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长城又如何

生活碎片

    今天,跑去拜谒在历史书里、课本中、图片上见了无数遍,读了无数遍,想象了无数遍的八达岭长城,也算是真正见到了这个陌生的老朋友。

    真是应了那句话,看景不如听景。看着很多人在所谓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字样的石刻前拍照留念,我只好感慨着续一句:到了长城又如何。

    如果把中国的长城比作男人的话,那么八达岭明长城就是一位历经百年风雨,依然雄风不减,肌肉健硕而又深沉沧桑的偶像级男人,古韵和拉风并存,历史和现实统一。

    八达岭长城蜿蜒盘旋在燕山余脉上。燕山巉岩峭壁,壁立千仞,苍翠叠嶂,葱郁雄浑,一眼望去,云蒸雾腾、隐现其间的长城若龙游蛇走,成为山的主宰者,山的主人。

    踏上长城,脚踩着一块块青灰色的城砖,手摸着一块块巨大的条石,俯视、仰望,你会感叹,这是古人把城池之墙一段一段重新搬到悬崖绝壁、山石崚嶒的山脊上,再连成一体。在那个没有现代化机械化施工条件的时代,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啊!简直令人难以想象!但难以想象的事就发生了,发生了,可哪一本书,哪一册典籍记录下了他们的名字呢。谁也没有想过把名字刻在上面,告诉后来的人,我来过。

   我知道,也许我手抚触的那块砖,每一处细微的空隙里都渗满了汗水,洒满了泪水,甚至,还有早已和汗水、泪水共砖块化为一体的血水。可悲的是,而今,几乎每一块砖上,都被登临长城的人涂鸦得不成了样子,回头想起,这仅仅是砖石上刻写吗?不,这是在步履维艰一砖一砖砌长城者的皮肉上轻薄。

    这么一想,我悚然一惊,我这不是在登长城,而是踩在他们的血肉之躯上。站在长城上,不是我站在了历史的高度,而是他们托出历史的高度!然而,历史竟然会和我们开如此的玩笑,再长的城,再固若金汤,也抵御不了人心。我想,懂得了人心,又何必一定要修长城呢?

    历史上长城断断续续、反反复复修了两千年,从赵武灵王,秦始皇,汉武帝,一直到明代的朱元璋,都在修。而有清一朝,不再修长城了。 余秋雨在《山庄背影》里谈到康熙在提议修长城的报告上是这样批复的: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看着康熙这个报告批复,我想,懂历史的多,但是真正懂长城的人不多,如有,康熙算一个。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学贯中西,文治武功赫赫有名的康熙大帝,如此懂长城,也没能成为长城真正的知音。几百年后,她那个后辈孙媳妇,来到长城,站在望京台的望京石上,面对八国联军在北京城放起的冲天烟火,也许,流下的几行老泪,也仅仅是对康熙先祖的忏悔之情,至于,眼前的长城,他还是不懂。

    看来,人类历史,只一味注重宏大叙事,历史,也必将继续开玩笑。不是吗?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等等,他们或饱经风霜,或残垣断壁,或掩埋风尘,而创造他们的文明书写者,名字比他们更容易风化,也许,历史,更需要纤和慈悲之美。

    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长城又如何。或许,我今天太冒昧轻浮了,长城的登临,也许一生只应该一次足够,还必须提前备一壶酒水,站在长城上,斟上浊酒,望山凝思,临风泼洒,然后,听山风喁喁,草木窃窃……

文章评论