准备很充分,却上不出效果。我想到了“计划不如变化”。又是准备太过充分,就难免会社不得改变或放弃事先的计划而牵着学生鼻子走,这样上不出激情也难调动起学生积极性。课堂上,教师也需要灵感,也需要突发奇想,根据学生适时调整,在师生互动中让教学相长。
我也想到,在教学管理中,曾有领导检查教师业务,要看教案写得如可详细。我个人认为,教案也要有重点,更多的是在头脑里,要求持教案上课,我觉得丢掉教案上课更自在投入。至于每课要有反思,很多是照顾了数量就没了质量,现在的教案书上就有现成的反思,但那些所谓的反思其实不过是教材的解读,根本算不上是反思,在机械化的强政策下,有抄反思现象也难免。我倒不喜欢在教案本上写反思,我用电子文档便于保存更便于和同行交流。而且,我觉得写反思不是任务,而是自我需要,有价值有意义的感想,不作要求自己也想记录。有则写,没就可以不写。
二、第五单元测试习作“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表达出他们对你的爱”评改小结:
存在问题:居梦月离题,没有表达出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廖旺等五人,有的信的格式不完整,有的空格也不合理,有的人称不对,第二人称写着写着变成了第三人称。其余学生都能用具体的例子表现出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其中吴秀妍、廖旺(写太多没落款)等不少学生的例子就很具体,吴秀妍的细节描写更真实感人。
三、第23课的课堂练习册中存在一个问题:用“……有……有……还有……”写一句话,好几个学生写成了“……有的……有地……还有的……”
四、第五单元测试卷上第九题阅读题:“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文中的母亲说什么”出现的问题:
有的学生以自己的口吻对自己的母亲说;有的则以文中作者的口吻来说;还有的以第三人称来说。
文章评论
潮水不退
我的小学老师也是和你一样漂亮,作文课也和你上的一样精彩!老师[em]e178[/em],你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