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吃有关
个人日记
与吃有关
丽泽 /文
人对一篇文字的认识总是和年龄和阅历有关的,早年读刘恒的《狗日的粮食》,觉得刘恒的笔够狠,为了一张嘴把一个农村妇描写的如此丑陋,因为一张丢失的粮证杨天宽的女人就自寻了短见,后来渐渐明白,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农民的生活与饥饿相伴,吃,成了他们一辈子追求的目标,狗日的粮食,这哪里是骂,分明就是疼呢!
于是想起童年,吃点好的有多难呢!
我小时候虽然没有赶上困难时期,没有饥饿的经历,但那个时候,吃,总是人们生活的头等大事,即便蹲在厕所,也要问声:吃了吗?似乎活着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得好。一个粮本就是全家的命根子,逢年过节,排着长队拎回每人仅一斤左右的细粮,粗粮就是红得像染了色样的高粱米,食用油更少得可怜,当时我们辽宁有个大人物叫“陈三两”,也就是说,每人每月供应居民三两豆油,荤油拌饭是最香的美食,现在想想肥肉一口不敢吃,每天炒菜时敞开了往锅里倒色拉油,真不敢想象当年的菜肴里有多少油星。
吃点好的吧,生怕香味传出去,需要把门插紧,我家对门住着水产局的头头,家里总有带鱼对虾送上门来,油煎带鱼的香味馋得我们留着三尺长的涎水,母亲把门紧紧关上,不让我们赶在饭时出去,若禁不住诱惑到人家饭桌前守嘴,回来定挨母亲的巴掌。我们姐弟四人依次排开,等着母亲在灶台前在炒熟的花生米上撒下一层盐水,上面结了白白的霜,每人一羹匙,一张烙饼中间撕开,不偏不倚,那时候还不知道有孔融让梨的故事,即使知道,我想也不会把大块让出去,告子说,食色,性也,一点也不错,谁都难以克制对美食的诱惑。
想吃,就要开启脑筋,调动智慧,我们在寻找食物上都有警犬一般的嗅觉,四十平米的小房子,母亲能把桃酥藏到哪里呢,一个木箱子死死锁着,就像锁着一个香甜的梦,我有一次将抽屉偷偷打开,看到白色的结晶体就胡乱塞进嘴里,岂不知误将味精当白糖吃掉,至今嘴里还保留着酸涩的味道。 院子里的可吃的蔬菜,如西红柿、茄子、黄瓜之类母亲查的很仔细,不敢偷吃,我们的小脑瓜儿还是灵活的,扶下身子歪着脑袋在茄子下面咬上一口,数量上是没有破绽的,待长大,每个茄子上都有一块深深的疤,有一次,园子里的黄瓜少了一条,一桩悬案让晚饭的时间拖后,谁是窃贼呢?母亲鹰隼一样的目光在我们的手上掠过,最后落在了妹妹的小手上,窄窄的木栅栏只有这双小手可以伸进去,妹妹撇撇嘴,哇地哭出来,扑进母亲怀里,呜呜咽咽地说,黄瓜是她偷吃的,她说她渴了,母亲没理我们,也没抡起巴掌,她默默地转身喊了句:都吃饭吧!
青黄不接的时节,乡下的亲戚又提溜着瘪口袋来了,二姨家的一头瘦驴就拴在我家的栅栏上,那些日子母亲的脸色极其难看,积攒了半年的细粮粗粮就在霎那间灰飞烟灭——那真是填不满的穷坑呢!一锅馒头,两个炒菜,临走把空空的口袋装满粮食,打发走亲戚,母亲坐在炕上要唠叨几天光景。那时候父亲在支援“三线”建设,回来时顺便从乡下捎回十几斤小米和黄豆,一路劳顿,父亲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待继续启程时,一袋小米就忘里了,父亲发现后立刻扛着黄豆去找小米,十几里山路,父亲大汗淋漓,哪里还有小米袋子的影子!回家时已是天黑,父亲一头扎在炕上,一句话不说。
“拿吃当回事的人,肯定没出息”。母亲一生恪守这样一句话,其实,要是不饿,谁非要和吃过不去呢,读书时中午带饭,冬天饭盒就在炉子上整齐码放着,炉火一上来,整个教室就弥漫了好闻的菜香味,于是,第三节课的心思总是四处飞扬,吧嗒几下嘴唇,把方程和几何分解得乱七八糟。亲戚中一个叫韩老六的家伙勤学苦练考上了大学,困难时期,别人勤工俭学大干快干,他却饥饿难挡躲在寝室了偷吃家里寄来的油炒面,结果被校方勒令退学了,几顿零食就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我的表哥在采石厂大石头,干的体力活儿,他来我家吃饭一定把裤带松开,一口气吃了十七个拳头大的豆包,吃得我们替他的胃担心,两年前我见到了他,已经苍老了许多,问他还能吃几个豆包,他说,一碗饭都费劲呢!
于是想起童年,吃点好的有多难呢!
我小时候虽然没有赶上困难时期,没有饥饿的经历,但那个时候,吃,总是人们生活的头等大事,即便蹲在厕所,也要问声:吃了吗?似乎活着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得好。一个粮本就是全家的命根子,逢年过节,排着长队拎回每人仅一斤左右的细粮,粗粮就是红得像染了色样的高粱米,食用油更少得可怜,当时我们辽宁有个大人物叫“陈三两”,也就是说,每人每月供应居民三两豆油,荤油拌饭是最香的美食,现在想想肥肉一口不敢吃,每天炒菜时敞开了往锅里倒色拉油,真不敢想象当年的菜肴里有多少油星。
吃点好的吧,生怕香味传出去,需要把门插紧,我家对门住着水产局的头头,家里总有带鱼对虾送上门来,油煎带鱼的香味馋得我们留着三尺长的涎水,母亲把门紧紧关上,不让我们赶在饭时出去,若禁不住诱惑到人家饭桌前守嘴,回来定挨母亲的巴掌。我们姐弟四人依次排开,等着母亲在灶台前在炒熟的花生米上撒下一层盐水,上面结了白白的霜,每人一羹匙,一张烙饼中间撕开,不偏不倚,那时候还不知道有孔融让梨的故事,即使知道,我想也不会把大块让出去,告子说,食色,性也,一点也不错,谁都难以克制对美食的诱惑。
想吃,就要开启脑筋,调动智慧,我们在寻找食物上都有警犬一般的嗅觉,四十平米的小房子,母亲能把桃酥藏到哪里呢,一个木箱子死死锁着,就像锁着一个香甜的梦,我有一次将抽屉偷偷打开,看到白色的结晶体就胡乱塞进嘴里,岂不知误将味精当白糖吃掉,至今嘴里还保留着酸涩的味道。 院子里的可吃的蔬菜,如西红柿、茄子、黄瓜之类母亲查的很仔细,不敢偷吃,我们的小脑瓜儿还是灵活的,扶下身子歪着脑袋在茄子下面咬上一口,数量上是没有破绽的,待长大,每个茄子上都有一块深深的疤,有一次,园子里的黄瓜少了一条,一桩悬案让晚饭的时间拖后,谁是窃贼呢?母亲鹰隼一样的目光在我们的手上掠过,最后落在了妹妹的小手上,窄窄的木栅栏只有这双小手可以伸进去,妹妹撇撇嘴,哇地哭出来,扑进母亲怀里,呜呜咽咽地说,黄瓜是她偷吃的,她说她渴了,母亲没理我们,也没抡起巴掌,她默默地转身喊了句:都吃饭吧!
青黄不接的时节,乡下的亲戚又提溜着瘪口袋来了,二姨家的一头瘦驴就拴在我家的栅栏上,那些日子母亲的脸色极其难看,积攒了半年的细粮粗粮就在霎那间灰飞烟灭——那真是填不满的穷坑呢!一锅馒头,两个炒菜,临走把空空的口袋装满粮食,打发走亲戚,母亲坐在炕上要唠叨几天光景。那时候父亲在支援“三线”建设,回来时顺便从乡下捎回十几斤小米和黄豆,一路劳顿,父亲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待继续启程时,一袋小米就忘里了,父亲发现后立刻扛着黄豆去找小米,十几里山路,父亲大汗淋漓,哪里还有小米袋子的影子!回家时已是天黑,父亲一头扎在炕上,一句话不说。
“拿吃当回事的人,肯定没出息”。母亲一生恪守这样一句话,其实,要是不饿,谁非要和吃过不去呢,读书时中午带饭,冬天饭盒就在炉子上整齐码放着,炉火一上来,整个教室就弥漫了好闻的菜香味,于是,第三节课的心思总是四处飞扬,吧嗒几下嘴唇,把方程和几何分解得乱七八糟。亲戚中一个叫韩老六的家伙勤学苦练考上了大学,困难时期,别人勤工俭学大干快干,他却饥饿难挡躲在寝室了偷吃家里寄来的油炒面,结果被校方勒令退学了,几顿零食就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我的表哥在采石厂大石头,干的体力活儿,他来我家吃饭一定把裤带松开,一口气吃了十七个拳头大的豆包,吃得我们替他的胃担心,两年前我见到了他,已经苍老了许多,问他还能吃几个豆包,他说,一碗饭都费劲呢!
经济学上有个名词叫恩格尔系数,表示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比重,系数越高,一个家庭生活越贫困,反之,生活越富裕,然而,在维系人类基本生命的意义上去说,谁还在意吃相的凶恶呢?一直不认为吃货一词属于贬义,民以食为天,会吃,总有几分可爱,货,在传统使用中确有贬义成分,比如蠢货,比如烂货,只有吃货,语意色彩赋予它了中性,它可以指特别爱吃的人,也可以指特别会吃的人,《舌尖上的中国》,又为吃货们摇旗呐喊,道理很简单,没有吃,就没有如火如荼的日子,没有吃,就没有卿卿我我的爱情,不信一顿饭不吃可以谈成恋爱的。村上春树的美食描写,除了让老饕们垂涎三尺饥肠辘辘,味觉上的享受是不置可否的。
与吃有关的故事太多太多,为了一张嘴我们都曾丢尽了颜面放弃了自尊,我们曾经像动物一样寻找好吃的东西,而如今生活好了,又有了在吃上选择的烦恼,再怎样选择也没有从前对吃的热情了!
文章评论
门前小溪
赞!嗷嗷待脯。
左城
写的好,勾起了许多儿时的回忆!
晓云
粮票、油票、豆腐票…… 那时候特别羡慕城镇户口的同学,考上师范,终于也有这样那样的票证了,那份欣喜至今还记得。
哈哈~吴尚臻
多数人都不跟吃较劲了的今天,俺的热情依然不减[em]e115[/em]
雪泥鸿爪
民以食为天,虽然没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但对那些票据的时代还是记忆犹新,尤其的粮票肉票。前几年看过路遥的《在困难的日子里》更是唏嘘不已。
卫铁生(大卫诗文)
[em]e160[/em]
冷菱
七零年代的女人,懂得那时的贫穷与老一辈相比己算幸福了,八零后不知道那时兜里天天拥有的五分一毛就算富俗的孩童了。
丹心一片
真实的烟火生活,很喜欢这样的文字,怡心,耐读![em]e183[/em]
语网织补
应该说吃开启了人类的智慧,火的发明就是例子。与吃字有关的词语好多都不单单是口舌之功了 ,比如吃香,吃亏等等等等。
细雨敲窗
是啊,珍珠翡翠白玉汤,在饥饿时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问侯丽泽。
星火燎原
一个时代的烙印。
超越明天
特定的环境,生命的本钱,不同时期不一样的心情。
了了
那个时代为填饱肚子发愁,现在为把大肚子减掉发愁。[em]e112[/em]
梦断南柯
细读此文,别有一番感触[em]e100[/em] ,谢谢你,丽泽[em]e163[/em]
筑心耕夫
经历过不堪的年代,都能体会到那不堪的感受。吃是第一民生,连温饱的问题都在绞尽脑计,是时代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