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度解读,才是真的尊重——恨水长东

个人日记


不过度解读,才是真的尊重

——————鲁迅先生《雪》读后感

从小时候的语文课堂上,老师就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分析鲁迅先生每一篇文章的深刻含义。力图带领我们这些混沌未开的孩子,趟过先生文字的表面,寻找革命的投枪和匕首。

这是对先生的正确阅读么?
换言之, 唯有力透纸背的挖掘意义,才是对先生价值的认定和尊重么?

近期再读先生的散文《雪》,更加深了我的疑问。
先生虽然铮铮铁骨,但也是平凡的人,食人间烟火,尝世间冷暖。一些文字,的确只是一些心情小记,或者纯属随物赋形,并不是每一个字都要怒目圆睁去战斗。
一轮圆月下,看瓜刺猹,多么 优美的乡土画卷;社戏舞台上,演员们叽叽呀呀只唱不打,几个孩子就昏昏欲睡,这是多么奇趣的描述;闰土从机灵可爱向木讷拘谨的转化,多么悲悯的情怀;……可依然有人要从这里寻找革命的声音和隐喻,掘地三尺,死不罢休,好像不这样就糟践了先生的文字劳作。

可扪心自问,有么?

同样,《雪》就只是一篇单纯的写景短文,也许,先生伏案许久,叼一支烟卷,出门,伸腰,吐纳,抬头,一丝雪花刚好落下来,于是想起南国故乡的雪景来,进屋,笔走龙蛇,《雪》就这么成了。压根,整个过程里先生就没想国土崩裂,民不聊生的糟心事。
可人教版各个教材分析,都要说先生本文所指南国的雪温馨安宁,北国的雪冷酷生硬, 是隐喻南方革命之火渐起,民主之风劲吹,而北国却还在军阀压迫割据之下艰难度日。

这,有必要这么绕弯子么?先生不是宵小之徒,专门躲在暗处施放冷箭,某些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是我手法也只是进入三十年代之后,先生的风骨可是“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啊!

当然,比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就显得单薄,也少很多生趣。这与先生出生于南国,而雪景却是北国盛景大有关系吧。
贾平凹出身农村,写乡下的题材,通常落笔成金,处处精彩,却试着写《废都》,去刻画城里上等人的灯红酒绿,于是处处捉襟见肘,还惹一身骚。
还有,野夫以家族的历史演绎一个时代的兴衰更替,驾轻就熟, 力透纸背,字字带刀带血,可却写一篇《我们那时候的爱情》,好比张飞绣花,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我还是没能读下去!

说这么啰嗦,总结起来一句话:多数时候,不过度解读,才是真的尊重。
大家以为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