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玉米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的实践分析

个人日记

 

               ------ 粮食局;任中恒

 

玉米目标价格改革工作,说到底就是要使玉米的收购价格回归到市场机制上来,让供求关系、价值规律决定玉米价格的生成。玉米目标价格改革的基本目标应该是,运用价格机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生产出受到市场欢迎的粮食品种,降低逐年增加的玉米库存,减少国家对流通环节的财政补贴,缓解日益加重的财政压力。一直受到国家政策保护的玉米价格,始终由看得见的手所控制,并且带来了一些不良的负面影响,改革已经十分必要。

龙江县作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生产县,目前,国家临储玉米新老库存总量已经达到了161万吨。都在享受着国家玉米临储价格实施后带来的利益。因此,玉米目标价格改革,对龙江县的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外销业务来说是息息相关的重要事项。涉及到龙江农业生产布局,涉及广大农民利益,涉及全县360户流通企业和几千名粮食流通工作人员的福祉。因此,站在利益相关方的角度。龙江县粮食部门对有关价格目标机制改革,将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国家临储玉米收购的受益者,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龙江县是近几年由于玉米价格机制的引导,全县发生了几项重大变化,一是全县粮食品种种植面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本龙江县是杂粮主产区,近10年来在玉米单产、价格、成本等多方面效益的比较下,人们很快把种植结构调整到,以玉米为主产品的生产格局上来。龙江县是在1983年以前玉米种植面积不足总面积的40%,而到了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以达到总面积的85%,总产1995年事才120万吨,到2014年以达到230万吨。农民的收入从中得到稳步提升。国家储备库存也由1995年的2万吨,2014年已上升到160万吨,国家的补贴也由300万元上升到2亿多元。龙江县仅玉米获得的补贴就可使23户企业,2000多名员工,衣食无忧。而且自收购季节将有400多台卡车,3000多粮食经济人,200多个烘干塔为此服务,形成了一个配合顺畅,分工合理,运转高效,收益颇丰的粮食流通新产业。龙江县无疑是国家临储粮价格实施后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但是,玉米目标价格改革将受到严重的考验和冲击。

二、玉米目标价格改革应做好几项工作

1、农民利益要受到保护:近几年的连续丰收,主要得益于农民在粮食生产中所付出的努力,国家每年都对玉米价格作一定幅度的提升,以此托起市场。再加上农业科技的支撑,单产稳步提升,农民的收入一直在稳步增加。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12连增,支持了农业生产,加快了农村建设,富裕了农民。完善了流通体制,强化了国有企业的实力和功能。给国家带来了丰富的粮源储备。多方受益。但是国家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已经达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应该纳入一项重要的改革议题,但是不应是一蹴而就的事,应该通过逐年缩小补贴范围,降低补贴标准,分步达到目标。否则会出问题,如果价格改革,不能给农民带来利益的实惠,积极性受到挫折,会影响粮食安全大局。孰重孰轻值得研究。

2、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应该受到尊重:由于近几年国家托市使玉米价格在较高的价位上运行,使一些工业原料、饲养成本都处于上升的趋势。如何使产、加、销活动适合市场价值的平衡,要减少政府对价格的干预,用看不见的手代替行政价格,市场慢慢的适应价值规律、供求关系等市场的规则。

3、玉米加工产业要拉长产业链条:现在玉米库存增大其主要原因是:玉米供大于求,玉米消费大户--加工产业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条不长,品牌较弱,竞争力不强,产品结构不合理,整体处于维持状态,原料需求不旺,由于产品产销不对路,产生产品滞销。影响了加工原料采购,使玉米的销售大都流向了国家临时储备的库存。造成财政负担加大。国家应适当的给予加工企业财政扶持,抓好玉米深加工产业和养殖、饲料产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使玉米转化率、消费量不断提升,才能稳妥的把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拉长,创造更大的加工能力。提升消费能力。

4、发挥龙江人们的历史传统,加大杂粮生产和杂粮深加工产业创新:减少玉米种植面积是解决玉米价格改革的重要途径。历史上龙江就在种植谷子、糜子、稷子、粘谷,小麦、燕麦、荞麦,杂粮、杂豆、小油料的习惯,有的品种名声在外,龙江小米誉满东北,热销北京。五谷杂粮是人们餐桌上的喜闻乐见的食品。近几年杂粮热销,而今天农民已经很少生产这些产品了,其根本原因就是,杂粮单产低,种植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效益不高,随着人们追求绿色健康理念的提升,吃杂粮的习惯正在养成,杂粮只要在科技上创新上,像玉米一样机械化水平达到95%,使农民从繁杂的手工作业和体力沉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再注重提升杂粮的品质‘质量,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就会使杂粮的需求越来越大,逐步改变人的主食以面粉、大米,玉米老三样,一统天下的局面。

5、积极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方式的改革:促进企业拓宽经营视野,跳出玉米单一经营的圈子,在坚持主业的同时,开展其他品种经营,兴办为农服务业务,实施代烘、代储、代运、代销业务,杂粮、杂豆、小油料深加工业务,也可进入期货市场、期货交割库业务、电子商务配送业务。千方百计扩大生存空间。不仅要解决收储任务靠国家,企业收入靠补贴的现状,在市场中求生存的认识问题,更主要是真正解决补贴停止后的经营方向,生存依托问题。

三、目标价格推进应思考的几个后果

目标价格改革是强调市场在资源配制中发挥主导作用,国家临储、保护价收购一经退出,取消政策性经营。将会出现一些未知情况,各级都要要做好应对准备。

一是因为市场价格形成受供求关系影响,当前玉米加工业、饲养业都处在消费低迷的状态,而且玉米进口也成为一种潜在的冲击。当市场价格低于种粮农民心里价格时,农民的价格期待早就被十二连升所拉高,肯定会惜售、抱怨,经营者因无利可图不能收。国家会启动目标价格补贴。这个补贴补给谁?是补给生产领域还是补给流通领域?补给农民,农民保管能力弱,科技水平低容易造成坏粮和损失。补给流通企业,这就与临时储备政策同出一辙,没发生改变。

二是国家近几年大量的投入了粮仓建设资金,使大批的粮食企业步入了现代化,如果目标价格的实施,市场供求关系仍然低迷,企业收购价与销售价持平,企业就会出现大量的亏损,无法提取折旧,无法归还银行利息。使国家投入的大量建设资金闲置起来,背上沉重的包袱,又陷入上世纪末的那种状态,也是国家一项重大损失。

三是多年形成的玉米增值趋势,人们的期待心理已经形成,因为市场变化的不可知性,突然间玉米价格下跌,会给农民、经营者带来较多的影响。首先会影响农民收入,影响经营者盈亏,影响社会粮食流通,会影响下一年粮食生产积极性,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安定稳定。因此,政府在出台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时要把问题想得更细一点,更实际一点,对目标价格的实施一定要审慎进行,不要因为一次改革把来之不易的十二连增变为负增长。

四是改革的时间安排要本着成熟一个改一个,要循序渐进,切不可冒进,如果走的过快,让一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突然接受市场的考验,就会出现企业不稳,社会不稳的现象,最早也要分三年到位,每年减少一点收购量,下降一点标准补贴,循序渐进,而且要扶上马送一程,使企业能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